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二0四集) 2012/2/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204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三十九页第四行:
「宝者」,本段末字,『广施功德宝』这个宝字,「应深着眼,此诚为画龙点睛之笔,盖开法藏所开显者,即此宝也。广施与众生者,亦即此宝也。又此宝字具三义」,念老这个提醒非常重要,这个字不能够疏忽,非常重要。阿弥陀佛开法藏,这法藏里头有宝,用这宝来普遍施与一切众生,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都得到了。所以念老说这个字要特别着眼。开法藏所开显者是这个宝,广施与众生者亦即此宝。这个宝有三个意思,第一个是「美称」,赞美的。「如尊佛而名为宝王如来」,赞美念佛三昧,也称为宝王三昧,称佛是宝王如来。「尊佛菩萨之印契为宝印」,这个印契是印证,我们请佛菩萨给我们印证,叫宝印。第二,宝是梵语摩尼的翻译,「《仁王经良贲疏》曰:梵云摩尼,此翻为宝。会意翻云,如意宝珠,随意所求皆满足故」。又《涅槃经》第九卷说,「摩尼珠,投于浊水,水即为清」,清水珠。「又《弥陀疏钞》云:明珠投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。佛号投于乱心,乱心不得不佛,亦正是以宝珠喻佛号」。第三个意思,《智度论》第四十七卷说,「于诸宝中,法宝是实宝」,真实的,为什么?「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。今经中宝字,悉俱如上诸义」,上面三个意思都具足。「所说之法是真实法宝,此法至妙无上,故喻之为宝,此法能满众愿,故喻为如意之宝,若切指此宝,则是持名之法,盖念佛之心印,坚固不坏,有如金刚,故称宝也」。
这个意思说到这里就非常清楚,我们就知道,阿弥陀佛广施给一切念佛人的这功德宝,是阿弥陀佛无量劫来,不只是五劫,无量劫来所修的功德之宝。这是什么?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把极乐世界布施给我们,把阿弥陀佛布施给我们。我们只要掌握住这句名号,到极乐世界弥陀所修的功德宝我们统统享受。这些功德宝里面,最重要的是法宝,为什么?生到极乐世界并没有成佛,虽然得阿弥陀佛功德宝的加持,也得到了阿惟越致菩萨的享受,这个不容易。阿惟越致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我们没见性也没明心,可是在极乐世界我们的智慧德能、神通道力,都跟明心见性的菩萨差不多,都很像,这是弥陀功德宝的加持,我们一定要知道。这种修学环境,我们一生决定成就,这个法门确实简单容易、稳当可靠,而且真的像经上所赞的极圆极顿,此地所说的至妙无上。这一句名号一定要把它念好,念不好是我们没有认真去念,为什么?我们有很多杂念、有很多妄想没有办法放下。念佛这个法门,古大德说得很多,最重要的,就是我真想到极乐世界、真想见阿弥陀佛,就是这个真心,这个真心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印。
至于修行,真想去,实在说都没有关系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真想去,把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统统都能得生。「三辈往生品」里头,最后一段慈舟法师判作「一心三辈」,前面三段是上中下三辈,末后这一段修大乘者,无论修什么法门不必改,参禅你好好去参禅,学教好好去学教,把你所修学的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,统统能往生,不必一定要改。参禅放下,我念佛,不是这样的,你平常修地藏法门的,你就一直就修它,都不要改,你的心真想到极乐世界。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好,「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」,你相不相信有极乐世界,你愿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,这是你能不能往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。那生到极乐世界之后,品位高下就是你念佛功夫浅深;修禅也行,禅的功夫浅深,学教也行,教的功夫浅深。所谓功夫浅深,实在讲就是放下,烦恼障放下了没有?所知障放下了没有?情执放下了没有?统统放下,品位就高了,这些道理我们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乃至于我们修世间善法妨不妨碍往生?不妨碍。怎么不妨碍?不着相就不妨碍,着相就妨碍。不着相那就是功德,功德可以回向求生净土提升品位。心里头着的,着的是阿弥陀佛,这个要着。
《弥陀经》上告诉我们「执持名号」,执就是执着,持就是保持。这个法门好、妙!叫我们什么都不要执着,就是执着阿弥陀佛名号,执着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凡圣同居土。如果功夫成熟,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,每天阿弥陀佛佛号绵绵不断,但是不着相,那个品位就不是同居土、也不是方便土,是实报土,因为他不着相,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每个人念佛的功夫自己知道,别的人不知道,总而言之一句话,要放得下。我们不要好高骛远,蕅益大师讲得非常好,我只要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我就很满足了。你决定得生,为什么?你心是定的。如果要求品位高下,你心还是浮的、心没定。心定哪有不生的道理!
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的世界,这一点我们得搞清楚,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萨,不可思议。阿惟越致就是实报土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称为阿惟越致菩萨。阿惟越致是梵语,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不退转,这里面讲的三种不退转,第一个是位不退,绝不会退去做凡夫;第二个是行不退,决定不会退到二乘;第三个是念不退,念不退的决定不退转于无上菩提。这是经上一再给我们讲清楚、讲明白,遍数多我们自然就记住了。所以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,我决定得生。道理是什么?道理是「是心是佛」,我们的真心本来就是阿弥陀佛,就是极乐世界。换句话说,极乐世界是老家,阿弥陀佛是亲人,哪有不能回去、哪有不能见面的道理!不是外人,不是向外求,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,那个心是自心,那个心也是自性,这说到了极处。这是真正的宝,真的宝就是真如、就是自性,一切法都不离自性。「若切指此宝,则是持名之法,盖念佛之心印,坚固不坏,有如金刚,故称宝也」。一定要把这一句佛号念好,心里面只有这一句佛号,除这一句佛号之外,其他的统统放下,其他的统统随缘,只有佛号不变,我们这一生就成就了。
「如《观佛三昧经观佛密行品》云:譬有贫人,依豪贵衣食」,这是举这么个例子,贫穷的人依附豪贵人家,这很容易懂。「时有王子出游,执大宝瓶,瓶内藏王宝印,贫者诈来亲附」,就像为他服务,拿着宝瓶就逃走,这是欺骗王子,把这宝瓶拐走了。「王子觉之」,发觉了,「使六大兵乘」,这个应该念去声,念胜,六大兵乘,这个乘是骑兵,这就是派了六个骑兵、六个黑象去追他。「持瓶人走入空野泽中。毒蛇自四面来,欲啮持瓶者。惶惧而东西驰走。见空泽中有一大树蓊郁」,蓊郁是非常茂盛的样子,「头戴宝瓶,攀树而上,时六兵」,追的兵也到树下了,「贫人见而吞王宝」,这个王的宝印在里面,他把它吞下去,「以手覆面」。六个黑象也到了,「以鼻绞树倒之,贫人堕地,身体散坏」,这个身体散坏就是受伤跌死了。「唯金印在宝瓶当中放光,毒蛇见光四散。佛告阿难,住于念佛者,心印不坏,亦复如是」,这说我们在这个世间,我们的身体败坏了,我们念佛那个心不坏。
「以上经文,在《宗镜录》九十五卷中有注释,兹不录引」。如果想知道这个故事,这佛在经上讲的故事,可以去看看《宗镜录》第九十五卷。《宗镜录》也号称小藏经,这都是古人永明延寿大师,这老人慈悲,这一《大藏经》怎么看法?那么大的分量,没法子看。《宗镜录》是什么?就是《大藏经》里头的精华录,他看了一遍,好东西抄下来,都抄在这里头一百卷。所以这一百卷就是小藏经,看了《宗镜录》,等于把《大藏经》人家画的,红笔画的这些地方全都在里头,精华都在其中。「但今应申言者,则其末后所云」,这个应该我们要加以解释的,去学习的就是末后这一句,「佛告阿难,住于念佛者,心印不坏,亦复如是」,这句重要。「故知念佛法门是真实不坏之法宝,此念佛妙法,心作心是」,这一句话最重要。念佛理论依据之所在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这个一定要相信。
现在这个世界,接触佛法的人很少,佛法也没人去讲去,也没有人真正去修了,实在讲看不到佛法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哪里有真佛,就是真学佛的人、真学儒的人、真学道的人?都没有了。在外国许许多多的宗教,真正依他们的经论所说去修行的,我们也没看见,这也是今天地球上这些众生为什么没有福?没有真修行人。修行人多,这个世间人有福报,世间人有福报,圣贤会出现在世间,这里头都有因果的关系。我们接触佛教的时间确实太晚了,我那个时候学佛,心里想到如果早十年多好,为什么?可以扎根。这些总是缘分,善导大师所谓的,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,总在遇缘不同。把这句话引申,我们在这个世间,一切众生在这个世间,也个个遇缘不同。总的来说,我们遇的缘还算不错,遇到了佛法,遇到大乘,遇到净宗,最难得的是遇到了会集本,遇到了会集本的集注,这个缘真不容易得到。这一句话「心作心是」,这本集注里头出现次数特多,常常看见,提醒我们,让我们对自己求生净土深信不疑,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。
「全性起修,全修在性」,这一句名号阿弥陀佛是性德的美名、是性德的美号,阿弥陀佛什么意思?阿弥陀佛是自性的全体,或者是说圆满的性德。阿弥陀佛四个字完全用中国意思来翻,翻成无量觉,佛是觉悟的意思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无量觉,没有一样不觉,觉也是知的意思,就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觉,这是什么?这就是自性。除自性之外没有一样可以称无量觉,只有自性,明心见性就无量觉了,所以叫见性成佛,佛就是无量觉。我们要给一般初接触的人,特别是知识分子,佛是什么?你说佛是无量觉,他不相信,这个世间自古以来,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是全知全能,那是宗教赞美神的,谁能做得到?所以我们要介绍不容易。要介绍要指明无量觉是谁,就是你自己,不是别人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你能够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放下,无量觉就现前了,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什么原因?放下,彻底放下,这才大彻大悟。自性本来是光明的,充满了智慧,充满了德能相好,这能生万法,你就能看到它的功德。整个宇宙是它变的,是自性变的,自己的自性,每个人自己的自性。我们看的这个世界、看的宇宙,都是自己变现出来的。
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「同分见妄,别业见妄」,这两种见妄是交叉的。别业是什么?是我个人的,我个人里头有大家共同的,我见到,你也见到,我现这个境界,你也现这个境界,这同分。虽然是同分还是各受各人的,这个人往生走了,他的别业、同业都没有了。我们这个世界,他在这里消失掉,他在另一个空间维次出现,他到那边去。到哪里去,一般人随业流转,善业他去的是好境界、好地方,肯定比这一生好;如果是造的恶业,他去的地方就比这个地方差。好的地方二十八层天,不好的地方不止十八层地狱,不止!十八是大别,里面要再细分太多了。天亦如此,二十八层天大分,如果细分,每一层天都还有很多层次。科学家承认空间维次应该是无量无边,但是今天科学能够证实的只有十一种,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。像这些还都是科学家他们有这个概念,我们一般人知道有十一种,哪十一种不知道。就是讲四度空间,我们今天三度,四度空间我们都没有办法想象,何况是高维次的空间!这就是大乘经教常说的「唯证方知」,你契入它的境界你就了解。
空间维次怎么来的,为什么在禅定当中就没有了?我们从这个地方去推想,禅定,空间维次就破了,就没有了;没有禅定,空间就会存在,那空间维次应该与禅定有很大的关系。我们就晓得,应当是从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无量无边,空间维次就无量无边;统统放下,放下就定了,所以空间维次就没有了。小定,突破近距离的范围。鬼道也很复杂,但是有一部分跟我们很近,人鬼杂居。我有一个同学,以前我们常常在一起,出家也在一起,修行也非常用功,非常认真,以后他去学密去了。我带他到台中去学教,在台中住了几天离开了不想学,我说为什么?太辛苦了,你将来学好了天天讲经说法,讲的人家不相信。所以他去学密,密去学神通,我有神通,一现神通别人就相信。好,人各有志!跟屈文六上师学密,学了一年,很难得,密宗入门要磕十万大头,真干。一年下来告诉我,他说他能看到鬼道,跟鬼这个距离没有了。他说下午大概五点以后街上就有鬼出来,鬼的早晨,很少,到夜晚九点钟以后密密麻麻的,跟人在一起,有人的地方都有鬼,到早晨天亮的时候,鬼就没有了。鬼的社会跟人差不多,天空都是灰土土的,永远是阴天,看不到日月。他给我说这些,我说你说鬼话,我不相信。他说为什么?你没有办法叫我看到,我讲经还有人听,你讲这个没人听。他很执着,第二年还是第三年他就过世了。
我常跟同学们讲的,我三个同学,我们同年,寿命都是不能过四十五岁,四十五岁那年二月走了一个,他是五月走的,七月我生了一场病,我知道该走了,时间到了。所以我也不看病,也不吃药,我想医生只能够医病,不能医命,命到了还需要医吗?就一心念佛求生净土,念了一个月病好了。我一生没生过病。所以他说的话绝对不是假话,这个人很老实,明演法师。可见得你要真正见鬼不难,用密宗的方法修一年就可以见到。不过天天跟鬼在一起不是好事情,他自己不觉知,我们看得出来,脸上没有光,灰土土的,脸上就是一层灰一样的,阴气很重,每天跟鬼打交道,这说明真有。鬼的寿命比人长,人到鬼道里,想离开鬼道得人身,也没有那么容易,人苦,鬼比人还苦,最苦的是地狱道。他学密,等于告诉我们,六道轮回是真有不是假的。六道轮回有,我们就可以说,诸佛剎土有,极乐世界有,阿弥陀佛有,我们要能信、要真信。
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多次介绍极乐世界,《无量寿经》是最详细的,把极乐世界是从什么地方来的,都说得很清楚,目的无非是让我们起信心,不怀疑。我们在这个介绍里面,看到阿弥陀佛的慈悲,看到十方诸佛剎土六道众生太苦了,他发大心要帮助这些众生离苦得乐。离苦得乐不是一时的,希望是永恒的,永远离开苦,永远得到乐。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?佛给我们介绍的,弥陀在因地,法藏比丘这个出家人,用五劫的时间参访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剎土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,诸佛剎土美好的他都要,不好的统统不要,所以极乐世界是集一切诸佛剎土里面,美好的大成,这精华,这个世界超越了一切诸佛剎土,这么来的。不是自己想来的。四十八愿每一愿有凭有据,不是凭空想出来的,修行功德自然成就。自然成就,现在我们相信,为什么?科学家给我们证明,今天科学家所说的,念力的能量是无限的,这是我们念头能量是无限的。佛经上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科学家也告诉我们,运用念力要特别专注,专注在一点这个念力就产生现象。
阿弥陀佛的定功,我们相信成就了极乐世界,成就极乐世界你看他不是自己享受的,跟我们欲界第五天化乐天不一样,化乐天它也是一切变化所作,我们知道那是善念善业所成就的,但他自己享受。阿弥陀佛不是自己享受,是供养十方一切众生到极乐世界往生的,供养他们,普施功德宝,物质上享受个个人都得到。单享受要不开智慧,这不能解决问题,那个离苦得乐是一时的,不是长久的,所以要长久要真正自己得到。
佛天天讲经教学没有一天中断,这个我们能想到,极乐世界每天去往生的人有多少?没有人能算得尽、算得清楚,十方诸佛世界每天去往生的人多少。有人怀疑,如果这么多人去了,那个星球能装得下吗?可是我们从那边去想想,像学校一样年年招新生,但是年年有毕业的,极乐世界亦如是,天天有新来的,每天都有毕业的。在那个地方成佛,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习气断了,他入常寂光,那就是毕业了。每天入常寂光的人有多少!弥陀功德不可思议,帮助一个人成佛功德就不得了,你说他每天帮助多少,而且永远没有间断。所以连诸佛如来都尊称他是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一切诸佛如来都会把这桩事情介绍给有缘众生。哪个人有缘?相信的就有缘,发愿的就有缘,念佛的就有缘,这三个都具足叫缘成熟了,经上常讲根熟众生。什么叫根熟?三个都具足,真信、真愿意去、真肯念佛,这就是根熟众生。信、愿,不肯念佛,没熟,还差一点;虽念阿弥陀佛,但是往生的心不切,对这还有留恋,这个也没有完全成熟。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,就是根熟众生,根熟众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
造作一些罪业,不要害怕,别去想它,不想它罪业就没有了。今天刘先生来看我,中午在一起吃饭,大家见到了,他告诉我一桩事情,他的一个朋友得了癌症,医生告诉他,大概只有二、三个月!这个人也不是学佛的,可他剩这点时间,他在家里去抄《法华经》,《法华经》很长,一心在家里抄经。抄了一部《法华经》,抄了一部《楞严经》,都是大经,用了几个月的时间,抄好之后,身体没事,再去检查病没有了。这个用什么来解释?念力的祕密来解释,他天天抄经没有想到身上有病。所以不能想,你一想的时候你去养病,你给病的营养,那个病就活了,麻烦大了;你不想它,不想它,它没有营养,它就死掉了。他也没有想活命,他就是天天抄经,这个要专注,你不专注字就写错了,写错了行。他用这个方法。所以就是把你这个念头转掉,忘了自己,忘了身体,这就是一心专注,没有别的。佛经上有这个道理,科学家也发现这个道理,真有效,真管用,只要一心专注就行,不管你专注在哪里统统见效,这叫心无二念。
这个经文上给我们讲的,全性起修,我们就用刚才这个例子,心性专注在一处,这就是全性起修,没有夹杂。全修在性,性是体,修是作用,体用不二,体用一如。「自心起念,还念自心」,这个心是真心,就是自性。「以佛果觉,作我因心」,这讲念佛,佛的名号是佛果觉上的名称,他已经证得,所以得了果。我们现在用这句佛号,做为我们的修因,「故令因心,顿同果觉」。这个效果怎样?这个效果我们的因地心跟果地觉是相同的,果觉是阿弥陀佛,我们今天念他的名号,因果完全一样,不是先有因后有果。「住于念佛,心印不坏」,所以念佛人一定要相信,我心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是我心,一定要相信这句话。就是经上所说的,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,自性就是自己真心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从哪来的?我自性当中变现出来的。西方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?也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,绝对没有离开自性。自性是一个,我的自性跟阿弥陀佛自性是一不是二,一切众生的自性跟我的自性,跟佛的自性,也是一不是二。这个自性,在哲学里面称之为本体,本体是一,它能现相,它永恒不变,虽现相也不沾染,也没有着相。所以我们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,计算机的屏幕都有这个作用,它能现相,它不着相。这告诉我们什么?这叫实相,就是事实真相。
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面对着一切现象就像对屏幕上一样,我们用心要像屏幕一样,能现一切相,不着一切相,这就是佛、就是菩萨。凡夫怎么样?凡夫着了相,把那个屏幕忘掉,就这么回事情,这就叫迷。不知道相是自己心生的、心现的,不知道,忘掉了。如果要是晓得是我心所现的,那不就是我吗?我在哪?我的相是什么?一切相都是我的相,我的相分,一切的信息、念头那是我的见分,你就全搞清楚了。这个时候怎么样?这个时候才真正知道,遍法界虚空界原来就是一个自己,我们的性德自然流出来,性德头一个就是慈悲。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父子有亲,亲是亲爱,在佛家讲那个亲爱就是真正的慈悲,为什么?没有理由的,没有原因的,叫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。为什么要亲爱?他同体,同一个性。因此诸佛如来的心,他看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全是自己,同体,叫大慈大悲。慈悲是爱,大是没有不爱的,这个爱是清净心,这个爱是平等心,这个爱是觉而不迷。我们应该知道,我们应该要学习,应该要觉悟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佛回归了自性,功德圆满。
我们现在是迷了,迷受的是冤枉苦,真的跟作梦一样。佛醒过来了,我们还在梦中,我们要醒过来,像他一样回归自性,回归自性才知道是一体。像一滴水掉在大海里头,整个大海就是它,它就是整个大海。佛经上有比喻,把心性比喻作大海,把我们这一切众生比喻大海里起个水泡,这个比喻非常好,水泡很多,无量无边,一个大海。佛是个水泡,菩萨也是个水泡,我们也是水泡,蚊虫蚂蚁也是水泡,地狱饿鬼都是水泡,水泡没有破各有各的相分,水泡一破一切都没有了,回归大海。这里头染净没有了,真妄没有了,邪正没有了,是非没有了,罪福没有了,苦乐没有了,什么都没有了,叫回归自性,这真正觉悟了。「住于念佛者,心印不坏」,这两句话好,我们要心印不坏的话,不能把念佛忘掉。
「功德之宝,正是此心。故此心印,称为宝印」,宝印就是这个心。「弥陀大愿,普度众生成佛,为践此大愿,故大开法藏,广施无尽功德所严无上之宝,即此信愿持名之真实法宝也」。这是说清楚!我们这个心能信,我们这个心真愿意往生,我们这个心真在念佛。念佛,古大德教给我们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念佛的祕诀在此地。这个说法,跟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里面完全相应,大势至教导我们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怎样收摄六根?孟子也说得好,《孟子》说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,那就是都摄六根。眼往色上跑,耳往声上跑,六根对着六尘的对象,眼见色心怎么跑掉?它就起心动念,就起分别,就起执着,这个我喜欢,贪心起来,那个我讨厌,瞋恚生起来,这是什么?你的心管不住,跑到外头去了。你一定要晓得,外面是假相,可以跟它和睦相处,心里头如如不动,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地方,就在此地。我们见色闻声动心,起心动念,他不起心不动念,所以他随缘。妙用是什么?妙用是不着相,妙!因为他知道事实真相,假的不是真的,别当真,所以对于外面情形他应付得很圆满,很周到。为什么?他没有私心,他没有自己,他处理问题大公无私。这是我们说的,其实我们有公私的念头,他连公私的念头都没有,所以处理得多圆满!我们处理一切事物有意见在里头,有自己的念头在里头,他没有。
所以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现在地球上,在印度示现八相成道,住世八十年。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起心动念?我们今天说肯定了,他没有起心动念。为什么?他早成佛了。《梵网经》上他自己说,他这次到世间来示现成佛,是第八千次,早成佛了,成佛怎么会有起心动念!起心动念是凡夫,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。他到这个地方是应,众生有感他有应,感的人很多,不是一次就能度了的,所以他必须要示现应身,应身就是来投胎,这示现应身。应身他没有迷,换句话说,他没有起心动念,他没有分别,他没有执着。他种种的示现都是众生的意念,随着众生意念,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八十年在这个世间,所有一切现的这些相都是众生有感,他自然的反应,我们这样看就对了。不但佛是如此,法身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亦如此,因为法身菩萨他有无始无明习气,无明断掉,无明断掉就是我们讲的,他不起心不动念,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他怎么可能有分别有执着!不可能的。佛知道我们,我们不知道他,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,慢慢体会到了。所以那叫做再来人,他在这个世间示现,他是很自在的。他从哪里来的?就从此地来的,来无来处,去无去处,这个话讲是真话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没有来去。我们看到这个相有来去,实际上没有来去。所以信、愿、持名,这是真实的法宝,弥陀用这个布施给大众。
住于念佛者,心印就不坏,「实为一大藏教之眼目」,这给我们说明,这一大藏教讲的是什么?《大藏经》一大堆讲些什么?讲的就是信愿持名。「持名念佛时,即是心印放光时,故云:一声佛号一声心」,真放光。我们今天念这一声佛号有没有放光?不能说没有,光很小,没起什么大作用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。放光的大小是完全看你的心,如果你的心清净平等觉了,清净心等于阿罗汉、辟支佛,平等心等于菩萨,觉心就等于阿惟越致菩萨,实报土里面的菩萨,真放光。我们今天清净平等觉统统没有,所以不能说不放光,光很小,佛看得见,这些菩萨、声闻、缘觉他们都能看到。我们念佛功夫浅深,他们看到的光大小,能看到功夫浅深,所以事碍不碍?不碍事。
你看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我们能想到他一天忙到晚,找他的人太多了。在那个时代,印度十六大国王皈依他,都认他做老师;换句话说,这中国人讲国师,世尊在世是十六大国王的国师,谁都想找他,疑难杂症都来向他请教。他讲经教学有时间,也有没有时间,有时间是正常的,那就是讲大部经,有系统、有系列的来讲。非正常的就是天天有人来看他,天天向他请教,这些问答也记录下来了,放在哪里?放在《阿含》里头,这都是小事、小问题,所以《阿含经》都不长。《中阿含》、《杂阿含》,特别是《杂阿含》,有的一部经短的不到一百个字,长的也不过二、三百个字,那是什么?答一个问题、答两个问题。那些东西管用吗?普世教育,很多疑难杂症,看佛怎么解答的。由此可知,佛有没有时间休息?没有,他不需要休息,人需要休息,他不需要。种种示现都为众生,这是慈悲,大慈大悲具体的在表现、表演出来。
「故《大集经》曰」,这两句话很重要应当好好把它记住,这两句《大集经》上经文,「若人但念阿弥陀,是即无上深妙禅」。我们念佛还得去参禅吗?有人说「有禅有净土,犹如戴角虎」,他想当戴角虎,修了净土还去搞禅宗。不知道这个戴角虎是永明延寿大师讲的,你要想他那个时代社会风气是什么?他为什么讲这句话?是因为那个时代禅的风气太盛,大家都学禅,一窝蜂学禅,他看到了学禅不能成就,但是又不能说,说出来他不服。就顺着他,禅好,很好,如果再加上净就更好,是这个意思,叫学禅的人再加净,不是叫学净的人加禅,别搞错了,因为什么?他念佛,将来禅不能成就,净这边可以成就,说话用意在此地。为什么我们不需要学禅?释迦牟尼佛《大集经》上告诉我们,念佛原来是无上深妙禅,那还有什么话说!
「于上之语,若能信受,即是蒙佛深恩,为我开智慧之眼,得光明之身」。这个要相信,所以这句佛号能不能念到明心见性?能,念到理一心就明心见性,就大彻大悟,跟禅宗明心见性完全相同,用的方法不一样。他们是观心,止观、参究用这些方法,净宗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念到什么时候明心见性?念到不起心不动念,这原理完全相同,参禅也要到不起心不动念才大彻大悟。不执着、不分别功夫得力了,没有见性,一定要不起心不动念,六根眼耳鼻舌身意,对着外面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,不起心不动念就大彻大悟,就见性。古时候没有电视,没有计算机,现在用电脑、用电视,屏幕是个非常好的例子。我们的真心是什么?屏幕就是我们的真心,所有现相都是真心现的。真心染不染?不染。真心有没有执着?没有执着。真心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起心动念。佛的心就像这个样子,所以古人讲佛心如镜,像镜子一样照见。不但不照的时候痕迹没有,即使正在照的时候也是痕迹都没有,没有染污。
能常作如是观,心就不动。然后把这个功夫移在日常生活当中,穿衣吃饭、待人接物都能像电视荧幕一样,我们事情做得圆圆满满,没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着,这就是佛菩萨,这在佛门当中就叫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在世间法里头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懂得随喜,随着众生的分别而分别,随着众生的执着而执着,在这里面示现染净、善恶、业报,示现这些干什么?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觉悟,帮助众生回头。迷得深的帮助他断恶修善,这对迷得深的人,菩萨也要做出迷的样子,跟他才能够沟通;迷得浅的帮助他破迷开悟,根熟的帮助他明心见性;净土根熟的,就是刚才讲他能信、能愿、能持名,帮助他念佛往生净土,也算根熟。因为生到净土就是阿惟越致菩萨,这根熟,这是净宗无比殊胜。所以净宗这个法门称为宝印,有道理!
「上心印之语,亦即是如来心心相印之印」,我们要跟佛心心相印。「诸祖以心传心之心」,显宗里头传心,这心是真心,不是妄心,妄尽还源真心就现前。妄是什么?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统统没有了,真心现前。所以真心是本有,不要去找,障碍去掉,真心就现前,去掉一点它就恢复一点,去得愈多就愈明显。从什么地方去?有源头的,源头就是我。你看小乘须陀洹初果,《华严经》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初信跟小乘初果断烦恼是平等的,断见惑。见惑有五种,第一个身见,所以头一个放下,身不是我,你才入门。佛法修行没有别的,就是放下,不放下没入门。为什么叫你放下身见?因为它是假的,它是祸根,所有烦恼统统从它起来,所有的造业也是从它这来的。头一个叫我们放下身见,第二个叫我们放下边见,边见今天讲的对立,自性里头没有对立,所以对立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今天科学家讲相对,佛法里头没有相对的,它是一个整体。一体,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,要常常这样想,叫常作如是观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眼见耳闻、身体所接触的跟我是一体,我们心里头的大慈大悲,心里面的仁慈博爱,自然就现前。第三个就是成见,成见也是烦恼的根源,就是我自己的意思,要别人随顺我的意思,我不能随顺别人。成见两种,一种是因上的,一种是果上的,因上的叫戒取见,果上的叫见取见,这两种中国人叫它做成见。末后一种叫邪见,就是错误的见解,不属于前面这四大类的,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归纳起来做为一条,这个东西统统断尽了证小乘须陀洹,大乘初信位的菩萨,真正入门,真正皈依了,你是真的佛弟子,你不是假的,所以你就晓得这入门的条件。
我们今天不知道,以为出了家,我受了比丘戒,我受了菩萨戒,其实怎么样?没有入门。为什么没有入门?入门三皈你没做到。小乘须陀洹、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三皈做到了,他真受用,确确实实他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。入门传授你三皈依,你真的接受到,你得到。我们今天受了三皈还是迷而不觉,邪而不正,染而不净,这三皈是假的,有名无实。这三皈是宝,佛给我们,我们没有接到。这是修学的总目标、总方向,你严守这个,那就了不起,你遇到有事情,你拿这个标准来衡量,这是觉还是迷,是正还是邪,是染还是净?如果这个事情符合觉正净可以做,如果它是迷邪染就不能做,标准给我们,这个标准是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以前章嘉大师跟我讲,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受皈依,告诉我,他说三皈就像什么?他举的例子,像我们从台北到高雄去坐火车,这三皈依就是一张车票,你必须要保持着,到站还得交回去,你不能把它丢掉。所有一切经教都离不开三皈依,你看哪部经、哪个法门不是觉正净!如果是迷邪染,那就是邪法,那就不是正法。
佛法虽然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归纳起来最后就三门,就是觉正净三门,通常用佛法僧来做代表,佛是觉,法是正,僧是清净。所以我们不可以看不起出家人,这个要知道,轻视出家人有过失。为什么?出家人他形相摆在那里,样子真的、假的你别去问他。真修行的人看到这个样子,他提醒我要自性净,净而不染,他提醒我,这就是出家人的功德,你不是这个形相提不起来,一看到,净而不染,念头生起来了;看到书,不管是佛书,任何书籍都叫法宝,看到书正而不邪;看到佛像觉而不迷,叫住持三宝,它的作用是提醒我们,时时刻刻提醒我们。我们在家里头,学佛的人家里面供有佛像,摆的经书,供的菩萨像,菩萨是僧。通常我们供阿弥陀佛,观音、势至是僧宝,经书是法宝,三宝具足,这个三宝是真的宝。真宝在哪里?真宝在提醒你,见到佛我今天觉而不迷,看到经本我今天正而不邪,看到菩萨、罗汉我要净而不染,这意思多好。每天早晚你面对一次,你就看到,懂得它表法的意思。用现在的话,这些所有一切设施都是教学的工具,现在的名词叫教具。
佛教教学,你看从几千年前就走向了艺术化。艺术化是在最近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世界上流行的艺术,战争也讲艺术。佛在几千年前,艺术化已经做出来了,寺院就是个学校,里面这些设施是艺术,不是迷信。看到寺庙说是迷信,你进博物馆为什么不说它迷信?佛教寺院实际上就是博物馆,它把博物馆跟教室连在一起,艺术化的教学,这最高等的教学法。不但讲给你听,所有这些道具,让你触目就提醒你,你听到钟鼓的声音,听到提醒你,让你看到、听到、接触到,全部都在提醒你,觉不迷,正不邪,净不染。所以大雄宝殿里面是供养释迦牟尼佛的,供养释迦牟尼佛称为大雄,大雄是大英雄。什么叫英雄?别人办不了的事情,他能办,这种人称英雄。大英雄这是赞叹释迦牟尼佛,大英雄的宝殿。释迦牟尼佛有什么本事称大英雄?他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都断掉,这叫大英雄。我们一般人断不掉,大乘经教里面讲的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他有本事断掉,我们没这个本事。三种烦恼断掉之后,自性功德完全现前,智慧现前,德能现前,相好现前。一切法都不是从外头得到的,全是自性显现的,只要明心见性,你样样都圆满,样样都具足。这个东西很深,一般人做不到。
所以佛法是科学,因为佛法不是说了就算的,你要证得才算。清凉分《华严》四科信解行证,必须证得这才圆满,为什么?你真得受用。你光是信解不得受用,止于信解,我们今天讲的是什么?知识,你没有落实,你没做到。所以行是做到,行,你是真正学佛,你得受用,你把你所学的变成生活,变成思想,变成处事待人接物的规则,真得受用,这个叫学佛,这叫智慧。证得是什么?我在行的当中,把我所信、所解的完全证明它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,这叫做证。不通过行,你怎么能证实佛所讲的是真的?这就是科学精神要通过实验,它跟一般世间教学不一样。中国圣学它也是要通过检验的,必须落实到生活,所以中国人讲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,后头笃行,一定要行;止于前面四条不行,那现在讲是学术。今天学校学习圣贤的东西,止于信解没有实行,不去研究如何落实,只是用古人讲解把它说明就算是圆满,这个不行,所学非所用,这个不是实学。中国人讲实学,实实在在的学问,真正在生活上用得上的,这称为实学。
末后这两句话说,「闻此宝印,粉身难报」,佛把宝布施给我们,我们有没有闻此宝印粉身难报?真正有所感受、真正发心学习,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这个宝印是标准,必须要做到不离谱,跟这个教训愈接近愈好,不可以距离太远,那就是说要真干。真干真的就得福报,趋吉避凶,消灾免难,真有这个效果。带给我们身心健康,家庭幸福,事事如意,一点都不假,真实利益,真实智慧,所以我们才会感恩、才会不间断的学习。如果没有这些好处,我们早就把它丢掉,愈学愈知道好处无有穷尽,活到老都学不了。好在遇到这个法门,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圆满得到了,不到极乐世界要想圆满得到不容易,太难了,生到极乐世界功德圆满,真正见到阿弥陀佛。好,今天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