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九十四集) 2011/12/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094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三百三十八面最后一行,「利他德」,分四段,第一段「妙行显实」。请看经文:
【得佛辩才。住普贤行。善能分别众生语言。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。超过世间诸所有法。】
这是利他里头第一段。『得佛辩才』,「辩才者」,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善巧宣说法义之才能」,这叫辩才。「此则《净影疏》所谓言能辩了,语能才巧」。小慧远大师为我们用很简单、含义很深刻的解释什么叫辩才。我们的言语有善巧方便,能够让听的人都能了解你所说的意思,没有错误,这就是很好的辩才。「又《嘉祥法华疏》」,《法华经》的注解,「速疾应机名辩,言含文采曰才。此则以能迅速应机」,这才叫辩才。别人提出问题来,立刻就回答他,我们现在称为是机辩,非常机警,有这种应变的能力,这叫辩才。换句话说,辩才包括很多意思,他们说得都不错。
「《会疏》曰:言音开惑为辩」,开是破除你的迷惑,也就是你听了之后觉悟、开悟了,这叫辩。「随机巧妙」,这叫做才,众生根机不相同,你都有能力,非常善巧,让各种不同的根机听到都会欢喜,这叫才。「无不皆出于圣智」,这句话说得很好,所有种种不同的辩才没有一样不是从智慧生出来的;换句话说,没有圣智就不可能有辩才。智慧称之为圣智,圣是一切通达明了,没有障碍、没有错误,这叫圣。这种智慧在大乘佛法里面说,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不是从外来的。什么时候能得到?古大德常说,烦恼少一分,智慧就增一分。智慧从哪里来的?智慧是本有。现在因为烦恼盖覆了我们的智慧,换句话说,智慧变成烦恼。大乘教里不常说吗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跟烦恼是一不是二。转烦恼就是菩提、就是智慧,凡夫是转智慧就成了烦恼,转的方向不一样。菩萨们转的是顺着性德的方向,所以你看到的是智慧;凡夫是相反的,与性德完全相背,他转的就变成烦恼。
性德是什么?性德不是人发明的、不是人所建立的,是自然的。最明显,也是自性里头第一德,就是爱。你看每一个宗教都讲爱,爱是性德。中国老祖宗发现得很早,所以中国传统的文化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。这个基础在中国人称之为父子有亲,父母对子女那种爱是天性,没人教他。我们再细心观察,你看动物,母亲对牠那个小孩非常爱护,照顾得无微不至,都能看到,没人教。儿女对父母的爱,你都能看出来,一定是在婴儿的时候,而且在什么时候?现前这个社会外面的影响力太大,古老的社会,像这种天真的爱大概可以保持到一年,环境好的能保持到三年,不会变;现在不行了,现在大概半年就不行了。为什么?他被污染。小孩生下来,他虽然不会说话,他在看电视,他看外面境界五花八门,他都在学习,半年就学坏了,那种天真烂漫、纯净纯爱不见了,大概保持什么?三、四个月,很明显。
我有一次在日本东京开会,开会地点在冈山。所以冈山我前后去了三次,两次是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,第三次是去讲经。跟着我身边的有十几个同修。有一次我走在路上,我忽然叫大家停下来,我们同修当中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推着小车,她的小孩四个月大,我叫大家来看,你们看父子有亲,你看看小孩不会说话,他的态度、他的表情、他的眼神,你看他对妈妈的爱,这时候很明显能看出来。中国古圣先贤建立中国传统文化,这个是起点、这是原点,文化无非是把这种自性的爱发扬光大。所以五伦这是核心。扩大到长幼有序、君臣有义、夫妇有别、朋友有信,这就是这个爱的扩大,扩大到与我们一切有关系的人。这个五伦的关系是包括了全人类,君臣是领导与被领导,长幼里头包括兄弟,夫妇有别,夫妇两个人集合成一个家庭,要把这个家的使命做好。
这个使命有两样,一个是维持家庭的经济生活,在过去是男子负责,所以夫妇有别,不同的责任、不同的任务,赚钱养家,这是先生的责任;太太的责任,相夫教子,先生的生活照顾到,这是相夫,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小孩教好。所以中国人讲求胎教,母亲怀孕了,心念就端正,没有邪思、没有邪念、没有邪行,这个小孩他所禀受的全是正气,小孩生下来好养,他没有一点邪恶。不正是谁给他?母亲,母亲的心不正、念不正、行不正,小孩在胎里头就教坏、就学坏了,那个小孩难教。所以中国怀孕有怀孕之礼,就是妳应该遵守的这些条例。现代人不懂、没有了,大家都不要了。所以小孩难教有原因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爱的教育,中国传统教育第一个目标,是这种天伦之爱、自性的爱如何能够永远保持而不丧失,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。人要学会爱人就不会害人,这个人就是圣人君子,这个社会就会安定和谐,这个多重要!教育第二个目标是把这个爱发扬光大,他爱父母、爱他的祖父母、爱兄弟、爱家族,这发扬光大。再扩大爱邻里(你的邻居)、爱乡党、爱社会、爱国家、爱民族、爱世人。《弟子规》到最后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就是父子有亲那个亲爱发扬光大。佛法里面范围就更大,还是这个原点把它扩展到遍法界虚空界。
一切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,这众生的本义,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众生。人是众缘和合,动物是众缘和合,植物也是众缘和合,山河大地还是众缘和合。现在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,所有一切现象全是众缘和合,不可能有一个现象是独立生存的,看不到一个,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交互的,就是缘生,任何一个现象不能离开缘,不能离开大众。这是所有一切现象能够生起的真相,它不能够单独。这个话说得我们一听就懂。为什么?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单独的那个一念不能生存。为什么?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。如果我们弹指一秒钟能弹五次的话,那一秒钟里面就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。一个意念只占的时间,它的生命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它怎么能独立生存!必须跟大家和合在一起我们才觉得这个东西有现象存在,才感觉得有存在,实际上它不存在。一个是决定见不到的,一个群体才能见到。
这科学家告诉我们的,念老引用在这个注解里头讲中微子。中微子有多大?一百亿个中微子,记住一百亿,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,围绕原子核转的电子,一百亿个中微子等于一个电子,真是佛法里面讲的极微之微。一个中微子你没有办法找到它,一百亿个你看到了,你看到有这个形相,一个找不到。所以依众靠众,这是自然定律。明白这个定律,任何现象都不能离开群众。因此对于群众要爱,群众凝聚的力量靠什么?就靠那个爱,爱群众、爱团体就是爱自己。自己离开群众、离开团体,不能生存。我们这个身体多少个细胞组成的?科学家告诉我们是五百兆,五百兆个细胞。细胞再分析就是原子,原子再分析,分析原子核、中子、电子,那统统是众缘组合的,没有一个是独立的。
所以我们对于整个宇宙要有真诚的爱心,我们离不开宇宙,整个宇宙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。惠能大师讲的话,我们现在懂了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他说的万法就是宇宙,在佛法里面称作法界,遍法界虚空界是我们一念变现出来的。大乘经教里头佛告诉我们,一念不觉。诸位一定要记住,念不是好东西。那个一念不觉是什么?叫做根本无明。这桩事情没有原因,什么时候起的?没有时间,也没有空间,就愈说愈玄了。其实佛给你讲的是真相,它要有时间、它要有原因,它就是真的,就不是假的。佛告诉我们,它什么都没有,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真的是能生能现的自性,那是真的,自性所生所现的全叫幻相,这个道理要懂。
所以佛法跟中国传统教育很了不起,头一个就是把关系教给你,你一定要认识,我跟一切众生是什么关系,所生所现的现象跟能生能现的自性是什么关系。然后给你再细分,人跟人是什么关系,人跟所有环境里面的现象有什么关系,先要认清楚。认清楚之后,是什么关系?总的来说,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是这个关系。关系搞清楚了你就成佛了。一个生命共同体里头,你还会有自私自利吗?没有了。你有自私自利的心,就像我们身体一样,这个细胞有病毒了。为什么?它有自私自利,它不知道整个身体是它自己,这就是病毒。病毒,整体没有舍弃它,但是它舍弃了本体,它生病了,它自然会消灭,新陈代谢,是这么个现象。它生也好、消灭也好,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真的是能生能现的自性,能生能现的自性不生不灭,所以自己是不生不灭。我们执着这个我,它有生有灭,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禅宗里面说,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那就是自性,它不生不灭。所以大乘经教好,诸佛菩萨的开示,能让我们破除迷惑,能让我们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这个真相,《般若经》上叫诸法实相,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。
诸位真正要把佛法搞清楚、搞明白,佛法不是宗教。现在把佛法说成宗教,简直是冤枉了它,它哪里是宗教!所讨论的这些问题,还不都是今天科学跟哲学所讨论的尖端问题、根本问题!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,佛法是什么?大乘佛法是高等哲学、高等科学。方东美先生讲的一点都不错,那是个哲学家,他读大乘经、读《华严经》,他说这是全世界哲学里头最高峰。宗教里面一定有个造物主,佛教里头没有。佛教里头的造物主是谁?是自性、是自己,不是别人,是自己的真如本性。怎么造物?一念不觉,这个宇宙就变现出来了。佛家说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念不觉一时顿现,没有先后。大乘教里不承认有时间、有空间。什么时候?就在当下。是不是真的?是真的。当下我们有这一念,所以境界现前;这一念要是没有了,这个现象全都没有了。就像作梦一样,梦中境界很清楚,醒过来之后全没有了。
十法界里面跟作梦就非常非常相似,佛举梦幻泡影来做比喻,比喻得太好了,真的是一场梦。佛说你把见思烦恼断了,六道就没有了。六道怎么来的?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,见惑、思惑断了就醒过来,六道是一场梦。醒过来之后是什么样子?是四圣法界,释迦牟尼佛的净土,我们这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,秽土醒过来看到净土。净土还是一场梦,净土是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变现出来。如果我们把尘沙跟无明烦恼断掉,十法界没有了,梦一场。那个梦醒了是什么境界?是一真法界现前,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;换句话说,也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出现了,这么回事情。实报庄严土是不是真有?不是的。为什么?《般若经》上讲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没有说实报土例外,没有说,那实报土也是虚妄,没错。
实报土的时间很长,多长?三个阿僧祇劫。为什么?那你要晓得实报土从哪来的。实报土是无始无明习气来的,习气是什么?习气就是那个一念不觉。这个东西没法子断,你要想断它不就起心动念了?那你就堕落了,起心动念就堕到十法界去。所以在这个境界里面,就不管它就是了,不理它,完全不放在心上,若无其事,它自自然然消失掉。所以古人用酒瓶做比喻,比喻得很好。什么叫无始无明习气?譬如一个酒瓶里面盛的是酒,现在酒倒干净,里头也擦干净,什么都没有,一滴都没有,可是闻闻有味道,那个味道叫习气。有没有办法除掉?除不掉。怎么办?盖子打开放在那里,放个半年、一年,再去闻没有了,就用的是这个方法。那要放多久?要放三个阿僧祇劫,我们的无始无明习气没有了。没有了之后,那就证得妙觉果位,不是等觉,等觉还有一品没断,无明习气剩下一点点,那个断掉就妙觉了。
妙觉位,实报庄严土没有了、不见了,现出什么境界?常寂光净土。常寂光净土就是自性,回归常寂光。常寂光里头没有物质现象、没有精神现象、也没有自然现象,什么都没有。常寂光在哪里?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。常寂光是自性的本体,具足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,能与十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。众生有感,常寂光就有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,他就现什么身;应该用什么方法教你,就用什么方法,他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连习气都没有。妙极了!这是真正的自己,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找到了,这叫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。大乘教学终极的目标就是回归自性,回归常寂光。我们今天找到一个特别通道,直捷通到常寂光的,就是净宗、就是持名念佛。无论是什么人,你遇到这个缘,真的是稀有难得,不止百千万劫难遭遇,不止。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,我们居然遇到了。
而且遇到了,我在此地要奉劝大家,我前天得到这个信息,以前我没有看到过。科学家有个报告说,科学家终于确定,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会有连续三天,地球是黑夜,是地球的换纪时刻,三天看不到太阳。就是明年,明年的昨天,昨天是二十一号,今天二十二号,就是昨天。昨天、今天、明天,三天没有太阳,换纪的时刻。这是一个太空物理的现象,不是末日。科学家终于确定二0一二年不是末日,只不过是地球进入了光子带,这个光子带影响就很大,让地球产生很大的变化。但在完全进入的一瞬间,我们会在三天的零度空间中度过。我们现在的空间是三度空间,从三度空间变回到零度空间,这是大灾难,所以当然会死很多人。三度空间退到零度空间,无疑是毁灭,但是迎来的是崭新的世界。什么崭新?四度空间,就是地球从三度变成四度,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了。现前这些科技可能完全毁灭。这个报告说得很清楚,这个报告里头最权威的是美国太空总署,告诉大家会有这么一个现象产生,不是地球毁灭,只是地球从三度空间变到四度空间。在转变过程当中,有三天是零度,所以三天我们看不到太阳,日月星辰统统看不见。从今天算起整整一年,明年十二月二十一,整整一年。
我在此地提醒同修们,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我们要用倒数计时,我们真正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万缘放下,什么样的念头对我们都有害没有利,我们念念都是阿弥陀佛。它这个地方也提到,有一句,「三度到四度空间最需要的就是人类的精神力量」。我们在度过这个空间,度过的时候,如果我们有好的、充沛的精神力量就不受伤害,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。今天我们知道宇宙之间最善的念头、最好的念头就是阿弥陀佛,没有比这个更善,没有比这个更好。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梵语,要翻成中国意思你就明白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无量觉。无量觉是谁?无量觉是自性,无量觉是一切诸佛如来。念这一个名号,把自性体相用全包括,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也统统都包括,没有比这更善的。净业三福末后一条,「深信因果」,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念阿弥陀佛,念阿弥陀佛决定成佛。这最后一年,三百六十五天倒数计时,一天都不能空过,什么别想了,不要再搞了,来不及了。
科学家也告诉我们、提醒我们,他说有可能科学技术全没有了,留下来的人要回归到上古时代过大自然的生活。为什么?电没有了,瓦斯没有了,科学技术没有了,交通工具没有了,飞机、轮船、汽车都没有了。到那个时候人要靠步行,顶多是牛、马,搞个小牛车、马车来代步,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。三百六十天这样长的时间,一个真正取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时间足够了。我们曾经看到榜样,《净土圣贤录》里头记载的,宋朝莹珂法师,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,那真的不是假的。证明了《弥陀经》上说的,「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」是对的,正确的,人家三天就念来了。那是个破戒的比丘,造了地狱罪业,他问了些同参道友,有什么方法能救他?同参道友给他一本《往生传》,他看了痛哭流涕,忏悔改过,关起寮房门三天三夜不眠不休、不吃不喝,拼命,终于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佛告诉他,你的寿命还有十年,你到命终的时候佛就来接引。他跟阿弥陀佛说,「我劣根性很重,禁不起诱惑,如果再活十年,不知道造多少罪业,我十年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跟你走」。阿弥陀佛答应,告诉他,「好,那这样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」。他三天之后真往生了。
人家三天,我们这里有三百六十天,足够!要像莹珂那样的拼命。真有毁灭性,我们就到极乐世界去了;我们如果留在这个世间,那我们有弘扬正法的使命。这是个难得的缘分,三度空间变成四度空间,真的像科幻小说一样,我们亲身遇到、亲身经历,这是好事情,不是坏事情,对我们是最上的警策,勉励我们不能不真干。要学善财童子,我们心目当中所有的人全是阿弥陀佛,心转过来了。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凡夫看诸佛如来都是凡夫。我们怎样知道自己转过来?我看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、一切小动物芸芸众生,个个都是阿弥陀佛,我转过来了。我还觉得有一桩不是,我没转过来。彻底圆满转过来,真的是这个境界。要真干,不干来不及了。你们不干,我干,我知道、我清楚、我不怀疑。
这些都是属于佛辩才。「《会疏》曰:言音开惑为辩,随机巧妙为才,无不皆出于圣智」,圣智是自性本具的智慧。「三疏之中,此说为上」,前面三种注解里头,这个注,《会疏》讲得最好。言说能帮助我们开悟,这是辩,这是佛的辩才,帮助我们开悟。随机巧妙这是才,随顺机缘。我们今天机缘,你看碰到地球从三度空间转变为四度空间,碰到这么一个缘。这个缘怎么样?逼着我们非干不可,你不干,不干就到地狱去;你干,干的时候,一个就是到极乐世界,一个就是留下来,真正弘法利生。将来变成四度,地球是四度空间的时候,新的世界,崭新的世界,你是开山老祖,那不是佛教的第一代祖师吗?所以现在就两桩摆在面前,一个是我们将来地球上四度空间,我们的佛教开山祖师,另外一个就是随着灾难死掉之后到阿鼻地狱去,就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,没有其他选择。这三百六十天就是教我们要完成这个使命,决定不敢轻易放过,一天都不可以,不能不真干,统统是圣智。
再看底下,「又《净影疏》谓如来得四无碍智。如来由无碍之智,兴无碍之四辩」,所以四无碍智也叫做四无碍辩才。第一个是「义无碍」,义是理论。「谓了知一切诸法义理,通达无滞」。世出世间一切法的道理,这个道理是什么?诸佛如来、世出世间圣人把它们分别,在大乘里头把它分别为六个字,就是六桩事情。第一个是性,第二个是相,第三个是理,第四个是事,第五个是因,第六个是果,你看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全包了,没有一法能离得开。这些大菩萨对于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,他都通达、都明了,这是如来无碍智慧。这是无碍辩才的根源,无碍辩才从哪来的?从这来的。宇宙之间一切法,有为法、无为法,性相,性能生,相所生,事能变,理不变,因里头含着有缘,无量因缘,无量的果报,不同的果报,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这是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,不是外头来的。
一切众生跟佛没有两样,只是迷悟不同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迷得愈重愈往下堕落,迷得愈轻就往上提升,迷悟不同。完全没有迷惑就是妙觉如来,还有一分迷惑那就是等觉菩萨,两分迷惑就是法云地的菩萨,十地菩萨。迷得愈深就愈往下降,迷得愈浅就愈往上提升,迷悟不同。我们凭什么觉悟?凭自己做不到。为什么?自己迷得太深、迷得太重,要断烦恼、要消业障你才能提升。断烦恼、消业障对我们来讲太难了,这一生没指望。今天我们所依靠的是依靠阿弥陀佛,这是我们的大恩人,他将他自己修学的功德加持给我们,我们乘着他的行愿提升自己,这是靠外力,不是靠自力。没有阿弥陀佛我们就无法成就,他在西方世界建立极乐国土,成就我们修学最好、最殊胜的环境。到那个地方去,无始劫来的烦恼自然化解掉了,无始劫的业障自己消了。所以我们只要真信切愿,抓住这一句名号,《弥陀经》上讲「执持名号」,执就是执着,持就是保持不放松,我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,除一句佛号之外,全部把它扫干净,什么都不要,我就成功了。明年地球这个大转变我们就可以亲眼看到,一点都不会迷惑。它怎么变我不变,我就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。这义无碍。
第二,「法无碍辩。谓达一切诸法名字,分别无滞故」。法是整个宇宙万事万物的总代名词,你对于万事万物你都能够了解,它们的名字你都知道,它们的业用你也知道,业是造作,造作所起的作用,理事因果,没有一样不了解、不明白,法无碍。法是对事上讲的,义是对理上讲的。下面两个就是教学上讲的,你才能有「辞无碍」。「于诸法名字义理,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,为其演说,能令各各得解」。这是教学必须具备的大德大能。这个大能是因为你通理明事,你没有障碍。众生有障碍,你可以教他,你有这个能力,有智慧、有善巧方便,现在讲,你有智慧、有方法、有经验,所以你能教。最后一条是「乐说无碍辩」,乐是乐好,就是喜欢。这个很重要!这个喜欢从哪来?从慈悲来的。你有大慈悲心,怜悯一切众生无知,不知道事理真相,所以他想错了、说错了、做错了,所以才感得六道三途的果报。这些众生并不知道六道三途是假的,他不知道;也就是说他作梦,他不知道自己在作梦。菩萨能在梦中把他点醒,告诉他自己在作梦,统统不是真的。
怎么样从这梦里醒过来,超越三途六道?门道很多,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。这些法门都称之为难行道。为什么?要断烦恼、要消业障,就难了。不要断烦恼、不要消业障,这个法门只有一门,独一无二,就是净宗阿弥陀佛这一门。你说我们有多大福报遇到这个法门!遇到这个法门,换句话说,你在这一生成佛的机会遇到了,你真把这个法门掌握住,你这一生成佛去了,你的大事圆满解决了,一生就成功,不要等第二世。除这个法门之外,找不到第二门。你如果有善根,你听到就相信,没有善根的人听到不相信。不相信,佛一点都不奇怪。为什么?大乘经里头说过,听这句名号真能相信的人,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,你说他有多大的福报。今天听到这一句名号,得无量诸佛如来的加持,你能够深信不疑。这种善根令人羡慕,不是偶然得到的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供佛修福。说明这世间没有偶然的事情,都有因果,你相信,有因,你不相信也有因。
我们自己知道,我们这个相信没有百分之百的信。我常常跟大家讲,我对于佛法的信,大概只有百分之二、三十。但是比起别人,别人对佛法的信只有一、二分,我这二、三十分就比他高很多。但是我曾经见到过有超过我的,有百分之七、八十的,有百分之八、九十的。为什么?人家听到就真干,绝不超过三年,他就自在往生,我知道这人比我高,我比不上他。多!你看像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那个锅漏匠,他那个信心就比我高得太多。我如果是二、三十,他大概有七、八十。这个东西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有关系,与你有没有福报也没有关系,这是属于善根。你遇到缘,那就是福报。锅漏匠能遇到缘,谛闲法师,这个缘遇得好,谛闲法师的成就都比不上他。谛老是天台宗一代祖师,哪有他那么潇洒、那么自在!往生站着走,还站了三天。净宗里面找不到第二个例子,站着往生有,站到三天没有,找不到。都是为我们表法,让我们自己晓得我们自己到底有多少善根、有多少福德,自己就清楚了。
在这个世间一定要给大家做最好的榜样,我们的日子没有白过。不能做好样子,做坏样子,我们的前途就是三途六道,决定不能怪别人。老祖宗所说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。这个世间没有恶人,恶人是我们的恶念看这个人变成恶人;我们善念看这个人,他就变成善人。外头境界没有善恶,善恶都是自己一念心,蕅益大师讲得非常清楚、非常明白。所以我跟大家讲的话是真的,我们哪一天,就在这三百六十五天,哪一天真的看到一切众生全是阿弥陀佛,我们成功了,这是自然的,没有一丝毫勉强,我们睁开眼睛看所有人全是阿弥陀佛。这什么境界?理一心不乱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。看我们这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能修到!乐说非常重要。「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」,众生喜欢听什么,跟他讲什么。「圆融无滞」,没有障碍,这是佛四无碍辩。
以上所说的都是表法,表示诸菩萨「契于圣智」,契是契入,就是证得,这些大士他们都证得圣智。圣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证得圣智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,大彻大悟,他们是这个境界。证得这个境界就是法身菩萨,他不在十法界。天台大师称他们叫分证即佛,他没有圆满。分证即佛有五十一个阶级,从圆教初住到等觉都叫分证即佛。妙觉就圆满了,究竟圆满是妙觉,妙觉只有一个位次。分证这些法身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,这五十一个阶级,我们晓得,无始无明习气厚薄不同,习气厚的地位低,习气薄的地位高。
我们接着看下去,这些人「得无碍之辩才,善应根机」,根是根性,机是机缘,「广宣妙辩,故曰:得佛辩才。《甄解》复进一解」,这就是更进一层来解释这个意思。「若依根本教,但说一字,亦为得佛辩才,传如来如实言故。不但此菩萨尔,凡夫说亦同诸佛辩才,赞扬佛慧功德,开化十方有缘而已」。这一段话很精彩,黄念老把它放到此地,太好了,这个用意很深。若依根本教,但说一字,亦为得佛辩才。哪一个字?一个字能够含摄一切义,遍法界虚空界全都包括在这一个字里面,在佛法里「佛」这个字,你想想是不是包了?佛的意思是觉,对于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没有不觉的。中国老祖宗说亲,这个亲爱,亲就是爱,爱就是亲,你说这个字能不能包括一切义?这是陀罗尼,大总持法门。何况具足圆满,不让你误解,阿弥陀佛,这一句名号不得了!
我们在讲经题的时候跟诸位说过,隋唐时代的大德,包括韩国、日本的这些祖师大德们,曾经在一起探讨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哪一部经能够代表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?大家都赞成《华严经》可以代表,没人反对,所以称《华严》为根本法轮。像种树,树一样,《华严》是根、是那个本,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是这个树枝上的枝叶,树干、树枝、树叶,都没有离开这个根本。这个根本就称为根本法轮,总一切法、持一切义。可是《华严经》到末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那就说明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最后的归宿处,回归到哪里?回归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,《无量寿经》。这就把《无量寿经》提升了,《无量寿经》变成根本的根本。
《无量寿经》,我们现在这个会集本一共有四十八品,哪一品是第一?这个诸位都没有问题,古来祖师大德都肯定四十八愿。四十八愿这一品经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,世尊讲句句都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释迦佛没有在他说的加自己的意思,没有,阿弥陀佛自己说的。四十八愿第一。四十八愿四十八条,哪一愿第一?追,这也是祖师大德们共同承认的,包括日本、韩国,他们都承认第十八愿第一。第十八愿说什么?十念必生,这还得了!你一生都没有念过佛,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劝你念佛,你念十句都能往生。这就是把阿弥陀佛的名号说成第一,名号就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展开来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展开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》,《大方广佛华严》展开就是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经教,归到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让你真正了解弥陀功德不可思议,这一句阿弥陀佛就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论,这是一个大总持门,都是从这流出来的,到最后统统回归到这个原点,这个原点就是阿弥陀佛。
我们这才知道念佛功德真大,修什么样功德不如念阿弥陀佛。真的,你今天印一亿套《大藏经》去布施,不如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你自己完全不知道。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宣教法,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包括了。你到哪里去找这个法门?你不念阿弥陀佛你念什么?你念其他念枝叶,你念这个念根本。所有枝叶花果不能离开根本,离开根本它的生机就断掉,它就不能生了。阿弥陀佛是根本。不要说外面人,一生念佛的人,真正明白这桩事情的人不多。这个世界什么都不要都可以,你就要阿弥陀佛,这个世界你全都得到了。阿弥陀佛丢掉,你全丢掉了,连老命都丢掉了。最后到哪里?最后无间地狱,你说你麻不麻烦!
结论结在那里结得太好了!你看凡夫说亦同诸佛辩才。凡夫说什么?说信愿持名,说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这些话就是根本教,这些话跟法身菩萨得佛辩才没有两样,功德是相等的。开化十方有缘众生也是相等的,不可思议。我什么都不会,一部经也没有学过,我到处去劝人念佛,功德大不大?大!说千经万论未必有这个人的功德大。从哪里讲?你度多少人作佛,从这上说,从成绩上讲,这是很公平的。你讲千经万论,度了几个人成佛?这个劝人念阿弥陀佛的,他有多少人往生?肯定他往生的人比你多,比你多就是他成绩超过你。你到最后打总分数,他在前面,你落在后头。这些道理不难懂。一个往生的人就是一个成佛,两个往生是两个成佛。你一生能度几个人成佛?度他开悟,成阿罗汉、成辟支佛、成菩萨,不稀奇。
晓得,唯独这个法门,《弥陀经》上讲,只要他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具足,他就能往生。善根是什么?能信,解与不解没关系,真愿意到极乐世界去,真肯念阿弥陀佛,放下万缘就行了,不要搞别的。所以你要晓得,念佛堂的功德不可思议,念佛堂是成就什么?成就那些善根成熟的人,他们都要去作佛去。讲堂,再大的讲堂,再有规模的讲堂,是教初学,是让他相信,种善根,他未必相信,还半信半疑,那个地方已经成佛了,怎么能比!所以印光大师主张,末法时期,教导我们建小念佛堂,人数不要超过二十人。为什么?你才能一心办道。人太多了,你得张罗生活怎么办,你得要去攀缘,你有这个心是好心,成就那一批人,自己堕落了。真念佛的人去了,你种了善根,但是你自己不能成就。这个道理要晓得,帐要算清楚,不要到最后自己堕地狱还怨天尤人,我替佛门做这么多好事,我为什么要堕地狱?造地狱业就要堕地狱,这是唐太宗的话。
最后一念是关键时刻,经典上讲得很清楚,业力牵引着,哪一个业力强,哪一个业力先受报。那我们得问,我们念佛这个念力强,还是名闻利养、自私自利那个念头强?就要从这里判断。因为力量最强的那个是第一个受报。这就是为什么叫你放下万缘,道理就在此地。有很多人表面上放下,心里头没有放下,起心动念不是佛菩萨,是他心里头疼爱的那些东西,人事物,他第一个念头他想那个,他没有想到阿弥陀佛,那这就说明他靠不住。不敢说可靠,最后那一念,那叫可靠,那就靠定了,你到哪里去?所以假的,千经万论都是这样告诉我们,假的要放下,真的要抓住。这一句阿弥陀佛是真的你要抓住,假的统统放下,不能再搞假的。
底下一段,这第二句,『住普贤行』,这一句重要。为什么?你看在本经第二品,「德遵普贤」。我们接下去看,「上文已言诸大士」,这是第二品,前面所说的,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,今文云住普贤行」,跟第二品的品题相应。修净土的人就是修普贤菩萨之德,不修普贤菩萨之德就不是修净土的人。我们要把这些话牢牢的记住。为什么?你记住,你才能做到,记不住你做不到。有人记住还没有做到,那是对于十大愿王不了解,所以他不知道怎么落实。「表诸大士咸安住于普贤大士之大行,各各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《华严经》中,仅一普贤,如斯倡导。今经则无量无边,德如普贤之法身大士,咸来集会,同宏净宗」。你看看这个场面,现在称为景场,多壮观!《华严经》上只有一个普贤,《无量寿经》中里头有无量无边德同普贤菩萨的法身大士,壮观多了,《华严》比不上。我们要会看,要能够看到其中的意义,真正的意思你能看得出。
普贤大士之德头一个是礼敬,为什么我要重复多说?没做到,遇到了我们就得提醒,就得重温一遍,「礼敬诸佛」。诸佛是指谁?最重要的是指现前,现前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那不就指这个吗?不是指这个,释迦何必说现前众生本来是佛,这话说什么意思?还不就是告诉我们,你修礼敬诸佛的时候就这个,就这桩事情,一切众生都是佛。为什么?佛是说的性,一切众生离开自性了吗?没有,这个形相的体就是自性,他没有离开自性。所以从性上看,他本来是佛;从相上看,他是凡夫,他不像佛。什么原因?他迷了自性,他虽然自性没有离开,他跟自性不相应,自性是纯净纯善,他现在不净不善。我们见性不着相,那他就是佛;着相不见性,他是凡夫,他不值得人尊敬。见性不着相,他值得人尊敬,他就是佛。这就是佛眼看众生,跟我们的眼不一样。给你说真话,我们看错了,佛没有看错。我们现在没见性,我们学佛把众生都看作诸佛,看久了就真的见性,在相上见性了,不可思议。你看境界不转他自己转了,转迷为悟,转凡为圣,不知不觉的自己转了。因为凡夫的心是妄心,佛的心是真心,妄心起伏不定,妄念纷飞;真心是定的,永远不动,惠能大师说的「本无动摇」。
所以我奉劝同学,真修净宗的同学,真正想这一生往生的同学,不想去那就算了,真想往生的,真想在这一生成就的,我们决定把一切众生都看成阿弥陀佛。礼敬诸佛,那你还得有一点智慧。心里面是平等的,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恭敬,外表上要有差别。不能说见每个众生都顶礼三拜,见到蚊虫蚂蚁也顶礼三拜,人家说你头脑有问题,把学佛的人都吓到了,社会大众不敢学佛了。为什么?学佛的人,你看他,他对砖头瓦块他也磕头三拜,对蚊虫蚂蚁也磕头三拜,这佛能学吗?所以我们要有智慧、要有善巧方便,真诚的恭敬心是一个,一成不变;表现的方法,因人、因事、因物各个有差别,这就叫什么?叫后得智,叫差别智慧,你会做得恰到好处。根本智里头没有分别,差别智里头有分别,分别即是不分别,一定要懂得。没有一桩不是利益众生,不是在接引众生,给众生做最好的榜样。所以这个世间的礼节要懂,不懂不契机,一定要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
根本智是什么?根本智是不着相,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,就是根本智;永远保持南无阿弥陀佛,就是根本智,这个决定不动。这个根本智落实在现实生活上,因人有差别、因事有差别、因物有差别,那是后得智,那是差别智。这些差别智里面教我们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跟根本智就合一了。这是如来智慧,这是自性智慧。差别智是演戏、是表演,表演在舞台上,表演给大家看,什么时候该用什么,你不能搞错。表演错了,对一切众生就造成一个错的影响;表演对了,那就是个好的影响,这个要懂。我们佛门见到一个长者,老和尚,在公共场所、在飞机场、在火车站大庭广众之下,一看到马上就跪下来顶礼三拜,好不好?我告诉你不好。为什么不好?你说大庭广众多少人看到,人家看到这个样子,佛教不能学,你看学成这个样子。退心了,他跟佛教距离就拉远了。你跟老和尚见面的时候,站得规规矩矩站着,合掌跟他一问讯,对了。在他的精舍、在他的道场,那一定要顶礼三拜。为什么?那个道场是学佛的人,他不是外人。大庭广众这多少他不学佛的人,你不能不顾及他们,要给他们最好的样子。
所以后得智是通权达变,什么场合当中用什么方式,活的,它不是死的。要让大家对佛法有好印象,觉得佛法我也可以学,他欢欢喜喜,他就进门来了。佛法不执着,放下执着才能成阿罗汉,放下分别才能作菩萨。样样都是搞分别、搞执着,不行!学佛如果不从执着、不从分别下手,这个团体就乱了。到底该怎么做法?因人、因事、因时、因地不一样,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。规矩是规矩,为什么?四众在一起,经上讲得没错,心行不一样,不是都是圣人,也不是都是凡夫,凡圣混杂在一起。所以一切法要活用,活学活用,不能学死、不能用死了,这是智慧,这叫四无碍辩。用在六度里头、用在普贤十愿里头,活活泼泼,这是真实智慧。
所以理不能不懂、不能不通,这就是说为什么要学经教。我们今天麻烦,经没人讲了,想学没地方学,困难在此地。发心学讲经是一桩大功德,是一桩很辛苦的事情。你本来短命,发心讲经,寿命延长了。延长是不是好事?不见得,叫你多受几年苦,多教几年。为什么?你不讲经,阿弥陀佛就把你接到极乐世界去了。你肯干,极乐世界是学校,到那里去完成学业,去作佛去了。你还能讲得不错,还有很多人相信你,那就把你寿命延长,让你多住世几年,多教教学,得自己很辛苦。真学佛的人、真发菩提心的人不为自己,一切为众生,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受,真正能做到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这是普贤十愿,我们从第一愿学,它没有次第,因人、因时、因地、因事而异。
「称赞如来」,人有善心、善言、善行我们称赞,不能嫉妒障碍,嫉妒障碍对自己的伤害非常大。经教里头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嫉妒障碍没有不堕恶道的,而且果报非常凄惨。所以称赞。别人有不善的言行,不可以放在心上,当然更不可以放在口上。中国人讲隐恶扬善,已经不错了,佛法是更进一步,对于一切众生所造的恶业,心里头不落印象,心里头只有善没有恶。礼敬是平等的,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看到了,称赞不一样。五十三位善知识,他都是表法的,代表我们社会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善财童子统统可以去接近、去参学。善恶统统明了,一点都不糊涂。善的称赞,不善的有礼敬没有称赞,你看经文,有礼敬没有称赞,就晓得那是不善的,贪瞋痴慢的。
供养是平等的,没有分别执着。忏除业障是必要的,凡夫哪有不造业的?造业天天忏悔。念佛人用什么忏悔?用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,这个意思很深。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忏悔业障,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我的业障、我的烦恼、我的习气,就在这一句阿弥陀佛当中全部化解掉。如果我这个阿弥陀佛还有夹杂,那就忏悔不掉,那你业障还在。二六时中只有阿弥陀佛,其他什么都没有了,业障也没有了、烦恼也没有了,你得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所以无量寿这一会可不得了,像普贤菩萨这样的大德,无量无边,咸来集会,全部都到齐了,这境界多可观!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