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四七七集)  2011/7/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9-0477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从六百零一面最后一句看起:

这讲金刚杵,「两边各有五股,五佛五智义」,五佛前面学过,五智义我们参考《佛学大辞典》,我把前面念下来,「五智(名数),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,以立为究竟之报身如来。密教于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为五智」,就是四智又加上一个法界体性智,就变成五智,「以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」。五智里面第一个,我们昨天讲了,好像时间超过,我疏忽了,不知道讲在什么地方时间到了,所以今天我们从头略说一说。五智第一个是「法界体性智」,这是什么意思?实际上就是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就是智慧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叫法界体性智。这个智不是修来的,不是求来的,是自性本有的。本有的,因为迷失自性,这智慧就不见了。这个智慧也是八识里面所讲的四分,你看四分有自证分、证自证分,那个证自证分就是这个智,你没有智你怎么知道有自证分?自证分是哲学里面讲的本体,佛法里面讲的自性,就是真如本性。你怎么知道有真如本性?这种智慧就是法界体性智,就是佛说的,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圆满智慧。

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了一句话,第三句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它具足什么?他所说本自具足其实就是《华严经》上世尊所说的智慧、德相。头一个是智慧,这个智慧在密宗里面就叫法界体性智,在八识四分里面就是证自证分。你没有它你就不能证自证分,它能够证自证分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是什么去明心见性?什么大彻大悟?就是法界体性智现前。怎么现前的?佛说得很清楚,只要你真正能够放下起心动念,它就现前。起心动念是什么?无明,无始无明,无始无明一放下、一断掉,马上就现前。迷了之后,这个东西就是法界体性智,它变了,变成什么?变成无始无明烦恼。它跟无始无明烦恼是一不是二,觉了是法界体性智,迷了就是无始无明,就这么回事情。这是一切智的根本。所以它底下批注讲,「是转奄摩罗识所得」,奄摩罗识是阿赖耶识。古大德讲阿赖耶识有两分,这就是体相用,体是真如、是真心、是自性,是真的。阿赖耶叫真妄和合,它里头一半真的一半假的,迷的那一分我们叫阿赖耶,叫第八识。有一些祖师主张,觉悟的那一分叫第九识,叫奄摩罗识,叫第九识。转奄摩罗识所得的,就是阿赖耶识里面清净的一分,专门用这个,不用染的,这叫转识成智。凡夫用染,这个凡夫包括十法界,这是大乘教里讲内凡、外凡,内凡是六道,外凡是四圣法界。为什么四圣法界称它为凡?它用的八识,我们也用的八识。用阿赖耶这一分就叫凡,为什么?这一分是迷,迷而不觉。如果用奄摩罗识,那它就是净,那它就是圣,它不是凡,转八识成四智。法界体性智是自性本来具足的,圆满的。

「法界有差别之义,诸法差别,其数过于尘沙,是为法界」,这是真的。法界是什么?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,包括十法界,每一个剎土都有十法界,重重无尽,无量无边无数无尽。这些事实我们都应当知道,为什么?它跟我们的关系太亲密,实际上是一体,没有分别。所以你要想一桩一桩来说,数量超过恒河沙,因为恒河沙也包括在里头,它也不是在外的。大乘教上常说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能生能现的是法界,所现所生的就是法界里的一切万法,这个事我们得搞清楚、搞明白,这叫法界。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」。法界不管哪一样东西,有情的,人、天,包括许多动物;除这个之外,有树木花草,植物;有山河大地,矿物,有虚空、有世界,这些东西它的体性是什么?就是什么东西造出来的?六大。所以六大,我们套一句宗教的话说是造物主,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它造的。六大是什么?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,地水火风空是五大,再加上个识,识是精神现象。识是什么?受想行识,这个识分开来讲就是受想行识。受是前五识,想是第六识,行是第七识,末后那个识就是阿赖耶,统统称之为识。这个是造物主,现在我们对这个情形很清楚。

我们读了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,世尊问得好,「心有所念,几念几相识耶?」这个问题,我们要用今天白话的话来讲,世间人心里动一个念头,这就心有所念,动一个念头,佛问:这一个念头里,有几多念?有几多相?有几多识?就问这个。这个只有佛才问得出来,我们问不出来,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。有几多念?这个念是阿赖耶的业相;有几相?这个相是阿赖耶的境界相;有几识?这是阿赖耶的转相,叫阿赖耶的三细相,业相、转相、境界相。从四分上来讲,阿赖耶的自体就是能量,现在科学讲的是能量,阿赖耶的见分就是信息,科学叫信息,阿赖耶的相分就是物质,你们连起来一想就很清楚、很明白。而这个东西完成是多少时间?确实有先后次第,先有业相,再有转相,最后物质现象出现,可是它是在一念当中完成的。这一念多长的时间?我们从弥勒菩萨这个对话里面,弥勒菩萨说「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」。我们把它换成秒,我们一秒钟能弹几次?我可以弹四次,我相信有比我弹得更快的,年轻人,体力充沛的,肯定可以弹五次。如果弹五次,五乘三十二亿百千,就是一千六百兆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,这一念当中完成阿赖耶的三细相。

所以今天我们读《心经》明白了,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,现在我们学的,那五蕴是什么?五蕴就是那一念,你看那么短的一念当中它具足五蕴。物质现象是色,相分;见分里面,见分里面就是识,精神现象;阿赖耶的业相是自然现象。它的波动最初是自然现象,从自然现象里头变现出精神现象,科学叫信息,从信息变现出物质。是极快、极短,它确实是有这三个程序,一点都不会错乱,但速度太快,我们看不出它有先后,所以心物合一。现代科学也说心跟物合一,不能分开,说精神、说物质,唯心唯物都不对。这是把宇宙的源起、根源找到了。

「大日如来」,大日这是比喻。居住在地球上的人,我们对于整个宇宙太空的观察,什么最大?太阳最大。没有太阳,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能生存,所以日光是地球上一切能源的根源。我们能量从哪来的?都是从阳光上得来的。所以大日代表全体,代表圆满。「大日住于此六大法界之三昧」,大日如来的三昧就是遍法界虚空界的圆满,大圆满,什么都包括在里头,这叫大日如来。他跟毘卢遮那,毘卢遮那叫遍一切处;他跟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叫无量光、无量寿,样样都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,一个意思,一而三、三而一,我们要认识。为什么要把它一个说成三个?众生根性不相同,佛为了契众生的根性,做如是善巧方便说。这是如来的真实智慧,所以称它为法界体性智。因为你有这个智,你才能够明心见性,你才能够证得究竟圆满妙觉果位。「主方便究竟之德」,主,它主宰着,善巧方便、究竟圆满的功德。

这是总说,这个五智就是加这一智,后面是转八识成四智,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。「二、大圆镜智,是转阿赖耶识所得。显现法界之万象,如大圆镜之智也」。阿赖耶是能变,《华严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整个宇宙从哪来的?心现识变的,真心所生所现。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无量无边的这些不同的色相,这怎么回事情?识变的,那都是阿赖耶变的,真心能现能生不会变。我们将来有一天生到阿弥陀佛实报庄严土,那怎么回事情?那只是心现心生,不变。在实报土里,人永远是这个样子,不会变老,不会衰,也不会生病;树木花草长青,不会变化,花永远开着,不会凋谢。为什么?它没有识,所以它没有变化。人无量寿,永远看起来是年轻。寿命三大阿僧祇劫,看起来还跟年轻人一样,一点改变都没有。这就是什么?它有心现没有识变,所以叫一真法界。十法界就不行,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都不行,为什么?他没有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,所以他有变化,人他慢慢会变老;不过人家功夫深,心地比较清净,他老化得比较慢。我们这里老化快,他老化比较慢,但是他还是有老化。像花草树木它也有生住异灭,山河大地它也有成住坏空,但是它的速度比我们都慢。这一点我们能够体会得到,为什么?如果我们心清净,没有妄想,没有杂念,好像日子就很慢;如果我们每天匆匆忙忙,好像一年一年怎么这么快,你会感觉到。心浮气躁的人感觉到日子好快,心平气和的人感觉到日子过得很慢,所以它不是定法。我们在这个世界上,两个人心情不一样,我们的客观环境也不一样,感受不相同,虽然大家在一个环境,感受不一样,一个感受很苦,一个感受还很乐、不错。这大圆镜智是这么来的。

大圆镜智照的是遍法界虚空界,照什么?照现象。法界体性智是照本体、照实相,诸法实相。大圆镜智照的是诸法幻相,就是识变的相。前面法界体性智那是照一切诸法的空相,叫万法皆空,那是般若真智慧,像《般若经》上我们总结的一句话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那是法界体性智照的。证得这个智就是法身菩萨,在《华严经》上就是圆教初住,真正阿惟越致菩萨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没有见性的,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是照法界的现象。所以照幻有,知道这一切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情。

「三、平等性智,是转末那识所得」,末那是第七识,「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也」。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平等?末那在做主,末那不平等。末那里面的主是谁?是我。经典上常说,给我们讲末那识,「四大烦恼常相随」。四大烦恼头一个是我见,执着有我,这是头一个,所有烦恼都从这里生的,我没有了,还有什么烦恼?烦恼谁受?这个是所有烦恼的根,你想你要不要把它拔掉?你能把这个根拔掉,你就是圣人,这个根没有拔掉的时候你是凡夫,纵然你修到四圣法界的佛法界,你还是凡夫,为什么?没有转八识成四智。大乘教称他们为外凡,内外是六道,六道里面叫内,我们是内凡,他们是六道之外,叫外凡,不是圣人,我们尊他为圣人,大乘不称他们为圣人。谁是圣人?无明破了,法身见到,这是圣人;八识没有了,四智出现,这是圣人。

我们修行如果连这个不懂,那我们修的是什么?章嘉大师在早年告诉我,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。这个开示对我非常非常重要,如果我不懂这个道理,我还走那些仪规,重视这些仪规、向往仪规,在现在这个时代走不通。为什么?现在佛教没有了,真正的佛教没有了。现在佛教在哪里?在经典里面。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,你想真正学佛,你从经典里面去学习。今天我们讲这一段,这一段里面多半都是讲密宗,密宗里面的理论也非常宝贵。密宗非常重视仪规,但是如果是迷在仪规里,不知道仪规表法的意思,那还是等于零。懂得意思,用这些仪规会起作用,不懂这个意思,用这些仪规就白用了。像我们现在讲这一段,这都是从金刚杵来的。密宗里面表法,在作法的时候,根本的法器之一就是金刚杵,决定不能离开的。金刚杵是什么?代表金刚智慧。如果我们没有金刚智慧,只用这个东西来表法,能不能降伏魔王外道?不能,魔王都瞧不起你,他没有看到你的金刚杵,你是玩假的,像小朋友玩玩具,不是真的。你如果真有金刚智慧的话,这个东西它就管用,确实能降魔,魔一看到这个真害怕,他就退避三舍。所以实质重要,有实质,这个东西起作用;没有实质,这个东西不起作用,我们必须要理解。

末那除了是我见之外,我见比身见还要深一层,身见是在外,我见在内。我们用个很简单的比喻诸位能体会,我见粗的是身,以为身是我,细的以为灵魂是我,身不是我。认为灵魂是我,比认识身是我要深一层,身容易丢掉、容易放下,灵魂可不容易。灵魂是不是我?不能说不是,也不能说是。什么原因?它迷了,迷而不觉,迷了他出不了六道。如果它觉悟了,觉悟叫灵性,超越六道、超越十法界,那是把真的我找到,大乘教讲「常乐我净」,真有我。所以我,自性是我,真性是我,真如是我,真心是我。我在哪里?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是、无时不是,我真大!《还源观》上讲含摄空有,含空容有,含是包含,包含虚空;容有,有是万法,宇宙之间万事万法你都能够容纳、都能包容,就是常说的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那是真正的你。我们今天连一个人一个小事情都不能包容的话,就迷得太深,迷得太可怜了。真正觉悟了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是我,一切诸佛是我的性德,一切菩萨是我的修德,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,有情众生是我,无情众生花草树木是我,山河大地是我,虚空法界是我。谁承认?佛承认。什么样的佛承认?明心见性的佛都承认。为什么?他亲证得了。他用什么证得的?法界体性智。

自性本具般若智慧,就是阿赖耶四分里面所讲的证自证分。八识五十一个心所统统都有四分,证自证分见到自体,自体就是自证分。除了我见之外,我爱,我爱是贪;我痴是愚痴;我慢,我慢是瞋恚的一分,瞋恚里最重要的一个是我慢,你看贪瞋痴,末那是四大烦恼常相随,同时起来的。但是还是有程序,我见、我爱、我痴、我慢,它还是有先后次第,可是速度太快了。我们必须要记住弥勒菩萨的话,我们换算成一秒钟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当中完成的。阿赖耶从业相变到境界相,四分从自证分到相分,在那么短的时间当中完成,谁看见?观世音菩萨照见。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八地菩萨就见到。我们知道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都看见。没有那么深的定功你见不到,你见到你才真的相信,就诸法实相,一切诸法的体、现象、作用全明白了。

今天科学跟哲学跟它相比,那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,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。我们今天看到许多科学家的报告,看到他们的论文,我们也可以说,佛经科学是全世界科学最高峰。为什么?科学跟哲学今天对本体都没有办法解决,都解释不了。现在知道物质是精神变现的,精神从哪来的?科学家也说了,我们听到也很满意,也赞叹,很难得,「无中生有」。他没有说错,可是无中怎么会生有,这是个问题。佛跟大菩萨,八地以上的菩萨知道,他们亲证,他是从禅定里面看到的,禅定里面空间维次全部没有了。空间维次从哪里来?从分别执着来的,只要分别执着破了,空间维次就没有。所以他亲眼见的、亲耳闻的、亲身接触的,那还能假得了吗?他看到一切诸法的实相,这真相,包括对我们自己的真相,我们自己身体的真相,我们自己的精神灵识的真相,全明白了,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。

你说这桩事情,我们该不该学?我们要不要学?我们为什么要学?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我们的幸福美满就现前,无论在什么境界,没有不幸福,没有不圆满,我们的欢乐现前,这是极乐;没搞清楚,我们忧虑,我们苦恼,我们在受罪。这不就是佛法教学的目的吗?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。这句话千真万确的真言!真言就是真话,不是假的。佛是为这个成佛的,也是为这个来教化众生。因为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好像整体,我们把整个人身比喻整体,我们这个手臂上生个疮,我们全身都感觉得不舒服,要不要帮助它治好?这左手,我右手没有,我右手要帮助它,我为什么要帮助它?它跟我是一体。到这个时候你晓得,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。他有苦难,我们要不要帮他?他有苦难,我身体某一个部分有问题,出了问题,肯定要帮助它,赶快把它治好,就是这个道理。众生迷,迷就是什么?不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要分自分他,这个喜欢、那个讨厌,自己永远堕在那个迷惑里头,他醒不过来。

贤首国师的《还源观》这篇论文重要!非常非常重要,那是学习《华严》的精华,学习《华严》的一把钥匙。过去我们学过两遍,那个东西你要是明白了、懂得了,对于修学大乘你就不会再迷惑,再不会走弯路,你能够抓住这个总的纲领,学习会带给你一帆风顺。大乘佛法究竟圆满的功德,就在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特别是在这一部会集的批注。我看这部经,夏莲公,我们衷心的崇拜,五体投地,他会集世尊当年在世多次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、介绍阿弥陀佛,这些开示他把它会集起来,成为一个定本,我们遇到了,多幸运、多难得!这个本子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的精华。黄念老的批注了不起,绝不亚于老师,会集一切经论,以经注经,这还会有错吗?又会集古今中外祖师大德对于净宗的开示,统统会集在一起,这本子太完美!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能遇到这个本子,这是过去人心目当中所想的而得不到,我们没想可得到了。古来这些菩萨大德们看到我们,那无限的羡慕,我们的运气真好!实在讲这个不仅是运气,我们过去生中积的善根福德,没有善根福德哪来的这个因缘?今天这个本子还有很多人看不懂,还有很多人不相信,还有很多人排斥,那是什么?过去生中没有修善根福德。这差别很大,过去生中有善根福德,你一接触肯定欢喜。

我早年在台中,李老师在台中讲过一遍,就是眉注,那个时候写的,那个时候老师还不到七十岁,六十多岁。讲过这一遍之后,因为外面意见很多,所以老师就不再讲了。第二次我在台中,他老人家讲《无量寿经》用康僧铠的本子,所以我学《无量寿经》是康僧铠翻译的本子。用的批注是《净影疏》,就是隋朝慧远法师他的批注,这个批注在中国、在日本都很流通。可是我看到老师眉注的这个本子无量的欢喜!他老人家这一注的时候我完全能看懂,当时我就发心想讲这部经。经本都印好了,印了一千本这个经本,给老师去报告,老师立刻制止,「不行,你太年轻,这个本子现在你不能讲」。当时我不知道,现在知道了,你要讲,那个时候还有一些老法师、老居士,他们的声望、地位很高,他们出来一批评、一反驳,我们马上就垮了,没有招架之力。所以不让我讲,经本跟大家结缘了。改讲《楞严经》,老师说《楞严经》没有问题,没有人反对,所以我《楞严经》也讲了好几遍。

一直到李老师往生,缘成熟了。因为老师讲的这个本子在我手上,没有人看见,很多人不知道。老师往生了,这个东西应该印出来流通,纵然不讲,让大家看看,大家好纪念老师。我印了一万册,在美国印的,最初流通在海外,不在国内。大家看到欢喜,来找我,要求我讲。所以我第一遍、第二遍讲的这个会集本在美国跟加拿大,在这两个地方讲,听到的人没有不欢喜的。那个时候我跟黄念老还没见面,还不知道,到我们见了面,我看到他的批注,欢喜赞叹。念老要我给他写一篇序文,我也没有办法推辞,给他写了序文,封面给他题字。那个时候也印了一万册,在海外流通。可是如果我要不把这个批注细细的这样讲一遍,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,没有人知道这是宝。那我们现在要用一千三百个小时的样子,这个注子能够讲圆满,带动、提醒大家,这一本书、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帮助我们决定得生净土。这个功德有多大,这个利益有多大!这是真实的,不是假的,假的带不去,这个带得去的。末法九千年,能够往生得度成佛,许多大德都说应该就是这个本子。梅光羲赞叹,他们同时代的,慈舟法师赞叹。他在北京讲过,在济南讲过,就是讲会集本,而且还做了科判。这些数据,黄念老都送给我了,我们现在也把它印成书,印了一千册,给大家做纪念。

转末那成平等性智,这是修行首先要做的。转识成智从哪里转起?从这里转起。世尊在小乘教里面,首先教人放下见惑。见惑里面头一条就是身见,身见不放下,你就不能证须陀洹果,在大乘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说的十信位菩萨,十信是大乘的小学,初信位是一年级,你不能证得。身见破了,你才能够证得初信位的菩萨,就是破五种见惑。初信跟小乘初果境界是相同,就是断惑相同,智慧不相同,智慧,大乘超过小乘太多!所以身见要破、边见要破,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我们后面会讲到。这些东西不破不能进门,你学佛,学佛学常识,告诉你不是智慧。你经看得多,「记问之学」,孔老夫子说,「不足以为人师也」。不是你自己亲证的,你自己没有得到受用,你自己的疑惑没断,你讲的东西里头有疑惑,不踏实,关键在这里。这是最低限度,我们要把这个烦恼放下,这个烦恼放下之后,我们的知见才走向正见。八正道里正见、正知,思惑破了之后就是正知,见惑破了就是正见。这前面我们讲到八圣道的时候讲到这两条,正见、正知就是破见思烦恼。我们如果提升到这个境界,身见真的破了、放下了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同居土,诸位要知道,升级了,方便有余土。方便有余土里面的下下品,它比凡圣同居土上上品还高!这是我们应该争取的,我们有可能争取得到,再向上恐怕我们争取不到,我们现在就争取这个目标,像大乘里面我们争取上小学一年级。这叫真实利益,可不能错过,错过就太可惜。

所以心量要拓开,真想在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对我们来讲是大幅度的提升,你看从同居土提升到方便土,这是大幅度提升,这不是小的提升。生到同居土是人天,生到方便有余土是小乘跟大乘的信位菩萨,就是大乘十信位,小乘的阿罗汉、辟支佛,包括权教菩萨。为什么不干?为什么不能把心量拓开,包容万法?知道万法皆空,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,我们自己的身体,我们自己的念头,都不是真实的。统统放下,三昧现前,那就是真实的。一真一切真,一假一切都是假的,这要做个大转变!不想转,转不了,怎么办?学经教。天天听释迦牟尼佛的开示,听释迦牟尼佛的教诲,我们认真学习,遍数听多了,不知不觉的放下,心量不知不觉的拓开,没有有意去做,自然的。在这里我们就能够更深一层体会到,这些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为什么都示现讲经说法?明白了。讲经说法叫做什么?潜移默化,慢慢的、自然的、不知不觉的你就变化了。由此可知,有缘听经的人,有缘研究经教的人,那个善根福德不可思议,这都不是假的。平等性智成就诸法平等作用,这个智慧就能帮助你这个。我们现在最大的苦难,在一切法里不平等,要知道平等是真相,事实真相,不平等是事实的幻相,它不是真的。

「四、妙观察智,是转意识所得。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,说法断疑之智也」,这是妙观察智。意识的作用很大,意识是主分别,也有执着,末那是执着,也有分别。为什么说末那是执着?它执着重,分别轻;第六意识分别重,执着轻,从轻重不同来说的,实际上统统都有。每一个识都有分别,都有执着,都有起心动念,所以八个都叫识;转过来,八个都叫智。我们怎么转意识?对于外面境界,好的、妙的、坏的、不好的,都不放在心上,首先心就平等了,再看外面境界那就妙了。妙是什么?妙是不着相,妙在这个地方,不是别的;妙在以清净心看世界,妙在以平等心看众生,这叫妙!就是《还源观》里面的四德,「随缘妙用」。转识成智才有妙用,转不过来不妙,不妙是什么?造业。妙不造业,不但善恶业不造,染净业也不造,那真的叫妙!所以我们对外面的好恶、得失,这个念头要淡薄,总的一句话说,要随缘,什么都好,没有一样不好。清净平等要从这个地方,在事相上练出来。胡小林居士,你们听过他的报告,他真干,父亲生病,尝父亲的大便。二十四孝古人有,他做到了。不但尝父亲的大便,还尝他家里面佣人的大便。为什么?佣人总是低一等,佣人的大便他都尝,对佣人的平等心生起来,尊重心生起来了。那真干,尊卑平等了,怨亲平等了,与一切人平等,与一切物平等,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平等,这样你烦恼轻,智慧才增长。所以这是用妙观察观察众机,说法断疑,令他生信。

第五「成所作智」,这是转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。这个都是物质现象。眼根能见,耳根能闻,鼻根能嗅,舌根能尝,身根能触,五根接触外面五尘境界,这全是物质,里面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所以它成就了,「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也」。业是什么?造作,这个五样东西都造作,眼在看、耳在听。不被外面境界所染,不被五尘所污,这个妙!所以成就自利利他的妙业。后面说,「此五智虽为一身所具之智德,而为引摄众生」,这就是《还源观》里面四德的第二句,「威仪有则」。我们活在这个世间,要把佛法表演出来。什么是佛法?自性。自性的体相德用做出来、表演出来,真正的利益众生。圣人教化众生,首先着重在身教。做不到威仪有则,你说得再好别人不相信,听到是很好,但是对你打问号,半信半疑。你自己真做到,人家对你一点怀疑没有,完全相信你。

二00五年的年底,汤池开始培训老师,我第一天跟他们讲话,勉励大家,这种教学是在做实验,实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前这个社会还有没有好处、起不起作用?如果我们实验失败,社会人会产生什么现象?中国传统文化落伍,没用处,做不到,应该全盘把它否定掉。我们做实验成功了,做出成绩出来,大家心里欢喜,会接受中国传统文化,传统文化真的能帮助社会,能救这个世界,你看这是关键。我们这个担子很重,要有使命感,要有责任感。所以我就说了,我们看历史上教学的,孔子教学成功了,释迦牟尼佛教学成功了,为什么?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很好,「先行其言」,他首先把他想讲的全做到,不做到的不讲,做到我才敢讲,没有一个人不相信,没有一个不服,他教育成功了。所以我告诉这些老师,《弟子规》一百一十三桩事情务必要落实,你真能做到。不是念的,不是讲给人听的,是你做出来给人看。《感应篇》《十善业》统统融会在《弟子规》里头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是中国传统里面普世的教育。这种教育产生的效果,社会安定,世界和平,这个工作太伟大了。

我给老师们四个月的时间,希望你能做到。他们真不辜负我们期望,两个月就做到。我们感恩,佩服得五体投地,两个月做到。当时问我,下一步怎么走法?我说下乡入户去表演。进到农民家里,就像我们是他的儿女,回到家里,我用什么样的态度对父母,用什么样的行动对家里这些家务事情。所以一进农舍就像回到家里去,对父母温和,对老人照顾,家事看到立刻就做。这样一做,这农家感动了,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人,帮助我们来做家事。做了三个星期,告诉大家中心开课,我们来讲解、学习传统文化,大家自动来了。身教摆在第一!民国早年,陶行知这些大学者、这些大德,知名的大德他们做过,他做失败了。失败的原因是什么?没有下乡入户,没有做给人看,这要做到才行;不做光说到不行,人家不相信。我们知道过去这些大德们做的失败的经验,我们吸取教训,我们来改变方法。对这个小镇,我们的标准是,小镇的居民四万八千人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一起学,精神就来了。你说我教小孩学、小朋友学,大人不学,小孩一看,那个学习的情绪马上就落下去;你叫学生学,老师没有做到,学生不相信。统统一起都干,每个人都知道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,做出成绩出来了,真产生了效果。虽然中心奉命解散,我们听话,一个命令下来立刻解散,叫停课马上就停,叫解散马上解散;影响出去了,不但影响国内,影响到海外。

这个事情做成功了,好事!慢慢启发大家,要想社会安定,要想化解地球上这些灾难,只有找老祖宗。这个话也不是我们有这个智慧,我们没有,我们听到外国人讲的,我们得到一点启示。那外国人是谁?英国汤恩比博士,他在七十年代说过一句话,「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,需要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。我们从这句话里头得到启示,认真去思惟、去体会。自己还没有信心,做实验,做实验能不能成功也没有把握,没想到意外成功了。我对老师说,我们不可以居功,我们没有这个德行,没有这个功劳,谁的功劳?祖宗之德。他们大家点头。祖宗之德,三宝加持,有这么好的成就,引导世人回头是岸。所以说是一身所具的智德是为了引摄众生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。不能有丝毫为自己,有丝毫为自己那是迷惑、那是障碍,障碍你德行,障碍你智慧,障碍你跟诸佛菩萨祖宗的感应,那个自私自利是障碍,这个一定要知道,决定没有一丝毫私心。你们同学要问我,我还有什么希望?我告诉你,我只有一个希望,什么希望?希望早一天生极乐世界,我对于比较亲近一点的同修我都是这样告诉他。这个世间太苦!我们在这个世间一天,我们全心全力帮助苦难众生又干一天,但是我们的心真的希望马上就走。为什么?因为我自己没有圆满成就,我知道只有到极乐世界才能成就。在任何世界都会有障缘,极乐世界没有障缘,为什么?有大护法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是大护法,得到他的经营保护,我们一生保证成功。

所以我这次从日本回来之后下定决心,我就住在这个地方不走了,等往生。活一天,跟大家在一起学习一天。我们学习大乘经教、学习《无量寿经》,其它的经典?其它的经典后继有人,他们会接着干,我不再干了。善导大师说得好,世出世间一切法总在遇缘不同。过去我们居无定所,到处流浪,没有一个适当的环境能够让我住下来,不要再动了。我走那么多地方,每一个地方都想留下来,不要再动,可是缘不成熟,到时候逼着你非走不可,没办法。我看到现在这个环境,大概不会有人赶我走了,那我就可以定下来,定下来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。还有余力,帮助同修,我们念佛的同修,给大家做增上缘。我们全心全力照顾大家、成就大家,这样才真正能做到续佛慧命。正法不能断在我们手上,断在我们手上罪过就重了。

「自本体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」,这个四智就是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,四佛下面都说到,前面我们念过。「此时法界体性智住于本位」,本位是如如不动,本位在哪里?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「而为中央之大日如来」,这是性体,它代表自性的性体。「由大圆镜智而成东方之阿閦如来」,阿閦如来,阿閦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不动,如如不动;还有意思是无瞋,烦恼里面的瞋恚断掉,没有瞋恚心,「主发菩提心之德」,你看只有如如不动,只有没有瞋恚的念头,菩提心才能发得起来。心是动摇的,瞋恚还没有舍掉,菩提心发不起来,这个东西障碍你菩提心。菩提心是什么?我们同学很清楚,我们讲了几十年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你想想看对不对?心浮气躁决定没有菩提心,小小不如意就有一点瞋恚,没有菩提心。

「由平等性智而成南方之宝生如来,主修行之德」。宝是珍宝,宝是财宝,在大乘教里面讲功德法财,不是金银珠宝,是功德法财,它能发你的法身。世间没有修行,你生活不好过,没有功德法财,你修行修不好,它表这个意思。「由妙观察智而成西方之阿弥陀如来,主成菩提之德」。你看看东方阿閦如来主发心之德,发菩提心之德,这主成就菩提之德。菩提心从东方发,西方成就,像太阳从东方起来,晚上落到西方,东方是因,西方是果,你看这多有意思!「由成所作智而成北方之不空成就如来,主入涅槃之德」。冬天是什么?秋收冬藏,大丰收!不空如来是大丰收,这个大丰收是入大般涅槃,证得究竟圆满的果德。

「由此五智成为体相二大。盖法界体性智之大日为六大,是体大也,四方之四佛为其所出之别德,则是四曼之相大也」,曼是曼荼罗,四曼的相大。「即大圆镜智之阿閦如来,为大曼荼罗身」,曼荼罗的意思,总集佛菩萨三乘的道场。曼荼罗本来是道场的意思,一切诸佛菩萨依这个成就的,还包括三乘,菩萨、缘觉、声闻,这是声闻。给诸位说,这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,曼荼罗表法表这个意思;再跟诸位说深一点,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。你只要生到极乐世界,你看看是不是跟诸佛菩萨俱会在一起?是不是跟十方声闻、缘觉、诸天善人俱会在一起?那叫大曼荼罗,所以我们可以说大曼荼罗身就是西方极乐世界。

「平等性智之宝生,为三昧耶」,三昧耶是平等的意思,就是平等曼荼罗身,多半指佛菩萨手上所拿的东西,它表法的意思。你看我们通常,你仔细观察,观音菩萨手上拿的是杨枝、净水,大势至菩萨手上拿的是一枝莲花。我们后面华严三圣,你看文殊菩萨拿的是如意,普贤菩萨如意上面,是如意还是莲花上面是一部《华严经》,经书,表法的意思。这个都是属于曼荼罗的意思。「妙观察智之弥陀,为法曼荼罗身」。法是什么?方法,就是教学的方法。教学的方法有图画、图腾,有言说,言语、文字、义理这一类的东西,都是法曼荼罗身。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天天说法,他的讲堂很伟大,讲堂外面的菩提树高四百万里,那表法的意思。十方世界,喜欢好学多闻的,这一类众生的根性是占绝大多数,现在我们讲知识分子,阿弥陀佛是专门接引这些人。所以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?学习,天天听课,跟这些诸大菩萨,诸大菩萨是专家学者,跟他们在一起研究讨论。

阿弥陀佛,要知道真正是大施主,福慧都布施,我们到极乐世界都会学到。你看他,我们从这个经本上介绍我们知道,他在十五劫之前,他的身分是国王,世饶王,遇到自在王佛,听佛讲经说法他觉悟了,舍弃王位,出家修行。世自在王给他起个名字叫法藏,叫法藏比丘,十五劫之前。我们在批注里面看到,当时法藏比丘是什么身分?是大菩萨的身分,应化到世间来,过去曾经无量劫中积功累德,他的善根福德多厚。在老师面前发大愿,四十八愿,这四十八愿太稀有!又用五劫的时间修行。愿发了,不兑现不行,要做到,每一愿都统统要做到。所以五劫修行圆满,四十八愿就愿愿都圆满,自自然然感得西方极乐世界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化生的,没有人去设计,没有人去施工、去建造,没有,变化所作,这个太稀有,像神话一样。

可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,我们看我们娑婆世界,看我们六道轮回,我们六道里面的天道,兜率天上面,兜率天是第四层,第五层是化乐天。化乐天福报大,他积功累德多,修的福报大,他们所用一切的这些器具应念就变化,想衣,衣就在身上;想宫殿,宫殿就在面前,不必要设计,不必要施工,变化出来的。六道里面大福报的人都能变,何况阿弥陀佛!我们就能想到,阿弥陀佛过去生中是累劫修积的功德,发了愿之后又是五劫专修,所以极乐世界成就就像第五天化乐天,完全是自然的。而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是什么等级?是第六天的等级。为什么?去享福的,阿弥陀佛福报现成的,是叫我们去享福的。第六天的福报最大,他不要变化,不要自己变化,他动个念头想什么,第五天变化出来供养他。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说,我们的衣食住行,一切所需要的,都是阿弥陀佛变化出来供养我们,我们变成第六天,阿弥陀佛变成第五天,这个功德不得了!等于说我们是小孩,阿弥陀佛是保姆。第五天供养第六天这是物质供养,阿弥陀佛除了物质供养之外还有法供养,天天跟我们讲经说法,没有间断。

我们能这样回头来看,对极乐世界就一点怀疑都没有,我们相信他能做到。同时对我们自己也增长信心,我们的意念能改变我们。第一个意念能改变我身体,让我身体能健康,坚定的信心那就是今天医学上所讲的免疫的能力,你有非常强大的免疫能力,那是什么?坚定的信心。你有大慈悲心,大慈悲心是解毒,任何病毒到你这里自然就化解。慈悲能够解毒,信心能够避免病毒的渗透。你居住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山河大地坚固,不会有大灾难,为什么?境随心转!那你要不相信、怀疑,那就没法子,那就全盘都崩溃掉。「信为道元功德母」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《大智度论》上说的。世出世法都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,你将来有多大的成就,看你的信心,你有几成的信心,你就有几成的成就,你有圆满的信心,你就有圆满的成就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
「成所作智之不空成就,为羯磨曼荼罗身」,羯磨是梵语,这里头有括号,就是翻成「作业」。作业意思不太好懂,是什么?我们用今天的话讲是艺术化的教学,你看把佛菩萨造成非常美的艺术品,塑像、绘画、雕塑,就是用这些艺术,包括佛门里寺院那些建筑都是艺术,走进道场就是艺术宫殿。这座宫殿也叫大曼荼罗,因为它包罗万象。「理智不二,故此五智五佛,即胎藏界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也」。胎藏前面解释过了,这是一种比喻,人在胎胞里面,婴儿在胎胞里头,还没有出生,胎胞保护他。所以胎胞有保护的意思,有隐藏的意思。他还没有出生,他是宝,他样样具足,自然形成。一个人也没有人设计,也没有人去画图,自然的就变现出来。从一个细胞分裂,你看慢慢长成五脏六腑,外面五官端庄,他自然生成的;极乐世界也就这么自然。所以这说的物质现象。

后面跟我们说的,他说,「此有通别二门,今依别门也」,别门是一样一样的把我们解释清楚。要是以通门,五智直接就叫五智,五如来就是讲五佛,五智五佛。「教观大纲曰」,举慈觉法师所说的,「真言天台立五智者,法界体性智缘中道遮照境」。本来相宗只讲四智,转八识成四智,天台家加一个,五智,加一个我们前面读的法界体性智,加一个这个,所以变成五智五佛。五佛五智的意思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
底下的经文接着,「亦表十波罗蜜,能摧十种烦恼,成十种真如,便证十地。」十波罗蜜就是十度,波罗蜜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叫度。我们字幕上打了,「梵语波罗蜜,华言到彼岸」,这就是度的意思。好像我们旅行要通过这个水道、这个河流,我们得用船,从此岸到达彼岸,要用这个做交通工具,这叫度。「十度各三行」,这《三藏法数》里面是节录《成唯识论》里的,我们特别来介绍这一段,也是我们学习当中重要的课程。「谓此十度,各有三种殊胜行门,菩萨修行此法,则能自利利他,度诸众生;离生死此岸,越烦恼中流,到涅槃彼岸,同证无上菩提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第一个是布施,布施有三种,「施度三行,此施度有三种:一、财施,谓以己所有财物,施与他人,令其安乐」,这叫财布施。财里面又有内财跟外财,外财是身外之物,我们的金钱、财宝、物品,别人有缺乏都可以供养别人。布施跟供养是一个意思,供养那个心比较恭敬,福就更大,布施没有那么个恭敬心,那福就小。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对待任何人布施都要供养,因为福报大!同样干,为什么不修大福报修小福报?对于下面的人也供养,你用平等心,你才能修大福!对下人我们也供养,这是自己的谦卑,谦卑是性德,没有丝毫傲慢的习气。常常想着什么?他是诸佛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他本来是佛,我供养佛。他自性是佛,他未来会成佛,我供养自性佛,我供养未来佛,这就对了。现在时间到了,这一段我们底下一堂课,我们来好好学习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