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四十五集) 2011/11/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045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净土大经科注》第二百二十六面第三行,从第二句看起:
「又《宝莲佛光品》曰: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,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。」三十六也是表法的,在密宗里头表大圆满,也就是无量无边、无数无尽的意思,全都在其中。「华中」,花放光,光中有佛。「夫一光者,乃莲光中三十六百千亿分之一」,这讲一光,「是表至极微细也。而一光中含摄三十六百千亿佛,表极微细中含容一切诸法也」。这是表极其微细里头含容一切诸法,「微细兼容安立门」。这个现象被现代的科学证实了,现在科学家肯定,任何一法统统圆满具足一切法。心理现象,我们动一个念头,这一个念头里头具足遍法界虚空界,乃至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都在其中。物质现象亦如是,经上所讲的是物质现象,也就像现代所说的量子、小光子、中微子,这小到不能再小。任何一个小的物质现象,里面圆满含摄着遍法界虚空界,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现象都在其中。所以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。这里头说明一个最重要的一桩事情,就是肯定了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,这个一体到没有办法分割。所以性德里头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神通、圆满的德能、圆满的相好,真的不缺。
在现前,我们凡夫境界里头显不出来,前面我们看到隐显二门,显了、隐密,这个东西不是没有,隐密了,不显。为什么不显?我们有了障碍,我们的身、心都有障碍,这个障碍就是佛常说的烦恼、习气,统而言之称之为业障。业这个意思就是活动,波动的现象就是业,包括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有一切的活动。与自性相应的是善业,与自性相违背的是恶业,善业、恶业统统是障碍,障碍我们见不到事实真相。所以佛菩萨教我们造的是净业,净业是什么?净业里头也有恶业,善恶都有,只是他不着相。所以大经上有句话说得好,「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着重在离,离就是心里头干干净净。你修善、你造恶心里干净,一尘不染,修善不着修善的相,造恶不留造恶的相,都不执著,这就对了。
为什么佛菩萨造恶?必须用那个手段他才能得度,这是善巧方便。有人遇善得度,有人怕恶得度,只要你得度,手段是可以随便用的,没有限制的。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有恶度,甘露火王的瞋恚,那还得了吗?小小不如意就雷霆大发,他是度众生的。他就好像舞台上表演,演戏一样,他不是真的,他是假的。不是真的动了瞋恨心,什么心?大慈悲心,要用这个方法来表演。胜热婆罗门的愚痴,那就用贪瞋痴,伐苏蜜多女的贪,贪婪,用贪瞋痴,就度那个贪瞋痴那一类众生,让他回头。菩萨度赌博的人,一定示现一个赌徒,手法高明,每次去赌钱他都嬴钱。别人就向他请教,你是怎么赢的?他就给你说佛法。所以法不是定法,应当用什么法你就得用什么法,你才能普度众生。只用善不用恶法,善那一面根机的人得度了,但是要用恶法来度那一类根机的人就不能得度。佛菩萨妙用就在此地,称之为妙,无论什么法在他那里,他都是帮助人回头,帮助人觉悟。所以,这一门很重要很重要,这一门跟下一门是连起来的,下一门是讲重重无尽。真正不可思议,微细里头还有微细,因为它微细里头有世界,这个世界之大不可思议。
一一光中有无量佛,每一个佛都在一个世界教化众生,一佛刹,佛刹里面有无量无边众生。无量无边的众生,那你晓得有多少尘毛?每一个尘毛里头又有世界,世界里头又有尘毛,尘毛里头又有世界,没有边际。当年贤首国师大概就是讲十玄门,皇上听不懂,重重无尽他没有办法体会。国师很聪明,跟皇帝建议:你在大殿的旁边建一个八角亭。皇上就照办,亭子一建好,贤首国师说,你把八面放一面镜子,每一面放一面镜子,上面放一面镜子,底下也放一面镜子。统统设好了,请皇帝到亭子当中站一下。他那里头一站、一看,镜子跟镜子一对照,明白了,这个道理明白了,重重无尽。可以试验得出来的。你来看看你那个身相在里头,每一面镜子互照,那个相无量无边、无数无尽,让他亲自看到。这是什么?这是把它放大了,原来只是一毛一尘,一点点,放大了,让你看见。
确实是如此,但是要记住佛的一句话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不是真的。真的呢?真的没有相,它能现一切相。所现的一切相全是虚妄,叫凡所有相全是虚妄。不但十法界的相是虚妄,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是虚妄,没有例外的,佛没有说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诸佛如来实报土例外,没有这个说法,查遍《大藏经》没这个说法,所以实报土也是虚妄。佛报土到什么时候你知道它虚妄?无始无明烦恼的习气断尽了。断尽了,正在断的时候是等觉菩萨,断尽了就不叫等觉,叫妙觉,妙觉如来。那才叫真正究竟圆满,无上正等正觉。在正加个无上,等觉上面还有上,他不能说无上,妙觉是真的无上。一证到这个境界,实报土就没有了,等于说又是一场梦醒过来。这醒过来之后看到是什么?常寂光,就是自性,完全圆满的回归自性了。
回归自性还有没有作用?有,作用之大决定超过实报土的法身菩萨,真正是遍法界虚空界。包括这个地方所讲的微尘里面的世界,那世界里头的微尘,跟他完全都感应道交。众生有感,自性就有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,自在无碍。虽现身,前面说的隐显具足,他绝不是偏着一面,他都是圆满的。《般若经》上常说的一句话,「现而无现,无现而现」,这就是圆满具足。我们凡夫做不到,现这个身就不能够无现。人死了,这个身没有了,这个身就不能现前,就不能够显现,所以不自在。到妙觉如来是圆满的自在。
我昨天又得一个信息,悟梵生到实报土了。第一个信息是刘老师传的,这都不同的人传来的信息。是不是真的?是真的,说明善导大师所说的,「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」。我们能不能到实报土上上品往生?可能,关键完全是操纵在自己。梵师造的是地狱罪业,她自己忏悔,她真的觉悟了。莹珂法师造的是地狱罪业,这宋朝时候,他三天的忏悔就感动阿弥陀佛来现身,来教他,又三天就往生了。他没说他的品位,我们相信他的品位很高,决定不在下面两土。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,真正忏悔就后不再造。这几个示现给我们很大的鼓励,我们这一生做错的事情很多不要害怕,不要放在心上,你把那个心换一换,问题就解决了。把造作罪业那个心换成阿弥陀佛,那个造罪的心把它放弃掉,放下,心里头装上阿弥陀佛,问题就全解决了。我们在前面「概要」讲机缘这一段的时候曾经说过,什么人是这个法门的当机?它的条件只有三个,信、愿、持名,就是当机。品位高下在乎你放下多少,你放不下,往生的品位低;彻底放下,那就是实报土的上品上生。为什么放不下?对极乐世界、对娑婆世界没搞清楚,所以才造作许多罪业。
修行,我们相信佛在经上所说的,不是一生一世。有缘遇到净宗法门,能信、能愿、能行,不管行得得力不得力,肯定都像经上讲的,你们过去生中,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。在你这一生修学最后的阶段,缘要是成熟了,什么是成熟?自己真的肯放下,真的后悔做错事情,对不起佛菩萨,对不起护法,对不起大众,真回头了,这个力量不可思议,就能大幅度把品位提升。是不是自己希望提升品位?根本没有想到,自己想到的只是忏悔自己的业障,没有想到品位。业障消除,品位就上升了,这自然的道理。如果心里面还有个我要求高品位,可能你上不去,为什么?这是个妄念,是个障碍。这个障碍,佛在经典里面都教我们放下,把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的愿求都要放下;我们的求,只求往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。古人有例子,现前也有例子,不相信就没有法子了。
如果我们真的能信得过,直下承当,我们就会非常认真的去改过自新。每天反省,像袁了凡用「功过格」的方法,这是对初学的人很有效果。功过格是根据道家的《太上感应篇》编的,《太上感应篇》给我们讲善恶果报,一共讲了一百九十多条,不到两百条,文字也不多,每天念一遍,对照一遍。或者就是依《无量寿经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这个六品经是《无量寿经》里面的戒律。我们净宗学院建立之后,就用这六品经文做晚课,必须读诵的,早课我们只读第六品,四十八愿。持戒念佛。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候,全球的灾难频繁,人心惶惶,这些菩萨来给我们做示现,来现身说法,会产生一定的效果。增长我们的信心,加强愿心,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。不但弥陀加持我们,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例外,为什么?是一个共同体,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一体哪有不照顾的道理!
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,第七段,「因陀罗网法界门」。「以上微细兼容门,明一重之相入相即,而未明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之义。」实际上是重重无尽,无法想象。这个境界,大乘经上常说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就是你说不出来,你没有办法说,你也没有办法想,你想不到。我们中国老祖宗,佛法没传到中国来之前,说了这么两句话,跟这个意思完全相同。中国人讲大小,大,多大?「大而无外」,找不到外,这讲大;小呢?「小而无内」,重重无尽就是小而无内。今天科学里面讲宏观宇宙、微观世界,它都有界限的,佛法宏观跟微观没有界限。为什么没有界限?他没有起心动念,只要有起心动念就有界限、就有局限;不起心不动念,没有界限,真的是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。要想把这个事情表明,重重无尽的相即相入,这是诸法实相。「故假因陀罗网为喻」,用这个比喻来说,「以明此义」,显示明了这一门的义趣。「因陀罗网者」,这给我们先说明这个东西,这是「帝释天宫所悬之珠网」,宫殿里面的一个装饰品。谁的宫殿?我们中国人讲玉皇大帝,他的宫殿。佛法讲帝释天,就是忉利天,忉利天主或者忉利天王都可以,他宫殿里头悬的珠网。
古时候帝王,宫殿里头也有珠网,没帝释天这么大、这么庄严。大的寺院,因为佛菩萨是帝王的老师,历代帝王很少没有皈依三宝的,都称佛菩萨为老师。所以佛菩萨的宫殿可以用帝王宫殿一样的形式来建造,其他的是不可以的。这是皇上的老师,他尊师重道,所以他可以给佛菩萨宫殿建成宫殿式的建筑,里面有罗网。可是现在在一般寺院见不到了,我记得北京好像还有,北京是皇宫里面,好像是铜丝编的。它的用意在哪里?因为宫殿的建筑,梁栋都是彩画的,都是艺术品,高贵的艺术品,怕鸟在上面蓄窝把它破坏了。所以用铜丝编成网把它保护住,你可以看,你手不能摸它。在日本,有些寺院里面还有,我在日本看过。但是帝释天宫里面这个罗网,网与网交叉的地方它系的是宝珠,这就不容易看到。这些宝珠,见到光都有反射,这有反射光,那个反射的光就非常之美,你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看颜色不相同。这个我们现在也常常见到,我们一般大的客厅,富贵人家点的灯,点的灯用的是水晶,水晶这些片或者是珠也有这个作用。因为光的角度不一样,它的彩色不一样,有红的、黄的、绿的、紫的,各种颜色都有,它角度不相同。不是它有一定的,你从哪个角度去看,从这个角度看是红的,这边角度看它是蓝的。其实它本身什么颜色都没有,我们晓得这是光线的折射,出现的这些彩色。
每一个珠,这个房子里面所有的都照在里头,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,都照在里头。所以这一个珠,千珠之光彩都在它一个里头,它也在每个珠的里头,显示出重重无尽的意思。所以,「网有千珠」,这宝珠,「互相映照」。「一一珠中」,每一颗珠「各现一切珠影,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现。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,复现于其余九百九十九珠之中,是第二重之影现。如是千珠重重映现,无有穷尽,以喻诸法之相即相入,重重无尽」。他说这三重意思我们能理解。我们今天,大讲堂里头、大的会议厅里面,没有这个罗网,没有这些宝珠,但是有电灯。你看一个大讲堂里头有多少支灯光,每一个灯光里头有所有一切灯光照着它,它也照见一切灯光,一个道理,光光互照。互照之光又融入一盏灯里头,而这一盏灯又跟所有的光融成一体。你细细去观察你就明白这个道理。说明什么?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都是互相映照,都是相即相入,没有一个是例外的。无论是精神现象、是物质现象,没有一个不是兼容相即的。那我们就晓得,我们跟释迦如来、跟弥陀如来、跟十方诸佛如来,是不是相即相入?是的。不但相即相入,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都跟他相即相入。细胞还太大,细胞再分细,原子、电子、粒子、夸克,到小光子,愈分愈细,统统相即相入。
我们说一句,我身即是阿弥陀佛行不行?讲得通。我这个身跟阿弥陀佛的身相即相入,它怎么不是一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。我身即是释迦如来,我身即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,这话没讲错,是事实真相。这是佛。回过头来,往后面去看,我们这个身跟阿鼻地狱是不是相即相入?跟罗刹、饿鬼是不是相即相入?是,怎么不是!跟树木花草相即相入,跟山河大地相即相入。科学家给我们讲三种现象,把整个宇宙万事万物全包尽了,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,我们跟这三种现象统统相即相入。让你从这些地方真正认识,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你伤害别人不就伤害自己?你破坏地球生态环境,那不就伤害自己?爱护别人这真正是爱护自己,自他不二,生佛不二,众生跟佛不二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不二法门,确实是一体,只是你自己迷惑不知道、不认识,你分自分他彼此对立,自己跟自己过不去。
我们也举个比喻,眼睛跟耳朵对立,耳朵又跟鼻子对立,不就像这样吗?不合作。这一不合作就生病了,问题就出来了。法界虚空界本来是和谐的,本来是圆满的,现在是不是还是和谐圆满?是的,是我们自己错误的观念,自惹麻烦。这个麻烦全是虚妄境界,不是真实的。惠能大师明心见性,看到真实的,告诉我们,真实是什么样子?本自清净,一点污染都没有。真的,他见到我们所谓隐密的那一面。我们今天见到是显了的这一面,隐密那面没见到,惠能大师障碍去掉了,隐密也见到了。显了这一面是虚妄的,隐密的那一面是真实的;显了这一面是阿赖耶,隐密的那一面是真如自性,没有妨碍。阿赖耶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真的确实没动摇过,「本自清净,不生不灭,本自具足,本无动摇,能生万法」。自性是体,我们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说,清净、不生不灭,本自具足、本无动摇这是它的相,能生万法是它的作用,体相用具足。体相作用都不可思议,这把自己真正的灵性找到了,禅宗所说的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究竟圆满的回归自性,在我们这一生当中证得,这多幸运、多殊胜!大事因缘无过于是,在这一生遇到有多幸运,遇到我们就得圆满成就,可不能把它放弃。
我们看念老下面引《大疏》。「《大疏》云:若两镜互照」,两面镜子互照,「传耀相写」,这就是贤首大师造八角亭这个意思。清凉大师这两句话是有根据的,贤首是他的老师,他老师让皇帝建一个八角亭,看到重重无尽。「在本经中《宝莲佛光品》云:众宝莲华周满世界,一一华中」,每一朵莲花,「出三十六百千亿光,一一光中,出三十六百千亿佛,一一诸佛,又放百千光明,普为十方说微妙法,如是诸佛,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」。这些文字,初学的时候读这个东西都认为是神话,但是对释迦牟尼佛很佩服,为什么?他能说得出来,我们都没想到。佩服释迦牟尼佛聪明,真高明,能想出这些形容词,这不是普通人能想得到的。殊不知这不是想的,事实真相,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一粒微尘里头有虚空、有法界,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有宇宙,整个宇宙在哪里?在一粒微尘里头。
这个神话被现代科学家证明了,证明它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现代科学说的全息的概念就是这个,他用一张照片来说明这个现象。全息照片是怎么照的?是两道雷射光照射的时候,用照相机照出来的。但是这个照片冲洗出来之后你什么都看不到,看到是一条一条的,必须要用雷射光照这个照片,就看到照片的画面。奇怪的是,把这个照片剪成两张,看每一张都是圆满的照片,这就变成两张了;把它剪成四张就变成四张,都是完整的,没有一丝毫欠缺;你把它碎成一百片、两百片碎片,每一张还是完整的。科学家称为全息画面,部分跟全体是一不是二。所以,每一粒微尘就像全息的碎片一样,里面的画面是整个宇宙,一丝毫欠缺都没有。《华严经》上,乃至于我们汗毛的尖端,这是正报最小的,汗毛的尖端,依报最小的是微尘,里面都是圆满的宇宙,一法不漏,全在里头。我们就想象到,佛有多少身?无量无边身。回过头来再想想我们自己,我们自己有多少身相?每一粒微尘、每个汗毛都有我们的身,都有我们活动的信息,全记录在其中。
如果我说我们有什么隐密,外国人讲隐私权,你隐到哪里去?隐不到!心浮气躁的凡夫,对他们可以隐,他不知道。放下烦恼习气的人,你就没有办法隐暪他,他全知道。我们从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就相信,有佛菩萨知道,佛菩萨没有烦恼,有鬼神知道、有天神知道,他们有烦恼,比我们轻。鬼神跟天神都有报得的五通,他不是修得的,他是报得的。所以堕落到幽冥界,鬼有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,这五种他都有,能力虽然不大,比人是高明多了,人不如他。他受的业报,感受的业报,业报苦,消他的业障,受苦是消业障。
这是举佛的例子,佛能够放光现瑞,光中化佛,佛又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。像《观世音普门品》所说的,众生有感,菩萨就有应,感应道交法尔如是,决定没有空过的,这叫普度众生。上面第六门中已经说明「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,是微细兼容门,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」,我们前面学到的。「更征其前后之经文,则可广显重重无尽之相即相入之妙义」,就是这一段所说的。知道相即相入,我们意念当中相即相入好懂,我们想一个人、想一桩事、想一样东西,我们讲脑海里头就有现相,这个相即容易懂。我们这物质身体,汗毛端这是物质,我们身上的细胞,细胞是物质,物质也是兼容相即的,这个我们不懂。但是是真的,确实是相即相入,为什么?因为境随心转。境是物质环境,是随着意念在转,意念相即相入,物质哪有不相即相入的道理!我们想一块砖头,我们跟砖头相即相入;我们想一棵树木,我们跟那个树木相即相入,乃至于不同维次的空间没有例外。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有障碍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没有障碍,完全是相即相入。我们在烦恼当中是不是还有相即相入?是有,怎么会没有?只是自己不了解事实真相。
六道凡夫都随顺自己的烦恼、习气过日子,这叫造业。《地藏经》上讲的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,「阎浮提众生,起心动念,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」,这话说真的。什么时候不造了?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不造了。念佛人能做到,念佛人真把这个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万缘都放下,就不造业了。自己有了一定的功夫,你一定会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所有一切的造作是净业。为什么?因为你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你帮助别人无论是作善作恶,不会染污阿弥陀佛,不会影响阿弥陀佛;就是你的心是清净的,你的心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这叫净业。善跟恶都是染业,不是净业。念佛的人,心就是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心清净的,所以这叫净业。凡夫看不出来,有功夫的人看出来,真正能够不受外头环境的影响了,知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就不会影响。你要以为外头境界是真的,就影响;你知道外头境界不是真的,就不受影响。心里头住定了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,叫真修净业。
这个地方要记住,不是你不做工作,不是不问这个世间,什么都问,什么都不放在心上,高明在这个地方,叫妙用。不放在心上。提升自己的境界,帮助有缘的众生,什么叫有缘?能信就有缘,能愿有缘,肯念佛的有缘,求往生的有缘,这有缘众生;他不相信,他不能理解,这是无缘。无缘的人要帮助他种种子,种子是什么?让他看到阿弥陀佛,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,见到阿弥陀佛的形像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就知道造像的功德。造一尊很庄严的阿弥陀佛佛像供在那个地方,多少人看见了,所谓「一历眼根,永为道种」,就把阿弥陀佛的种子种在他阿赖耶里头,造像的功德。这个世间有许多人愿意做这个事情,好事,不是坏事。但是这个种子要起作用会要很长的时间,不在这一生。在这一生当中能起作用,最重要是教学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有道理。每天讲,讲久了大家慢慢相信了。愈久信心就会愈深,为什么?心愈清净;愈清净,生智慧不生烦恼,生智慧就明了了。所以这个教学的时间愈长愈好。清净心现前,平等心现前,到觉心现前,这是三个阶段。真正信心现前,肯念佛、肯求生,凡圣同居土;清净信心现前,生方便土;平等觉心现前,生实报庄严土。
平常我们学经教,印象很深,学了多年,悟梵是个例子。但是怎么样?不相信,所以她才会造业。可是阿赖耶里头印象很深,到临终的时候见到佛了才真相信,那个不信一转就变成坚定信心。这个要靠缘分,没有缘分,虽有业习种子,没有缘分依旧不起作用。她这个缘分就是这么多人帮助她,我听说念一万多部《地藏经》,为什么念?为她念的,给她回向。经上讲得很清楚,念经的人得七分之六的功德,念经的人得,回向给她,她得七分之一。一万部就相当可观,一万部的七分之一,这是真实功德。我们这个地方每天讲经、分享,功德都回向给她,她也是得七分之一。这是缘,这个缘她才能见阿弥陀佛,见阿弥陀佛才晓得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,把过去所学的统统才起作用。
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学习,阿赖耶里头没有那么多的能量,没有眼前这么多人的帮助,你见不到佛。不见佛,你还有怀疑,你还不相信,见到佛之后断疑生信,品位一下就拉高,从凡圣同居土就能拉到实报庄严土。不是偶然的。所以听经,听不懂也有好处,如果有这个缘它起作用。说明要多听,如果要不多听,释迦牟尼佛何必四十九年天天讲?你就想这个道理。他天天讲,还不就是希望你天天听吗?你听,对他没什么好处,对你自己有好处,分分功德都是成就自己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,我们的修学是为自己,不是为别人。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,原因是阿弥陀佛彻底明了我们跟他是一体,他跟我们相即相入,他知道,我们不知道。但是我们自自然然也跟他相即相入,我们不晓得,佛知道,我们在迷,他在觉。
我们再接着看下面的文。「如是则极乐国中,有无数莲,莲放光,光现佛,佛现国土,土中又有无数莲,莲复放光现佛,每一莲华喻一帝珠,如是莲华周遍佛国。可见本经正显《华严》因陀罗网重重无尽、事事无碍之玄门」。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这个意思,极乐世界有,而且非常明显。我们读了这个经文,现前就有相即相入的这种感受,就能享受到,说明这就不是假的。我们感受有浅有深,这个不一样,但是真正冷静下来,把一些境缘暂时放下,就能体会到。如果长时间沐浴在其中,你会感到法喜充满,我们在现前就能享受极乐世界的气氛,就能够享受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。大乘经我们学了这么多年,只要稍稍提示,我们会联想很多,把无量之网愈看愈清楚、愈想愈明白。
下面第八,「托事显法生解门」。由上所说的重重无尽,「故尘尘法法皆是事事无碍法界」,这一句很重要。尘尘是讲物质现象,法法里面包括了精神现象跟自然现象,皆是事事无碍。为什么?相即相入,确确实实它是一体。「故可任就一尘一事,显此法界全体」,这就是全息的世界。任就,任何一尘、任何一事,没有特别标示的;换句话说,一切法,法法圆融,法法自在,法法即是一切法的全体,就是整个宇宙。这都是说的诸法实相,说一切法的真相。方东美先生说这个经是哲学,这不是宗教,宗教典籍里头没讲过这些东西,完全讲的是自性。
所以佛法大乘,特别是大乘,肯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佛是什么?佛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德相,这就叫佛。究竟圆满的智慧德相是一切众生本有的,不是从外来的,只是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。怎么迷的?佛说得很清楚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这就迷了。我们六根对六尘,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尝味,乃至意知法,这一接触起什么作用?就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叫迷惑,佛经上有个名词叫起惑,惑是迷惑,迷惑起来了,心一动就迷了。所以我们要记住,佛在大乘教里常讲觉心不动,清净平等觉,觉心是不动的。心像水一样,佛在经上常用这个做比喻,水干净,没有污染,水平静,没有波浪,这叫真心。它一动,动就起波浪,那就叫迷了;不动它能照见,它起的作用是照见,像镜子一样,照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。一起波浪,它还是照,不清楚,模糊了,浪愈大愈迷糊。所以,起心动念是第一重的迷惑,《华严经》叫它妄想,分别是第二重迷惑,执著是第三重迷惑,愈迷愈深,对于事实真相完全看不到。
学佛,学大乘,要用什么样的心态?经题上标示得非常明白,「清净平等觉」,你用这种心态你完全能明了,你一点障碍都没有。我的心清净平等,还没有觉,你能够见到一半,见到一半真相,另一半还是迷惑。真正把执著放下,于世出世间一切都不执著,你证得了阿罗汉,你对于事实真相了解有限。说得好听一点,你能够了解三分之一,三分之二还不知道。所以,大乘教里教我们,这桩事情放下就是,问题肯不肯放下,放下就是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我们天天劝大家的,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就生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里法身大士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为我们示现的,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就是实报土的境界。惠能大师二十四岁,很年轻,在五祖方丈室里头,听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这一放下,就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跟释迦牟尼佛同一个境界。这个境界现前,那就是住实报庄严土,真的,不是假的。他的身还在我们这个世间,他的境界是实报土的境界。世尊是以佛的身分出现,惠能大师是以比丘身分出现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。所现身相是平等的,没有差别。
关键没有别的,就在放得下,放得下的关键在看得破。看得破的意思是对事实真相真的明白、真了解了,佛所说的话真承认了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完全明白了。我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明白?没有,半信半疑。为什么?真明白了你真放下,你就证果了。天天念这个文,天天在讲,还是放不下,就是对这句话没有完全肯定。所以一定要晓得,我对这句话还有好多问号在里头。真相信,哪有不放下的道理!真放下,还有什么好留恋的!真放下的人还留恋六道,还搞生死凡夫,没这个道理,没有这么傻的人。只有什么样的人搞六道轮回?半信半疑。你不能说他不信,也不能说他是真信,这样的人他才会搞六道轮回。
我们学佛的同修,大多数人都在这个阶段,那怎么办?就是要帮助他们学习经教重要,不要学习别的,专学习这部经。学多了,学杂了,学糊涂了,不是学聪明,学糊涂了,很多!自以为是,实际上什么也不是。古大德这是经验之谈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你在一门上下十年工夫,就不一样了。我们现在如果下定决心,就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我在这部经上下十年工夫,一心念佛,求生净土,你说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可能不可能?我敢说一句话,真可能!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,这个地位高,不是等觉菩萨也肯定是地上菩萨,佛常常给我们讲的八地以上,很可能。八地以上,宇宙之间的真相全看到了,不必听佛说,全看到了。你所看到的,跟释迦如来所讲的完全相同,你可以出来跟释迦牟尼佛做证明,佛讲没有一句是妄语。我们为什么不干?问题是,我想干十年我还能活十年吗?我有那么长的寿命吗?有,你真肯干,佛菩萨加持你。你不肯干,那你是业报身,你真肯干你是愿力身,佛加得上。你想干十年佛就加持你十年,想干二十年佛就加持你二十年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不是一定的,整个世间、整个宇宙没有定法,千变万化。我们在一切变化当中,我们的方向不变,我们的目标不变,我们的原则、原理不变,那就成功了。
所以这句话很重要,「任就一尘一事」,随便,任何一尘一事,都能显法界全体,就是宇宙全体。「如《大疏》云:立像竖臂,触目皆道」,你眼所见的全是。道是什么?全宇宙的真相,佛学的名词叫诸法实相。全宇宙的真相,你眼见的是的,耳听的是的,六根所接触到的全是的。「经中《菩提道场品》曰:又其道场,有菩提树。复由见彼树故,获三种忍:一音响忍,二柔顺忍,三者无生法忍。佛告阿难,如是佛刹,华果树木,与诸众生而作佛事」。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疏钞》上,「立像竖臂,触目皆道」,佛在这部经上给我们介绍极乐世界,里头有一段介绍菩提树,这个菩提树是道场的菩提树。也就是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讲堂,讲堂外头有菩提树,这是靠佛最近的。一切众生见到这个树就得三种忍,这三种忍一般讲证果。三种不同的程度,因为众生根性不一样。利根的人,就是上上根人,他一见树就得无生法忍,这是最高的,中等根性的人得柔顺忍,下根的人得音响忍。树是一棵树,功德无量无边,能叫一切众生看到了都能提升自己的境界,提升多少每个人不相同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前面所说的,一尘一事显此法界全体,你在一尘一事里头看到全法界。这叫什么?这叫大彻大悟!
眼见明白了,耳听明白了,还有鼻嗅香开悟了,舌尝味开悟了,身接触开悟了。这些完全显示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中,那叫真会修行!外面的境界,无论什么境界,逆境顺境、善缘恶缘统统都帮助你提升,问题确实在你自己会不会。宗门的祖师大德常常测验学生,「你会幺!」就问这句话。会,你得到是圆满的。怎样才会?清净平等觉的心态就会了。我们见色闻声,跟善财一样,他见色闻声开悟了,我们见色闻声迷惑了。怎么迷了?见色闻声起了贪心、起了瞋恚心。合自己意思起贪心,不顺自己意思起瞋恚心、怨恨心,你看起这个东西糟不糟糕!那个会的人,见色闻声成就自己的定慧,这三种忍是定慧;也就是清净平等心提升了,觉心提升了,觉是慧,清净平等是定,定慧不断向上提升,那不是烦恼。为什么人家能提升定慧,我们提升烦恼?这个事情不能不好好去研究研究它。我们每天头脑里想的就是那些烦恼,就是贪瞋痴慢疑、怨恨恼怒烦,所以我们见色闻声一定起这个东西,就这个。人家修行功夫深,把这个玩意儿放下了,心里头贪瞋痴慢疑放下,情绪里面怨恨恼怒烦也放下,所以他每天造作的决定是仁义礼智信,决定不是杀盗淫妄,不干这个事情。所以他所接触的境界提升他的。我们所学的不一样,心态不相同,因此端正心态就非常重要。要端正心态,你想想贪瞋痴慢疑能不放下吗?这些菩萨给我们做示现,他们见到树能够获三种忍,不可思议。我们见到这个树,如果树长得很好,愈看愈欢喜,又起贪恋,贪恋的心增长了;如果这个树长得不好讨厌它,把它砍掉,或者把它移走。不一样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反应的不相同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教学太重要了。
中国老祖宗懂得教育,把这门事情看得特重。在一个家庭里,家庭里头什么是大事?把小孩教好是大事,头等大事,其他都摆在第二、第三。为什么?小孩教好了,代代都有人才出来,这个家庭会兴旺。家庭的兴旺要靠人才,能不重视吗?国家的希望也是在人才。人才怎么培养出来的?教出来的,「苟不教,性乃迁;教之道,贵以专」,祖宗千万年前就这样教导我们,我们把这些话没听懂。不懂,所以不重视它,甚至于把它忘得干干净净,还以为自己做得对,做得比祖宗还高明,现在灾难来了。我们祖宗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灾难,历史可以做证明。今天社会的混乱,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,任何一个朝代,即使在中国春秋战国,那个时代是五百年的动乱,也不像今天。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诸子百家都出现在那个时代,讲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人多,学习的人多,相信的人多,所以虽然是动乱,它还是有个限度,没有越轨。今天社会动乱,是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完全不相信了,所以这个动乱回不了头来。春秋战国的动乱,你看,到汉朝有文景之治,它能恢复。唐朝有贞观、开元,乃至于到清朝都还有乾隆、康熙。出现过盛世,那是什么?老祖宗东西没有丢失。我们这一代是把老祖宗的东西全丢掉了,统统不要了,所以灾难比从前不知道要严重多少。
下面说,「佛告阿难,如是佛刹,华果树木,与诸众生而作佛事」。佛事是什么?帮助众生觉悟,这就叫佛事;帮助众生回头,这是佛事。「一见彼树,可证无生」,为什么?极乐世界的树,实报庄严土里面的树,永远不会凋谢。那个世界的一切法是化生的,确确实实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。它只是心现,它没有识变,识是什么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它没有,所以它只现不变。实报土的寿命是三个阿僧祇劫,真叫长寿。这么长的寿命,人的身体、容貌没有变化,不会像有衰老,那个地方没有衰老,绝不是健康出状况,永远年轻,三个阿僧祇劫看起来是年轻人。没有变化,所以叫一真。它那里头有真常,「常乐我净」这四样东西在那里看到了。「常」是永恒不变。「乐」是没有烦恼,什么烦恼都没有,烦心的事情都没有。「我」是自己做得了主宰,得大自在。我们这个地方没有我,做不了主,如果做得了主,我希望我的身体长命百岁,年年十八。做不到,你做不了主。极乐世界能做得了主,各个都是年年十八,一点没错,活了三大阿僧祇劫还是年年十八,没有变化。「净」是清净,一尘不染。所以常乐我净四净德,在实报土就看到了,十法界里头有名无实,一真法界真的是这样的。
「一见彼树,可证无生,是正为托事显法生解之玄旨。」你看到万事万物都会觉悟,为什么?看到它的真相。事是事物,见色闻声,生解就是开悟。所以,「华果树木,皆作佛事,亦复如是」。我们这个世间,花果树木有没有做佛事?有,是我们自己烦恼习气太重了,我们看到只生烦恼,不生觉悟,不能说没有。为什么?前面我们学过相即相入,相即相入是一不是二。我们这个世界花草树木,跟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也是相即相入,重重无尽,没有例外的。只是我们粗心大意,看不出来,听不出来,闻不出来,接触也没有感觉。什么时候我们真正能够接受、肯定了,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,我对于一切法都有亲身感触,那就不一样了。还是从经教上下手,我们经教不熟,要熟透;熟透,自己的心性就显现出来。经教是个工具,它能把我们自性智慧、德相引发出来,所以它称之为宝,叫法宝。没有这种功能,怎么能称为法宝?佛不在世,经典是无上的法宝,一切要靠经典,佛在世可以靠他,他不在世,要靠他的遗教。
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