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七十集)  2011/12/7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02-037-0070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三百零四面第三行,最后一句看起:

「按彭氏之说,菩萨度生,须有方便。最胜方便,是教人念佛。念佛生佛国,见佛闻法,终不离佛,故能入佛法藏,究竟彼岸」。这样的经文,对我们初学佛的人,总是想发心帮助别人、成就别人,这是一个最好的开始。诸佛菩萨可以说只有一个愿望,希望众生早一天成佛,早一天脱离苦海,回归自性。可是众生的业障、习气非常严重,他不肯相信、不肯放下,不愿意深究其理,这些种种难关怎样突破?其实释迦牟尼佛已经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,他老人家示现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而是在定中,在菩提树下,在定中讲了一部《华严经》《华严经》是一生究竟圆满成佛的理论和方法,讲得非常详细。听众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初住以上,这些人来参与这次法会;换句话说,不是法身菩萨就没有缘参加这次法会。这度菩萨的,希望他们赶快成佛。然后回过头来对一般凡夫讲什么?讲阿含,他能听得懂的,他能接受的,他欢喜的。真是叫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慢慢循序渐进。

阿含十二年,讲的法门,人天法,教我们怎么样不会失人身,怎么样能够生天。天说得很清楚,有二十八层,分为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然后再告诉你三界之外还有天,有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给我们讲方等,这样子把他提升,提升到大乘。方等讲了八年,《无量寿经》是在方等时候说的。在方等里面我们就能看得出来,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都有,所以开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。八年之后讲般若,般若讲什么?讲真相,诸法实相。般若讲二十二年。那我们就晓得,世尊教化众生最主要的课程是什么?是般若,智慧,真实智慧,通达诸法实相,一切法的真相。二十二年之后,最后的八年讲法华。法华是什么?法华就是华严。你有真实智慧了,这时候可以给你讲一乘法。《法华经》上说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

净宗法门是一乘法。这是个特别的法门,没有达到极乐世界,它是五乘法,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五乘法,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变成一乘法。即使是凡夫,一品烦恼没有断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它也是一乘法。为什么?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享阿弥陀佛的福,阿弥陀佛将他的智慧、福报分给大家共享。不可思议的法门,无量法门里头只有这一个,找不到第二个。可是这个法门要百分之百的诚信,一丝毫怀疑都没有。有怀疑肯念佛、肯发愿,到极乐世界还生到边地疑城。也算不错,在那个地方慢慢的你就发现是真的不是假的,你把那一点点疑惑断掉,你就入品了。现在我们晓得,入品是入哪一品?还是善导大师所说的,「四土三辈九品,总在遇缘不同」。边地疑城里头遇缘也不同,有人听了怀疑,念,拼命念,有更好,没有就算了,抱这种心态;有的是真正下功夫在经典里面参透了,但是他还有疑情,这缘不一样。一入品的时候,入哪一品不一样,有高低不相同。是有高低不一样,但是实际上来讲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得弥陀本愿威神加持,就变成一样了。这个法门能接受的,经典上讲得很清楚,皆是过去生中供养无量诸佛如来,这么深厚的善根,所以他能够一生成佛。

我们今天有缘遇到这个法门,就说明我们过去有相当程度的善根,否则的话,这一生你遇不到,遇到了你也不相信,相信了你也不肯往生,这世界还不错,值得留恋,不往生。总是善根不足!善根不足能不能把它补足?也在遇缘不同,你要遇到殊胜的因缘,短短的几年、十几年,真的把善根补足了。像当年慧远大师东林念佛堂,这一百二十三个人善根不是完全相同,有不具足的,但是一入他的念佛堂,他就补足了。我们想想这个念佛堂讲不讲经?那个时候净宗的经典就是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翻译出来了,《观经》《弥陀经》都没有翻译出来,远公当年提倡念佛法门就根据这一部经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他用的本子肯定是安世高翻译的本子,但是这个本子失传了。安世高翻得好,他是意译,不是直译,跟鸠摩罗什大师一样,他所翻译的文字非常适合中国人口味,中国人看到喜欢。

世尊这些示现我们都要留意,不能轻易看过,我们要向他学习,我们面对社会大众,我们如何来引导他、来帮助他。你看看永明延寿大师,阿弥陀佛再来的。他学禅,在禅宗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再回头来念佛,提倡净土,求愿往生。这个示现有用意吗?有,用意很深。在他那个当年参禅的人多,那是禅宗的法运。佛法是像法到中国来,像法时期禅定成就,禅风很盛。可是参禅真的上上根人才能开悟,开悟才算有成就,小悟、大悟都不能算成就,为什么?你出不了六道轮回。大彻大悟出去了,不但出六道,出十法界,不是大彻大悟决定出不了十法界。所以他做榜样,你们参禅,我在禅宗里头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回过头来学净土。这让大家对他产生信心,他不是说说算数的,他是真干,真开悟了。这就是善巧方便。那个时代众生的根性他了解,他用这个方法能够成就许多人。今天这个时代,大家都相信科学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近代这些物理学家里面,肯定有佛菩萨在里头,他们从科学上证明了大乘经上讲的宇宙的奥祕,宇宙到底怎么回事情,从哪里来的,原来跟大乘经上讲的一样。他们这一赞叹、一回头,让所有学科学的人接受了,道理在此地。

我们现在应该做穿针引线的工作,收集这些科学报告跟佛经上对比,把这些东西有意无意都说出来,将来科学家一听到这个,原来佛经上有,他就来找佛经看。一个时代跟一个时代的根性不一样,要能懂得,那佛道将来就大兴了。这个世界的人向往科学跟哲学,原来真正的科学跟哲学是在佛教经典里头,在大乘里面。汤恩比说的话我觉得这个里头有味道、有意思,「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」,二十一世纪问题重!「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。孔孟学说接引上中下三根,大乘佛法接引上上根人。这都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说不出来。所以这里就给我们一个启示,给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,如何能帮助人相信佛法、相信大乘、相信净宗。帮助人不能着急,一下讲净宗把他吓到了,他马上「这玩意是迷信」,再也不敢学了。现代人心里面想的发财,其次想的求智慧。大乘里面的原理原则,「先以利欲勾,后令入佛智」,你心里想的这个,我就成全你、我就帮助你,然后慢慢引导你出来,他就相信了,兴趣就起来了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福慧圆满具足,真正是所谓心想事成。极乐世界的人,没有一个人不是心想事成。净宗对任何一个人,一切众生,有百利而无一害,到哪里去找这个法门!我们生佛国干什么?就是见佛闻法,不离开佛陀。佛无量寿,每个人都无量寿,天天在佛身边,这才能深入法藏,究竟彼岸。「彭氏之论,深得经旨」,这部经的旨趣,他真的得到了。

下面这句「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」,成佛只为教化众生。「愿者,誓愿也。《法窟》曰:于出世道悕求为愿」。悕者,念也,愿也,故悕求,跟下面这个希望的希求是同一个意思。自己已经成就了,帮助一切众生成就。下面解释世界,「世界者,世指时间」。中国这个「世」字是三个十,三十年叫一世,也就是一个时代,三十年为一世。「界」指的是空间,东南西北、四维上下,这叫界。《首楞严经》曰: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」,世是指时间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界是方位。「汝今当知,东西南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下」,这是叫界;「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」,这叫世,叫十方三世。这是世界,佛家的名词叫法界虚空界,现在的名词叫宇宙。

「等正觉,见《唐译》,是为新译」《魏译》就是「等觉」,这是旧译。等觉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,「等觉是菩萨之极位,将得妙觉之佛果。其智慧功德,等似妙觉,故谓之等觉」。菩萨一共有五十一个位次,这里面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五十个,再上去等觉,所以等觉是菩萨最高的一个位次。他再提升,那是佛的位次,不是菩萨,妙觉,妙觉是佛的果位。等觉跟妙觉只差一点点,所以等觉是等于妙觉这个意思,他不是真正的妙觉,等于妙觉,他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究竟果位差不多,称之为等觉。「昙鸾大师曰:望于妙觉犹有一等」,向上看还有一等,「比下名觉,故名等觉」。第二个意思,「等觉即佛果。《往生论注》曰:以诸法等,故诸如来等。是故诸佛如来,名为等觉」。这个等是平等的意思,一切诸佛如来是平等觉,不像十地,十地不平等,初地跟二地不平等,二地跟三地不平等。到诸佛,真正成佛了,妙觉果位大家都平等,所以等觉是佛位的名称,也能讲得通。所以它有这两个意思。

「又《智度论》曰:诸佛等,故名为等觉。《会疏》云:等觉有二义。一、如来名等觉。二、一生补处位」,叫做等觉,这是前面讲的等觉两个意思。菩萨最高的位次叫等觉,这是菩萨五十一个位次里最高的;到成佛之后,等觉是跟一切诸佛都是平等觉,佛佛道同。「于是注经家于此经文,亦有两说」。这些注解的,注这个经文「成等正觉」「一谓,是住等觉位菩萨,于十方示现八相成道」,是等觉位的菩萨。另外一种说法,这是果佛,这是妙觉如来。「从果向因,示现八相,乃成佛后之力用」。你看看,等觉可以示现八相成道,妙觉如来也是一样的可以示现八相成道。众生有缘!八相成道是到人间。释迦牟尼佛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,他是什么地位?他早就成佛了。所以这是如来倒驾慈航,示现八相成道。他从哪里来的?他从常寂光来的。有没有从实报庄严土来的?有,跟释迦如来一样,在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。从实报土里面来的是补处菩萨,一生补处是等觉菩萨,都有。

「总之,大觉妙用,不可思议,似不必于此二者强执一说,不妨并存。盖因菩萨众多,境界不一也」。何况往下看,低级的这些菩萨也能够示现八相成道。《华严经》里面讲圆教初住菩萨,这个地方应以佛身得度者,他就能示现佛身,就能示现八相成道。还是我们跟谁有缘。而跟我们有缘的人很多,不止一个。有的成佛了,有的在十信,有的在十住,有的在十回向,有的在十地,不一定,我们心才动一个念头,这些有缘人全知道了,都会来帮助。我们再看底下一段,「殊胜权德」,这里头分八科,八个小科,这八个小科就是八相成道,第一个「下生」

【舍兜率。】

「上段末二句,入佛法藏,究竟彼岸。再赞大士之实德。今文及下文两段,则再赞菩萨,普于十方,示现八相成道之殊胜权德」。就是善巧方便。「舍兜率,降王宫,弃位出家,苦行学道」,这底下一大段经文,「表八相成道。但其位不一,凡有五等。《甄解》曰:一、如《华严贤首品》《起信论》。于十信满位,示现八相。《占察经》说四种作佛中,第一信满作佛当之」《起信论》里面讲十信满位,十信满位是什么地位?就是初住位。十信圆满超越了十法界,他离开十法界,他住到实报土。中国大乘里面常说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就是这个位次。说明他刚刚见性,他就有能力在他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,广度众生,他有这个能力。这里讲一个信满,第一个信满成佛,《占察经》的。

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讲四满成佛,我们把这个意思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。第一个是信满,「谓依种性地,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」,一切法不生不灭,「清净平等,无可愿求」,求愿的心断了,这叫信满成佛。这里讲的种性,种是种子,性是性分,阿赖耶识里面种性地。依种性地,他决定信,说明他没有怀疑了,相信一切法不生不灭,清净平等。这是什么境界?现在量子力学家就是这个境界,他们用科学这些工具的帮助,看到宇宙这些现象的真相。物质的现象他看到了,假的不是真的,物质没有生灭;不但物质现象没生灭,精神现象也没有生灭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,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。后头有一句话说,「识念极微细,不可执持」,不可执持就是不生不灭,你说生,它已经灭了;你说灭,它又生了。所以科学家给我们讲个事实真相,宇宙之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独立存在的,它是跟大家交互在一起的,不能独立生存。所以一切法确确实实像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「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真正相信这个事实,人的心就清净平等了。为什么?他没有希求,心就清净了。没有高下,心平等;没有希求,心清净,清净平等心现前,才现前,信满成佛。

第二种「解满成佛」。他用信解行证。清凉大师把《华严》分成这四科。「谓依解行地」,前面是依种性地,是信,这个地方是依解。「深解法性,无造无作」,法性没造作。一念不觉而有无明,法性有没有造作?没有造作。无明跟法性有没有关系?不能说没有关系,也不能说有关系。你要说没有关系,无明从哪里来的?无明是一念迷而不觉。迷的是谁?迷的是法性。法性迷不迷?法性不迷,是你自己迷的,法性不迷。可是我们自己这个人跟法性有没有关系?有关系,没有法性就没有我们自体,所以说不能说有关系,也不能说没有关系。怎么解释才对?有无二边都拿掉,都不要执着,都不要分别,都不要起心动念,解满成佛。所以「不起生死想,不起涅槃想」,生死、涅槃二边不着,没有生死,也没有涅槃。「心无所怖,亦无所欣」。跟《心经》上所说的一样,「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心无所怖,也没有任何欲望,心如止水,如如不动。「解满成佛」,解是明了的意思,「行即所修之行也,梵语涅槃」,翻成中国意思叫「灭度」。这说解满,事实真相明白了。

第三种叫「行满」「谓依究竟菩萨地」,究竟菩萨就是等觉。「能除一切无明诸障,菩提愿行,悉皆具足,是为行满成佛」。明心见性,可是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断;断得差不多了,就差一点点,这一点断他就不叫行满成佛,那他叫证满成佛,就差这么一点。这个地方说明,能除一切无明诸障,一切障碍都断尽了,没有障碍。菩提愿行,悉皆具足,就是本来具足,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业障。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他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智慧具足、德能具足、相好具足,没有一样不具足,找不到一丝毫的欠缺。他当然有能力在十法界、在六道,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他就能示现八相成道。最后一种叫「证满成佛」「谓依净心地,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胜妙功德」。这什么?统统是自性本具的,不是外来的,只要我们放下起心动念、放下分别执着,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。所以不思议胜妙功德是自性本具,不是外头来的。这个净心地是妙觉佛位,成佛之后倒驾慈航,示现八相成道。

我们现在再看念老的注解。念老的注解说,三零五页第四行最后一个字,《占察经》说四种作佛中」,第一个是「信满作佛」,就是初住就有能力示现八相成道。第二,「如《大集经》中,灌顶住菩萨」,灌顶是第十住,前面信满是初住,「十住满位能于无佛世界,示现八相。《占察经》第二,解满作佛当之」。但是统统要缘。缘很多、很复杂,总而言之,不外感应道交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,感应永远纠缠在一起,没有法子分开的。纠缠这个名词是科学家用的,你没有办法把它分开,这个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。

科学家告诉我们,弥勒菩萨也给我们印证,你看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这就是说,心念跟物质现象永远纠缠在一起,而且速度太快,念头才起周遍法界。物质是波动现象形成的,这个波动现象也立刻传遍遍法界虚空界。贤首国师的《还源观》跟我们讲三种周遍,第一种周遍法界,念念周遍法界。而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是讲什么?这是讲十法界。十法界没有离开阿赖耶,阿赖耶是心想,我们的念头都属于阿赖耶。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那阿赖耶就没有了,那个示现就是行满跟证满。前面两种信满跟解满跟阿赖耶还有关系,行满跟证满跟阿赖耶没有关系了,真正转八识成四智。

《占察经》第二,解满作佛当之。三,《仁王经.菩萨教化品》明初地八相」,初地菩萨八相成道,示现八相成道,这是《占察经》里面第三「证满作佛」「四《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》,明究竟地(一生补处)八相示现」,这是《占察经》第四,第四是行满成佛,「一切功德行满成佛当之」。第五还有《华严.不思议品》,诸佛念念出生智,此明佛后得智,出生八相示现也」,这是第五种。第五种《占察经》上没有,第五种是成佛之后。因为前面四种因中示现,等觉菩萨没有证得妙觉,还算因地。第五种,他已经证得妙觉位,是究竟圆满的佛果,他不在实报土,他在常寂光。常寂光在哪里?常寂光无处不在,常寂光无时不在。佛经上给我们说佛菩萨的示现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。常寂光里面没有空间、没有时间,当下便是寂光净土,我们起心动念,他怎么会不知道!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众生起心动念全知道。确确实实像一个看不见、听不到、捉摸不到的网,这个网非常之密,遍布在法界虚空界。它没有形相,它不是物质,它也不是意念,它也不是自然现象。所以等觉更深的一层意思,入到这个常寂光就是平等觉,成等正觉。「等正觉」这个名词是新译,玄奘大师他们译的,妙觉如来。菩萨位次里面的等觉,他还是住在实报土里头,那是菩萨。这个等觉是如来,不是菩萨。所以等觉这两个意思,我们都得要知道。

《华严.不思议品》里面讲,诸佛念念出生智。念念不是佛,佛没有念头了,随着众生,众生念念那是感,佛法尔有应,自自然然有应,众生有感佛就有应。应,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说得很多,感应有四种,显感显应,显感冥应,冥感冥应,冥感显应。我们凡夫烦恼习气很重,对于冥应,冥感冥应我们不知道,显感冥应也不知道,粗心大意。佛菩萨有没有应?有应,我们没有觉察到。我们能够觉察的是明显的应,我们的冥感佛显应,我们显感佛也显应,我们知道,能觉察到。所以清净心、平等心重要,真功夫就在清净平等觉,本经经题上显示出来了。关键是清净平等,觉是自然的,只要心做到清净平等,哪有不觉的道理!所以清净平等是定,是属于禅定。清净就不染污,平等就没有高下。阿罗汉、辟支佛不染污,还有高下;菩萨分别没有了,所以平等性现前,出生八相示现也。

这五种,前面四个「因中示现」,第五是佛,「佛后」,就是成佛之后的「业用」「斯经所明,若依诸师,多是第四(补处)作佛」。每人看法不一样,就是「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」。下面念老说,「若依今宗」,我们依净土法门,「此中无所属」,净土法门不可思议,「以弥陀巧方便回向所作故,因果共不可思议。若强论之」,勉强来说,「或应在第五(佛后)之中焉」。八相成道有佛、有菩萨,有深位的菩萨,还有浅位的菩萨,都能做到。「由上可见,示现八相成道之人,阶位有五」,这五种阶位里头都有这个能力。就是「一般只知补处成佛所现」,这是一般大众他对实际状况不了解,只以为是补处,就是等觉菩萨来示现八相成道。《甄解》则偏重为佛后。诸说不妨并存,五位不妨齐有。盖十方来会之菩萨无量无边,其阶位于平等中,亦不碍于差别也」。这个是事实真相。

「又八相成道指本师释迦与一切诸佛示现成道之通途」。也可以说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与众生有缘,应以佛身而度脱之,他们就现八相成道的佛身跟大家说法,大多数都是用八相成道。「但诸经论因开合不同,所说亦异。或说七相,乃至九相、十相。今说八相者,乃从经论之多数也」。讲八相的比较多,有讲九相的,有讲十相的,也有讲七相的,这个里头是开合不一样。「再者八相之中,内容亦不尽同。《大乘起信论》谓八相为」,第一个「从兜率天下」,这第一个相,第二个「入胎」,第三个「住胎」,第四个「出胎」,第五个「出家」,第六「成道」,第七「转法轮」,第八「入涅槃」《大乘起信论》这个说法。但《四教仪》里头说法就不一样,第一个「从兜率天下」,第二个「托胎」,第三个「出生」,第四个「出家」,第五个「降魔」,第六「成道」,第七「转法轮」,第八「入涅槃」。这两个对照,「便知,《四教仪》是开《起信论》之成道为降魔与成道」,把成道开成降魔跟成道两个,「合《起信论》之入胎与住胎于托胎」,合成一个。「可见两者,只是开合不同,内容无别」《嘉祥疏》《四教仪》《魏译》之八相」,就是康僧铠的本子,「甚合于今此会集本。故仍依之」。嘉祥大师的《无量寿经义疏》,依《四教仪》的判法,跟这部经里面所讲的相同,所以注解也就依据《嘉祥疏》「舍兜率是第一相。降王宫是第二与第三两相。弃位出家,苦行学道是第四相。降伏魔怨是第五相。成最正觉是第六相。请转法轮,常以法音,觉诸世间及以下诸句是第七相」,下段经文当中,「于此中下,而现灭度是第八相」

「舍兜率」,这再解释,「即第一相从兜率天降生也」。兜率有翻译成「兜术、睹史多」,这是翻译的人翻得不一样,梵文是相同的,它是一名,所以「译音有异」「其义为妙足,知足,喜足等」,有这个意思。「乃欲界中第四天」。这个里头有很深的意思,你想成佛,你想回归自性,要怎样才能够回归?要知足。你要不知足,你就有贪心,你就有妄念,你就回不了。为什么菩萨要示现成佛先要住兜率天?就是示现知足。重要!知足就常乐,知足心是定的,没有欲望,你看这个意思多深。欲界六层天,他为什么不生在别的天,他要生在兜率?他是知足的意思,表法。所以他不住化乐天,不住他化自在天,也不住初禅、二禅,他住兜率。我们一定要懂得表法的意思,菩萨想成佛,一切知足,妙足。「内院现为弥勒大士之净土,外院则为天众欲乐之处」,这是讲兜率天,内院知足,外院喜足。为什么欢喜?一切法他满足了,他就欢喜,所谓知足常乐,说明这个道理。

《普曜经说法门品》云:其兜术天,有大天宫,名曰高幢。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。菩萨常坐,为诸天人,敷演经典」。兜率天简单的状况略略的提提。这个菩萨就是弥勒菩萨,在兜率天有他的居处地方,大天宫、高幢,菩萨在那个地方,为诸天人讲经教学。我们看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为一切往生的大众讲经教学,从来没间断,现在我们看补处菩萨在兜率天也是讲经教学。为什么?大众没有证得妙觉果位,不讲经教学行吗?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到,深深体会到,佛法原来就是教学。所以在《仁王般若经疏》上讲的话,这就有道理。有讲经的,佛跟菩萨讲经,有听经的,有真修行的,有证果的,叫正法久住;有讲经、有听经的,有真修行的,没有证果的,这叫像法;有讲经、有听经的,没有真修行的叫末法。末法虽然听经听得很明白,他没有做到。如果讲经的没有了,听经的也没有了,叫灭法。

那我们就知道,这个地区供养的有《大藏经》,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保佑,这个地方会不会遭灾难?有供《大藏经》,但是没有讲经的,也没有听经的,也没有依教修行的,这地方要不要遭灾难?照样有灾难。如果只要供《大藏经》就能消灾免难,这一部《大藏经》要不了多少钱,每家都可以供,是不是这个地方就不会遭难了?我们人一样干杀盗淫妄,他会不会遭难?照样遭难。供养《大藏经》,把它收藏在那里叫供养,错了,那是供,没有养。怎么叫养?每一天读诵,依教奉行,那叫养,用《大藏经》养我们的佛性。只供没有养不行,我们的心行跟《大藏经》完全相违背,这个道理要懂。

因为有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,为什么这个地方寺院、庵堂都供养《大藏经》,这个地方还要遭难?所以你要相信佛的话,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,灾难从哪里来?心想来的。我们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众生,心里想什么?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疑,想这个东西;干的是什么?怨恨恼怒烦、杀盗淫妄,干这个,他能不遭难吗?佛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。出家人收藏这些经典,自己不看,又不肯给别人看,果报在哪里?在阿鼻地狱,叫吝法。你收藏《大藏经》,自己不看,也不给别人看,这不是吝法吗?我们这个道场悟泓法师做这个示现,现在遭难了,认真忏悔,知道过去错了。我劝他很多次,不听!跟他讲的时候,满口是是是,都是,是完了以后就完了,什么也不是。现在遭遇到困难,业报现前。这个示现提醒我们大家,我们如果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知道这是错误的。布施经典也要看人,他能读,布施他有用处;不能读,布施他没有用处。能读、能解、能行,那个功德就很大,说不定帮助他成佛,帮助他往生,这好事。布施多,布施一万个人,当中有二、三个成就,就不得了,就很大的功德。那其他的?其他种个善根。你布施他一本经书,至少经题他看见了,「一历眼根,永为道种」,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佛的种子,这一生不起作用,来生后世以这个善根遇到佛法它起作用。所以布施经典、佛像,有什么样的功德、什么样的好处,我们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下面说《佛地论第五》云:睹史多天」,就是兜率天,「后身菩萨」,菩萨最后身,他要成佛了,所以他等觉菩萨,「于中教化」,兜率天的内院,等觉菩萨在那个地方教化众生。「后身菩萨即一生补处菩萨。此世界」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「三世之补处大士,皆从此天降生」。这个示现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学弥勒菩萨的知足,要学弥勒菩萨的慈悲,要学弥勒菩萨的放下。下面是八相成道第二段「托胎」,第三段「出生」,这两相是在一句话里头。

【降王宫。】

你看从兜率天下降,降生在王宫,统统都有很深的意思。为什么不降生在普通人家?佛菩萨降生都是降生在王宫,为大家表演的。你看看世间人,什么人不要地位!叫争名夺利。王位,最高的,没有比王位更高的,财富也是最足的,富贵到了极处。出生在这个地方,然后能够放下,出家去了,这个不简单,这就说明出家修道比做国王还要殊胜。你看人家有王位的继承他不要了,这个意思很深很深!世间人所希求的他不要,世间人不要的他要,他要什么?要的是道,他出家修道去了。『降王宫』,降生在王宫。他可以选择,我们不行,我们凡夫到这个世间来,凭什么来的?业力。真的所谓「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,我们在六道轮回,生生世世都是被业力主宰,自己做不了主。

人要学佛,老师是关键。我遇到章嘉大师,章嘉大师教给我,《楞严经》上所说,「将此身心奉尘剎,是则名为报佛恩」。我们这一生走的这条路,信佛诚信,解佛经教,我们能理解,能读诵、能理解,依教修行。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榜样,我们这一生学他,那这一生你就超越了业力,你那个业报身不起作用,这一生当中佛菩萨照顾,佛菩萨做主,这多自在!一生当中的际遇、遭遇,全都是佛菩萨安排的,有顺境有逆境、有善缘有恶缘。菩萨为什么这样安排?来磨鍊我,千锤百鍊,看你动不动心,看你会不会退转,你禁得起禁不起考验。这作佛!我们选择净土法门,终极的目的是等着阿弥陀佛来接引我。什么时候来接引,是阿弥陀佛做主。阿弥陀佛还没有来,我就知道我还要在这个世间来受考验、来受折磨;到阿弥陀佛点头可以了,他就来接我走了,我在这等他。这个自在,自己于自己什么都不操心,什么都放下,真正学到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普贤十愿要落实、要真做到。这部经,你看序品第二品里面「德遵普贤」,我们现在念的,还没有念完,德遵普贤。普贤菩萨十愿是修学净土行门最高的指导原则,头一个「礼敬诸佛」,我们有没有做到?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我们是不是真的把一切众生当佛来看待?还没做到。没做到,还再遭折磨,磨到哪一天把你这种烦恼习气、贡高我慢磨得干干净净的,看到蚊虫蚂蚁都说阿弥陀佛,那就是阿弥陀佛,才行!对牠恭敬、礼拜、供养,向牠忏悔。

降生王宫这一句里头包含着有「第二相之托胎,与第三相之出生」,这两相包括在这里头。「本师释尊之托胎,如《因果经》云:于时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,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。从右胁入,身现于外,如处琉璃」。这是说菩萨来投胎,他是从右胁入胎的。在胎里面,外面人能看到,象是琉璃,就象是玻璃一样,隔着玻璃看到菩萨在摩耶夫人身体里面。「至于出生则如《涅槃经》云:从母摩耶而生。生已」,生下来,「即周行七步」,七代表圆满。「周行者,乃指四维上下之十方。《净影疏》曰:于十方各行七步,示现丈夫奋迅之力,于十方独出无畏」

世尊出世,一般经上讲四方,东南西北各走七步,一个手指天,一个手指地,说「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」。有一些信仰其他的宗教,看到佛经上这些话,跟我说释迦牟尼佛太傲慢了,一出生下来,就天上天上,唯我独尊。这句话里头「我」是大学问,我指的是什么?常乐我净的我,不是这个身体,禅宗里面所谓的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那个我。那个我是谁?佛!学佛的同学对这个「我」一定要认识清楚,否则的话就变成傲慢了。佛在大乘经上常说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谁的心想?我的心想,那才叫我。「我」在佛法里头有很深的意思,《佛学词典》里面讲八个我,通常我们讲两个,最重要的,我是主宰的意思。今天我能不能主宰?不能。我要能主宰,我身体健康,永远不生病,永远不老。能不能做到?做不到,可见得没有我。世间人心目当中我这个概念,佛法里头不承认。第二个重要意思是自在。你的身心都不自在,受外面境界的干扰,所以没有我。佛法讲我是真我,不是世间人所说的我,真我是真能做主宰,真正得大自在。那个我是什么?那个我是自性,明心见性就把我找到了。

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说,法身里头有我。法身里头有常乐我净,般若里面有常乐我净,解脱里头有常乐我净。法身、般若、解脱叫三德祕藏,自性本具的三德祕藏,这三种里头有真我、有真常,常是什么?永恒不变是常;有真乐,乐是什么?没有苦,三苦八苦决定没有;有净,净是清净,本自清净,一尘不染,就是常乐我净,这四种净德,自性里头本来就有的。佛讲的是这个我,那真是「天下天上,唯我独尊」,这个尊是尊重。换句话说,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说的什么?就是讲的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就是讲的常乐我净。这个三德祕藏你证得了,就成佛了。所以世尊一出生做这种示现。

「又《魏译》曰:从右胁生」《释迦谱》里面也说,「菩萨渐渐从右胁出」,他从右胁入胎,还从右胁出胎。

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科注讲记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