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一六集)  2012/2/28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216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五十六页第二行,从第二个字看起:

「行者,身口意之造作。德行者,所成之善谓为德,能成之道谓为行」。佛门讲修行,行是什么、修是什么意思,一定要搞清楚。行是行为,就是身口意三业的造作行为,修是修正;换句话说,行为有了错误,必须把它修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六道众生所造的一切罪业都是根源于妄心。老祖宗讲的话一点都不错,本性本善,习性不善,造的一切不善业是习性。习性所谓是后天的,本性是先天的。本性是自性,习性是阿赖耶。阿赖耶里面的三细相,演变成八识五十一心所,这是天亲菩萨归纳的,展开无量无边的妄念,一切不善的念头要知道它从哪来的。

不善的念头再多,都抵不过一个善念,抵不过本善,本善是真心。所以古人讲的一句名言,「邪不胜正」,邪再多、再大敌不过一念真心。经上给我们讲,无量劫来所造的罪孽,应当堕地狱,临终的时候,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极乐世界,这什么原因?临终这一念十念是真心,无始劫来造作的罪业是妄心,这就是邪不胜正,那一念是正,无量劫造的是邪,这个道理。这个道理太深,很少人懂。所以我们对佛经上讲这个话怀疑,造一辈子恶业,过去生生世世都造恶业,怎么临终的时候一念阿弥陀都能往生?叫难信之法,真难信。你要不把这个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信心真的生不起来。

可是一念真心,为什么到临终时候才发现?临终时地狱现前了,马上就堕地狱了,这个时候不得不真回头,这个时候那一念心,急着一念心,怕堕地狱,真心现前。那真心是什么?逼出来的,极大的苦难把真心逼出来了,所以那一念心是真心。那一念心里头掺一丝毫夹杂都不能成就。这一种道理得讲清楚、讲明白。明了之后,我们对这个法门真信、真愿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凡是不能往生的,都是临终的时候还是在分别、在执着、在怕,恐怕我罪业太深,阿弥陀佛不答应,不准许我去。你看这一念生的,这都叫妄念,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这一念妄心就毁掉了。一念无杂念那就是真心,一念有杂念就是妄心,一念真妄差别就在此地。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,这一念是阿弥陀佛,这就决定得生。这个一念心叫理一心不乱,虽然时间只是一剎那。理一心是什么?真心。事一心还是妄心,事一心还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着,所以他是菩萨;理一心不起心、不动念,纯净一念,这是如来果地上境界,怎么会一样!

佛经理深,真的是深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用的还是妄心,我们的心不纯、不真。要纯真,一读经文、一听经文,他就超越了。像惠能大师,人家用心纯正。从什么地方看?从他的谦卑、从他的恭敬,只有真心才做得出来,妄心做不出来。妄心一定带着傲慢,说没有傲慢也有傲慢,他自己有傲慢他不知道。因为他没有傲慢的话,他就大彻大悟,他就明心见性了。这是我们要认真去反省,我没有大彻大悟,我就有傲慢。为什么?我还是用八识,不是用四智。八识里头有我见、有我爱、有我贪、有我慢,你怎么能说没有?没有,那转识成智,你是法身菩萨,你跟惠能是同一个阶层的人。

人,有自知之明的人,这人可以救,这个人佛会度他。没有自知之明的人,佛对他无可奈何,佛讲的东西他不能相信、他不能理解,障碍在此地,我们必须知道。用现在的话说,佛对于知识分子,古时候在中国称为士大夫阶级,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四十九年的示现,针对知识分子。为什么?刚强难化。上智好度,像惠能大师真好度,五祖帮助他不费力气,一席话他就证果了。下愚好度,乡下的阿公阿婆,什么都不知道,好度,教他一句佛号,他就老实念到底,往生的时候瑞相稀有,好度。麻烦就当中这一截,不上不下,而这一截人数最多。所以我们要有自知之明。知识分子能得度就是虚心接受教诲,就这一句话,永远虚心接受教诲,到等觉还是虚心接受教诲,才能圆满。

身口意的造作,这叫行。身体做错了,言语说错了,念头想错了,这叫造业。善业有善报,恶业有恶报,造的什么业?轮回业,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轮回。念佛不错,问题在最后那一念。最后那一念是阿弥陀佛,他决定得生;最后一念要不是的,还继续搞六道轮回。在佛门里头修行不错,果报在三善道。谛闲老和尚那个参禅的徒弟为我们现身说法,参禅功夫真不错,修了二、三十年,禅堂天天坐香,从清众,你看看慢慢提升,提升到首座和尚,真不容易。古时候丛林,首座的地位仅次于方丈。方丈,丛林是大学,方丈是校长,首座是教务长,维那是训导长,监院是总务长。他到这种地位,你看死了以后就做土地公去了,鬼道里头小神。这是事实真相,不是编造的谣言,一点都不假。

那另外一个念佛的徒弟,就是锅漏匠,什么也不会,乡下人不认识字,好处就是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他就具备这么一个条件。老和尚只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告诉他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,将来你一定有好处。他也不问什么好处,他就念到底。念了三年,预知时至,站着往生。跟那个参禅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去对比,结果天壤之别,一个结果当土地公,一个结果到极乐世界去了,作佛去了。所以我们对于贫穷下贱的人决定不能轻视,真的,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上说了一句话,下下人说不定有上上智,真的,上上人免不了有一失,下下人也可能有一得,不可以生轻慢心,要真诚恭敬。

德行,身有德,口有德,意有德。德是什么?德是善。善,不着相的善,修善不着修善的相,做不做?做,做完之后不放在心上,不放在口上。常常宣扬,善就报掉了,为什么?别人赞叹、恭敬,就报掉了。所以像锅漏匠修的善,人家轻视他、瞧不起他,没有人赞叹他,他那个善全部保得圆圆满满,一点都没有漏失。最后把他的成果显现出来给大家看,那个时候赞叹没有问题了,他成就了,他到极乐世界去了。这个就是上上人,这个就叫理一心,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得到的。关键?关键,真的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就这六个字。这叫德行,所成之善谓之德,能成之道谓之行,这德行。

道是什么?这一条道路。这一条道路就是刚才说的六个字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。这一条道路合传统文化跟大乘来说,这个道就是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、因果、十善,儒释道全包进去了,这是道。这个道怎么行?《四书.大学》里头三纲八目那就是行。三纲,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,这是修行的三大纲领。明德,就是佛门里面讲的明心见性,明明德。我们现在有自性,自性迷了,不明了。所以那个第一个明是动词,第二个是名词,怎样把明德恢复光明,这就明心见性,我们有性,如何能见性。亲民是相,如果明德现前,那是个什么现象?用佛法来讲,慈悲遍法界,善意满人间,这叫亲民。那一种亲爱是遍法界虚空界,一个众生都不漏,平等的爱。起的大用,止于至善,没有一样不是达到极善、圆满的善。你的身,圆满的善,为一切众生服务;你的口,圆满的善,隐恶扬善;你的念,念念为一切众生,止于至善。

如何落实?一定要从格物落实,就是放下物欲。为什么?这是障碍里头的根本障碍。我们为什么迷失了自性?为什么从佛的地位,本来是佛,搞成这个样子?你要追究其原因,就是物欲。你被物欲蒙蔽了,你被物欲欺骗了,你被物欲引诱了,干种种不善的罪业,不就是为这个吗?你不知道物欲是假的。不但物欲是假的,你这个身体、你的念头全是假的。佛告诉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全是假的,真的如如不动。惠能大师见到真的,他告诉我们真的,真的自己,那就是本性,本性本善,他说了五条,那五条就是本善。第一个清净,从来没有染污过。染污是阿赖耶,自性没有染污过,永远清净。生灭是阿赖耶,阿赖耶业相有生灭、转相有生灭、境界相有生灭。十法界是阿赖耶变的,所以十法界全部都是生灭法。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土,实报土的人已经转八识成四智,所以他没有生灭,他叫无量寿。

佛的这些大乘教里头的基本概念我们要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我们在这个世间才能够把握自己不受诱惑,才真正能做到止于至善,没有一样不圆满,圆满的爱心,圆满的三业,身口意三业,与性德完全相应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永远住在清净平等觉上。清净平等觉是真心,我们的心里永远有清净平等觉。我们也模仿《往生论》上的一句话,「清净句」。什么叫清净句?南无阿弥陀佛,叫清净句。这就是李老师教我们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道理就在此地,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就没有错,绝对正确。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在心上,阿弥陀佛看整个宇宙全是阿弥陀佛,真的止于至善,达到了究竟圆满。一切人,阿弥陀佛;天地鬼神,阿弥陀佛;蜎飞蠕动,阿弥陀佛;花草树木,阿弥陀佛;山河大地,阿弥陀佛,全是阿弥陀佛,我们不知不觉的走进极乐世界。这个法门的殊胜到哪里去找?这个法门真的独妙,太不可思议了!

德行,「故德行指功德与行业」,行为造的业,行为造的业它属于功德。那这里我们就会想到梁武帝跟达摩祖师的故事。梁武帝干了很多好事,佛门大护法,替佛教建了四百八十个寺院。建一个寺院的功德就不得了,他建了四百八十个寺院,规模都很大,你看看护持供养几十万出家人。他感到很荣耀,功德很大。达摩祖师来了,向达摩祖师请教,我的功德大不大?达摩祖师是个老实人,说了真话,说他「并无功德」。这一瓢冷水浇到梁武帝的头上,把梁武帝的无明火浇出来了,送客,不再讲话了,送客,以后再没见面。梁武帝也有一点后悔的意思,没有向他请教,但是面子问题,顾了面子问题,不去看达摩祖师。事是好事,不着相就是功德,那功德不得了,着相是福德。着了相,将来果报在天上。哪一层天?欲界天。为什么?他欲望没放下,所以他最高也不过是生到他化自在天,第六层天。你看他还有脾气,听到不爱听的话,把达摩祖师赶走,这个缺德。所以他这样的行为,我们就知道,他生天大概是忉利天,不可能再往上面去。夜摩天以上都得有一点定功,他没定功,你看一句话不好听,无明火就起来,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他最高是忉利天。

这个功德与行业,你的行业,断恶修善,这是你的行业,不着相,我们要做到是不分别、不执者。别人问我们,你做了这么多好事,我们要说老实话,我没做好事,好事都是别人做的,功德都是他们的。这对了!我只是说说话、出出主意,多少人在那里做,功德是他们的。汤池小镇做成功了,我哪有功德?我只是动个念头,老师们的功德,他们辛辛苦苦在教学;护法人的功德,辛勤护持中心,为大家服务;还有地方大众的功德,他们肯依教奉行,肯干,所以是大家的功德。要说真话,不能说假话。这都是我的功德,这个太夸大了一点,别人不给你做,你那个功德等于零。所以这个功德要推、要让,这才叫功德。南朝四百八十寺,梁武帝没有去搬一块砖,没有去放一片瓦,他有什么功德?都是工人做的,都是那些设计师去画图,这些工人施工建造的,他不过说一句话而已,怎么可以居功?所以一定要了解事实真相,如理如实说出来,大家服你,大家对你尊敬。功劳你一个人占去了,占不去的。这是属于因果的道理、因果的教育。

下面,「又指具足功德之行。即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六度也」。这是在佛法里头讲的,非常具体,什么是功德?三无漏学。注意无漏这两个字,如果没有无漏,单单是三学,有戒定慧,还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为什么?有漏的。有漏跟无漏什么意思?漏是烦恼的代名词,我们用第七识的相来说,有我见、有我爱、有我痴、有我慢就叫有漏;我们用《华严经》的说法来说,有分别、有执着就是有漏。那无漏你就晓得了,干这些好事,断恶修善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真正做到无我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这叫无漏,决定里头不掺杂贪瞋痴,这叫无漏。持戒,无漏戒;修定,无漏定;开智慧,无漏慧。下面六度亦如是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如果有四大烦恼常相随,有漏的六度;转八识成四智,那是无漏的六度。无漏的六度果报在实报庄严土,有漏的三学六度,没有离开六道轮回,果报在天上人间,大福报享天福,小福报人间福报。这个有漏、无漏差别很大。

人间的福报短暂,人间福报最大的是帝王,能做一个帝王,至少十世以上的修行。修什么?有漏福报,断恶修善,十世以上。可是做了帝王之后,他很容易迷惑,迷于权位,如何保持自己的权力帝位,怀疑心很重,嫉妒心很重。表现在外面是什么?杀人。所以唐太宗讲,很多帝王死了以后都堕三途,你说有什么意思?也有没有堕落的,没有堕落的那是什么?绝对不是开国的帝王,开国帝王要打仗、要杀人,那都是当中的一段,也不是亡国的帝王。开国帝王、亡国的帝王大多数都是要堕三途的,他们造的恶业太重了。当中都是太平盛世,叫太平天子,那个有福报,他不会堕恶道。他透露的消息,你看乾隆,提到乾隆,乾隆大福报,他有没有堕恶道?没有。像这样的帝王就有福报,真正有福报,他不造孽。开国一定要打仗,一定要杀人。打仗,杀多少无辜的众生,这些众生有怨恨,他等待着机会来报复。什么时候来报复?你快亡国的时候,最后亡国之君碰到那些冤亲债主、对头,都是从前老祖宗留下来要报仇的。

朱镜宙老居士给我讲了个故事,让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个事实真相。朱老年轻的时候,他们的家乡,他也住在乡下,邻村不太远一个村庄,这个村庄里面出了一个举人。考中举人就有做县长的资格,这个年轻的举人很孝顺,父母年岁大了,小孩还很小,在家里孝养父母,没做官,耕田,耕读传家。他说有一天,他中午睡午觉的时候,听到外面有人敲门,他就起来,其实在作梦,起来,好像是真的一样,就开门。开门,看到一个人,牵着一匹马,拿到一封信,信上确实是他的名字。那个人说,这是某某先生,有没有这个人?他说我就是。他说我们大将军请你到那边去见个面。他一想,他生平,虽然考中举人,跟官员们没有交往,尤其是将军,这些武官,从来没有接触过。他说你是不是同名同姓搞错了?这个人说,既然名字是一样的,你就请上马,去见一次面。逼得他没有办法,拉到他就骑了马。

骑了马的时候,他感觉得这个马不是在地面上跑,在空中飞。没有一会,到了一个地方,看到很多人聚集在那里交头接耳,都在那里谈话,好像讨论一个重大的事情。他就向人家打听,这将军是谁?人家告诉他,岳飞。他一听到岳飞,那我不是死了吗?岳飞是宋朝人,我现在跟他见面,那不是已经死了?这不行,我上面还有父母、还有老人,下面妻子很年轻,小孩很小,我不能来,你们得送我回去。过了一会,岳飞升殿,就是正式主持会议了,讨论什么?打清兵,打金兵,那个金就是满清。你看满清快要灭亡的时候了,人间没有打仗,鬼界打仗,他们就要去打金兵了,在那里开会,准备要打仗。但是距离打仗时间还有半年。所以就给这个举人讲,邀请你来没有别的事情,请他担任,就像现在的祕书的工作,担任这个工作。他,读书人,对于岳飞是非常敬佩、非常景仰,想了一想,死了以后能够追随岳飞,这也是很光荣的事情,所以他就答应了。他说但是我现在回去料理后事。岳飞说没有问题,还有半年,你回去,半年当中把这个家里事情料理妥当,到时候我派人来接你。约好了时间。这样子就把他放回来了。

朱镜宙老居士对这个事情他很清楚,不远的村庄,他去看过,怎么会有这么个事情?到了约定的时间,这半年了,家里家事都料理清楚了,告诉他爸爸哪一天岳飞会派人来接我。他爸爸半信半疑。可是他们很认真做这一桩事情,请那些家亲、亲戚朋友来辞行。朱老居士也参加了,好奇,看他活活的一个人,他怎么会马上就会死掉?宴会当中做了报告,把这个事情跟大家讲清楚,交代明白。时间快要到了,他就告诉大家,跟大家郑重告别,回到房间,躺在床上。他的爸爸在房间里头大声的在骂,我就这一个儿子,靠他送终,你们怎么能够把他抢去?他就告诉他爸爸,他说来接我的人在门口,我已经看到了。他说人总是要死,死得能够追随一个民族英雄,这也是个好事情,别人还没有我这么幸运。请他父亲准许他去。他父亲叹了一口气,好吧!这一句好吧完了,他就断气了,他就死了。他说是真的不是假的,活蹦乱跳的人,他父亲一个同意,好吧,就走了。所以朱老告诉我,你看,半年之后武昌起义,满清就亡了。岳飞这个事情跟武昌起义相差半年。半年前就开这个会,就是一年前,岳飞开这个会议,聚众,半年出发。就是这阳间战争还没有爆发,鬼那个地方先打起来了。这都等待,你这个朝廷兴旺的时候他不敢动,他在旁边等待,到你衰的时候,他全出来了。朱老,朱老跟我讲的故事都是他亲身看见的,一点不假的,他是温州人,浙江温州。

所以家也是如此,人到衰的时候,冤亲债主会来附身,会来讨命、来找麻烦。在你走运的时候,气很盛的时候,他不来,他不敢靠近你,你有福报,福报保护你。福报享尽了,福报的光没有了,这些冤亲债主要命的、讨债的都来了。这事情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我们学佛,你看最近这些年,为什么过去没有?过去我们没有听说附体,没有听说哪个冤亲债主找到身上报复的;有,太少的例子了。为什么现在这么多?社会乱了,伦理道德没有了,人心只有恶念没有善念,三业只有恶行没有善行,所以讨命的、讨债的全都出来了。有一点神通的人,都看到人,冤亲债主一大堆跟在后头包围着你。这个里头还是善的多、恶的少,所以你真心用至诚心跟他沟通,过去那些都是迷惑颠倒时候造的业,请他原谅,自己认错,来超度他,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能接受。除非什么?深仇大恨,他坚持非报不可,那个就很难。但是还是可以化解,不是不能化解。这些鬼神的事情是真有,不是假的。

我昨天听到有同学告诉我,在中国大陆有很多同修说是净空法师说的,邀集许多念佛人去绕着城墙去念佛,说是化解灾难。我没有说过这个话,我没有这样提倡过。也许我在讲经的时候曾经讲过一次,那是什么?那是我自己,我没有邀人。我到北京访问,离开北京的时候,我是发了个愿心,我们一共五个人,包括开车的,是一辆小车,我提倡,离开北京,我们在北京三环绕一圈念佛,把这个功德回向给首都,希望三宝加持,首都没有灾难。然后沿着高速公路回到庐江,好像一共开车十五个小时。一方面我来测验一下我身体还可以,一路念佛回来,功德回向中原这个地区。我是一个人做,我们同车的四个人,我们五个人一起念佛,念十五个小时,从北京念到庐江。我做过这么一桩事情,我没有聚众。如果说是聚众,人很多,你们要做这个事情,一定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批准。那地方政府可能还派警察、保安人员保护你们去做这桩事情,这个可以。如果没有得到政府批准,这个是犯法的,这不可以做的。佛教徒怎么可以这样说法?哪有这种道理!

我学佛,老师反覆叮咛,常常告诉我,释迦牟尼佛的四重戒是必须要遵守的。这个大家知不知道?第一条戒「不作国贼」,这什么意思?凡是对国家有伤害的事情决定不可以做,伤害国家、伤害民族、伤害社会,这事情不可以做。第二个「不谤国主」,国主是指什么?各个阶层的领导人。中央主席是全国的国主,地方的县长、书记是地方的主,是一县之主、一个市之主,乃至于再下面,一个村的主,村长,村的主。这都叫国主,就是各个阶层的领导人,他们做错事情决定不可以毁谤,佛的戒律。他自然有国家法令去管他,佛教徒不可以管,不可以说话。第三条戒是「不漏国税」,人民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,不能够漏税。第四条是「不犯国制」,国制是国家的法律,国家法律决定不能够违犯。四重戒,你不遵守,你不是佛的弟子,释迦牟尼佛不承认你是佛弟子;自命为佛弟子,佛不承认你。

那你要是说我教你这么做的,那你是诬赖我、你冤枉我,这个你的罪很重。国家很清楚,国家会调查得很清楚,国家不会冤枉人。这个事情,过去叶小文叶局长到香港来访问,他有一天早晨约我在酒店吃早饭,就告诉我这个事情。他说法师,国内有很多人打着你的名义做一些不法的事情,你不知道。我说我是真不知道。他说我们都知道,但这个事情我们来管。我说好,感谢你们。所以政府不糊涂,这些领导头脑很清楚。所以学佛一定要守法。你个人,行,譬如你邀请几个像我这样的,四、五个人,一辆车只可坐五个人,你一辆车坐在车上,你去念佛绕城,没问题,我相信没人干涉你,不能聚众。你要搞个十辆车、二十辆车,那这一定要治安单位同意。而且我相信他同意了,他会派警察保护你们。希望大家遵守国家的法制,不要做违法的事情。

做违法的事情,绝对不是我说的,我一生没有干过违法的事情。即使我们汤池小镇,当地的书记叫我停课,我们就停;叫我解散,马上就解散。他们感到很惊讶,怎么这么容易处理这事情,以为很难。我们服从命令,你叫我们做,我们继续做下去;你要停,马上就停;要散,立刻就散,听话。中国历史上有三武灭法,佛教徒没有听说有反抗,没有听说出来游行、请愿,没有!都是遵守国家命令。所以底下一个皇帝看到了,佛教徒真的是好公民,马上就恢复,帝王他就护持。这叫真正护持佛法。如果一反抗,那你干的是消灭佛法,你错了。听佛的话,守佛的戒律,这是真佛弟子。希望大家既学佛了,身口意要做善业,善业是福。如果不分别、不执着,没有自己的私心,没有自己的名闻利养,没有自己的贪瞋痴慢,你就是功德。功德的果报在极乐世界,福德的果报是在人天,来世得人天福报。我们好好想想,极乐世界比人天好,还是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得好,我们多想,想通了,自己做个决定。

「又《会疏》云:行谓行业」,就是行为的结果叫做业,「三业所作。德谓福德,行之所感」,福德是行之所感,功德也是行之所感,功德比福德殊胜。梁武帝一生做的福德,所以他在哪?他现在在天上,在享天福。「又非朝夕所得,故云积植」,不是短时间的,不是一朝一夕的,经年累月,叫积德植福。在这个世间做大官的、发大财的,这是他过去生中积植的福德多,他所感得的,这个道理要懂。如果他没有这么大的福德,他得不到这么多财富。得到,祸害就来了,不是大病就是遇到灾难。为什么?没有福享。得到这个财富,还要能去享它,他命里头有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

如果你想做官、你想发财,佛经里头有教你,有教你生财之道,那是正确的方法。财从哪里来?佛告诉我们,财富从财布施来,财布施是因,愈施愈多,聪明智慧是法布施来的,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来的。每个人都有命运,命从哪里来?命是过去生中的造作,就是积植的善恶的行业。如果积植的是善,这一生得的是福报;积植的是不善,这一生就非常苦,就是贫贱的果报。古人所谓人生在世,「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。人不能跟命争,这个道理要懂,我们这一生就能平平安安度过这一世。最重要的是智慧,为什么?智慧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,提升来生的福报。人要为后世着想,不能只为这一世,这一世把福报享尽了,没有修福,来生怎么办?那来生是苦不堪言。

命运真有,《了凡四训》,很多同学看过。我第一次读《了凡四训》,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。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学佛,跟他老人家认识,他大我三十九岁,祖父辈的人,我那一年二十六岁,他六十五岁,退休的老人,非常慈悲,送我这一本书。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给诸位说,看了三十遍,非常受感动,知道命运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从小有人替我算过命,我自己没有去搞过,有人去。学佛之后,还有一些在家同修,他们说哪些地方有高人,把我的八字拿去给人算,算的结果拿来给我看,说的大概都差不多。第一个说我命里头没有财,命里的财库,我的财库是空空的,没有财。第二个说我不能做官,命里头没有官印,就是出家也不能做住持。换句话说,不能做领导人,领导人要有官印,我连一个小印都没有。我相信。

所以章嘉大师,这些都是真的高人。章嘉大师,我跟他那一年,他六十五岁,我二十六岁,他六十五岁,也都是祖父辈的人。我出家这个行业是他老人家给我决定的,我听话。他叫我出家,叫我学释迦牟尼佛。第一部给我看的书,是《释迦方志》《释迦谱》。这是什么?释迦牟尼佛的传记。告诉我,你要学佛,要认识释迦牟尼佛,你才不会走错路。这个话说得非常有道理。佛教,释迦牟尼佛建立的,那学佛当然得跟他学。如果这个方向、目标跟他相违背,那就错了,完全错了。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,三十岁开悟就开始教学。他是王子,舍弃王位,一生是个什么身分?老师的身分,用现在的话说,他是一位社会教育的老师。他教的是什么东西,他一生所教的?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个科目,五大类。四十九年前面二十年偏重在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那是济世的教育,就是幸福人生、和谐社会的教育,前面二十年;后面二十九年那是高等教育,那用现在的话来说,高等哲学、高等科学。

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他为我讲一部《哲学概论》,最后一个单元是「佛经哲学」。所以我进入佛门是从哲学入门的。老师告诉我,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,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是这样把从前那个误会化解了,接受经典的教学。我不是个迷信的人,不是什么人跟我说话我就很容易听的人,我是听其言要观其行,就是他自己是不是真干,自己要不真干,我也不会相信。我跟方老师二十多年,我看到他真干,他没有一天不读经,我才晓得这不是假的。人生最高的享受,他是不是得到了?他要没有得到,我就不相信,我看看他的生活是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?我看见了,我就相信了。他几乎没有一天把佛经断过,佛经是天天必读的,我们不能不佩服。这是个哲学家,在外国拿的博士学位。

我就问他,佛经你从哪里学来的?老师告诉我这个因缘。抗战时期他在中央大学教书,曾经有一次生病,朋友介绍他到峨嵋山去休养,峨嵋山环境非常之好,我去过两次,在那边养病。养病的期间,山上除了佛经之外,什么都没有,连报纸、杂志都没有。所以,休养的时间长,在那住二、三个月,没有事就看佛经。这样就看上瘾了,愈看愈有兴趣,从此之后跟佛经结下不解之缘。晚年,大概我认识之后没有多久,他在学校教书统统都是教佛学,大单元,讲过隋唐佛学、魏晋佛学、大乘佛学,大单元。台大退休之后,辅仁大学(教会学校)请他去,在博士班讲华严哲学。我看到的,他真干,他不是假的,那他的话就非常可信。

所以我三个老师,最后一个是李老师,章嘉大师过世之后,我跟李老师。李老师劝我讲经,所以上台讲经是李老师促成的。这三个老师,才有我今天这一点小成就,缺一个都不行,缺一个可以说都一无所成。这三个都遇到了。还遇到一个护法,护法非常重要。韩鍈馆长护持三十年,没有这三十年的话也不行,外面阻碍的力量太大。因为佛教不重视经典的学习,重视经忏、法会。我不是为经忏、法会出家的,我是真正发现到经典里面有真的学问、有真的智慧,是这样出家的。所以在寺院里头,寺院里不欢迎研究经教的人。离开寺院,没地方走。那个时候,遇到最艰难的时候,只有两条路,一个还俗,一个就是放弃经教的研究,去搞经忏佛事。

在这个困境的时候,遇到了韩馆长。她住在台北,在近郊、郊外有一个小洋房,她们自己建的,两层楼,楼上还有两个空房间。她带我去看,她说这个地方可不可以住?如果你能住,她们家庭发心供养,我们另外找地方讲经。租地方、租讲堂、借讲堂,让我三十年讲经不中断,这是她们护持。我在她家里头住了十七年,不容易!没有她三十年的护持,大概我不是走经忏佛事,那就是还俗了。千辛万苦,不容易!给我的信心是章嘉大师,他老人家告诉我,真正发心续佛慧命、弘法利生,他说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替你安排,你一点都不要操心。我听了这个话,很安慰,我相信老师的话,老师绝对不会骗我。坚定这个意志,走这条路,再辛苦也不怕,即使舍弃身命也在所不惜,我绝不回头。真的就这么走通了。

这个六十一年,顺境、逆境全是佛菩萨安排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修行。这些境界你怎么突破?决定不能用情绪,用感情、情绪那你就完了,完全要用智慧。譬如毁谤、羞辱、障碍、陷害,多!这都是重重难关,用什么方法?我们用一个慈悲,用一个感恩,就突破了。你毁谤我,我感谢你。为什么感谢你?消我的业障。我也做过很多错事,你毁谤、羞辱、障碍,这些都是替我消业障,我怎么能不感恩!我们这个小讲堂(摄影棚)里面都供这些人的牌位,长生禄位。你毁谤我,我感恩你,我祝福你,我没有怨恨,所以我很快乐。佛法里面讲的「常生欢喜心,法喜充满」,我得到了。古人所说的「仁者无敌」,仁者在佛法里面是对菩萨的尊称,仁慈的人。仁慈是没有敌人,敌人都是恩人,敌人都是为我消灾免难、都是帮助我提升境界的人。善缘帮助我提升,逆缘也帮助我提升;善人帮助我提升,恶人也帮助我提升,我怎么能不感激!这个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生活在最高的境界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真学,真得到。

命里头没有财富,大概七十岁以后,心想事成,不可思议。大概前生修了一点小智慧,我能够孝顺父母,尊师重道。命中寿命只有四十五岁,你看现在活到八十六岁,超过袁了凡很多,袁了凡只延寿二十一年,我超过他一倍了。我没有求寿命,因为自己这一生交给佛菩萨,寿命是佛菩萨的事情,他什么时候接我走,我什么时候就走,我没有留恋,他要留我多住一年,我就多住一年,很自在!跟佛菩萨有约。留在这个世间,无非是表法,表什么法?在这个世界上讲经讲了五十四年的可能还没有,不就表这个法吗?除了表这个法之外,我觉得没有什么更大的意义。但对我自己,自己确实年年向上提升,所以欢喜、喜悦,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,天天都有进步,就快乐无比。天天读经,天天跟大家分享。年岁大了,哪儿都不想去了,佛菩萨给我安排,叫我住在香港,我就打算住在这不动了。

所以这个德要积、要植,就是要积德、要种福,这个很重要,积功累德。「积者积累,如点滴所聚。植者培植,似育苗成林。经时久远,不可计称,故云无量劫」。阿弥陀佛还得了!无量劫中在那里积功累德,所以他有这么大的成就。不是突然的,不是幸运的,是长久的时间来成就的。

底下第二段,「别显」。前面这是总标,『于无量劫,积植德行』。这个地方再跟我们细说,这个德行怎么个积法。先说「自利行」。自利行里头三段,第一段「离欲念佛」。请看经文:

【不起贪瞋痴欲诸想。不着色声香味触法。但乐忆念过去诸佛。所修善根。】

这第一段。第一段是我们修学基本的概念,必须从这做起。你看第一句教我们『不起贪瞋痴欲诸想』,这一句话就是中国传统文化《大学》里面教给我们修德同样意思。《大学》里头用了两个字,「格物」。佛也从格物下手,「贪瞋痴欲」这就是物欲,格是要跟它格斗,不是跟别人去格斗,跟自己。必须把自己贪瞋痴欲打倒,不受外面色声香味的诱惑。色声香味是外,贪瞋痴欲是内,内有烦恼,外有诱惑,这两个一勾结,恶业就成就了,就造恶业了。中国的老祖宗教导我们,「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」。佛法讲得很详细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。想者,对缘生心」,缘是境界,对着境界生心,这叫想。你看「想」这个字是会意,心里头有相,着相了,心里面有相,这就叫想。「如于境」,这个境界里面,「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之相」,这叫想,「能取境界差别故」。眼根对色境,耳根对声境,就是六根对六尘境界,你起了控制的念头,起了占有的念头,起了好恶的念头,这个我喜欢、那个我讨厌,这统统叫想。所以有「贪想、瞋想、痴欲想」,这是三恶想,这个想不善。

「如《郁迦罗越问经》,谓菩萨行布施时,以离欲想、修慈想、无痴想对治三恶想。菩萨舍所施物,生离欲想。于求者与乐因缘,故瞋恨心薄,名修慈想。以此布施功德,回向无上道,则痴心薄,是名不痴想。今法藏大士不起三恶想,离诸烦恼」。这个我们要学,这个经典读了之后要学,不学没用,这释迦牟尼佛的,这不是我们的。我们要把释迦牟尼佛的东西变成自己的,这个才有受用,这真正叫学佛。这个例子很好,《郁迦罗越问经》里面有这么一段意思,说菩萨行布施的时候,他的心清净,他没有欲望,没有求得果报的欲望。一般人布施有这个念头,没有离欲,常常听到佛在经上说施一得万报,大家就起了贪心,我赶快到佛寺去布施。为什么?会得一万倍的果报,我到那里去舍一块钱,我就有一万块钱的收入,他是为这个去布施的。如果要没有这样的好的果报,他就不肯布施。这个叫什么?这叫没有离欲。

能不能得到这么多?实在讲,得不到。但是佛绝不是骗人,你要不想得果报,果报真不可思议,可能不止一万,不求果报。为什么?你那个心是真心,真心修功德的果报不可思议。你求果报,这个心是妄心,妄心做功德当然也有果报,很有限。真心跟妄心差别很大!妄心造五逆十恶的重罪,临终时一念真诚心去念佛,都能往生。那为什么?妄不胜真,邪不胜正,就这个道理。真心的功德不可思议,妄心造再大的过失,抵不住真心的念佛,那功德大。所以这一小科「离欲念佛」,总共只有四句经文,前面两句离欲,后面两句念佛,第三句教我们念佛,念佛要用真心念,功德就不可思议了。

这里举例子给我们说,菩萨布施,离欲、修慈。为什么去布施?怜悯一切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这才修布施。而菩萨布施里面决定是重视法布施,法可贵,法能够帮助众生觉悟,觉悟才真正能够离苦得乐。苦从哪来的?苦从迷惑来的,对于世间一切事实的真相不了解。现在这些科学家逐渐省悟过来了,不像过去,过去科学家崇尚于科学,认为科学是至上的,不合科学的都斥之为迷信。但是最近这个三十年,一批量子力学家他们的态度转变了,肯定了这世界上还有一些土著,没有开化的,他们的祖宗留下一些信息非常宝贵,现在科学家肯定了他们,认为人类他有本能,这个本能的能量很大,甚至于能够知道千万年以后的事情,这是人类的本能。我们现在专门搞科学,把本能丢掉了,反而不如他们,我们没有见到的他们见到了。这是近代三十年,从物质现象被揭祕之后,在他们的思想上产生一个很大的变化。物质从哪来的?从意念变现出来的,意念可以控制物质现象。

在佛法里面告诉我们真心跟妄心,真心的能量是无法估计的,妄心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。这个世间人造作种种罪业,都是妄心。所以经上告诉我们,造五逆十恶、毁谤大乘这个罪业,这是最重的罪业,如果是一念悔改,相信念佛往生净土,这一个念头转过来,他的罪业就消掉了。这什么原因?造作罪业是妄心,这一转念是真心,真心的能量超过妄心那不晓得多少倍,所以他能够消灾,他能够灭罪。由此可知,大乘里面的修行着重在真心。所以我们这个大科的题目「净心」,清净心,清净心是真心。只要真心现前了,世出世间法是无往而不利,没有障碍。所以贪心、瞋心、痴欲心,这些东西全是虚妄的,它惹祸。惹的什么祸?第一个是你的身心不健康,你的免疫能力很差,你很容易感疾病,这是对于自己身体不利。自身不利了,当然对你家庭也不好,对你的事业统统都产生了障碍。我们要知道,把这些错误改过来,像这个《郁迦罗越问经》里面所说的,学菩萨,菩萨是觉悟的,菩萨修布施的时候,修财布施没有想发财的希望。但是财布施一定愈施愈多。多了怎么样?多了多施,愈来愈多,不能留,真的是愈施愈多。

在佛门里面,初出家的时候非常辛苦,没人供养。所以为什么出家人去学经忏佛事?经忏佛事有收入,做一场佛事要分钱的,他有收入,他生活没有忧虑。这讲经就很可怜了,初学讲经,讲得又不好,不管有没有人听,没人供养。所以把这学讲的人都吓跑掉了,都不敢走这个路子。老和尚一再教导,不行,讲经没有收入,你怎么样活下去?都把人吓跑了。我听到这个话多了,我没有被吓走。我没有被吓走是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告诉我,真正发心讲经,学释迦牟尼佛,续佛慧命,弘法利生,自然有佛菩萨保佑你,你的一生佛菩萨替你安排,你什么都不要操心,顺境、逆境统统是佛菩萨安排。这好,太好了!我相信,纵然饿死,我也相信,我也不怀疑。我这个路走通了。

七十岁之后,真的,供养的财源源源而来,确实心想事成。我不盖寺庙,不搞道场,我没有徒众,一生就孤家寡人一个。为什么?没有负担,生活简单,饿一、二天不在乎。如果有人跟到我,他要跟我饿几天,我对不起他,我个人没有关系,所以我没有徒众。来跟我学的是学生,愿意跟我学的,行,这都是好事情。可是供养多了,多了呢?多了用不出去。这两年,今年第三年,前年,遇到了个机会,商务印书馆印《四库全书》,这是再版,来找我。我一听说很欢喜,我给他订了一百套,这一百套的价钱是美金五百万,一套是五万。世界书局要重印《四库荟要》,好事,真难得!我跟他订了两百套。《荟要》《全书》这两套,这个《全书》一百套、《荟要》两百套就一千万美金,钱就花掉了。供养全世界著名的大学图书馆,让它们保存。中国传统文化,国宝,就在这两部书上。

非常难得,这两部书的钥匙拿到了。以前看到这个书,这书怎么读,从哪里读起,找不到门。那这个门,我大概总想了十年了,天天想,真想到了,出乎意料之外。老祖宗早就想到了,早就把这个事情替我们解决,我们自己没有留意,他编了一套《国学治要》《国学治要》内容是什么?《四库》的精华。那就是门,就是一把钥匙,就是门槛。你先学这套东西,对《四库》完全了解,你就知道怎样去学习,这是《四库》的一把钥匙。另外一套,唐太宗编的《群书治要》,那是治国的宝典。现在社会动乱,灾难频繁,这个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安定和平,帮助地球化解灾难,国宝!这个东西出现了,我们国家民族有救了,我们认真努力来学习。这都是今天积植大德、积植大福所不能够缺少的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