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三0三集) 2011/2/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02-039-0303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五十四面,倒数第三行,最后一句看起:
「此六度,乃菩萨究竟自他兼利之大行,能到涅槃彼岸。」这一句是说明佛提出这六个科目,就是六波罗蜜,这六个科目是菩萨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剎土的菩萨,没有一个是例外的,都是这六门成就的。究竟自他兼利,我们把它分开来念大家就清楚,究竟自利,究竟利他,这是佛菩萨的大行,能帮助自己到达涅槃彼岸,这就是究竟证得圆满的佛果,也能帮助别人到达涅槃彼岸,这个话说绝了。在大乘佛法里,我们要知道,不但六道是病态,六道所有众生都是病态,就是连四圣法界,他也不是真正的健康,全是病人。所以佛是大医王,这佛经上常讲的。佛用什么来治大家的病?就是用的十善、三皈、五戒、十戒、六波罗蜜,这是佛的药方,法药。世间再高明的医疗,再高明的大夫,治病只能治标,不能治本。治本是什么?了生死出三界,这才叫治本。只有佛能治本,佛法是标本都治。
你看菩萨修这个六度,基本的条件,前面说过,我们为什么修不成?当然修不成,为什么?你不具备他基本的条件。基本条件是「远离四相,修一切善法」,这一切善法就是六度,六度就是一切善法。我们四相没离!实在净宗有绝妙的方法,信的人太少了,不信的人多。净宗的妙在哪里?就是妙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。这个佛号,我们前面讲了多少次,讲得多详细。这一句佛号展开来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展开来是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展开来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展开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无尽的法门,把它浓缩成一句佛号。你只要念这句佛号,你就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无量无边无数无尽的法门,你全都修了,你一个都不漏,这还得了吗?不得了!谁相信?没人相信。
相信的人有福了,相信的人就一句佛号念到底。我教人还加一部经,为什么加一部经?因为你相信的程度不够。百分之百的相信,《无量寿经》就不要了。相信的程度不够,教你念经,念经帮助你正信,帮助你坚定求生的愿望,你知道极乐世界太好了,那个地方什么灾难都没有,遍法界虚空界最好的修学环境。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,没有听说他讲极乐世界有什么病痛,有人生病了,没听说过;极乐世界有人死了,也没听说过,没有病痛,没有死亡。后面会讲到昙鸾法师给我们介绍的,西方极乐世界十七种依报庄严、八种正报庄严,这些我们都必须熟知的。我为什么念阿弥陀佛?为什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?就明白了。首先是自己明白,自己不明白,贪恋这个世间,放不下!没有别的,贪恋、情执。远离四相,修此六度,就对了。
我们用什么方法把四相放下?给诸位说,就那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放下。你真正能够依照大势至菩萨教给你的方法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念上个三年五载,不知不觉的四相放下了。没想放下,没有故意把它放下,自然就放下,就没有了。心里再不会想到我了,我的福报,我的病痛,我的身体,再都不会想这个。为什么?全想阿弥陀佛,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统统没有了,全心是一个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是我全部的心念,这就是真的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了。其余的都烟消云散,这跟阿弥陀佛同心,念这一部经,念四十八愿,跟阿弥陀佛同愿,同心同愿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你的往生绝不在同居土,也不在方便土,直接就生实报庄严土,是我们一生可以办得到的,为什么不干?而且不需要很长时间,三年五载、十年八年是决定可以办得到的。你真立下这个大愿,朝着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去迈进,给诸位说,阿弥陀佛就天天在你身边,他照顾你,诸佛如来护念你,龙天善神保佑你,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好事,为什么不要?还要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还自以为是,错了!
「菩萨自行此法,亦以此教导利益众生。」六度展开就是八万四千法门,就是无量法门。如果我们完全从大乘法来讲布施,布施是放下,要把我们的贪瞋痴慢疑放下,要把我们的妄想习气放下,这个在大乘教里面叫法合,法跟大乘合起来。戒律就是贤首国师讲的四德里「威仪有则」。持戒是什么?做出最好的榜样给世间人看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一切大众的好榜样。什么榜样?菩萨的榜样,真正修行人的榜样。忍辱就是耐心、坚持,永远不变,永远不改,永远不失掉。精进,精是纯而不杂,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,这是精进。一门深入是精,长时熏修是进。禅定,心无杂念,清净心现前,智慧就开了。智慧才真正是正法久住,从自己做起,自己的正法久住,自己的正法跟如来的正法是一不是二,才能够普度众生,这是智慧的起用。所以说菩萨自行此法,亦以此法教导众生。
「故续云教化安立众生。」《会疏》有解释,「以道授他为教」,成佛之道传授给他人,这叫教。「转恶成善为化」,老师教导我们,教了,我们化了没有?所以我们常讲教育、教学,佛家讲教化。这个教化意思深!教而不化,没收到效果。化就是转恶成善、转邪成正、转凡成圣,真起了变化,教的功德出现了。为什么我们老是天天在学,学教,而没有变化?有变化,不是往好的方面变,往坏的方面去变去了,愈变愈不像了。什么原因?没有远离四相,他就不能像菩萨那样变。阿罗汉变成菩萨,菩萨变成佛,那是往正面变。所以我们的问题就在没有放下,没有把我放下,没有把对立放下,没有把矛盾放下,没有把冲突放下,所以怎么学都学不像。所以我们从远离四相引申的意思,放下自我,放下对立,放下矛盾,放下冲突,真正肯定认知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。老子说过,「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」,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,相亲相爱,自自然然关怀一切众生,照顾一切众生,全心全意帮助一切众生,这是菩萨行。所以你才能转,转恶成善,转迷成悟,转邪成正,转凡成圣,你才能转。否则的话,你转不了。
「引导众生安住正道」。如果今天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,个个都安住《无量寿经》,个个都安住阿弥陀佛,什么灾难都没有了。你身体无论是什么毛病,得癌症,得不治之病,自然身体就好了,恢复正常。这个是佛在《遗教经》上说的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。我们前面读过的,意思跟《遗教经》上完全相同,「止心一处」,我们要能止,这个三百五十一页倒数第二行,「止心一处」。我们的心现在是散乱心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。止一心处是什么?我止在阿弥陀佛,我想、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也没有,这叫止心一处。我没有了,我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是我,无事不办,阿弥陀佛能办的你全能办。这部《无量寿经》说什么?还不就是说的自己,不是讲的别人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引导众生安住正道,「建立大心」,大心就是《大乘无量寿经》,就是南无阿弥陀佛,这叫安住。安是平安,平等安住,安就永远离开灾难,离开危险。
「盖大士以六度教导与摄受众生,使之转恶成善,发起大心。」建立大心就是发大菩提心,发求生净土的心,发亲近弥陀的心。「安住正道」,《无量寿经》就是正道。「此道非是小道,盖为无上真正之道。无上者,无有更能胜过之者。」在一切佛法里达到登峰造极,没有比这更高的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,你找不到再高的。这个方法,释迦牟尼佛跟一切诸佛如来为我们介绍,一日到七日就成功。你再去找方法,什么方法能够叫你一天到七天就成功?上上根人一天就成功,根性再钝的人七天也能成功。还有比这个更高的吗?还有比这个更快的吗?还有比这个更稳当的吗?还有比这个更容易的吗?找不到了,愈是殊胜的愈容易,出世间法如是,世间法也如是。
在中国,中国学术的大根大本,有一部经叫《易经》,《易经》是中国学术的根本,易!不难。出世间法,凡夫成佛也容易,也有一部易经,这易经是什么?就是《无量寿经》;更容易的,小本《阿弥陀经》,易经。从远公大师以来,依照《阿弥陀经》修行往生证果的,不知道有多少人!依照《无量寿经》的人还不多,为什么?《无量寿经》没有好的本子,看五个本子太麻烦了,所以大家都学《阿弥陀经》去了。《阿弥陀经》,尤其得到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圆满了。莲池、蕅益确确实实把《弥陀经》的精髓讲出来了。这过去我们都学过,不止学一遍。所以这个道是无上真正之道,我们今天得到在手上,不认识,不识货,可惜!无上真正之道在手里,还去求旁门左道,糟不糟糕?这是什么?说明我们信心不够。为什么信心不够?不识货,还以为有别的道比这个更好的,别的道可以帮助这个的。这桩事情,莲池大师讲得好,莲池大师讲的净宗正助双修,念阿弥陀佛是正修,用什么来做助修?还是用念阿弥陀佛做助修,莲池大师说的。正助全是阿弥陀佛,别再去寻找其它的,说得好!说得太好了。
《净土论注》里面说,「无上者,此道穷理尽性,更无过者。」理,现在人讲真理;穷理,穷是到究竟,对这个理已经达到究竟。性,性也是理,性是本性,真如自性。尽性,你证的不是局部的,不是片面的,你所证得的是自性的全体,这叫穷理尽性。更无过者,你再想超过,没有了,没有能够超过的。佛佛道同,菩萨证到妙觉位,就是这个境界,穷理尽性,妙觉果位。这个果位的人住在哪里?住在常寂光,不是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穷理尽性还没有到圆满,还欠一点。真正到究竟圆满,更无过者,他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妙觉极果,究竟的果位,他不住实报土,他住常寂光,实报土也不见了。实报土的菩萨,这法身菩萨,只有无始无明的习气存在,其它都没有了。他要求妙觉果佛的帮助,有这么一个念头,那就是感,常寂光里面的如来就有应。应怎么样?应一定现报土,法性身、法性土,跟他们和光同尘,给他们做修学的榜样。这是报土里面的法身大士,上跟诸佛感应道交,下面就不必说了,跟十法界众生,众生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。感应的道理,感应的现象,感应的善巧方便,我们无法思议,无法想象,说不出来。微尘法界里面的众生有感,他应不应?照样应,他就在微尘法界里头应,圆融妙极。这部经里头,这些信息都透出来了。这部经的经义深广没有边际,没有底蕴,就是当人自性。当人什么?我们自己的自性。是弥陀心性变现出来的,也是我们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,我们的自性跟阿弥陀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。学大乘,学净土,没有这个认知,你没有办法契入境界。
「又《华严大疏钞》」,就是清凉的《疏钞》,第十三卷,说「无有能过者,故号为无上。」这是特别解释什么叫无上,没有能超过的,到顶头,这叫无上。「真者,真实,无迷无妄。」不简单!什么叫真实?不迷了,完全觉悟了,这是真;再没有虚妄了,这是实。「正者,于理无差曰正。」你所见到的真理,没有差错,没有偏差,这是正。「又无邪无曲曰正。」这个里面没有邪迷,没有委曲,这叫正。
「又禅门解正法眼藏中之正字曰:正者,是佛心之德名。」这解释更有意思了,什么是正?正是佛心。「此心彻见正法,故云正法眼。」见正法的不是肉眼,不是眼识,也不是意识,也不是阿赖耶,它们都见不到,是真如自性。佛心就是觉心,是你的本觉。马鸣菩萨《起信论》上说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。阿赖耶是不觉,换句话说,邪知邪见本来没有,迷妄邪曲,自性里头也没有,这些东西是属于阿赖耶那边的事情,与自性不相干。我们迷了,迷在哪里?迷在有自性不会用,完全让阿赖耶当家做主。阿赖耶给我们安排六道轮回,我们就跟着它转。自性好比是主人,阿赖耶好比是你家的佣人,现在搞颠倒,佣人当家做主,安排六道,叫主人到那里面去,真是这个样子。主人是真的,仆人是假的,我们错得太离谱了。没有佛菩萨的教诲,我们永远是迷而不觉;佛菩萨把我们点醒,我们才知道事实真相。虽然知道事实真相,但是仆人做主已经做习惯了,好像一下还转不过来,这就是为什么学了这么多年,这个习气转不过来,道理在此地。怎么办?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熏习。正法熏习的时间太短,力量太薄弱,听这个奴婢的话听久了,以为他真的是主人。有人告诉我们,一下还不相信,转不过来,还是听奴婢的指挥,听他安排,受他控制。如来称为可怜悯者,你自己本来是一尊佛,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你想想看,那不可怜吗?什么时候醒过来?那就要靠长时熏修,慢慢的真搞清楚了,真搞明白了。真搞清楚,你就真的转过来,换句话说,你就彻见正法。彻见正法就是宗门里面讲的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你真转过来了。没真转过来不行。这叫正法眼,教下叫正法眼,宗门叫正法眼藏,一个意思。
「道」,下面解释这个道,道有两个意思。第一,「能通为义」,像我们这样的道路,道路是能通之义,从甲地通到乙地,从乙地再通到丙地,道路。引申的意思,我们从凡夫能够通到菩萨,从菩萨能够通到佛,这也叫道。「《俱舍论二十五》云:道义云何」,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?「谓涅槃路,乘此能往涅槃城故。」涅槃城是比喻,涅槃路是什么路?是佛道,成佛之道。你循着这条路你去走,你一定会到涅槃城,就是你一定能够证得大般涅槃。大般涅槃是成佛,小涅槃是成阿罗汉。净宗这是大道,这个道在哪里?就是一句名号,六字洪名。诸位一定要晓得,六字洪名里含摄圆满的菩萨道,也就是菩萨应该修的它统统都在里头。一心专修,没有杂念,就像大势至菩萨所说的「都摄六根」,都摄六根就是放下万缘;「净念相继」,就是一句佛号,这一句佛号里头要净,用清净心。净是什么?没有怀疑,没有夹杂。有怀疑,你的信心不正;有夹杂,把你念佛的功夫全破坏了。我为什么念佛?我念佛目的何在?念佛的目的是希望通到涅槃城。杂念夹在里头,涅槃城就到不了,功夫全被它破坏了。所以不能有杂念,不能有怀疑,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,对你的帮助就在此地。把你疑虑的念头打掉,杂念打掉,三昧就现前,这叫念佛三昧。念佛三昧也叫一心不乱,功夫浅深不等。净宗说三个等级,上品,理一心不乱;中品的,事一心不乱;下品的,叫功夫成片。每一个等级里面又分很多很多等级,不一样。读诵《无量寿经》,一心念佛,它会帮助你提升,这个等级不断向上提升。如果四相没放下,外面诱惑来了,你很容易退心,你很容易变心,又去搞名闻利养去了,又去搞这些世间法去了,那就可惜了。换句话说,你退回去了,又去搞六道轮回,涅槃路又迷失了。《华严疏钞》讲:「通至佛果,故名道。」
第二个意思,「涅槃之体,排除诸障,无碍自在,谓之道。」这个说法也非常之好。涅槃的体,涅槃的自体,是无碍自在的,它没有障碍。可是现在有了障碍,什么障碍?烦恼障有三种:无明烦恼、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。《华严经》上换了一个名词,叫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。妄想就是无明烦恼,分别就是尘沙烦恼,执着就是见思烦恼,每一种都是无量无边,说不尽。这些烦恼习气自性里头完全没有,所以说涅槃之体没烦恼。我们把这些烦恼统统都放下,涅槃之体就出现,就现前了。涅槃之体,我们言语没有办法说出来,说不出来,我们的心思没有办法想得出来,想不到,这是真的。涅槃之体,这句话在哲学里面称之为宇宙万有的本体。哲学家自古至今都在那里研究,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把它说出来。本体到底是什么,有很多说法,但是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,只有大乘经上用涅槃之体来形容它。其实这是性体,就是自性。为什么不能说?为什么不能想?因为它没有形相。在净土宗用常寂光来形容它,常是永恒不变,不生不灭;寂是清净,不动。惠能大师讲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讲清净,第四句话他讲,「本无动摇」,不动的,从来没动过的,清净的,第二句讲不生不灭。全部都是讲涅槃的体。还讲了一个第三句,「本自具足」,这个体里头,虽然它什么都没有,它什么都有,只是它不显,它不现,它什么都有。
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,把本自具足具体的说出来了,他说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就是把能大师的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具体说出来了。它具足什么?具足智慧、具足德能、具足相好,本自具足。但这三样东西,你在性体里头找不到。你的五根,眼耳鼻舌身,没有办法接触它,它不是物质现象,你接触不到,也不是自然现象,你用心思去想,想不到,为什么?它不是精神现象。我们的思想对精神现象能够缘得到,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对物质现象能缘得到。它不是,它没有现象。我们讲整个宇宙,把它归纳为三大类:自然现象、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,它都不是。科学对它也没有办法。怎么知道它存在?佛经上有一句话说「唯证方知」,你证到那个境界,你自然就知道、就明了。怎么个证法?障碍放下就证得。你这三种障碍不放下,你永远见不到它。排除诸障就看到,就见到了。妄想是起心动念,换句话说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就见到了。不执着是阿罗汉的定功,九次第定,四禅八定不行,四禅八定里头还有执着,完全不执着,第九定。菩萨的定比阿罗汉高得太多,尤其是大菩萨。定到究竟圆满,那叫自性本定,恢复到自性,就见性。没有回归到自性,你见不到性。要知道,自性不是物质、不是精神,也不是自然现象,它是你的本体,能生万法,宇宙是它生的,我这个身是它生的。
在佛法里讲,自己的身是正报,自己身之外,所有一切都叫依报。这个东西就像作梦一样,大家都有作梦的经验,你们好好去想想,哪一次作梦没有自己?有没有一个人有这种现象,他作梦没有自己?那就不可能作梦,梦中一定有自己,自己是正报。梦中梦到很多人,那是你的依报,那不叫正报,是你意识变现出来的。我梦境当中有你,你梦境当中有我,各人做各人的梦。所以佛菩萨看得清楚、看得透彻,十法界依正庄严,自作自受。你要是怪别人的话,那是大错特错,全是你自性变现的,一切法从心想生,不是从别人心想生,从自己心想生,与别人不相干。我们感谢佛菩萨,感恩佛菩萨,佛菩萨把这个事实真相给我们说出来,我们才恍然大悟。我们要达到佛菩萨的境界,那就听话,排除诸障,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。一放下,就见性。见性是什么境界?无碍自在,没有障碍了,得大自在。无碍自在就是成佛,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谓之道。这是道的第二个意思,还是讲的成佛之道。
「《涅槃无名论》曰」,《涅槃无名论》,这是老子讲的名可名、非常名,道可道、非常道,「夫涅槃之名道也,寂寥虚旷,不可以形名得;微妙无相,不可以有心知。」你要怎样去得到它?排除形名,形是形相,不着相了;名是名字,一切现象不执着了,名词术语也不执着,名词术语是假的,不是真的,你才真正体会这四个字的意思,寂、寥、虚、旷,这都是形容。不可以有心知,这个心是什么?三心二意,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这是妄心,妄心没有办法知道真心。妄心放下,真心就现前。诸位要知道,我们现在能够感受得到的就是念头,念头是心起的作用,有念,妄念,念念都是妄念。
那我们现在讲,我们研究经教这个心是不是妄心?是的。念阿弥陀佛的心是不是妄心?是的。那能见到真吗?能。为什么?因为你只有一念,念到无念的时候就见到了。念,念而无念,那是功夫,那是境界,念到无念就见到。会不会有这时候?有,偶尔有,但是你不能保持,如果保持就证果了。念佛的时候有这个现象,诵经的时候也有这个现象。坐在那里诵经,念到很专注的时候,有个什么感觉?感觉到我身体没有了。你心专注在经上,专注在佛号上,念佛在念佛堂里,坐在那里念佛,好像下半身没有了,上半身有感觉,感觉到没有下半身。刚刚有一点点契入,一感觉到我这个怎么回事情的时候,虚妄就增长,境界就失掉了。这种境界现前应该怎样应对?不理它,根本就不要理它,慢慢这个境界时间就会长,确实境界会提升。原本这个身体、世界就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,你在一心专注的时候,你就体会到了,慢慢就明白,佛在经上讲的话,它不是迷信,它是科学。
方东美先生一生的研究,他接触佛教的时候大概三十几岁,三十出头的样子,七十九岁走的。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学佛的因缘,他告诉我,很偶然。他读书在外国,哲学博士在美国拿的,他拿到学位,二十几岁,很年轻。学校毕业之后,就在学校教书,二十几岁就成为名教授,成名得早。抗战期间他在中央大学教书,有一年生病,朋友们建议他到峨嵋山去修养,峨嵋山是佛教道场,环境非常幽静,他很喜欢这个地方,住在寺庙里头。他说那个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,通信也不方便。那山上报纸、杂志全部都没有,只有佛经。读书人想看书,没东西看,只有佛经,好吧!就看佛经。这一看就上瘾,他真看懂了,发现这个里头无量的妙义。从此之后跟佛经就结了缘,没有一天不读佛经。他完全是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佛经,前半段,前半段那个时候。我认识他的时候,还算是前半段,不是后半段。他的态度是佛经里有迷信、有哲学,哲学那真是世界一流的,所以哲学的最高峰。他告诉我,老师告诉我的,禅宗、相宗(法相唯识宗)、性宗,这些都是真的哲学,华严、天台都有一部分。他特别喜欢《华严经》,把《华严经》介绍给我。我也很喜欢,可能过去生中学过的,接触到特别欢喜。到他晚年,在学校里全部,他的课程全部是佛经,这也太难得了。讲大单元,在台湾大学讲「大乘佛学」,讲「魏晋佛学」、「隋唐佛学」,这大单元。以后从台湾大学退休了,辅仁大学聘请他去,也在博士班开「华严哲学」,晚年讲这四个大单元。二十多年,学校里全讲佛学,他总的题目是「佛经哲学」。
非常可惜,他走得太早,如果他能够再多活十年,台湾的佛教会改观,他的影响力就大了。因为到晚年,对佛法他完全接受了,不再说这里头有迷信的了。以前还说里头有迷信,以后不再说了,没听说他说过迷信。你愈研究就愈明白。你看现在我们搞了六十年,当初方老师介绍的,我是学哲学进去的,刚刚学的时候,受老师的影响,认为佛经里头有高等哲学,有一部分是迷信,迷信那一部分不碰它,专门在哲学里头下功夫。功夫下进去之后,回头看看那迷信不是迷信,有道理,愈看愈有道理,全盘接受。尤其章嘉大师教我,要认识释迦牟尼佛,了解释迦牟尼佛,看释迦牟尼佛的《释迦谱》、《释迦方志》。用现在学术界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佛,他是什么人?他是教育家,一生搞教育,现在外国提倡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,释迦牟尼佛一生确实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,包罗万象。普世教育,就是帮助这个社会安定和谐,化解冲突,化解灾难,这一部分讲普世教育。全世界男女老少,各行各业,都应该要学的。内容是什么?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。社会永远安定,人民生活永远和谐,永远幸福美满。在少数人,他求知欲很高,这还不满足他,佛法里头有高等的哲学、有高等的科学,满足你知识的欲望,真正把你提升到大般涅槃,这是哲学跟科学的顶峰。
这五十年,西方科学的发展,特别是量子力学,找到了物质的本质,就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?搞清楚了。研究的报告跟大乘佛法所讲的完全相同,证明佛法是科学。佛法讲的阿赖耶,就是今天所讲的量子力学,比量子力学家讲得更详细、更透彻,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个大教育家。这一点方老师给我上第一堂课就提到,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,他是圣哲,他不是神,他也不是仙,他是人。我们这些年来锲而不舍的学习大乘,许多的事实真相用科学来印证,愈来愈清楚,愈来愈明了,对古人的学习,恭敬心、尊敬心油然而生。他们比我们聪明,我们如果在他那个时代,不可能有他们的成就。我们今天能把境界向上提升,确实得力于科学的帮助很大。六十年以前,科学没有谈到佛学里面这么高深的理论,没谈到。现在都谈到了,让我们了解佛家讲的空义,「万法皆空」、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都被量子力学家证明了。佛这么说,科学家也这么说,我们信不信?真正相信了,你放不放下?自然就放下了。还没有放下,还没放下你还不是真信,那怎么办?再学,只要锲而不舍的去学,过十年、二十年,自然就放下了。
我这一生就走这条路子,如果不是六十年的熏习,不可能。六十年锲而不舍,没有中断,五十三年讲经教学。古人也说到,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教学。为什么?你要教,你自己不搞清楚,你怎么教法?那自己要真搞清楚,得真干,不干不行。干是什么?就是科学里面讲的实验,你有切身的体验,说出来自然就不一样。自己没有切身的体验,讲出来是别人的,是经书上这么讲的,祖师大德批注是这么讲的,你自己没有体验。你真干,自己有体验,这个体验往往能感动人。没有体验,光说别人的,说得人欢欢喜喜,哄堂大笑,一下就完了,没有感触。真有体验,言辞笨拙一点都没有关系,讲得不很好,可是听的人很有受用。为什么?从你内心里讲出来的,心里话,不是道听涂说。
我们接着看后面,「由上可知」,上面引用的这些经论,我们可以知道,「道者,通至涅槃之路,又即是涅槃也。综上经论,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,真正者,真实无差也。无上者,此道穷性尽理,更无有能过之者。大士教令众生,登涅槃彼岸,安住涅槃道果。」这个大士是指修行六波罗蜜的菩萨,他们是真干,真修六度,真的把六度从自己行动当中展现出来,感化众生。上上根人很快就接受,就成就了;中下根性的人熏习成种,那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各人「总在遇缘不同」,遇的缘殊胜,一生成就,遇的缘差一点,来生后世做善根种子,决定得度。所以这一品经文,里面积功累德,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,我们不必全部学习,里面的几句、小段,真正一生不违背,受用无穷。尤其是应用在念佛法门,帮助我们坚定正念,强化我们的愿力,决心求生净土,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
我们再看底下,「下明,由于如上之殊胜妙德,而感如下增上胜果」,修因证果。我们看底下这一段经文:
【由成如是诸善根故。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。】
我们把文念下去,这段念下去:
【或为长者居士。豪姓尊贵。或为剎利国王。转轮圣帝。或为六欲天主。乃至梵王。】
这是地位高,前面是富有,大富,是高位。
【于诸佛所。尊重供养。未曾间断。如是功德说不能尽。】
这是永续修福,那他的福报生生世世永远享不尽。这一段说感果,前面是修因,依照前面这个因行去修,得什么样的果报。「如是诸善根」,由成如是诸善根,这是指前面一段文,「积功累德之种种善根,是为能感。」我们要特别注意,为什么?今天我们在网络、在信息,所得的信息几乎都是灾难,而且是非常严重的灾难。灾难从哪里来的?也是感应来的,我们是不善的因行感得来的果。如果我们是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、菩萨六波罗蜜,我们所感的果跟经上讲的一样。我们现在造的是什么因?自私自利,名闻利养,贪瞋痴慢,损人利己,干的是五逆十恶,感的果是什么?全世界的混乱,天灾人祸,全都出现了。自然灾害,你要是深究它的原因,根本的原因,跟我们思想言行有密切关联。这个事情现代科学家证明了。
日本江本胜博士做的水实验,证明什么?矿物它受我们人类思想言行的感应,我们的心善行善,矿物就变得很善,就像此地讲的,「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」。我们的心行不善,这些无量宝藏都化成泥沙石块,变质了,本来是宝石、是金银,现在变质了。怎么变的?我们念头在变,它跟着变。这是佛经上讲的,境随心转,物质环境,地球、太阳系、银河系,都跟着我们念头在变。我们的念头善,它就善,没有一样不善。善到极处,这个世界就变成极乐世界;不善到极处,这个世界就会毁灭,这个星球会爆炸掉。以前认为这是宗教里所说的,迷信。现在科学家肯定了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,不能不断恶修善,不可以不积功累德,要以种种善根去感。
「感必有应,果必酬因。」感是因,应是果报。「是故法藏菩萨感得胜果。」他这个胜果就是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纯净纯善的心行所感得的。这是一个新的世界,时间并不很长,佛告诉我们,阿弥陀佛从修行,极乐世界出现到现在才十劫。十劫,我们看是很长的时间,在整个宇宙里头它非常年轻;换句话,它是个新兴道场,提供给大家去作佛的。换句话说,你不是作佛的心,你去不了。它的条件很简单,《弥陀经》上世尊给我们介绍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,就这么三个条件,要有善根、要有福德、要有缘分。我们在这一生有缘分,缘分遇到了,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善根?有没有福德?最简单的解释,什么叫善根?善根是你能信、能理解,信解是善根。福德是什么?福德是真干,行证,信解行证,行证是福德,你真干。净宗的三资粮信愿行,信是善根,愿行是福德,真愿意去,真想去,真念佛,依教奉行,这人有福了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六道众生、四圣法界的这些圣贤,有缘没有一个不愿意去的。所以法藏菩萨感得胜果。
「生生世世所生之处,均得如下文所得之妙果。」妙果头一句,「首云无量宝藏自然发应」。极乐世界是个很大的星系,这个地区非常之大,比我们太阳系大,比我们的银河系还要大。十方世界众生到那里去往生的,成就很快,毕业就成佛了。所以有很多人怀疑,十方世界的众生,一切诸佛都劝他们的弟子往生到极乐世界,那极乐世界容得下吗?能容,没问题。要晓得,极乐世界每天去上学的人、往生的人很多,每天毕业成佛的人也很多,它像个学校一样,毕业都先离开了,新生就进来了,这是我们都能够想象得到的。证到妙觉果位,都回常寂光,不见了。他在不在?在。在哪里?就在现前,只是我们六根接触不到他,他真在面前,我们有感,他就有应。我们跟阿弥陀佛结的这个缘,就等于跟十方如来无量无边的诸佛众生统统结了缘,托阿弥陀佛的福。如果不托他的福,我们怎么可能跟这么多佛菩萨、众生结缘?所以你说这桩事情多么欢喜。头一个妙果,「无量宝藏自然发应」,这发应两个字讲得好,发是发生,应是感应,只要我们起心动念就会有感应。如果我们的心行不善,麻烦可大了。什么麻烦?我们居住的这个地,大地,底下空了,松散了,很容易就出事,出什么事?沉到海底。如果我们都行十善,心地善良,它都凝固了,结成非常坚硬的物质,宝藏,永远不会动摇,居住在这里安全。我们决定相信境随心转,一点都不错,确实如是。善有善果,恶有恶报,自然的感应,你学了《妄尽还源观》就明白这个道理。感应之快,感应的强烈,不可思议。善因善果,恶因恶报,就在眼前。
今天灾难这么频繁,有没有救?大乘佛法是肯定的,有救。用什么救?念头转过来就救了。我们不用佛菩萨的话,我们用科学家的话,美国布莱登先生他教我们怎样应对二0一二的灾难预言,他说「二0一二应该是全人类弃恶扬善、改邪归正的大好机缘,所有的人应该端正心念,将世界引导更好的走向。」这个话要用我们的话来讲,菩萨说的,布莱登是菩萨再来,不是凡人,他说的跟佛说的一样,一丝毫都不差。我们一个地区,大家认真这样做法,明白了,相信了,经教上古人讲的不是假的,我们认真去做,改邪归正,断恶修善,这一个地区不会有灾难。如果不相信,怀疑它,老毛病还是常常犯,改不过来,换句话说,灾难就会现前。宗教的祈祷,佛门的这些经忏佛事、法会,我们提倡的三时系念佛事,给诸位说,全是治标,不是治本。能够疏解短暂的疼痛,不能根治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要真的把这个灾难化解,那就得真干。要相信圣贤,要相信佛菩萨,要相信宗教的经典,这个世界才得救。如果还怀疑,还贬斥它们、批评它们,灾难就逃不掉,「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」,你不能不知道。
「宝藏者,《笺注》」,《笺注》是丁福保居士《无量寿经》的批注。「累积珍宝之库藏也。」这宝藏,藏是仓库,仓库里面藏的什么东西?藏的是宝。「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,故以为喻」,佛用这个来做比喻。如来所说的妙法,《无量寿经》是妙中之妙,真能救济众生的苦难,苦厄是苦难,用这个来做比喻。这个意思还没有讲完,时间到了,明天我们从这一句讲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