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二三九集) 2012/3/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239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七十四页,第六行的当中:
「《华严大疏十八》曰:通至佛果,故名道」,从这看起。昨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,这是解释道的意思,这前面是第一个意思,以通为义。「二者,涅槃之体,排除诸障,无碍自在,谓之道」,这是第二个意思,道就是菩提、就是涅槃。涅槃之体,前面我们学过,清净寂灭,这是涅槃的体,就是自性。自性没有一切现象,我们说它不是物质现象,也不是精神现象,也不是自然现象。佛常用「不可思议」这一句来形容它,我们无法想象,我们想就错了,我们说也错了。它是宇宙一切的本体,一切都是从它而生、而现的,所以它没有任何障碍。贤首国师《还源观》上说,周遍法界、出生无尽、含容空有,这三种周遍,所以没有障碍。无碍自在,这叫道。
「《涅槃无名论》曰:夫涅槃之名道也,寂寥虚旷」,寂是清净寂灭,这四个字也就是说它、形容它广大没有边际,中国古德所说的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,「不可以形名得」,形是形容,无法形容,也没有办法称赞它,给它取什么名字,什么名字都不是它。「微妙无相」,无相就是它没有这三种现象,没有物质现象,没有精神现象,也没有自然现象,所以「不可以有心知」。有心是什么?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就跟它相违背,不起心不动念就跟它相应。这个道怎样能证得?不起心不动念就证得了,就完全跟它相应;起心动念就违背了,跟它距离愈来愈远。所以佛称为不可思议,真正不可思议你就见得到,你就证得大涅槃。妙觉果位,圆满的相应了,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,所以还不能算是究竟圆满。什么人见到?圆教初住菩萨就见到,但是要见到真正圆满,要妙觉。虽见到了,好像看起来模模糊糊,不甚清楚,为什么?初住菩萨把无始无明断掉了,习气没断。
习气,大乘教里面分为四十一个层次,从初住、二住、三住,就是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四十一个次第。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,不必到四十一个阶级你就能知道,到八地就知道了;换句话说,八地就很清楚了,就不是模模糊糊的。你说证得,证得初住就证得了。习气没有了还有相,还有现相,那就是实报庄严土有相,有依正庄严,那个依正庄严是十法界不能比的。十法界的依正庄严是生灭法,我们今天科学家所说的,波动所现的现象,阿赖耶是个波动的现象。实报土不是波动现象,实报土完全是性德,但是性德带了一点无始无明的习气。习气除了契入自性之外,它什么障碍都没有,不像见思、尘沙,见思、尘沙的习气有障碍,无明的习气没有障碍,对十法界依正庄严它没障碍。不妨碍带着无明习气的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应化在十法界自行化他,这一点妨碍都没有,只是妨碍他不能够究竟圆满见性。这桩事情我们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下面这是念老的话,「由上可知」,由《俱舍论》、《涅槃无名论》上所说的我们可以知道,「道者,通至涅槃之路,又即是涅槃也」。这个意思讲得比前面深,前面第一段讲得没这么深。这一段直截了当给我们说,大乘道就是涅槃,大乘道就是自性。人要回归自性,这才叫究竟圆满,自性是我们的本人,宗门所谓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本来面目是一,大家都是一样的。所以大乘教上常说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涅槃就是共同一法身,这个里头没有你我他。这个里头没有罪福,一切对立的全没有了,大小没有、真妄没有、男女没有、恩怨没有,什么都没有了,这叫清净寂灭。还有一点点,那是六道里头的事情、十法界里的事情,也就是说阿赖耶里面的事情,不是自性,自性里头什么都没有。
「综上经论,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,真正者,真实无差也。无上者,此道穷性尽理,更无有能过之者。」它是究竟、它是圆满,没有一法能跟它相比,因为任何一法都是局部,一部分,它是全体。像棵大树一样,这是全体,你在大树上摘一片叶、折一个树枝,那都是局部,它不是圆满。到这个地方才真正证得圆满,证得圆满就说明大树里头所有枝枝叶叶是一体。我们要晓得,我们在这个世间,跟万事万物、一切众生统统是一体。谁知道?法身菩萨知道,就是明心见性的人知道。没有证得这个境界他才迷,他不知道是一体,所以彼此有伤害,彼此有恩怨,彼此对立,这是迷惑颠倒。实际上有没有伤害到?没有。因为什么?所伤害的是假的,能伤害的也是假的,能所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
这个道理很深,所以佛家常讲「唯证方知」。证是两个层次,第一个阶段的证,明心见性,是初住菩萨。真的明心见性,为什么?他无始无明断掉了。第二次的境界是习气断了,第一次证得的时候习气没断,第二次证得习气断了。习气断了叫圆证,习气没有断叫分证,这个话是天台智者大师说的。智者大师讲六即佛,明心见性的人是分证位,六即里头「分证即佛」,他是真的,他不是假的,但是他没有圆满;习气断了叫「究竟即佛」。分证即佛就是法身菩萨,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叫分证。在分证之前,在前面这叫「相似即佛」,是十法界里面的佛,他无明没断,无始无明在。这是十法界里头证得最高的,他已经把见思烦恼断了,见思烦恼的习气也断了,就是无明还在。所以他也称佛,相似即佛,很像佛,不是真佛。真佛、假佛从什么地方分别?用心,用真心的就是真佛;用阿赖耶,阿赖耶是妄心,就不是真佛。所以在阿赖耶里面,最高的是相似即佛。修行功夫得力的时候,还不能到相似位,叫「观行即佛」。观行,观就是止观,行就是修行。止观就是禅定,止是一念不生,观是样样明了,叫观行即,功夫真正得力了。观行再前面叫「名字即佛」,有名无实。
天台说得好,智者大师,讲六即佛。头一个是「理即佛」,理是什么?理就是涅槃,涅槃是理体,从理上讲大家都是佛。所以《华严》上佛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从哪里讲?从理,从理上讲大家都是佛,平等平等。所以理跟究竟是一样的,一个道理,你没证得,证得就叫究竟。证得什么?就证得这个理。佛有六种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我是佛、你是佛,他,大家都是佛,这是从理上讲的,就是从自性上说的,自性是佛。可是事上讲,事上讲就是有这六种。
我们修行,功夫不得力,你有烦恼、你有障碍。这些道理一般人不清楚、不明白,以为我学了佛,我怎么还会有灾难?我怎么还会有生病?说老实话,真正学佛入观行即你就少灾少难,你功夫得力了。观就是看破,行就是放下,真的若无其事,真放下了。在教下讲止观,观是看破,止就是放下。每个阶段又分做很多小的阶段,你说分证即佛,里面就有四十一个阶级,相似即佛也有差等不一样,观行即佛阶级更多。学佛没有别的,提升境界这个重要,一层一层向上提升。不依阶级叫顿超,顿超只有净宗,净宗是属于圆顿大法,它没有那么多阶级。只要你真正求往生,生到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,阿惟越致是什么阶级?是分证即佛。比观行高、比相似高,那就是说他超越十法界了,观行是六道,相似是十法界。他是阿惟越致菩萨,他往生到哪里去?到实报庄严土去了。
而且实报庄严土里面还有真正顿超的,上辈上品,这是什么阶级?上辈上品就是大经里面常说的八地以上,上品上生。七地以下,大概在登地,四十一品如果上辈算十地,中品应该就是十回向,十住、十行是下辈,就是下品往生。所以它里头还是有阶级、有层次,你在哪个层次里头。这些,善导大师讲的,「总在遇缘不同」。这个缘从哪来的?缘从经教上来的,你对于经教愈了解、愈清楚你的缘就愈殊胜。不懂经教能往生,往生提升品位比较上难一点;对于经教熟悉的话,到极乐世界那个品位提升得很快。这也是世尊慈悲,为什么多次宣讲,劝大家念佛求生净土,有道理!真正知道,真正真实,一点差别都没有。法身菩萨都证得,八地以上才究竟。这个道穷性尽理,穷跟尽的意思是一样的,对于性、对于理达到究竟圆满,这叫穷尽。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的,他达到究竟圆满,等觉菩萨所证。
「大士教令众生」,这个大士是法藏菩萨,法藏菩萨教化一切众生,「登涅槃彼岸,安住涅槃道果」。法藏菩萨真有这个能力,真有这个德行。他建立的极乐世界,任何一个人,造作五逆十恶罪业的人,只要临终能够忏悔,承认自己的过失,后不再造,念佛统统能往生,这个不可思议。而且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得他的加持,他有功德,什么功德?五劫修行成就四十八大愿。四十八大愿是五劫修行当中发的,不是一次发的。看到诸佛剎土里面有六道、有三途,三途太苦,不好,我不要。纵然造三途罪业的人,忏悔了,到我的世界来,我这个世界里永远没有三恶道;从我这个世界出去到其他世界去教化众生,也决定不堕三恶道,这是四十八愿头两愿。他的愿是这么来的,不是凭空自己在家想的,不是的。完全看到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事相,哪些好的我取,哪些不好的我不要,是这么发的,五劫时间成就的四十八愿。以这个功德来加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大众,这是阿弥陀佛真实的恩惠,帮助大家真实的利益,这一点都不假。这是我们不能不懂的,你完全了解,你才晓得极乐世界殊胜,究竟殊胜在什么地方。
「下明,由于如上之殊胜妙德,而感如下增上胜果」。前面讲的是修因,修因后面一定感应有果报,业因果报不可思议!我们接着看下面经文,「酬因感果」,这里头有两段,前面一段「福智」:
【由成如是诸善根故。所生之处。无量宝藏。自然发应。】
我们看念老的注解。『如是诸善根』,指上文所说积功累德的种种善根,这是能感。这个地方『所生之处,无量宝藏,自然发应』,这就是果报,修因感果。「感必有应,果必酬因,是故法藏菩萨感得胜果,生生世世,所生之处,均得如下文所得之妙果。」向下文还很长,给你讲的果报,你一定会得到。这个地方一开端就给你说,「无量宝藏,自然发应」,大乘教里面常常说的境随心转,就是这个意思。现在量子学家发现了,意念能控制物质,就是这个道理,我们的心善、行善,一定感得善果。
宝藏,今天大众所谓的资源,就是佛经里面讲的宝藏,我们生活所必需的,在这个大地上源源不断的出现。这些资源从哪来的?全都是善心、善行所感的。像金银七宝,大地里面所有的矿产,地面上所生的这些资源,提供我们日常生活所需。为什么极乐世界的资源那么丰富?真的是叫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什么原因?现在我们明白了、不怀疑了,是阿弥陀佛无量劫中修行积功累德成就的,所有往生的人都是善心、善行,这个功德累积的。西方世界没有一个恶人,恶人到极乐世界都变成善人,他不变成善人他去不了。带业往生是带旧业,不带现前的业,现前一定是纯净纯善。过去造作罪业没有关系,带旧业,如果现在还不善,这人去不了。这就是入境进关,人家要求的条件非常严格。而且同行一个善,这个善是至善,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,没有比名号更善了。
所以我们同学要记住,在什么样艰难、危险之中,遇到大灾难当中,你就一心念佛,什么都不要想,那个境界就会转过来,你就会得到佛力加持。如果还想这个、想那个,那就错了。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或者是一心念观世音菩萨,自然化解灾难。这个,《念佛感应录》、《观音菩萨感应录》里面例子很多。现在在物理上讲得通,你心念到至诚的时候,物质环境都改变了。坐在监牢里面的人,念观音菩萨,一心至念,到第二天早晨时他坐在野外,不知道怎么出来的,他就走了,就离开了。怎么会在监牢狱的脚镣手铐统统没有了,清晨的时候他坐在野外?不止一个例子。所以古人讲至诚感通,不能有杂念,有杂念,这个效果就被障碍了。纯一念佛、纯一念菩萨,不可以有杂念,决定有效。现在科学家讲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议,是这么个意思,念力的能量。
「《笺注》曰」,《无量寿经笺注》是丁福保的,「累积珍宝之库藏也」,这宝藏,宝藏是累积珍宝的仓库。仓库是比喻,这里头什么?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,这不是阿赖耶,阿赖耶里头没有。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跟我们说的,「一切众生,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人人平等,这是真的宝藏!宝藏在自性里头,自性就是宝藏。自性没有边际,宝藏也没有边际,智慧没有边际,德能没有边际,相好没有边际。这个东西,难信之法,佛跟小乘不讲,他不相信;跟大乘菩萨讲,大乘菩萨能够相信,不会怀疑。为什么?基础的教学他全都学过,他明白这个道理,他就不怀疑,道理不明了那当然怀疑。人真正到明理的时候、到觉悟的时候,这身体就不在乎了,知道身体不是自己;四相不执着,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能放得下。四相放下这就是阿罗汉果,超越六道轮回了。
「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,故以为喻」。此地讲的妙法,是信愿持名,不是指其他的,一心信愿持名,能救众生一切苦厄。没有一个杂念,人被苦所逼,我们在《感应录》里面看到的,被强盗、被土匪绑架,生命危在旦夕,执持佛号或者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他心就转了。为什么?知道马上要死了,一心求佛菩萨救度,他杂念没有了,至诚恭敬,感应现前。或者是冤枉,受人家陷害,为官府所逼,关到监牢狱,也有这个效果。不是在生死交关的时候,那种真诚心发不出来,真诚心发出来就有感应。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传媒、网络上很多信息,都说今年有大灾难。如果这些信息是真的,我们等于现在已经宣判死刑了,什么时候执行?十二月执行。十二月二十一号那天是正日子,前后都有灾难,大概在二十号前一个星期,灾难就现前了,银河对齐不是那一天。银河的中心、太阳、地球排成一条线,你就想想太阳多大、地球多大,银河核心的黑洞比太阳还大,一个比一个大,排成一条直线。不是一天,那一天是正当中,进入这个范围应该前十几天,往后也有十几天。所以最难过的应该是两个星期的时间,这个星球慢慢才移开,位置移开。移开了还是会有影响,我看至少要二、三个月之后,这个影响对我们来讲好像是没有了,其实还是有。两个星期那是影响最大的。
这些预测的人都说会死很多人,死很多人,我们想象当中绝大多数被吓死的,惊吓而死。惊吓而死的人,神识都是在三恶道。人走的时候走得很安详,没有恐怖,他身体是柔软的;惊吓死的,那身体很硬,僵硬,他恐怖走的,这个我们懂得。所以我们今天要训练自己,任何灾难现前不惊不怖,无所谓,为什么?梦幻泡影,要作如是观。它真的是梦幻泡影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话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一点都不假,我们要晓得。
到那个紧急关头的时候,经典都会忘记,记住几句话就能得救。「阿弥陀佛」是第一句,决定不能忘记;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是第二句,决定不要执着,要统统放下。阿弥陀佛、极乐世界跟我是一体,一点怀疑都没有;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,跟我是一体,决定没有怀疑,哪有去不成的道理!具足坚定的信心、坚定的志愿,决定到极乐世界去。这个世界要舍得干干净净,一丝毫留恋都没有。一般人留恋当中最难分舍的叫亲情,不能想这个,想这个就产生障碍,你去不了。我要把亲情也放下,到极乐世界去之后,我这些亲人在哪里,我都有能力去度他,这就对了,这才是真正智慧、真正聪明人。千万不要受亲情所累,把你拖下水去,那就大错特错!这个放下不是无情,这个要懂得,这是真的,我先成就再成就大家;我没有成就,大家都受苦、都受难。这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三种真实。
发应,「发应者,相感而自然开发也」。实在讲,应就是感应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我们求佛是感,佛立刻就应,这个无需怀疑。《还源观》上讲得很清楚,我们念头才动已经周遍法界,这个信息发出去,一切诸佛都收到了,我们这个信息是求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决定来。念头才动,周遍法界,所以不能动坏念头,不能动不善的念头。冤亲债主陷害我,我对他也没有恶念,这个怨结可以化解。如果他陷害我,我恨他,这事麻烦。这是什么?这是结怨,愈结愈深。变成什么?变成在六道里头生生世世的互相报应,冤冤相报,两方面都痛苦,这个错了。我们没有怨恨,我们念佛还回向给他,这个怨可以化解。真正化解之后,说不定他一个念头动了,「算了,把它放掉吧!」这个事情很多。
在古时候,做强盗、做土匪的他还有良心,所谓盗亦有道。抓到一个年轻人,有一点财物,想夺取财物还得杀他。这个年轻人说,我家里有八十岁老母亲等我养活她。土匪听到之后,就说「好,算了,放他走,这个人是个孝子」。在古时候真有、真多。这什么原因?在这个紧急关头,他一个善念起来了,感应,孝感天地,孝心的力量很大,能够感动这些人。这些人也懂得孝顺父母,也懂得尊重长辈,他为什么干这种事业?被逼出来的,也是一念不觉走入歧途,他会改邪归正的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一味纯净纯善的心对一切众生。侮辱我的众生、毁谤我的众生、陷害我的众生统统以善心去对待,希望在我这一生当中,把过去现前、宿世今生这些冤业统统化解。这是聪明人,这是真正学佛的人,学佛的人绝不跟任何人结冤仇,他就是杀了我,我也不跟他结冤仇。释迦牟尼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,他在没有成佛之前,作菩萨的时候,修忍辱波罗蜜,被歌利王割截身体。歌利是梵语,翻成中国就是强暴,就是暴君,碰到这么一个不讲理的,这样一个暴君,把他凌迟处死。因为这个暴君问他你修什么?他说修忍辱。忍,看看你能不能忍!拿刀割他的肉,一块一块的割,把他割到死。割他,能不能忍?能忍。到最后断气的时候告诉他,我不怨恨你,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。这个歌利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第一个得度成阿罗汉的憍陈如尊者,佛说话算话。
这是世尊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,决定没有一个念头是恶意,没有丝毫怨恨,视死如归。其实人哪有死?没有死,生死是个身体,身体有生灭,灵性没有生灭,那个灵性是不断向上提升,这个重要。纵然学佛功夫不得力,这样的善心人,死了之后他生天。因为这种德行超过人间,只有到天上才有这个福报。当然学佛的人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看清楚,我们不希望享天福,我们决定到极乐世界。天上享福没有东西学习,极乐世界是学校,阿弥陀佛天天讲经教学,所以到极乐世界决定成佛。到天上,天福享尽了还会堕落,有什么意思!天人的寿命长,再长,他有命终的时候。念佛的人不羡慕天道,尊重天道,不羡慕天道,我们不想到天道去。这些道理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在自己心里头要扎根,我们这一生再不会做错事情,我们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。
所以感应是自然开发,开是展开,发是发现。「《会疏》曰:菩萨于多劫积布施持戒功」,这功德,故自然感应「宝藏涌出应其德」。这个就显示出一切法从心想生,你的福太大了,你现在有所需要,你还没有想,它自然就出来。再看下一段,下一段讲果报,「感果」。
【或为长者居士。豪姓尊贵。或为剎利国王。转轮圣帝。或为六欲天主。乃至梵王。】
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这是讲果报。我们今天看到,『剎利』,剎利是皇族,不是国王。他是皇帝一家人,兄弟姐妹,有亲带故的,这都是属于皇族,所以说贵人。『国王,转轮圣帝』,转轮圣帝不在我们地球。『或为六欲天主』,欲界六层天的天王。『乃至梵王』,梵王是色界天。都是过去生中修大福报才得到的,不偶然!我们要相信,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。这一生得富贵,贵是有地位,这边完全讲的贵,前面「无量宝藏,自然发应」这是富,在社会上有地位,这是贵。富贵都是过去生中,前头《会疏》这句话说得好,菩萨于多劫积布施持戒功德,不是一世、二世的,一世、二世的很少。『长者居士、豪姓尊贵』至少是五世才能积得、才能得到,剎利、国王至少要十世,转轮圣王、六欲诸天那就得几十世的修持,你才有那么大的福报,梵王就更不得了。
我们明了这些事情,看到富贵人就不羡慕了,没有嫉妒心,没有这个心。为什么?他修我没修,他应该得,我不应该得,心是平的。不然的话会有嫉妒、会有怨恨,为什么老天对他好对我不好?不公平,怨天尤人。怨天尤人你又造罪过,你来生比这生更差,这就是不懂事。了解事实真相,那是人家修福报,我要好好修,我来生就得到,要明白这个道理。嫉妒、怨恨只是让你堕落,那是造恶,恶的念头、恶的心,感的果报是三恶道。这些事、理确确实实只有在佛经上讲得透彻、讲得明白,人在世间最重要的是积功累德,断恶修善。
「长者,乃印度古时,对年长并具德财者之通称。」长者一定有点年岁,在中国,至少是五十以上,有德行、有财富,这称为长者,在中国也有这个习惯。「《法华玄赞》云:心平性直,语实行敦,齿迈财盈,名为长者」,给长者下了个定义。你看心平等,平是平等,性情正直,正直是绝对没有欺骗人的、没有伤害人的,这德行。于是说话老老实实,没有妄语、没有两舌、没有绮语、没有恶口。行敦,行是行为,敦伦尽分。中国古人教子弟,敦是什么?敦是和睦,比和谐还要亲。敦睦就是亲情,像家庭,父子、夫妇、兄弟姐妹叫敦,和睦。对外面人那叫和谐,对自己的亲人是敦睦,行为。用现在话是什么?叫相亲相爱。扩大,我们的邻里乡党也要用敦睦。
印光大师讲的话,那是祖传的,老祖宗教给我们的,「敦伦尽分」。伦就是五伦,父子、夫妇、君臣、兄弟、朋友,这是伦,这个五伦都要把他看作自己亲人,一家人,叫敦伦;尽分是尽我自己的本分,全心全力为大家服务。五伦把所有人类全部包括在其中,古德有所谓「四海之内皆朋友也」,五伦最后是一个朋友,不就全部包括了。年龄跟我父母差不多的,我就把他当作伯伯、叔叔看待;年龄跟我们自己子女差不多的,就把他当作儿女看待;跟自己差不多的,都看作兄弟姐妹。这个世界是一家,这是行敦里头所包含的意思,这个世界多美好!互相尊重、互相敬爱、互相关怀、互助合作,要靠教育。这个东西可以说,不管是中国、是外国,不管你信仰什么宗教,你都会肯定,好!没有比这个再好了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伦理道德的教化可以通行全世界。我们这十几年来,接触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,我们用这种理念来接触大众,没有一个不欢迎。这是什么?这叫性德,这不是哪个人发明的,这是自性本有的性德。我们老祖宗知道,老祖宗做出来了,教化子孙。
人要离开五伦就不是人了,人跟禽兽差别在哪里?人懂得五伦关系,禽兽不懂。这就是人所以为万物之灵,道理在此地。再坏的人他也喜欢,不过他私心很重、欲望太大,伤害别人。他行的是不善,未来果报在三途。人不可以欺骗人,不可以夺取别人的,你夺人之财,你将来要还他,你杀人要还命。因果通三世,冤冤相报,生生世世没完没了,何必干这个事情!今天觉悟了,我们用自己的念力、用自己的真诚,把无量劫来的这些冤亲债主全部给他化解。我这一生没有白来,这一生成就是最大的功德,就是把他统统化解、统统没事了。平平安安到极乐世界去学习、去成佛,成佛之后再普度众生,这多圆满。所以我这一生遭遇什么样的困苦、什么样的迫害我都感恩,而且我把这些人供长生牌位,我每天两次讲经都给他们回向。心地清净、舒畅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、只有《无量寿经》。我们也希望净宗同学真正修行,都能够遵守佛陀的教诲,认真学习。
齿是年龄,古时候五十岁以上都算是老人,六十岁是花甲。古时候用干支纪年,一轮就是六十年,叫花甲之年。所以年龄长,齿迈是年龄长;财盈,他有财富,这种人被称为长者。居士,「居士者,在家修佛者之通称」。在家学佛,无论是男女,都称为居士。《法华玄赞》第十卷有讲到居士,「守道自恬,寡欲蕴德,名为居士」。他没有出家,他在家,他能够守道,守是遵守,这个道是经典的教学。印光大师告诉我们,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都必须从经教才能够契入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就为这个,你不学,你怎么能入门?你要学,那就是经典。佛陀在世,亲近他,跟他学,他不在世了,留下来的就是经典。经典就是教,经典里面所记载的那就是道,一定要遵守。恬是乐,自恬就是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」,在大乘佛法里面就是法喜充满,欢喜,常生欢喜心。为什么?守道有得,你有心得。经典听多了,有能力辨别邪正、是非、善恶、真假,你才有能力辨别。辨别什么?善的、真的我要去得到,虚妄的、假的、不善的我要离开,你才有能力。于一切法决定没有执着、没有分别。
中国古人有句话说,见好则收,那是真实智慧。为什么叫收?不收,嫉妒、障碍就来了。我做得好,到顶好的时候赶快就要远离,交给别人,就得要退下来。不能老占那个位置,占那个位置就会招来很多嫉妒障碍。所以培养接班人,只有中国老祖宗懂得,中国老祖宗都做到,现在没人做到。为什么你看看过去做皇帝,他就职,叫登基,就职那天第一道命令就是立太子,那是什么?就是接班人。你看刚就任就想到接班人,头一个想到的是我要培养接班人,这个了不起!你开个店,自己开个店,有没有想到将来找个接班人,你好好培养他?都没想到。等到自己不行了,老了、死了,后头接班的不知道是谁,不知道这个事业还能不能经营下去。所以懂得培养接班人的,他这个事业世世代代不衰,叫老字号。过去中国人,不管哪一行他都懂得。做手艺的也找好的徒弟把手艺传给他,他不吝啬,他所学的东西他全部教,希望什么?希望下一代做得更有进步,超过他。你看那个心多善良。现在的人怕别人超过自己,教的人都留一招,不肯完全教,这种叫吝法,死了之后恶道去了。你的老师传给你,你为什么不传给别人?老师没有传的,自己研究新开发的也要传给人,不能说你死了就没有了。处处为别人着想,处处为利益众生着想,这是佛门弟子。
我过去遇到有个老医生,医道很不错,就是心量小,他的东西只传给儿子,别人跟他学,大概只传一半。儿子有没有能力学不管,学生当中有非常高明的、聪明的不肯传,传给愚笨的儿子。这什么原因?不懂因果,不知道自己要发心要利益天下人。你能利益天下人,你的儿孙自然有好报,你吝法,害子孙,他不会有好报的。因果教育多重要,善因必定感善果,恶因一定召恶报!《感应篇》一开头说,「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」,不是上天惩罚你,不是鬼神找麻烦,是你自己不善业所感召的,你不能怨天尤人,你要真正懂得道理。
所以居士守道自恬,寡欲蕴德,这个蕴也是累积的意思,就是积德。人要真正能积德,欲望要少,欲望愈少愈好。不要跟人比地位,不要跟人比财富,不要跟人比享受,要跟人比什么?比清净心、比平等心、比快乐,真的快乐。粗茶淡饭,无忧无虑、无牵无挂,你说你多快乐。最快乐的是学佛,学佛帮助你开智慧,学佛帮助你解决一切疑难杂症,不但自己的解决了,还可以帮助别人解决。真正学佛的人懂得,这是天下第一等好事,方东美先生当年教给我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最高的享受与财富、与地位毫不相关,最高的享受是什么?快乐人生、幸福人生,这最快乐的。你说一生不受环境影响,读自己喜欢读的书,干自己喜欢干的事,你去打听打听,几个人一生能够做到?所以我对老师佩服,我对老师感恩,你得真认识。财富不是好事情,多了别人要抢你的、要夺你的,位高也不是好事情,多少人都想争。我们这一生能够真正做到,于人无争,别人对我无所争,于世无求,我无求于世,世也无求于我,我于人无争,人家也对我无争。念念利益众生,最快乐的,不要念念去利益自己,自己无所谓,自己一心一意求生净土。哪一天去,交给阿弥陀佛,我们就不过问了,阿弥陀佛觉得哪一天合适他就来了,来了我就跟他去。于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牵挂,到极乐世界修成了再来,这里众生有感我就有应。
下面「豪姓,指名门、望族、大姓、贵家,如乡里之贵者,称乡豪」。名是出了名的,当然这个名是善,这一家人行善积德,为社会大众所尊重,这名门。望族,这一族的人家出很多人才,在各个行业里头他都有很大的成就,人丁兴旺、事业发达,这是望族。大姓,这个族姓人口多,道德、仁义、事业都能够嘉惠于社会大众,这是大姓。贵家,这个贵也是富贵之家,他一定有富,贵跟富是分不开的,贵是在社会上有地位。无论在哪个行业,他在这个行业里头成为领导、成为模范,都是豪贵,都称为豪姓。
下面「尊贵」,这是特别「指高官显吏」。官是政务官,吏是官下面的办事人员,他虽然官不高,但是他的地位很重要,他管辖的责任很重,这叫官吏。我们今天讲有权,有权、有势这就尊贵。「剎利」,这是梵语,印度四姓之一,「四姓之第二」,第一个是婆罗门,第二个是剎帝利,「具云剎帝利」。「据《西域记》」,《西域记》是玄奘大师作的,「义为王种。即今所谓王家贵族」。皇家贵族,印度叫剎利,这些人都会为社会大众所尊重的、尊敬的。现在这个社会,用的名称不雅,没有尊重的意思在里头,所谓叫皇亲国戚、所谓特权阶级,加上这样的字样就不太好听,这些人确实在社会上享受有很高的待遇。《智度论》第三十二卷说,「剎利者,王及大臣」,大臣多半都属于贵族,皇亲国戚。「二义稍违,或古印度大臣多是贵族欤?」这个很多。国王是「一国之主」,中国人称为帝王。
「转轮圣帝,或称转轮王」,或者称「转王,身具三十二相,即位时从天感得轮宝,轮有金银铜铁四种,依其次第,统领四三二一之大洲,如金轮王领四洲,余依次例减」。佛经里面讲四天下,须弥山的四面有四大洲,是轮王管辖的。金轮王他统领的是全部的,四大洲,就是整个娑婆世界都归他管,银轮王管三个洲,铜轮王管两个洲,铁轮王管一个洲。轮王有这四种。为什么称他轮王?他就职的时候,自自然然感得轮宝,轮宝是他的交通工具,也是他的武装。我早年看到飞碟,飞碟是真有,大概就是轮王的轮宝,它是个圆的,飞行的速度很快。我亲眼看见的,只看过这么一次,看得很清楚,因为时间很长,看了有五、六分钟。在空中,发的光是绿色的,是我在台湾台北的时候看到的。下午大概四点钟,四、五点钟的时候,空中看到这个轮,它停在那里不动,停了很久,停了五、六分钟。看的人很多,到第二天报纸上也登起来。我们不晓得是什么东西,它怎么会不动在那里?以后慢慢看它移动,看看慢慢移动,再接着很快就不见了,速度太快,就看不见了。真有这个东西。
这些东西一定是人道,不是天道,天道不需要这些东西;也不是鬼道,鬼道也不需要,他们有神通。这是所谓的是科学发明的工具,飞行工具。它的速度很大,轮宝,一天,轮王他能够巡视他统治的范围。要是金轮王这个轮宝,他一天他能够看到银河系,整个银河系,他能够绕一圈去视察,去看银河系的这些星球。如果是铁轮王,他只能看到四分之一,或者是东方、或者是南方,他只看到一方。这个绝对不是天人,因为欲界天人,四王天、忉利天都用不着这个,他们自己有能力飞行变化,不需要这些东西。只有人道他才用得上,所以那是属于人道的,我们讲外星人。
外星真有人,距离我们太远了,我们对他不了解。我们发射的没有人驾驶的这些宇宙飞船到太空探险,还没有具体的这些报告,实际上真的有。距离太阳很近的这些行星,温度很高,也许那一类的众生他适合那个温度,他能在那个温度下生存,他要到我们这个星球他就不能生存。所以一定有他适应的能力。距离太阳愈远就愈寒冷,愈近就愈炎热,就像我们地球上的,热带的动植物跟寒带的动植物就不一样。寒带动植物适合它那个环境,它能够生长,热带的动植物一定要在赤道,炎热的地带。今年灾难里头,有人说地球南北极会转变,那一转变麻烦就大了。南北极变热了,赤道变冷了,许许多多的动植物不能生存,这是个很可怕的现象。报告里头我看了,中国还不错,中国是得天独厚,中国还是温带。南极到哪里去了?南极移到现在的印度,在印度哪一点我就不知道了。西藏就靠近南极,东南亚这一带都是靠近南极,那就是在南极圈之内的,那就要寒冷。赤道可能会变了,应该靠近现在的南北极。所以,这个我们也要有心理上的准备。
怎么想,还是念佛求往生好,留在这个世间苦,真苦!留在这个世间,将来是菩萨,菩萨在这个世间干什么?重建伦理道德、重建大乘佛法,世出世间正法久住要靠你来重建。重建的确会很辛苦,如果这么个大转变,我们能想到,科学所成就这个全部都没有了,人类要恢复原始的生活。电没有了,这个一定要知道,电没有了怎么办?自来水没有了,现在的河流、海洋都受严重的染污,干净的水只有山上泉水,比较干净。所以生存相当不容易,生存是非常艰苦,我们能够想象得到。留下的人真的都是善人,都是善心、善行。一般这些信息里头,告诉我们三个条件大概都是相同的。告诉我们第一个要素食;第二个是爱心,真正能够爱人、爱物;第三个是镇定,灾难来的时候不惊不怖,心是定的,定才会生智慧,你才能够怎样应对环境。古老的预言都说,像法国诺查丹玛斯的预言,十六世纪的,四百多年前的,他就预测这次的灾难。他说这次灾难过后留下的这些人,活人羡慕死去的人。从这句话里头我们就能体会,这活的人多辛苦,日子多难过。
我们看底下,「《会疏》曰:转轮王者,四洲之主。由轮旋转,威伏一切故」。所以,这个轮是他的武器,他能够达到的地方就是他的领土。下面说「六欲天主,乃欲界六天之王」。六天者,第一个四天王,第二忉利,第三夜摩,第四兜率,第五化乐,第六他化自在天。「梵王,大梵天王之异称,梵天总指色界诸天。」无色界的不说,无色界因为没有身体,没有宫殿这些东西。这些都是什么?有大福报的人,大福报的人是自己修来的,谚语所谓「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」。我们这个世间,国王、国家领导人、文武百官,哪一个不是修行得来的?你不修行,你坐不了这个位置;你不修行,你得不到这么多财富。得财富,纵然是不正当手段得来的,他都有这个命,他能享受;他如果没有这个命的话,得来的时候灾难就来了。你看贪污,有人贪污没事情,天天在享福,那是什么?命里有。命里没有的得来,还没有到手就被警察抓去了,就去坐牢去了,就去判刑了,财产没收了,没福。所以中国古人讲得好,「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,你不能不相信。人要相信因果,他就心安理得,他不会多想,他很容易满足,他生活很快乐,乐天知命,这一点很重要!所以因果报应不能不知道,真正知道,你心是定的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