净土大经科注 (第三四五集) 2012/5/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345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七百五十五页,最后一行第二句看起:
「《观经》与本经,同谓行者于命终前,见佛来迎,是即今世见阿弥陀佛也」。这是说到现前见佛,一般几乎都是在这个时候,舍报之前见到佛来接引,这是决定往生,这最可靠的。如果说是人在临终之后,来探探他什么地方有温度,头顶,往生是从头顶走的,但是天道也是从头顶走的,不一定是往生。临终得到同学给他助念,到最后的时候头顶还有热、还有温度,许多人都以为这是往生到极乐世界,其实不然。真正可靠的就是《观经》上讲的这个现象,这是真可靠。他的神智清楚,讲得很明白,见到佛、见到菩萨、见到大众。见到很多佛,这决定是上辈往生;中辈,这见菩萨,就没有见到有佛,见到阿弥陀佛,没有见到很多佛。这些事情,往生的人都会在这个时候说出来,这是真可靠。一般往生助念决定是有好处,可以帮助他消灾、帮助他灭罪,纵然生在恶道,恶道里受苦比别的众生就要少,这种情形很多。
下面这个第二段是「劝勉」,先说「胜因」,殊胜的因地。这分两个小段,第一个是「发心专念」,「积善回向」,这一小段里面。我们看经文:
【应发无上菩提之心。复当专念极乐国土。】
发心跟专念都有了,我们看注解。「于此五浊恶世,无佛之世,能见彼佛,实是希有。全凭弥陀一乘愿海,六字洪名,不思议力」。说明为什么你在临终时候见佛,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,临终见佛是无比的稀有难得。一个是佛的愿力,另外一个是我们信愿所感的,我们真信真愿,跟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,这个现象就会现前。来迎接的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化身跟真身没有两样。我们知道,每天每一个时刻,十方无量无边刹土都有人到极乐世界去往生,所以极乐世界进出的人非常非常之多,有初来的,有离开的。离开,一个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成佛了,成佛就离开。另外一个是到极乐世界去参学的,不是往生,去参学的,十方世界声闻、菩萨很多很多,也就是到极乐世界去住一段时间,不是长住。这些都是菩萨,具足智慧神通,见阿弥陀佛这是提升自己,他还会回到他自己地方去。所以进出人数之多,我们无法计算。
阿弥陀佛的愿力弘大,每一个往生的人,临终的时候都见到佛来接引。世出世间圣人都教给我们,平常要修福,修善积德,不要享福,把福报留着,留着最后来享受,什么时候享受?就是临终。临终享的什么福?就是佛来接引。你临终的时候没有病苦,神识很清楚、很明白,一点都不糊涂,佛来接引你,大福报!念佛的人,最怕的是临终有老人痴呆症,那就很麻烦。如果修得好,还是一样佛来接引,但你说不出来。你能够见到,清清楚楚说出来告诉大家,这是福报,在临终时候大福报。这个福报重要,让大家知道你到哪里去,而且激发大家念佛求生净土的心,这就是化他。你看自行,走的时候又度一批人,这个功德大,就是做出最好的榜样给大家看。日常生活当中是得过且过,过得去就很好,粗茶淡饭最健康的饮食,居住小地方,生活一切都简单,为什么?没有留恋。如果生活很奢侈、很豪华,舍不得离开,觉得人间不错,那对于我们的信心、愿心就产生障碍,甚至于临终不能往生,这个伤害真大!我们读这个注解,一定会生感恩的心,感恩念老在注解里头提醒我们,感恩阿弥陀佛一乘愿海,六字洪名,不思议力。
「复因行者发菩提心」,就又因为修行的人发菩提心,「一向专念,广积功德,发愿回向,求生彼国。与佛愿相应,故能见佛」。这几句话说得很好,临终为什么你会见佛。还有一种人,临终往生也见佛,但是他那时候体力非常衰弱,想说说不出来。这就是福报不够,平日修的福大概都享尽了,才会有这种情形。所以一切要观察日常生活修行的功夫,要从这里观察,我们就知道这个人他会不会往生,他的信坚固、愿坚固就决定得生。「由见佛故,即得往生,永无退转,必证无上菩提」,临终有这样的瑞相,肯定这个人往生不退成佛。「段末复示,应发无上菩提之心,复当专念极乐国土,盖此乃往生之主因」。所以,不厌其烦一再嘱咐。下面这一科:
【积集善根。应持回向。】
注解里头说,加之以『积集善根,应持回向』。「以是胜因,必得妙果」。善根,世间是三善根,一定要知道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于世出世间一切法,深深知道一切法都是幻妄,不是真实。不贪、不痴就增长我们的善根,再加上精进不懈,精进是出世善根,出世只有一个善根,声闻、菩萨精进不退。这就是四种善根,常常放在心中,这一生当中永远离开六道轮回、离开十法界。下一次再来是菩萨的身分,到这个地方来示现的,来帮助众生的,是愿力来的,乘愿再来,不是业力。希望我们一生向这个方向去努力。底下一段讲「妙果」。
【由此见佛。生彼国中。得不退转。乃至无上菩提。】
我们看注解,注解的第二行,第一行是重复经文。「本解崇尚他佛」,黄念老的集注,处处都是崇尚阿弥陀佛,「或疑」,就是或者有人怀疑,「有昧心宗」。心宗是禅宗,也就是自性,好像跟自性不相应,自性里头无佛无众生。「兹引三论,以为佐证」,后面有三段,祖师大德对这个问题的解释。第一,「灵峰大师《要解》云」,蕅益大师的《弥陀经要解》。大师假设个问答,「问:佛既心作心是,何不竟言自佛,而必以他佛为胜,何也」。我们看蕅益大师下面的开示,这自问自答,说「此之法门,全在了他即自」,这一句话就解掉了。净宗法门确确实实是教我们认识,阿弥陀佛就是自己,怎么会违背心宗?说违背心宗,他对于这个法门了解不够透彻,还有自、还有他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知道,「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」。极乐世界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,阿弥陀佛也是自性变成出来的,乃至于遍法界虚空界一一法都不离自性,离开自性没有一法可得。芸芸众生、蚂蚁、小虫都是自性变的,树木花草也是自性变的,山河大地,乃至于虚空全是自性变的。贤首国师的《妄尽还源观》讲得多清楚、讲得多明白,这个我们要知道,知道之后菩提心才生得起来。
菩提心是什么?是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。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,跟我是什么关系?同一个体。真正明白,真正体会到,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清净平等觉必定现前,清净平等觉就是大菩提心。清净心不染,我们常讲的,没有控制的念头,没有占有的念头,没有支配的念头,什么念头都不会有,这清净。平等,没有高下之分,上对诸佛如来,下对饿鬼、畜生,平等的,没有分别,这是真正菩提心。为什么没有分别?全是自己。形相不同就好比一个人身,人身外面,眼耳鼻舌不一样,都是自己,对内五脏六腑,每个器官也不一样,但都是一体,一个也不能少,也不必要更多,叫恰到好处。大师这句话说得真好,了他即自,这四个字我们要常常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提醒自己,自他不二,自他是一。
「若讳言他佛,则是他见未忘」,这个见是邪见,错误的看法。这就执著有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不是自己,自己不是阿弥陀佛,这个观念错了。阿弥陀佛就是自己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我现在要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是我自性变的,阿弥陀佛是我自性变的,我现在想到极乐世界,想见阿弥陀佛,还有什么障碍?没有!障碍在自己,他见未忘这是障碍。「若偏重自佛,却成我见颠倒」,这真成了问题。一定要自他不二,日常生活当中,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。言他即是自,言自即是他,不仅是对佛,人与人之间、人与天地万物之间都要作如是观,这是正知正见,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。
「又悉檀四益,后三益事不孤起。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,则欣厌二益,尚不能生,何况悟入理佛」。这把四悉檀四益都说出来了。悉檀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叫遍施,檀是布施,悉是普遍、是圆满,不是有特定对象,统统都布施,这四种利益。悉檀第一个就是「世界悉檀」。你看,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,欢喜,要从世界深发庆喜。我们讲庆,很幸运,真正相信,相信什么?相信世界跟我是一体,相信遍法界虚空界是自性变现的、是一体变现的。相有差别,体是一个,就像我们刚才比喻,我们身体的相,外面眼耳鼻舌五官,里面五脏六腑,各个差别不同,一体,不二。所以它互相和睦相处,它不会起冲突的。冲突怎么发生的?冲突,迷失了自性,不知道事实真相,才会发生冲突。事实真相了解,哪里会有冲突!所以今天社会冲突太多,联合国发起召开世界和平会议,找这些专家学者大家一起来研究,讨论一个主题,「消弭冲突,促进社会安定和平」,主题。这个主题讨论了四十多年,世界的冲突频率年年上升,每一次比每一次严重,不能解决问题。
我们清楚,为什么不能?不知道世界是一体。知道世界是一体,怎么会发生冲突!我们眼耳鼻舌身、五脏六腑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普通一个人的身体大概有五十兆的细胞,这五十兆的细胞没听说哪个跟哪个发生冲突。纵然冲突也没有报复,我相信有许多同学有这么个现象,我也发生过几次,不小心,牙齿咬到舌头,舌头咬破了,流血了。舌头也没提出反抗,也没有要报复牙齿,为什么?一体。所以,我们能想到汤恩比博士说,大乘佛法能化解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,大乘佛法跟我们讲一体。孔孟学说能化解问题,孔孟学说说我们是一家人,要相亲相爱;大乘说得更贴切,不但是一家,是一体。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无缘是没有条件的,这个爱是没有条件的,为什么?同体还有什么条件!所以一定要从世界悉檀,要从这个地方发庆信。
则欣厌二益,欣是欢喜,对谁说的?对极乐世界。厌是对娑婆世界,对娑婆世界要希望离开,极乐世界我们希望移民过去,这是欣厌二益。「为人悉檀、对治悉檀」,为人是欣,对治是厌。最后一个是「第一义悉檀」,第一义是此地讲的入理,悟入理佛,这是第一义。这也是佛陀在世,一生教化众生不疲不厌,这种力量从哪来的?从四悉檀来的,平等、清净、普遍布施,极乐世界帮助我们究竟圆满的成就。这个世界也不错,都是自性现的。这个世界是自性迷了,产生错误的念头,什么错误?自私自利,以为我跟人是对立的,我不是他,他不是我。我要争取我的利益,就会伤害别人的利益,别人能愿意吗?别人要坚固守住他的利益,冲突就发生了。所以自私自利。人与人不和,人与人竞争,竞争这句话不好。竞争向上提升就是斗争,斗争再提升就是战争,非要拼个你死我活,完全不知道是一体。这种发展是双方都苦,你杀了别人,人家苦,自己将来堕恶道,还要还命,杀人的要还命债,夺取要还钱财。讨债、还债,在这个六道里头演出,生生世世没完没了,苦不堪言,这是迷造成的。佛针对这个现象,如何来帮助我们化解这个问题,阿弥陀佛以无比的功德,建立了极乐世界,帮助我们彻底化解这个问题。所以汤恩比博士说,大乘佛法能解决现在社会问题。
我们学经教学到今天,肯定了,这部《无量寿经》能解决问题。可惜什么?没人知道。我们虽然用了卫星电视,很多地区电视不能接收,众生就没福。如果电视能接收,每个人打开电视机都能收到,这就有福。现在只有台湾能看见,台湾的境外都必须要装接收器,这就带来不方便,虽然接收器很简单。现在还有一个方便,电脑可以接收,这就方便多了。你家有电脑,电脑可以接收卫星,电脑跟电视机连线,可以用电视来收看。由此可知,众生的福报关系很大!无怪经文上教我们,「积集善根,应持回向」,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修善积德,你才有这个福分接受到佛陀的教育。接受佛陀教育是人生最大的福报,福报当中没有比这个更大,你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了!
蕅益大师下面说,「唯即事持达理持,所以弥陀圣众现前,即是本性明显」。特别是上辈往生,他太明显了。上上品往生感得无量化佛,跟随着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。当然你有修德,你要没有修德,怎么会有性德现前?这性德现前。上中品就差一点,跟着阿弥陀佛一时出现的只有千佛,不是无量诸佛。再次一等的是上辈下生,上品下生,五百佛跟随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全是自性显现的。这些现象,实实在在都是在告诉我们,日常生活当中要用真心,不要用妄心。真心从哪里开始?从不妄语开始,说老实话,不欺骗自己,不欺骗别人,从这里做起。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,那就没有法子。
一般人为什么做不到?怕自己吃亏,怕自己利益受了伤害。这是什么?没有看破,把这个世间当作真实,所以他不敢。真正看破了,这个世间是假相,是一场恶梦。你突然,作梦的时候,知道自己是在作梦,你会很开心。遇到一个老虎,也能学释迦牟尼佛舍身喂虎,为什么?知道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佛菩萨为什么能做得到?佛菩萨对事实真相彻底了解,一点都不迷惑,所以他能做到,做得很欢喜,道理在此地。于是我们就晓得,世尊在世四十九年讲经教学,这是真实功德、真实智慧,我们得到真实利益。这些智慧、功德利益都是自心里头流出来的,不是阿赖耶识,真心里流出来的。所以,即事持通达理持,就是事一心通达理一心,临终弥陀圣众现前是本性明显。
「往生彼土,见佛闻法,即是成就慧身,不由他悟」,这自己开悟了。「法门深妙」,这是讲净宗法门,其深无底,奇妙不可思议。「破尽一切戏论」,这一切戏论是什么?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你把它看穿了,释迦牟尼佛在开玩笑!释迦牟尼佛实际上一句话也没说,一个字也没说。那怎么说那么多?是众生有感自然应的。就像江本博士的水实验,我们有感,水就有反应。江本博士这个水实验,在台湾高雄给我治牙齿刘医生,他也在做,比江本博士收获还要丰富。我这次看了他这些照片。他更进了一步,机器比江本博士进步,设备也比他好。他那个事先人要穿着很厚的衣服,保暖的衣服,在冰箱里面工作。刘医生这个实验,它是一个房间,实验的人就舒服多了,只有机器放在零下十几度,在冰箱。他冰箱门是用玻璃的,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,用玻璃做门。所以不必人在冰箱里头,那个时间不能长,在里头顶多半个小时就得出来,这个成天在那里工作都没有关系。设备进步很多,我去参观过。这是什么?这是自然的反应,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现象。不是人为的,没有人的意念在里头,这叫自然。
所以大乘教里说法尔如是,一切法本来就是这个样子。其实事情全在面前,我们从实际上来观察,你看一只小鸡,母鸡生的蛋,这个蛋有公鸡交配,受精的,你打开,什么都没有,只蛋白、蛋黄。母鸡在孵蛋的时候,几天,里面怎么会变出一只小鸡?小鸡里头五脏六腑都齐全,它这从哪里来的?原来只有一个细胞,怎么会变成这么复杂?到这个小鸡慢慢长成,变成一只大公鸡,法尔如是,这是自然现象,全是自性在起用。小鸡它也有阿赖耶识,所以它会变;如果没有阿赖耶识,它是化生,它不会变。通过阿赖耶,它慢慢变化,但是它的根源依旧是自性。自性万德万能,变现出来一定是圆圆满满,没有一点欠缺。如果有欠缺,那就是恶业所造成的,过去生中有恶业,如果没有恶业会很圆满。一切物都在眼前,只要你留意,性相圆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确实成就慧身,不由他悟。佛讲经说法给我们做个增上缘,提醒我们、帮助我们、警觉我们,做这种种增上缘,悟是自己悟的,佛不能帮助我们开悟。
法门深妙,破尽一切戏论,「斩尽一切意见」,破尽一切戏论这一句是对世尊说法,四十九年说法;斩尽一切意见,这是禅宗,因为禅宗不立文字。这是说明什么?净宗法门超越了宗门、教下。「唯马鸣、龙树、智者、永明之流,彻底担荷得去」。什么人当机?马鸣菩萨、龙树菩萨,这是古印度的两位尊者,在中国,智者大师、永明大师。这些不是凡人,中国古人有说,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,永明是阿弥陀佛再来的。佛菩萨到我们这边来,以应化身出现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,不是他自己的意思,他自己没有意思。众生有感他自然有应,应得那么完美,应得那么自在,他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。一有分别执著、起心动念,那是凡夫,他就没有这个能力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被障碍住了,虽有,不起作用。像这样的人才彻底担荷得去,他们得净宗的利益,圆圆满满。「其余世智辩聪」,这个世间聪明智慧的人、有辩才的人,说了三个字,智慧(世间智慧)、辩才、聪明,这世间的,人天道里头的。「通儒禅客」,通儒,世间的圣人,像孔子、孟子;禅客,禅宗里面参禅得定、开悟。「尽思度量,愈推愈远」,净宗到底是怎么回事情?你要去研究它,你要去思量它,那跟它愈来距离愈远,你永远想不到,你永远找不到答案。
「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」,那是什么?反而不如我们看到是愚痴善男子善女人,他们没有智慧,甚至于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也没有听过经,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教诲。人家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,他就真念,死心塌地的念。念久了,他把烦恼习气念掉了,真的智慧开了。说不定也见到阿弥陀佛,真信真愿的心发出来,那就是菩提心,他真往生了!所以愚夫妇老实念佛比什么都可贵。这样的人他没有妄想,他没有杂念,他对一切人事物,真的像经上所讲的,他用的是什么心?清净平等觉。对人、对事、对物他没有分别,他没有执著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不间断,跟谛闲法师教锅漏匠的方法完全相同。吃饭、睡觉放下,起来之后马上就接着,一天到晚什么念头都没有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这些人往生,就是经上所说的,《观经》上所讲上辈往生,品位上上品、上中品、上下品,肯定在这个阶段。往生的时候热闹,阿弥陀佛来接引,跟着阿弥陀佛后面无数的诸佛如来,上上品往生;上中品往生,千佛跟着阿弥陀佛来;上下品往生还有五百尊佛,这些人肯定见到。
在这个世间,别人瞧不起他,没有人理他,他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开欢迎大会迎接他,无比的庄严殊胜。我们对这些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一定要尊敬,过去我们不知道,也没有看在眼里,现在我们晓得了,遇到之后,一定亲切给他问讯,向他致敬。所以道场有这些人在,他真能保佑一方,真能叫这一方人消灾免难。你要问为什么?因为他真干,净宗的诀要他全具足,真信、真愿、一向专念,他全具足了。不但具足,他有相当功夫在里头,他念的时间久,真有功夫。我们这些知识分子跟他比差远了,真是知识分子心杂乱,妄念多,怎么比都比不上。这后头两句赞叹他们,也都是真实话,「为能潜通佛智」,潜是不明显,暗通,「暗合道妙」。你怎么看看不出来,那是真正明眼人能看得出来,普通人决定看不出来。他那种功夫,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真实不虚。这是解答疑问,第一个证,蕅益大师。
我们再看第二个,「《无量寿起信论》云:问:临终见佛,为是自佛,为是他佛。若他佛者,即成魔业。若自佛者,想力所成,虚妄不实,云何往生」。提问题的人也很高明,你看提的是难题,很不容易回答。说得很好,临终见佛,就是《观经》上所说的,举这个例子,上辈三品,上品上生、上品中生、上品下生,这见佛。这见佛是见自佛、还是见他佛?他佛是阿弥陀佛。这是什么?把自跟他对立了,他的问题在此地。不能对立,真正在修学道路当中,对立是错误,起步的时候就把对立放下了。我们是凡夫,有对立,如果是小乘须陀洹、是大乘初信位的菩萨,他会不会提这个问题?不会。为什么?他没有对立。对立叫边见,就是二边,证须陀洹,必须把五种见惑放下,五种见惑第一个身见。凡夫都执著身是自己,佛第一个就告诉你,身不是自己,身不是我,身是我所有。像衣服一样,衣服不是我,是我所有。所以身的生死,这一关他破了。
一般人没有破不晓得,生死苦不堪言,非常痛苦。须陀洹看生死就很自在,换个身体像换个衣服一样,他一点痛苦都没有,他没有执著。《金刚经》前半部所说的「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」,须陀洹入这个境界,四相破了。功夫虽然不深,破四相,你看从初果到四果阿罗汉,再到辟支佛、权教菩萨,全都是破这种执著。《金刚经》后半部破四见,那个功夫深,四见一破是大乘菩萨,不是普通菩萨,是法身菩萨,那就是明心见性,四见破了见到本性。后半部意思深,前半部意思浅!身见破了、边见破了、见取见破了、戒取见破了、邪见破了,才证得小乘须陀洹果,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初信。这就说明,学佛,入佛门必须具备的条件,在这种条件之下,试问问,几个学佛的人入门了?我们学佛六十多年,一个都没听说过,不要说是见过,没见过,听都没有听说过。由此可知,大乘佛法真叫难行道,小乘连初果都证不到。大乘五十一个位次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五十个位次,最低的初信,初信我们都做不到,初信好比小学一年级。
佛法的利益你怎么会得到?学佛学得再好的,都是学佛教的知识;佛教里面讲的智慧,真实智慧,连边都没有碰到。我们所遇到的都是佛教的知识,知识不能解决生死问题,知识不能解决我们的痛苦。知识一般说,最高的效用可以帮助我们身心健康,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,人生最高的享受。为什么?你放下一些烦恼习气,比一般人生活得幸福,生活得快乐。有没有证入?没有,距离真正佛法的标准,这个门槛过不去。还是有对立、还是有成见,我以为怎样怎样,这个不行,这是妄想,是妄想分别执著。这是烦恼的根,这个东西不断,烦恼怎么会断?所以还要问,临终见佛是自佛还是他佛,还问这个。若是他佛,他佛那就是魔,哪有他佛?即成魔业。若是自佛,那是你打妄想生的,虚妄不实,你怎么往生?
这是彭际清居士的,彭居士在蕅益大师之后,蕅益大师是清朝初年时的人,彭际清是乾隆时候人。他著作的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。你看他给我们解答的。「自佛他佛,总成戏论」,戏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开玩笑,不是真的。「人我两忘,自他不异。诸佛法身,湛然常寂」。这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了。告诉我们,说自佛、说他佛都错了,没有自他,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,哪来的自他!诸佛法身,湛然常寂,这两句话很深,很不好懂。湛然,像水一样,清净到极处,一丝毫染污都没有,平静没有波动现象。像水晶一样,从上看到底,清清楚楚。寂,没动,在哪里?遍法界遍虚空界,无处不在无时不在,诸佛法身。也是我们自己的法身,我们自己人人都是诸佛,蜎飞蠕动、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乃至虚空,都叫做诸佛。为什么?同一个法性,就同一个法身。《华严经》上世尊说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无畏亦然」,完全相同。三世佛,过去佛、现在佛,未来佛?未来佛就是一切众生,包括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。说十方三世佛全包括了,蚊虫蚂蚁都是佛,桌椅板凳也是佛,没有一样不是,每一粒微尘都是佛。这从性上讲。
为什么是佛现在变成这个样子?迷了。觉悟,你跟诸佛一样,跟阿弥陀佛、跟释迦佛、跟一切诸佛没有两样。迷了,迷了就发梦,梦是假的,迷了作恶梦。六道在作梦,十法界也在作梦,六道是梦中之梦,三恶道更严重,梦中梦里头的梦中梦。三恶道醒过来了是人道,人天醒过来了是阿罗汉、辟支佛,阿罗汉、辟支佛醒过来了,这才法身菩萨;法身菩萨几时醒过来,就契入法身,就是诸佛法身,就是湛然常寂,遍一切处。他会不会现身?他不会,必须众生有感,众生有感他就有应,众生没有感他不会现身。为什么?他没有起心动念,连起心动念的习气都没有了,确实湛然常寂,或者说湛然常住,他不动。这四个字形容非常之好,这是真正的自己,把自己找到了,禅宗说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原来大家本来面目是一样的。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?湛然常寂,湛然常寂就是法身,法身就是湛然常寂。
「以本愿故,感应道交」,佛的本愿,一切诸佛没有不发这个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都发了这个愿。发了愿,现在成佛了,所以跟众生就起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他就应。感应,我们前面也说过有四种。显感显应,我们心里头求佛、念佛,佛现身,心里头有感,佛有应,让我们看到了,这叫显感显应。第二种显感冥应。我们有感,佛有没有?应,但是我们看不见,我们好像没有觉察到,实际上,冥冥当中已经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了。我们做的事情很顺利,好像没有什么障碍,做得很圆满,其实那是佛力加持,不是人能做得到的。我常常举这个例子,我们过去在汤池做这个实验,不到三个月,成绩卓著,那是人做出来的?不是。这么好的成绩做出来,你看中国传统文化丢掉将近两百年,怎么可能在三个月让你看到这么好的效果!我们估计至少得二、三年才能看到,怎么会三个月看到?所以当时我跟这些老师们说,我们决定不要傲慢,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。这是什么原因?祖宗之德,三宝加持,这是冥应。我们没看到三宝加持,也没有看到祖宗,确实是祖宗、三宝威神之力,我们学佛这么久了知道。
当时想把这桩事情在联合国做报告,这个事情,起这个念头,这个念头就是感,能做到吗?做不到,联合国我们了解,太难了!可是我们想这个方法我们想得很恳切,这桩好事要让全世界知道,在联合国这个平台做报告,对整个世界起影响。没有想到,五月联合国来找我,这是感应,不可思议。从这种感应,我们对于中国就肯定了,中国不会亡,纵然有大灾难,中国会存在。为什么?从这两个,祖宗之德、三宝加持,让我们对于中国老祖宗传统文化,对三宝、对佛法增长了信心,有救!这是一线光明,让我们看到了。果然没错,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后续一直到今天,我所参加的活动统统都是感应,没有感应你没法子解释,真是感应道交。
「感应道交,即自即他」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「无虚无实」,不能说它是假的,也不可以说它是真的。「唯一真如,周遍法界」,真如就是自性,就是真心,自性、真心周遍法界。「众生依于业缘」,众生迷了,迷了才叫众生,迷了以后依什么?依业,他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这都叫业。业缘,缘是有善业、有恶业、有无记业,分为这三大类。无记,说不上善恶,善缘感三善道的果报,六道里头三善道,恶缘感三恶道的恶缘。我们必须要知道,善恶是平等的;换句话说,天堂跟地狱是一样的,平等的。为什么说平等?全是消业障的,要知道,真如里头没有业,业必定要消掉。清净平等觉,清净心里头没有业,有业就不清净,有恶业不清净,有善业也不清净。
从前李老师讲这段,常常举比喻给我们说,真如他说好比眼睛,恶业是一粒沙子,沙子放到眼睛里,眼睛难过,不舒服,恶业。善业是什么?金刚钻、黄金,放在眼睛里头也难过。善恶都不可以有。所以,三善道是消善业的,必须享福才能把这些福享掉,三恶道是消罪业的、恶业的,统统是消业的,平等的,一定要知道。你真正了解,所以学佛有好处,真正搞清楚,你造了恶业到恶道,不会怨天尤人,欢欢喜喜去。为什么?消我罪业的,罪业消掉时候,恢复我的清净心,恢复我的真如。到三善道去消业也不会喜欢,为什么?我来消业,不是享福的。所以,整个宇宙它平等的,在大乘佛法就平等了。不是大乘佛法,在迷惑颠倒的境界,自己造成的不平等。事实上是平等,自己以为不平等,以为在受苦,以为在享乐。其实受苦就是享乐,享乐就是受苦,这个话意思懂不懂?特别是在这个社会,太明显了!应该要怎样?苦乐二边都舍掉,你就自在了。二边都舍掉是什么样子?那个境界是唯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。经文上讲「一切从真实心中作」,真实心就是清净平等觉,这就对了。所以他依于业缘。
「幻有分段」,它不是真的,「如居屋下,不见天日」,你在屋檐底下看不到太阳,不是没有太阳,它有东西遮住。太阳比喻作真如、比喻作法性,你见不到,屋下这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「念力诚坚,幻缘斯净」,你看看,佛法上讲念力,现在科学家发现了,现前科学界里头盛传念力能量不可思议,佛法三千年前就讲了。念力还是属于阿赖耶,修行的初阶离不开阿赖耶,因为你是凡夫,就用阿赖耶来修行。要求你念力要集中,这就叫修禅定。你念一个东西,不要念太杂、不要念太乱,你念一个,问题就能解决。有人掉在深坑里头,爬不出去,这个人妄念没有了,只念一尊佛、一尊菩萨的名号,什么妄念都没有。念了一天,念了两天,忽然觉得自己离开了,出来了。这在感应录里头很多,自然离开,就是念力跟佛菩萨的愿力相应了。佛菩萨并没有现身,但是你自己觉得已经离开这个深坑,已经坐在平地上。念力不可思议,念力到真诚坚固,幻缘斯净,无论是我们善业、恶业统统能够清净,都化解了。
「如撤屋蔀」,屋蔀是什么?茅草蓬子,这个现在没有了。我们小时候住在农村里头,农村里面房子多半都是草屋,很简单,屋顶上盖茅草。这个地方所讲,把屋顶上茅草统统掀去,除掉,你就看到天空、你就看到太阳,遮盖的东西就没有了。所以,「天日豁然」,天上太阳在,你在房子里面是被遮盖了,你把房子屋上盖的茅草掀掉,太阳就看到了,这就是去障碍。障碍是什么?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只要把这个东西去掉,你就明心见性,你就看到真如,你就看到自性,自性遍一切处、遍一切时。「任运往生,还同本得」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么样的自在,你没有任何感觉,已经到极乐世界了。彭际清这个话说得好,也说得非常清楚、说得非常透彻。
「此论扫尽一切分别」,只要你把分别心放下,不分别、不执著了,哪有这些疑惑!哪有这些妄想!「自他生佛总成戏论」,说自己错了,说他也错了,说众生错了,说佛也错了。真的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开口便错,动念即乖。你要想见性,不能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当然更没有分别执著,这时候你就见性了,见性就成佛。所以大乘经教上佛常说,这桩事情得八地以上你才能见到,才能把事实真相说参透了,彻底明了了。「唯一真如湛寂周遍」,这你见到了。「任运往生极乐,还在本心之内」,这句话重要,为什么?极乐世界唯心所现,是在本心之内,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。阿弥陀佛,自心弥陀,阿弥陀佛没有离开自己,极乐世界没有离开自性,心现识变。你要晓得,我们现前这个世界也是心现识变的,一个道理。我们这个身,自性变的,我们居住这个世界是自性变现的。心能生能现,识能变,识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它能变,变什么?变十法界依正庄严。自性里头有没有十法界依正庄严?没有,自性是清净的,自性是此地所说的湛寂周遍。这一段,彭际清居士说的。
下面第三段,「《弥陀疏钞》云」,莲池大师说的。莲池大师讲,「着事而迷理」,着是执著,执著事相,理就迷了,理是心性,「类童蒙读古圣之书」,类是同类,就像童蒙,小朋友五、六岁读古圣先贤的典籍,他会念,什么意思不懂。古时候的教学,确实童蒙念古圣先贤的书,你看私塾里头教什么?教四书五经。教他干什么?教他念、教他背。现在人不主张,说这个教学法是错误的。这个教学法在中国用了几千年,效果非常卓著,这个方法把人都教好了。现在新的方法把人都教坏了,什么个道理?小孩子智慧没开,不必讲道理给他听,只教他念背。为什么教他念背?他天天在背书,他就不胡思乱想。所以背书的目的是教小朋友修定,是用这个方法,恭恭敬敬、规规矩矩的。而且从前老师教小孩背书,他是一个一个教,全是因材施教。因为每个小朋友禀赋不一样,用佛法讲,善根福德不相同。有的小孩聪明,一天能背诵五、六百个字,这是上根人;中根人,能背三百字,三百以上。五百以上,上根;背三百以上,中根;能背一百个字的,下根。
标准是什么?十遍就能背。譬如这一页书,一页书大概是,一行二十个字,十行二百个字,这一页四百个字。小朋友读,读十遍,这一页都能够背诵,这差不多上根人,四百字以上。老师再试验,再加一百字也能背,再加一百字还能背,再加他就不能背了,就知道他的能力能够背多少个字。一般最高的可以到七百字,这个儿童比较少,三、四百字比较普通,根钝一点,迟钝一点,背一百字、二百字。一百字背五行,以前叫上书,老师教你念,红笔圈起来,没有标点符号,用红笔圈的,教你念五行。能背,十遍可以背出来,慢慢训练叫他增加。所以,每个人的进度不相等,聪明的人快,愚痴一点的,他的进度就慢,各各不相妨碍。私塾里头有这个好处,它不是整齐的,不是划一的。现在你看本来是不平等的,偏偏把它整齐划一,把它定成一个标准,这是不合理的。中国从前的私塾合理,每个人天分不一样,老师要按照你天分来教你,不是整齐的。你要是真正了解,我们赞成古时候教学法好。他们会背了,十遍就能背,老师要督促他念一百遍,为什么?不会忘记。如果记忆力差的人,老师要教他背二百遍,目的都是希望他能记住,不会忘记。昨天教的书,今天来上学,先把昨天教的书背一遍,再教新的。
所以私塾里只教学生背书,只教学生生活,生活是活学活用,不是老师讲给他听。就是日常生活,教小孩给老师服务,端茶、端水,教小孩,吩咐他做。小孩要把老师服务好,为什么?回家就去孝顺父母,生活教育,私塾教这些东西。大的学生,十几岁的学生,要教你烧饭,要教你这些烹调,你自己都会做,教你洗衣服,你回家才真正能够侍候父母。不光是念书,要会做家事,女生要做,男生也要做,你不能不会,你要会。所以,个个都会做家事,老师调教的。大学生带小学生,大的有十几岁的,小的有六、七岁的,大的要做好样子给小的看,要做出榜样。五伦就这么教出来的,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,小的对大的,像哥哥一样,要尊敬他;大的对小的,小弟,要爱护他、要照顾他、要帮助他。所以,他有生活在里头,他有很浓厚的人情味。这一个私塾就是一家人兄弟姐妹,老师就是家长,教你,你回家去怎样在家里面做个好子弟,这是老师的使命,老师的责任。
所以童蒙读古书,「昏穉未开,仅能读文,了不解义。所谓终日念佛,不知佛念者也」。莲池大师把这个着事迷理,但是着事迷理有着事迷理的教学法,启蒙在这个地方。什么时候才讲给他听?小孩十二、三岁,懂事了,这时候开讲。前面一段时间是背诵,十二岁以前全部是背诵,不讲的。十二岁以后开讲,开讲的时候,有在一起研究讨论。老师教学生,这个时候不是小学了,中国从前叫太学,就是大学,还有书院,私人办的是书院,国家办的是太学。你学哪个科目,只能学一样,你就跟哪个老师。这个老师是教《易经》的,你参加他的班,你就学《易》;那个老师学《尚书》的,你想学这部书,你就跟他。所以说一门深入,就专门讲这一门。这些书之前统统背过,所以讲书的时候很快乐,没有书本。为什么?背过,说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,你统统都记得清楚。
所以古人他也有科学,古时候印书没有标点符号,格子都是满满的,一行二十个字,一面十行。天下印书、刻书都是这个印法,所以不管哪个地方印,说第几页第几行统统都知道,都没有错误。不像现在,现在哪个书局出版的不一样,哪一年出的版本也不一样,页码不一样,找不到。还是从前的好。你看看《四库全书》,一行几个字、一页几行,规定的。你只要说出大家都知道,这就属于科学,中国人很早就用上了。所以在智慧没有开的时候就教他念,念佛也一样,你教他念这一句佛号,叫他一直念下去,念到清净心现前,就开智慧。智慧开了之后,他听讲经一听就懂,说不定一听就开悟了,真的不可思议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