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五0五集) 2011/7/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9-0505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六百三十面,从第二行看起:
『无极之胜道』。这一句经文,念老给我们批注,胜,无极之胜道,「胜」是殊胜的意思。「无极,《会疏》曰:凡夫生彼,速升果地,故云无极。《魏译》作无穷极。《净影疏》曰:升道无极,彰其所得,得道深广,故无穷极。」无极之胜道,殊胜。《会疏》里说,凡夫是没有断烦恼的,也就是说见思烦恼都没断,他凭借自己善根福德因缘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,立刻就成为阿惟越致菩萨,这是速升果地。阿惟越致是证得三种不退转的菩萨,阿惟越致是不退转,所谓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这个地位最低的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圆教初住,别教则是初地。这是速升果地,称它为无极。《魏译》作无穷极,意思都是一样的。「《净影疏》曰:升道无极,彰其所得」,彰是显明他往生到极乐世界所得到的果报,「得道深广,故无穷极」。
我们看底下,「《会疏》以凡夫速登果位,究极方便,不可穷极,称为无极」。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都与法身菩萨相等,或者我们说相似。而且他能得其用,也就是他这个作用就是能与十方诸佛国土里面有缘的众生,起感应道交的作用。众生有感,他像法身菩萨一样,就能够现身说法,帮助他们,成就他们,这真正是无极之胜道。「《净影疏》则以果位之德深广难思,故云无极。至于《嘉祥疏》则云:去者既多,故云无穷极。则以往生之人无量为无极。」这三个批注合起来看,「真显无极」,「盖往生之人,众多无极;得果之速,方便无极;果地胜德」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「深广无极」,这三种无极。「可见弥陀恩德,究竟无极」,这个来解释无极之胜道,说得很圆满,面面都顾到了。
往生的人多,因为阿弥陀佛他所感的是十方一切诸佛剎土。我们在小本看到六方佛赞,在这个本子、在《观经》都看到十方佛赞。诸佛是如何赞叹阿弥陀佛?我们能够体会到,一定就像本师释迦牟尼佛如此的赞叹。世尊当年在世,为一切有缘众生讲经说法,一般经只说一遍,没有重复讲第二遍。但是《无量寿经》有证据显示世尊在世多次宣讲,这就是非常特殊,这是对于弥陀如来无比殊胜的赞叹。赞叹的用意、目的何在?无非是希望一切众生能够听到、能够见到、能够接触到,都能发愿求生净土,速证菩提。这个愿望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的愿望,希望一切众生早一天离苦得乐,早一天证得无上菩提。于是我们深深体会到,诸佛如来对众生的恩德真正是究竟无极。
诸佛如来确实有方便法,这个方便法就是阿弥陀佛做出来的,建立极乐世界,接引法界有情众生,我们或者说有缘众生。这个缘非常简单,只要你能信、你能解、你能行,他就来接引。而行太简单了,就这一句佛号,执持名号。八万四千法门都破执着,这个法门不破执着,只是把执着换成名号就成功。执着没放下,不能出六道轮回,到极乐世界也一样,我们执着名号,生凡圣同居土。极乐世界只有人天,同居土只有人天,没有三恶道,没有修罗、罗剎,没有。弥陀用这个方法,才能把六道苦难众生,业障极重的众生,能让他一生成就,这个不可思议!一般法门都必须要靠自力成就,这个法门靠他力,自己只是信愿行这三个条件。这三个条件一般人都可以做到,只要你相信,只要你能够理解,你真肯念佛,就成功了。
可是底下这一句,『易往而无人』,极乐世界真是非常容易去的,怎么会无人?我们看《净影疏》里说的,「修因即去,名为易往」,真信真愿,老实念佛,他就往生,这易往。可是,「无人修因,往生者尟,故曰无人」,尟是少,往生的人少。为什么少?没人修。让我们想起,这个法门,净宗法门确确实实是佛所说的难信之法,大家不肯相信,真难信!我们自己就有这个经验。六十年前,方东美先生把佛经哲学介绍给我,我们欢喜接受是哲学,佛经哲学。如果是讲念佛往生,我们不能接受,不但我不会接受,方东美先生他也不接受,真难信!接受的人真不多。爱好佛学经论的理论,人可不少,这些高等知识分子接触到真欢喜,但是你劝他往生,你劝他老实念佛,这个做不到。
我跟李老师学教十年,对净土不排斥,净土的经论也读,印光大师《文钞》也看过,也很佩服,也赞叹,总不能够像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那样令人生欢喜心。实在讲,净土经里面它太奥妙,它的叙说太简单,字字句句虽然有无量义,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发现的,于是易往而无人。我跟同学们说过多次,我对于净土生信心是要感谢李老师,李老师多次的劝我,这个因,种下这个因。在华严、法华、楞严会上看到文殊、普贤、观音、势至往生净土,殊胜无比的因缘,这才感动,启发对净宗的信心。也学这个经教了,慢慢也讲几遍,像《无量寿经》前后就讲了十遍,从大经里面省悟过来了。文殊、普贤菩萨,教内外的学者没有不尊重的,没有不仰慕的,没有不佩服的,他们怎么成就的?在《华严经》末后统统都是发愿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。我们看到了,这才死心塌地,不但不怀疑,要效法。读《弥陀经要解》,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是念佛成就的,如果不是蕅益大师提醒我们,我们天天读《弥陀经》没发现。他这一提醒,我们一看,真的不是假的,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。
这底下,「又《嘉祥疏》曰:只修十念成就,即得往生」,这容易。这平常讲修行,自己工作繁忙,早晨起来,早课十念,晚课十念,时间不多,只要你一生一堂课都不缺,符合净宗的条件。大势至菩萨所说的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他符合这个条件。养成一个习惯,到时候佛号自然提起来,真心切愿,临命终时也能往生。又如像第十八愿,一生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,临命终时遇到有善友劝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他那个时候果然相信,果然明白了,也发这个愿,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,这个多容易!这种往生的人真有。可是祖师大德常常提醒我们不可以侥幸,那是什么?他这一生没遇到缘,为什么临终一劝他,他就相信?过去生中的善根。由此可知,往昔他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缘很厚,这一生没有遇到这个法缘,临终才遇到。我们亲眼见到,当年在美国,华府佛教会,在马里兰州,帮助周广大先生临终助念。周广大先生人非常老实,在美国开个面包店,临终的时候,他又没有宗教信仰,医生放弃医疗,他是癌症,家人慌张,所谓是病急乱投医,找到这个佛教会,那时候佛教会刚刚成立没多久,来找我们。我们几个同学去看,确实很难恢复健康了,所以就劝他,跟他讲极乐世界的好处,他听了很欢喜,没有反对。劝他念佛往生,他就吩咐他家里人,不要再给他找什么医药、找方子,不需要,全家人念佛送他往生。这个难得,三天他就走了。这是我们看到的,临终一念十念得生。
「而行者希,故云易往而无人」。前面《嘉祥疏》里头说「往生者多」,「今言希少,似相矛盾,而实无违」,看起来好像是不一样,实际上没有违背。为什么?你要从遍法界虚空界来看,往生极乐世界人真多,没有法子计算。如果从地球上人来说,往生的人真少,真不多。所以,真正「信愿往生之人,仍属希有,故云无人」。由此可知,这两位大师,一个是就遍法界来说,一个是就地球上,我们地球上人念佛往生少,从虚空法界那往生的人太多太多!
『其国不逆违,自然所牵随』。「首句」,其国、彼国都是指西方极乐世界,不逆不违,「于各辈诸往生者」,这是讲三辈九品,「皆不逆不违」。不逆不违是说什么?我们换句话说,大家就懂了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这个大家就好懂了。不逆就是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不违也是,不是这样的人很难生极乐世界。佛教传到中国,在中国这些年,将近两千年了,大乘八个宗派,真正成就的,要算净宗最殊胜。这两千年来,真正念佛,真正往生,我们最保守的估计,决定超过十万人,往生就成佛!诸位要记住,中国有十万人成佛,这个福报多大,无与伦比。其它宗派统统加起来,成就起来,我们最保守的估计是三千人以上。因为那是靠自力修行成就的,真的是断烦恼,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肯定是断掉的。有少数连起心动念也放下,那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真不少!
从这个地方我们学佛的同学就建立信心,我们说祖上有德,我们的前辈有传统文化孝悌仁义的根基,我们有这个根本。所以中国这块地方,今天虽然遭难,虽然有灾有难,绝对不会灭亡。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疏忽了一百多年,在今天灾难现前的时候,很多人已经觉悟了,政府也重视了,这是好事情。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个地区、这个国家、这个族群将来会有美好的前途。真正学佛,对于这个说法更是信心坚定,绝不怀疑。祖宗有德,而且这个德非常深厚。传统教诲总一万多年,佛教的教诲也有两千年。所以,不逆不违也可以形容我们中国人民,中国人民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这个很多。不老实、不听话、不真干的,也不过就是最近这一个世纪而已。满清亡国之后到现在一百年,这一个世纪,不老实的人逐渐逐渐多了,不听话的多了,不真干的人多了。觉悟了,我们就回头。李老师当年在世常常告诉我,他说他老人家一生想学老实,学不像。告诉我,老实难,真难。老实跟真干、听话是连起来的,老实人肯定听话,你叫他怎么做,他就死心塌地真去干,往往真成就的全是这些人,所以老实可贵。印祖教给我们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。这句话他这一生不知道说了多少句,常常用它来劝人。
「至于次句」,就是「自然所牵随」这一句,古有两种讲法,第一个是「净影曰:其国不逆,彰前易往」。其国是指极乐世界的往生的这些人,三辈九品全是老实人,不逆就是老实,不叛逆、不违背。不叛逆佛菩萨教诲,不违背祖宗的教诲,世世代代都遵守。这种风气我们在日本乡村还能看见,日本人很保守,在中国春秋战国时候我们传统文化传到日本,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,特别是在农村,我们看了很感动、很佩服。「自然所牵,彰前无人」,显示前面讲的易往而无人,显示这一句。「娑婆众生,久习盖缠」,盖是讲五盖,缠是说烦恼,烦恼缠缚着,五盖也就是五阴,色受想行识。久习就是很久、长久的时间养成这种习惯,烦恼习气,里面贪瞋痴慢疑,外面,就是情绪,是怨恨恼怒烦,造作的是杀盗淫妄酒,搞这些东西,这些东西造业。「自然为之牵缚不去」,这些东西,罪孽障碍着你,自自然然障碍你,你不会去修净土,你不能往生,「故彼无人」。
下面这是念老给我们解释。「疏谓极乐于诸往生者,毫无违逆」,极乐是十法界一切众生的故乡,想去就去,怎么会有违逆?「故前云易往」,一切诸佛剎土六道众生,我们也不例外,想去就去,易往。「但娑婆之人,久在烦恼盖覆缠缚之中,自然受其牵缚,不生厌离,焉能往生,故云无人」。这就是自然为之牵缚不去,故彼无人。我们娑婆世界确实很容易去,但他不想去,那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着眼,留意,他不想去,为什么不想去?对西方极乐世界生疏,陌生,对阿弥陀佛不认识。由此可知,广为介绍就非常重要,我们能把极乐世界、把阿弥陀佛详尽跟大家介绍,有理有事,他听了之后他不能不信,这就容易了。这桩事情得要我们后人来做,我们怎样能把别人说服?条件很简单,先把自己说服,你就能说服别人。我自己要不是真信,我怎么能叫别人相信?我自己还要有怀疑,别人怎么能不怀疑?这就是世尊在经上常讲的,要想度别人,得先度自己。自己没得度,你怎么能度人?这是一定的道理。
世尊告诉我们,末法还有九千年,这九千年当中往下去,我们已经很清楚能看到,佛法衰了,真衰了,各宗各派都没有人了。而且,除净宗之外都要断烦恼,这烦恼怎么能断?谁肯断?什么人能够放下贪财、贪名、贪色,你去劝人,谁能放下?我们想想,不可能!真正是佛所说的,末法净土成就。佛在《大集经》上告诉我们,佛灭度之后,正法时期,正法一千年,第一个一千年,戒律成就;像法一千年,像法时期禅定成就;末法一万年,这一万年当中,佛说了,净土成就。净土是大道,无极之大道。那要没有好的本子,怎么能叫人相信?这是华夏这个地区众生有感,菩萨有应,出现夏莲居老居士为我们会集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是佛多次宣讲,翻译的本子很多,他来整理。在五种不同翻译本子,用这个原本整理出一个会集本,我们一般讲集大成。这就是做为介绍西方依正庄严的一个定本,文字通畅,容易懂。跟所有原译本也好,会集本也好,节校本也好,现在一共是九种本子,你摆在面前,我相信这个本子是最令人欢喜读的本子。这是第一个,经整理出来了,读这一本,五种原译本全读到,五种本子的精要、精华全在这里头,一句也没有漏掉,这个真难得!
第二个,这都是感,众生有感,佛菩萨有应,出现一个黄念祖老居士,夏莲居的传人,也给我们会集一个批注。老师会集经,经有五种,他给我们会集批注,多少种?一百九十三种,目录在后头。一百九十三种经论、注疏,古大德的著述,用这个东西来解释经文。古人有这种方法,叫集解,集解就是不是自己一个人做的,会合许许多多人的解释。我们看这个,你看篇篇都是引用很多资料,集解,真难得,把这经文里头字字句句讲透了。这个本子,我们相信、我们肯定,不怀疑,它是末法最后九千年一切众生得度往生成佛的因缘。我们学佛有这一本够了,功力应当在这一本,死心塌地,把全部的精神、力量都用在这一本上。这一本参透了,回过头来看一切大经,你就得大自在,为什么?智慧开了。无论去读什么样的经论,肯定没有障碍,你弘宗弘教都有能力。所谓是一经通一切经通,你功夫就用在这一部经上,这一部经搞通了,全通了。这是个快捷方式,最快速的方法。时间至少十年。
中国古人做学问,「学记」里头有,「七年小成,九年大成」,那是世间法。可是这里头还有个重要的诀窍,不能不告诉大家,那就是根,儒释道的三个根,如果学佛,四个根。这四个根要是疏忽,你不在这上真正用功,十年恐怕不能成就。像我们盖房子一样,根是地基,基础!这个基础需要多少时间?一年就行了,你根就扎稳。你在第一年当中,你去落实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、《沙弥律仪》,要把它做到。这不是念的,不是背的,也不是讲的,这是要做到,老老实实做到,踏踏实实的做到。你把这个做到,你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,用什么感?就这四样东西感,诸佛菩萨跟你就有应。你没有这个根,你发这个愿,很好,菩萨看了也欢喜,为什么?你做不到;换句话说,你跟诸佛菩萨起不了感应的作用。你有这个基础,你发这个心,诸佛菩萨点点头,你有能力做到,他就加持你。你没有这个能力,加不上,加了没有用处。这是诸位同学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,你可不能不知道的。
根之根就是《弟子规》,千万不能疏忽。别人做不做,那是他的事情,与我不相干。我在这一生当中想成就,那就非做不可;你不去做,你不想成就,那就是此地讲的易往而无人。《弟子规》先听,蔡礼旭有细讲,好像是四十个小时,是不是四十个小时?听个两遍就够了,要把它落实。再落实《感应篇》,最后落实《十善业》,有这个基础,《沙弥律仪》非常容易。所以这四门功课一年就成功了。如果你真想将大乘佛法复兴这个使命放在你自己肩膀上,还有一个钥匙你必须要拿到,文言文,这是工具。因为经典、注疏都是文言文写的,你对文言文没有修养,这个文字有障碍。所以文言文至少也得学学。从前李老师教给我们,文言文怎么学?背书。老师那时候教给我们,你能够背,熟背五十篇古文,你能够讲解、能够背诵,你就有能力阅读文言文,你看文言文就没有问题;能够熟读一百篇,能够背诵一百篇,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。熟读五十篇,一个星期读一篇,一年就圆满。要一百篇的话得两年,两年时间可以完成,你不但能看文言文,你能也写的一手好文言文。这属于工具,你没有这个工具,你不具备这个条件。
古时候,这些东西都是儿童时代就完成。所以我们看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,我看到我们这里有印出来,大家可以看看,这不完全。过去,早年我留了有十几本,常常搬家都丢掉了,只剩下两本,我将两本现在印成一小册子,很可惜。但是这是给大家看看,看看你就晓得,民国初年小学生国文的程度,你能看到。确实现在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写不出来,我们常感慨的说国文一落千丈,你看到这个你就晓得,这个话不是假话。为什么?中国古时候,从小就教小孩背这些典籍,从四、五岁开始就教他背,他背到十岁的时候,根基就很厚很厚,十一、二岁写的文章就非常可观。现在这种学习我们都疏忽了,每个人都可以学习,都把这个学习疏忽了,没有留意到,成年之后困难就多了。但是过去李老师说过的,三十岁以前还行,肯下功夫的话都能成就。古时候苏东坡的父亲苏老泉,二十多岁才真正发愤读书,他也成为唐宋八大家,也是其中之一。苏老泉好像二十七岁真正发愤读书,所以这也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。他的两个儿子,唐宋八大家他们父子就占三个。问题没有别的,就经上讲的,勇猛精进,真干!
在佛法来讲,一切众生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是相同的,没有差别。只是我们被烦恼习气障碍住,所以显得有差别,实际上没差别。人人皆是佛,人人皆是圣贤,只要我们回头,不被烦恼所牵连,我们就成就了。烦恼这个东西来障碍,久习盖缠,自然被它牵着走了。违背自性,这都去搞六道轮回去了。久在,你看这个话念老说得好,总结,「娑婆之人久在烦恼盖覆缠缚之中,自然受其牵缚,不生厌离」。这句话说得很伤心,不晓得厌倦,不知道把它放下,离是放下,「焉能往生」。总以为极乐世界是理想,不是事实,对它生不起信心,所以没有求往生的这个念头,「故云无人」。
第二,「另者,法住师云:言自然所牵者,因圆果熟,不假功用自然招致故。嘉祥云:修因窍招果,则为此果所牵也」。他们两个讲法意思很接近。窍是什么?「常云窍要、窍妙、窍门、诀窍」,窍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,「隐寓精要、巧妙、洽当、关键等义」。念老这一解释,我们就明白了,意思就清楚了,「故用以加强修因招果之语气」。这两位法师宗旨相同,都是说「修因得果,自然可以往生也」。以上所说的虽然不一样,「但皆能顺经意」,都能够解释这个经意,都讲得通。修因得果,你修什么样的因,你就得什么样的果。如果你是修世间世法的因,你得的是世间果,修善因得善果,修恶因得恶报,肯定的。如果你专修净土,哪有不能往生的!净土,我们今天难得,这是无比稀有的缘分,我们得到这么一个好的会集本,得到这么好的一个集解。我们读了之后,会对净土生起信心,理上能够不怀疑,通达了,事上就会肯定有这些事情。又何况,现代这些科学家很多新的发现,跟佛经上所说的相应,能用科学来解决这些问题,来解释,使我们深信不疑。
净宗的修学,就是如何对《无量寿经》、对西方依正庄严生起信心,这是头等大事!深信之后,再劝你发愿,这是第二等的大事。有头等,第二等就不难,头等大事要是有了障碍,愿发不起来,当然你更不会去修行。真正发愿,真正肯念佛,肯念佛的人真的把心换成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这个人就决定得生,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了。为什么?你所有的念头全是妄念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你的善念,三善道的果报;你的不善念头,是三恶道的果报,出不去。那起这个念头干什么?为什么不起阿弥陀佛的念头?念念都是阿弥陀佛,你就往生净土。你生到净土,那可太稀有!只要往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你的成就,经上讲的阿惟越致菩萨,等同法身菩萨,真正是稀有难逢。而且不难,易往,只要我们肯去就行了。所以认知是比什么都重要。我们从去年清明启讲这部经解,我们把这次这个活动称之为演义,「大经解演义」。估计十月份可以圆满,现在已经超过一千个小时,这是细说,目的是帮助我们建立信心,帮助我们生起求生的大愿。用佛门的话来说,帮助有缘人快快作佛去,到极乐世界就作佛了,不是作别的。我们永远脱离六道轮回,永远脱离十法界,这一生决定成就。
接着下面两句,『捐志若虚空,勤行求道德』。「捐者,弃除也。厌离心切,于世无求。心怀空寂,净无垢染,犹如虚空,故云捐志若虚空。」解释得也很好,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们要于世无求、于人无争,真放下了。对这个世间完全放下,为什么?你往生没有障碍。如果有一桩事情没放下,那就是自然所牵连,对往生就产生障碍。世间最难放下的,第一个是情执,第二个应该是财富,第三个才是地位,名誉、地位,所谓是名利。把它讲成两个,就是情执跟名利,这是最大的障碍,世人很难摆脱的。这个东西牵连着你生生世世轮回六道,你不是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怎么肯放下?真有智慧的人,他不一样,他看得很清楚。为什么?看别人,回过头来看自己。别人是一面镜子,自己看自己看不见,你看这世间苦难的人。六道轮回在哪里?地狱、饿鬼在哪里?就在眼前!我们眼前过的是什么日子?我们看看芸芸众生,起心动念是什么?言语造作是什么?《诸经佛说地狱集要》是我们从《大藏经》二十多种经论里节录出来的,看看这个书,再看看我们现实环境,就明白了。这个书帮助我们什么?帮助我们厌离心切,帮助我们于世无求。心怀空寂,我们现在要心怀弥陀。净无垢染,犹如虚空,要修清净心,要修平等心,心里只有弥陀,没有别的。「故云捐志若虚空,亦即万缘放下」,就这个意思。「道德者,正法名为道。得道而不失,谓为德」,心不失道,这叫德。「勤行求道德」,我们用什么方法?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就是勤行求道德。这个注子里说,「亦即一念单提」,跟我讲的话是一样的。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一念单提,只提阿弥陀佛,一心专念。
『可得极长生,寿乐无有极』。「世间无有真长生法,唯有往生,才得长生」,唯有往生得真长生,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。先是有量之无量,最后通到无量之无量。什么是有量之无量?四土前三土是有量之无量,后面常寂光是无量之无量,实报土直通常寂光,当中没有障碍。实报土是无始无明习气,无始无明习气在实报土里头断尽,常寂光就现前。一生成就,不是第二生,一生究竟圆满,故云寿乐无有极。这个地方「经云」,我们念下去,「国中声闻天人无数,寿命亦皆无量。于彼国中」,就是极乐世界,「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见佛闻法,随意修习,直至成佛,故云寿乐无有极」。这是真的,千真万确的事实,我们为什么不舍去眼前短暂的寿命?在这个世间非常非常短暂,但是取西方极乐世界的时间是足够足够!
我们对这个经教完全明白了,信心不逆,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了,我们修净土需要多少时间?给诸位说,一年足够了,真取净土的话一年足够,为什么?你心里没杂念,心里全是阿弥陀佛。古人常常用三年时间,那是把心里面烦恼习气慢慢淘汰掉。《弥陀经》上给我们说的更直截、更了当,多少时间?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到若七日,就成就了。我们看到这个例子,宋朝莹珂法师,他这个故事记载在《往生传》里头,《净土圣贤录》里头都有,他只用三天时间。拼命念佛,不要命了,求阿弥陀佛来接引他。三天三夜,不眠不休,他真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阿弥陀佛慈悲,告诉他,真心,他不是妄心,告诉他:你寿命还有十年,你好好的修行,十年之后我来接引你。他跟阿弥陀佛说:十年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想去,因为自己劣根性很重,也就是说烦恼习气重,禁不起外面诱惑,我再有十年,不知道又做多少错事,求阿弥陀佛慈悲,寿命不要了。佛就带他走了,佛告诉他,三天之后来接引你,三天之后真走了。这说明《弥陀经》上若一日到若七日没错,真的,不是假的。
所以,我们这个身命留在世间,留在世间干什么?要劝人,劝大家修净土。如果不为这个事情,留在这个世间毫无意义!佛门其它宗派,没有人能修得成功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心里面仰慕的、爱好的,是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般若》、《楞严》这些大经大论,也搜集不少好的版本。认识净宗之后不干了,为什么?怕时间来不及。认识这个之后就一心求往生,佛菩萨要让我多住几年,我就知道不是干别的事情,是让我把这部经解多讲,多劝人。这就是住世的意义,为什么要住世。一天不讲经,一天就不住世了。世尊当年在世,开悟之后,圆寂之前,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不讲经。我们晓得,讲经就是把正法宣扬,劝告大家,真正成就无上法门就是念佛求生净土,一生圆满成就。
「彼土名为极乐、安乐、赡养」,这个名词都是讲极乐世界,「彼佛名为无量寿、无量光,胜妙如是,理应欣求」。这个话说得多好!你看看它的名称,极乐世界、安乐世界、赡养世界,你想不想去?要不要去?应不应该去?我们追随这个老师,老师的名号叫无量寿,无量寿是德,无量光是慧,智慧,他的道德、他的智慧无量。就佛法讲,德相是无量寿,智慧光明这是用无量光来代表。世尊在《华严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寿就是德相,智慧就是光,老师具足圆满的光寿。所以下面说「理应欣求」,照理说我们应该要欣,就是欢喜,要求生,要求亲近阿弥陀佛,要求往生净土。
「娑婆秽土,实应厌离」。我们现在居住这个世间,而我们生在现前这个世间,社会动乱,地球灾难频繁。有一个同学把最近几个月全世界发生的这些灾难,严重灾难,列个表来给我看。都是报纸新闻、网络上报导的题目,内容没有,单单是题目,我看到了,一个月比一个月多。他给我的这些资料是三月份、四月份、五月份、六月份、七月,七月才半个月,半个月已经差不多接近一百次,多可怕!这半个月来九十多次,将近一百次。三月份一个月大概四十次的样子,五月份就超过五十次,六月份就多了,好像三、四、五三个月合起来一百七十多次。这个月,才上半个月,就九十多次,这半个月。我们看全球灾难的报导,频率月月在上升,灾难也一次比一次严重,我们要不要离开?「娑婆秽土,实应厌离,何更贪着世间俗事,譊譊而忧无常。」「譊譊,喧也」,喧是大声争吵,天天吵吵闹闹的,这是形容。「此指争竞喧闹之态」,每天都在明争暗斗,就这种心态。每个人心里面有忧虑、有恐怖、有烦恼、有牵挂,患得患失,我们生在这个时代。这样的环境对真正修行人来说不是坏事,为什么?给你最大的警惕,让你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,逼着你不能不放下。环境逼着我们要放下万缘,要一心念佛,果然能够得生,这是好事,这不是坏事。
「世人贪恋所有,咸欲常保」,这是世间人的心态,所拥有的都想长时期能保存、能保住,能不能保?不能。「而实无常」,几个人能够认识无常?果然认识无常,他就没有忧虑,他就没有恐怖,他心就安了。为什么?事实真相明白了,万法无常,没有一法是常的。真常,哪个是真常?真正的真常是常寂光。说个实在话,极乐世界的四土,只有常寂光土是真常。我们这个世界也是的,释迦如来的四土,常寂光土是真常,其它的三土,实报土、方便土、同居土,全是无常。变化最大的是六道轮回,凡圣同居土,变化最大,剎那剎那在变化。变化小的是方便有余土,四圣法界有变化,变化小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。实报庄严土没有变化,它存在多久?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三个阿僧祇劫。我们人的寿命,寿长的不过百岁,一百岁的人很少。这个我们在经典里面学得很多,无始无明习气断尽,实报土就不见了。无始无明在实报土断尽,时间需要三个阿僧祇劫,三个阿僧祇劫也真的叫无量寿。我们世间人祝福人家万岁万万岁,万岁万万岁跟三大阿僧祇劫去比,那就差太远太远了。所以他真的是无量寿。
无始无明烦恼断尽就入常寂光净土,那就真的是无量寿。在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前面讲过,从有量的无量寿直接契入真的无量寿。这种机缘我们今天遇到,你说多幸运、多难得!只要我们好好的抓住,我们这一生就成就。现在我们得好好想想,回去想个三天三夜,你还是要留在娑婆世界,还是要到极乐世界?我们做个选择。如果要选择西方极乐世界,此地名闻利养、七情五欲、烦恼习气统统放下,你就决定得到。念老这末后几句话说得很有味道,「世人贪恋所有,咸欲常保,而实无常,故以为忧,但忧亦无济也」,忧无济于事。「于是引出此下」,就底下一品,「劝谕策进品之全文」,从这引出来的。「本品显净土妙德,劝导求生」,「寿乐无极」这个三十二品,介绍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说得好,它的目的是劝导我们发愿求生净土。下面一品「则示秽土恶苦,令知厌离」,给我们讲我们现前这个世界真实的状况,让我们晓得应该要放下。下面:
【劝谕策进第三十三】
前面有个引子。「上品显极乐殊胜超绝,净定安乐,令众欣慕,发愿求生。」前面这一品,三十二品「寿乐无极」,显示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依是环境,生活的环境、学习的环境,无比的殊胜超绝;正报,特别介绍老师,老师的智慧、老师的德相究竟圆满,无量光明就是无量智慧,无量寿是无量的德相。这里头最重要的一个意思,我们生到极乐世界,我们的相好光明跟阿弥陀佛一样,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居住的环境跟佛一样,学习的环境跟佛一样,那个世界是平等世界,环境清净平等。大众虽然从十方不同的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,但是生到极乐世界都能够和睦相处,统统都离开分别执着,人人心地清净平等。所以称它为极乐世界。确确实实净定安乐这四个字,形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在极乐世界处处你都能体会到,你能看到。劝我们发愿求生。
这一品经,「劝谕策进第三十三」,要说「娑婆秽恶」,要讲我们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。「众生障重」,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业障太重,「三毒炽盛」,三毒是贪瞋痴。在我们现前的世界,这个社会,这个三要改成五,五毒!加上什么?傲慢、怀疑。很麻烦,贪瞋痴慢疑炽盛。「因惑造业」,因为迷惑造业,造业就是杀盗淫妄,五戒里头还有个酒,杀盗淫妄酒,这造业,所以「苦报无尽」。我们现前所受的是花报,来生呢?来生是果报,果报是「沉溺苦海,痛不可言」。苦海是指什么?指饿鬼、地狱、畜生。为什么?贪心是鬼道的因,鬼最贪,贪的人都到鬼道去了;瞋恨是地狱因,地狱里头没有一个不瞋恚;愚痴是畜生因。你心里面充满贪瞋痴慢疑,你到哪里去?三恶道去了,三恶道是苦海,沉溺苦海,痛不可言。
「故哀劝厌离」,这个哀是哀怜、哀悯,佛菩萨怜悯众生,教化众生、劝导众生,应当要厌离,「诲谕众生止恶行善,精进行道,求生安乐」。这是这品经的大意。佛陀在这里教诲、晓谕,希望我们真正能够止恶,止恶业,不要再造恶业;换句话说,一定要把戒持好,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在内心里面,这是一切恶的因,就是贪瞋痴慢疑要放下,在情绪,要放下怨恨恼怒烦,那我们也就有净定安乐的境界出现了。这三样东西放下,我们的心才真正清净,净定安乐,身心安稳,自在快乐。这是佛在这里教导我们,止恶是消极,积极的是行善。根本的善,儒释道的三个根,非常具体,《弟子规》里头教给我们一百一十三桩事,《感应篇》里面给我们讲善因善果、恶因恶报,总共大概一百九十条,《十善业道》里面为我们列出善行的纲领十条。我们真的能够勇猛精进,努力行道,把这些东西落实,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,变成我们的言行,那就真正在行道。
精进行道,不但自利,同时利他,为什么?你给社会大众做出最好的榜样,大众会向你学习,会以你做典范。你能够感化一家,感化你的亲戚朋友,感化的你的邻里乡党,感化一个地区,再扩大,会感化一个国家,感化全世界。那个功德无量无边!都是从自己身心做起,才能够收到真实的效果,绝不可以寄望于别人,那就错了。佛菩萨是从自己心地做起,圣贤也是从心地开始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