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二九一集)  2011/2/19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02-039-0291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四十八面,从第五行看起:

《胜天王般若经》曰:菩萨行般若波罗蜜,如是随顺佛清净教,视诸众生,面门先笑,曾无嚬蹙。所以然者,心离秽浊,诸根清净,不染离垢,心不瞋恚,内无恨结。」这一段经文是说常怀慈忍,解释这一句,说得很详细。菩萨行般若波罗蜜,行就是日常生活行为,日用平常当中就是般若波罗蜜,般若波罗蜜落实在生活、落实在工作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就像这段经文所说的。如是随顺佛清净教,是依佛教诲修正我们许许多多违背性德的思想行为。随顺也就是恒顺的意思,顺佛的清净教诲,完全与自性相应。视诸众生,面门先笑,在我们佛门里面,弥勒菩萨示现这个相。中国人造弥勒菩萨的像,就采取布袋和尚。布袋和尚确实有这个人,《高僧传》里面有他的传记,有记载。他出生在宋高宗的时代,跟岳飞同一个时代,也就是南宋的初年,出现在浙江奉化雪窦寺。现在世间人所造的弥勒菩萨像,也许有一点夸张,但是我们总能体会到,弥勒菩萨胖胖的,呈现的欢喜,遇到任何人,满面笑容。以后中国寺庙,建弥勒菩萨都造他的像。这是因为他往生的时候很自在、很潇洒,告诉大家他要走了,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,说完之后他真走了,这个在佛门里面肯定他是弥勒菩萨再来。

诸佛菩萨应化到这个世间,绝不会暴露身分,如果身分暴露,大家知道了,他肯定就走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暴露身分,还在这个世间,那这是骗人的,决定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这是佛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。别人把你身分暴露,你也得要走,你要不走,那就不是真的。别人把你身分暴露,你真走了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永明延寿大师身分是别人暴露的。当时国王要修福,修福就办了一个斋僧大会,千僧斋,供养出家人吃饭,一千多个人,附近的出家人统统都来,来应供。这种活动通常都是国王大臣他们祈福主办的,说不定这一次斋僧有佛菩萨来应供,这福报就大了。斋僧的时候,当然座席有首席,这些高僧大德们彼此都谦让,我让你,你让我,都不愿意坐首席。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和尚,没有人认识,走进来了,看到大家都在让来让去的,他就跑到当中坐下来。国王当然心里很不舒服,因为他最尊敬的高僧没坐在第一位,外面来了这么一个人坐上去,出家人,当然也不好讲话,就算了。首位坐了之后,大家就分开坐下来。斋毕,国王就问,打听,这上座的是从哪里来的和尚?没人知道。向永明老和尚请教,永明延寿大师说,今天有圣人来,恭喜你,国王。什么人?燃灯古佛。谁?坐在上座的这个和尚,耳朵很大,大家不知道他叫什么,就叫他做大耳和尚,就是他。这一下皇上立刻就派人去追,一路上打听,这个和尚从哪里走了。追到了,他在一个山洞里面打坐。这身分暴露了,燃灯古佛,这还得了!大家都跪在那里拜。他说了一句话,「弥陀饶舌」,意思就是阿弥陀佛多嘴,把他的身分说出来,说完这句话,圆寂了,就灭度了。这人家一想想,弥陀饶舌,那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的。回去赶紧去报告,燃灯古佛灭度了,还好家里还有一尊佛,阿弥陀佛。皇上一听说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这还得了!赶紧去拜阿弥陀佛,还没走出门,在大殿门口,外头有人报信,匆匆忙忙几乎跟他撞了一跤,问他为什么这么匆忙,什么事情?永明大师圆寂了。身分暴露,永明大师圆寂了。所以大家晓得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。

现在我们也听说很多谣言,这个人是什么菩萨再来的,那个人是什么佛再来的,说了之后,他也不走。诸位要记住,假的,不是真的。古人留下这个规矩,好!有没有佛菩萨、阿罗汉再来的?真有,他的身分你永远不知道。有人露身分,像弥勒菩萨;有人不露身分,来去你都不知道。天台山国清寺寒山、拾得身分被暴露了,就走了,再也找不到。丰干和尚身分暴露了,以后就不见了,失踪了。丰干和尚也是阿弥陀佛再来的。众生有苦有难,佛菩萨应化就很多。在哪里?不知道,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里头都有。如果要没有,众生的业力会把地球爆炸掉。有这么多圣贤杂居在大众当中,他们的福德善力化解大灾大难,小灾难那是不能避免的。所以,佛的法运还有九千年。

我们学佛对佛一定要尊重。下面这一句,「恭敬三宝,奉事师长」。我们恭敬,请佛住世,不是用感情去请,情执是请不到的。佛住世,为什么?是为教学,学生真肯学习,真的依教奉行,他就住世,不是认真学习,他不住世。有这么一些佛菩萨,在时间的长河里,偶尔来现现神通,什么意思?提醒你,让你知道真有这桩事情。但是这种游戏神通,不是常常有的,常常有大家就不稀奇了,偶尔,几百年偶尔有这么一次,提醒大家。《般若经》上这段话教导我们,我们要随顺佛陀教诲,佛陀教我们于诸有情常怀慈忍,和颜爱语,劝谕策进,帮助大家,要用这样的心,要用这样的态度。常怀慈忍是存心,和颜爱语是态度,讲心态,这正常的心态。现在人心态不正常,常怀的是自私自利,表现出来的是损人利己,所以社会动乱,地球灾变频繁,实际上无一不是自作自受。

菩萨行般若波罗蜜,着重在这个行字,《心经》第一句也是说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」,这个行就是今天我们讲落实,把般若智慧落实在生活当中。怎么落实?要把佛在此地教给我们的,我们要做到,视诸众生,面门先笑。当然后头讲存心,你要没有心,你怎么笑得出来。曾无嚬蹙,这句话就是从来没有不善的态度,我们讲愁眉苦脸,菩萨从来没有这种表情。你常常看到他的,一定是欢笑、欢喜。重要!学佛从这里开始。怎么知道从这里开始?寺院庵堂都把弥勒菩萨放在大门口,那什么意思?你要学佛,你想进佛门来,就得学这个样子。古人有两句话,心里面存着慈悲心,外面显露欢喜相,这是学佛弟子处事待人接物第一个条件。古人的话是这么说法的,「生平等心,成喜悦相」,这两句是赞叹弥勒菩萨的,他教导我们。所以在门口,你一进门,你先看见他,这就是佛法。

所以然者,为什么?下面就讲心态,下面讲存心。「心离秽浊」,秽浊是今天讲的染污,心清净,一丝毫的染污都没有。「诸根清净」,诸根是眼耳鼻舌身,叫五根。心清净,根就清净,这根是从身讲的,心清净,身清净。「不染离垢」,不染是从清净来的,离是远离,垢是什么?五欲六尘,这外面东西。五欲,财色名食睡;六尘,色声香味触法。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」,意根对的是法,前五根对的是色相,这个法是说佛法,连佛法都要离,都不染,「何况非法」,非法就是五欲六尘。这些东西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不能离的,那佛教离是什么意思?心里头不能有,事上需要用它,心里没有,那在事相上就懂得适可而止,知足常乐,决定没有贪求,决定没有情执,这就得自在。

学佛,佛菩萨他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平等正觉,这是佛心!佛的心就是清净平等觉。佛的行为就是「和颜爱语,劝谕策进」这八个字,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他们的行为。他们一生所造的事业,这八个字说尽了。前面一句常怀慈忍,存心。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教,你用这四句偈去答复,圆圆满满,一丝毫错误都没有,佛教就是「于诸有情,常怀慈忍,和颜爱语,劝谕策进」,这就是佛陀教育。「心不瞋恚,内无恨结」,要学!要认真学,决定心里不能有怨恨。为什么?怨恨是烦恼,而且属于瞋恚的烦恼,这个东西会牵引你到地狱。内是心内,没有怨恨。结是与一切怨恨的众生念念不忘,结是这个意思。与你喜欢的众生也有结,那是贪恋的结;与你的冤亲债主,这个结是怨恨的结,这个结要把它解开,要把它化掉,不能有这个结。结是病,是三毒的病根。

爱语,和颜爱语,「爱语者,四摄法之一」,摄是摄受,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,这是佛教我们的。在现在一般人名称叫公共关系法,这个四摄法就是佛门的关系法,公共关系,交际的方法,与大众接触。菩萨行这个道,六波罗蜜用什么方法展开?就是四摄法。布施要用四摄,持戒也要用四摄,忍辱还是要用四摄,六波罗蜜把它落实在生活,一定要守住这个原则。「四摄法者,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」,这就是四个方法。一九九九年我在新加坡,我们团结九个宗教,做得很成功。新加坡有一位部长曾士生,好像现在退下来了,老部长。我们很熟,他问我,他说净空法师,你用什么方法把九个宗教团结起来?我说我没有方法,我用的是佛陀教给我的方法。他耳朵就竖起来,佛陀教你的方法,什么法子?四摄法。

什么是四摄法?第一个「布施」,布施就是送礼,礼多人不怪。人还没有到,礼要先到,人家生欢喜心,这是四摄法头一个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人情世故要懂得这一套,释迦牟尼佛懂得,时时刻刻用这个方法。九个宗教,我们每一个宗教都会送一份礼,礼物里头最主要的,我们送十万块钱。每一个宗教里面都有慈善事业,有的人办养老院、办孤儿院、办医院、办学校,伊斯兰教还办一个职业训练班,一个培训班,帮助人学一技之长,他有谋生的能力,好事情!都需要用钱,我们帮助他们做慈善事业,所以你得会做。礼物送过去之后,我们接着就拜访他们,向他请教,向他学习。拜访他就爱语,他喜欢听的话。「爱语」不是谄媚巴结,真正有利于他。这时候你要跟他谈些什么?这个要懂得。现在这个社会,已经没有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安全感,没有了,这是很大的问题。所以我们谈话的焦点,是神圣的教诲,经典的教诲,宗教教学,互相学习,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,希望我们能尽一分力量恢复安定和平,这是帮助政府。更远一点的,得化解灾难。谈话浅深长短,分寸都要把握得好,欢喜!接着是「利行」,利是利益,我们所作所为对他有利,对他有好处,他就很容易接受。我们说的话说得再好听,我们干的事情不利于他,人家不会跟你往来的。我们的行动,决定是对他有利,对社会有利,对国家有利,对世界有利,应该要做。这是常怀慈忍、劝谕策进的落实,要真正用行动去做。

「同事」,这是最难得的,我跟你做同样的事情,你欢喜,我也欢喜。这个同事的范围非常之大,我们初学的人,这个里头要加批注,同事是什么?同圣贤之事,同神圣之事,那就没问题。如果这个人喜欢赌博,你跟他同事,天天陪他一起去赌博,行不行?不行,这个太危险,他不是干好事。可是真正的菩萨他干,他要度这个众生,度这个人,喜欢赌博,常常陪他去赌博。他去赌博都赢钱,人家一定向他请教,你有什么高明的方法,你怎么每一次赌都赢钱?他会告诉你,我念佛,我修禅定,我有神通,那大家都跟你来学了,是用这个方法,把人引入正道。没有这个能力,我们一去,我们自己都保不住,让自己陷在这个邪恶里面,那就错了。所以这个是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智慧跟定功,没有那么大的智慧,没有那么大的定功,这个不可以。我们只能够同事同善事,不同恶事。真正佛菩萨他跟你一同恶事,邪恶他都跟你同。目的帮助你改邪归正,帮助你断恶修善。所以佛菩萨没有不现身到三恶道,现身到三恶道是与恶道众生同事。现身在天道,是与善业众生同事。我们今天只偏重在善的这边,不敢向邪恶,怕自己禁不起考验,这是必须要知道的。四摄法里面的布施,跟六波罗蜜的布施,意思完全不相同,这要懂得。六度里面的布施,目的是放下我们自己的贪心,用这个手段,来把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贪婪放下。所以贪恋的心断掉,六度里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。四摄法里面的布施,目的不在此地,是让对方生欢喜心。但是也要顾忌到,不能让对方生起贪爱的烦恼,所以这个布施要适可而止,不能太过分,也不能太小气。这要智慧!所以四摄法是菩萨的智慧行,就是行般若波罗蜜多。

「随众生根性」,这个就是观机。佛菩萨在世间教化众生,上契诸佛所证之理,下契众生可度之机,了解众生的根性这是很不容易的。佛菩萨他有修有证,他有天眼通,他有宿命通,他有他心通,好办事。天眼通能看到他的过去,宿命通知道他生生世世的行业,过去生中他是什么样的身分,他学的是什么,他从事哪一个行业,菩萨都知道。所以为什么一切有情众生遇到佛菩萨很快就成就?佛菩萨教学契机,针对着你的根性,教给你的方法,你依教奉行很快就能开悟、就能证果。这些圣人不在世间了,现在在这个世间,好的老师身行言教也不错,但是没有开悟、没有证果。他观机是凭经验,看人多了,所以契机远不如古来的祖师大德。我们只从表面上来观察,不知道他过去生再过去生,不知道。菩萨能够看生生世世,经上讲的,阿罗汉能看到过去五百世、未来五百世,菩萨的能力就更强。诸佛如来你要是遇到就太幸运,他知道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行业,用方法帮助你成就一定非常快速,而且你修学不费功夫,跟你无量劫来所学的能连成一气。这些事情,经典的例子很多很多。

「而善言慰喻」,这个善言是善巧方便、智慧神通的言语,来安慰你、晓谕你。「使生亲爱之心」,你对这个老师真诚恭敬,尊师重道的心油然而生。「依附我受道」,你不会离开他,你一定要跟他学习,这你受他的感动。老师对学生,学生多,对每一个学生分寸都不一样。为什么?众生根性不相同。佛度众生不是一生,生生世世!知道你这一生能成就,那对你的关心多一些。因为你还有业障,你自己不能够坚定信心,你的业障消不掉,消不掉怎么?消不掉要还债,不能不还债。信心坚定怎么样?信心坚定可以把债务暂时中止,你到极乐世界去作佛,回来再还,这就高明了。释迦牟尼佛马麦之报,孔老夫子在陈绝粮,圣贤他也得还债,过去生中这个业报还会现前。这也是告诉我们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,不能违背因果,没有一个人能逃得了因果报应,成佛都不行,亏欠别人的,还是要还债。这些道理统统明了通达之后,人心就定了,随缘度日,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,取予之心都断掉,心定了。

此地依附我受道,不是一种手段,你要认为这是一种手段,那就错了,佛菩萨从来不耍手段的,自自然然的,智慧德行的感召。别人不服我,是我的德行智慧不足,这是一个原因。第二个原因,他的业障习气太重,没有那么大的福德。依止一个善知识要福报!佛经上讲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」,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,也是善根福德因缘三个都具足。因缘是介绍人,我们跟善知识认识,什么原因认识的?这是因缘。认识之后,关键在你的善根福德。善根是什么?信,我对他不怀疑,我对他信仰,我愿意跟他学习。福德是什么?对他恭敬、尊敬,敬是福德,奉事师长是敬。有孝顺心,有恭敬心,老师教你,你真的能体会,真能得到,你法喜充满,真像经上所说的「烦恼轻,智慧长」,你怎么会不快乐!世间所有那些娱乐的事情,你统统会舍得干干净净。为什么?这个乐比那个乐高,真是所谓,这古大德讲的,「世味哪有法味浓」,世间的滋味比不上法味。而且这个世间世味,这是贪恋五欲六尘,这里头有严重的副作用,果报不堪设想;法味里头没有副作用,其乐无穷,无有止境。

问题在哪里?我现在没尝到。没错,你是没尝到,你为什么没有尝到?「孝敬」这两个字你没做到,如果你有这两个字的条件,你就能尝得到。这就是印光大师讲的,你有一分诚敬对老师,你就能得一分利益。实际上是不是老师要你诚敬?不是的,老师不需要你诚敬,诚敬是你自己。你自己是个诚敬心的人,这叫法器,意思就是说你有条件接受如来大法,你有条件。没有诚敬,你没有这个条件,老师虽然天天教导你,热心的教你,你听不进去。上课的时候心不在焉,心里胡思乱想,夹杂着怀疑,夹杂着妄念,结果一堂课下来之后,什么也没得到,得到一点皮毛常识。所以具足诚敬是你自己本身有成圣成贤的基础,有这个根基。老师给你做增上缘,你自己有根,老师给你做增上缘,你得这个增上缘的时候,你成圣成贤,道理在此地。为什么对老师诚敬心生不起来?对父母的孝顺心没有。所以诸位要记住,世出世间法,你去看看其它的宗教,我们编了一个小册子《世界宗教是一家》,这里面搜集十个宗教经典里面讲的伦理道德因果,没有一个宗教不讲孝道。

人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。我们跟宗教的关系,在佛教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主,在其它的宗教都是以神为主。不孝父母,说是敬神,是假的。那是什么样的心态?谄媚巴结。我敬神,神会赐福给我,存的这种心。你要知道你的一生,父母赐福给你是最多,你都不孝。所以你拜神那个心,不是真心,假的,不但不能增福,你的福报还亏欠掉了,由于你的心行不正。神,中国人对这个字的解释,聪明正直谓之神。你对一个聪明正直的人,用不善的心态,带着有企图的心态,跟他接触,这就是羞辱他。他不降罪给你,就算不错了,他还会赐福给你?哪有这种道理!理,我们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合情合理合法,这叫正法,这叫正行。所以爱语这个意思很深、很广,一定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从内心真诚心发出来的,爱护对方,关怀对方,照顾对方,对方有困难,真帮助他解决,在德行,帮助他提升。所以应当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。每一个宗教经典里面都有长处,都有优点,我们应该要学习。互相学习好处就太多了,宗教之间的误会化解了,矛盾化解,冲突也化解了,这对社会的安定和谐有很大的帮助。我们的心量自然也就拓开,我们会爱所有的宗教,爱一切众生,心量扩大了,比《弟子规》上讲的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要大得多了。

《胜天王般若经》言:下声细语软美之言,顺彼意语故。」这是解释爱语。下声细语,下声是声音不必太高太大,粗暴的声音把人吓到了。下声细语,也不能够声音太小叫人听不见,这个《弟子规》上都有。音声要随宜,在什么环境,什么场合,音声要适中,言语最好是慢一些,不要说得太快,缓慢帮助你心得安定。我常常提起章嘉大师,这个缓慢是章嘉大师教的。我跟他三年,每个星期见一次面,星期天不上班的时候,一定去看他老人家。言行举止都非常缓慢,让我们想到大乘教里面说的一句话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我们这里有他一张照片,他坐着照的,确实坐在那里就是那个样子,如如不动,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。你跟他在一起,一丝毫浮躁的气分都没有,你被他感染了。他说话很少,声音不高,让你听得清清楚楚。动作缓慢。那伽是梵语,是比喻,那伽什么意思?龙、象。龙我们没有看过,大象看到过。你看大象就很稳重,一点都不浮躁,都是慢慢的。佛菩萨,出世间的高人,言行举止像大象的样子,不像世间人。世间人英雄豪杰,所谓龙行虎步,那个不一样,那有威德。佛菩萨你接触他,慈祥,身教。后面这一句顺彼意语故,这个顺里面要有智慧。对方是学佛,是学圣贤教诲的,没有问题。如果他不是的,他学习很多世间这些不善的法,我们就不能随顺。要随顺,那有高度的智慧,有善巧方便,佛菩萨能做。这个话是对菩萨说的,所以我们恒顺众生是有分寸的。

「劝谕者,劝导慰谕也,为众生开佛知见。」这个开是开导、开示,这属于言教。讲经教学,这是好事,尤其现在我们用高科技,因特网、卫星电视,能够与全世界不同地区的这些有缘众生在一起学习,将自己学习的心得、学习的成就,与大家一起分享;将学习的经验,提供大家做参考,这好事情,这都是这个地方所讲的开佛知见。第二句,「示佛知见」,这是身教,是什么?我们做出来,他看到了。今天的社会最困难的是圣贤的风范没有人见过,说得再多,别人不相信。那怎么办?说了,就要把它做到,不要求别人,求别人靠不住,别人不肯做。这个事情得求自己,别人不做,我来做,从我身做起,我把《弟子规》里头一百一十三桩事情,道地道地落实在日常生活。你虽然不是圣人,别人一看,你有一点像圣人。你要学圣人,你一定会成为圣人。为什么?你有那个样子在。

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为当中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《弟子规》相违背,你讲的东西有人相信吗?你教的东西有人愿意接受吗?他不可能。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教学成功了,孔子教学成功了,我们的教学失败了,什么原因?释迦、夫子他们做到了,先做到然后再说人家相信,也愿意跟他学。我们今天读了这些经典,会说会讲也会写,讲得天花乱坠,著作等身,没人相信你,没人愿意跟你学。为什么?没有做到。顺心的事还贪恋,不喜欢的事还会发脾气,这就不是真的。所以我们自己要多想想,教学要能成就,你不能不学圣人。今天要对社会做出贡献,没有别的办法,只有从自己一身做起。周边的人不能感化,天天要反省,天天要忏悔,天天要改过。古大德的经验,三年,肯定能感动人。你这个团体,人人都能做,这个团体同心同德。所以让我们想起,古时候小型的寺院庵堂,在中国到处都是。那是个什么性质?现在讲的专科学校。它不是丛林大的寺庙,丛林大寺庙是大学校,里面科目很多。在中国许多农村小镇,你看小寺庙,住众不多,他专修一门,专科,专科就是大家的好榜样。你不要看那个小庙,现在当然它变质了,在从前它是专攻一门,一部经,一个法门。这个小庙在那里,对于这一方的风化,产生很大的影响,是大家处世做人的样子。你看看这个修行人,地方人民要发生争执了,提到这修行人,大家心就平了,不好意思再说。譬如相争,不好意思争,这是什么?感化的力量,无形当中把许多社会问题化解了,让这个地方,让这个社会,走向善良的方向,它不会变成邪恶。现在没人教了,今天社会会变成这样。

早年方老师跟我讲过,他年轻的时候在美国读书,哲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拿的,在美国也教书多年,抗战的时候才回到中国。他对美国赞叹,那个时候的美国人有正义感。二战之后的美国变了,这个变的原因?老师告诉我的,科技发达的步骤太快了。这个与社会方面有关系吗?有关系,特别是传媒。那个时候,六十年前,网络好像是有,太少了,没听说过。电视很普遍了,那个时候没有彩色的,黑白的。老师告诉我,二战之后,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国,美国的国运登峰造极。世界上再强盛的国家,再伟大的国家,在历史上还都是有灭亡的。罗马也亡国了,美国将来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?没人想到,方老师说电视。美国将来亡国、衰亡,第一个因素就是电视。电视本身没有善恶,它是中立的。问题在哪里?它播出来的内容。你看看它播出来的内容负面的,暴力色情、杀盗淫妄,这个东西天天播,让人天天看,那还得了吗?在没有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没发明之前,美国的人非常善良。这个东西发明之后,一些商人为了要拉拢顾客,不择手段,用这些暴力色情的诱惑,激发人类的劣根性。它不是善的,是恶的,这非常可怕。那个时候老师就告诉,如果用这个工具来发扬佛法,来发扬传统文化,这多好!

我们那个时候年轻,二十几岁,听老师说,不敢想象。为什么?这成本太高了,我们哪有这种力量。但是老师这些话不是讲一遍,讲很多遍,所以我们的记忆深刻。因为这些东西,给我们一些负面的信息,对我们修学有重大的妨碍,那我们所采取的方法,不看。我至少五十年不看电视了,电视广播、报纸杂志都不接触。每天读圣贤书,「尚友古人」,跟古人做朋友,保持了自己的清净平等觉。你天天收看这个东西,我给诸位说老实话,我禁不起诱惑。你们有多大的本事,看了之后,能如如不动?不要自己骗自己,别人骗你,情有可原,自己骗自己,没人能原谅你。所以除了自己修学的经教之外,不接触。我在最近大概有三十年,二、三十年,我阅读的这些东西,范围愈来愈小。我在这个时段,或是几个月,或是二、三年,我讲这部经,我所看的全是与这部经有关系的东西,没有关系的东西不看。你的心才能专,你才会有悟处。如果看多了、看杂了,那你所修学的变成常识,给你说,智慧没有了。心只要一乱,智慧就没有了。这是自己要能够把持得住,这都是属于忍,你能够忍得过。与自己现前,我们讲这部《无量寿经》,与这部《无量寿经》没有关系的全放下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。我现在每天讲四个小时,读四个小时,其它的时间念佛、拜佛,这也是对身体的运动。在国际上团结宗教、化解冲突这些和平运动,我也到此为止了。今年联合国世佛会还有个活动,我最后参加,这个活动结束之后,所有活动都不参加了。年岁大了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重要!别的事都不重要。

这么多年来,我在国际上这些关系都非常好,希望年轻的,你们下一代要继承下去。路已经开了,你们应当要发心、要发愿,为这个世间苦难众生尽一分力。没有这个能力,认真学教,十年之后,肩负起续佛慧命的责任,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,在你们的身上。我能做的都做了,你们接着去做,困难不多。困难已经不在外面,完全在你们自己的发心。你们如果真正是发菩提心,于诸有情常怀慈忍,我相信你们会一帆风顺。内有菩提心,外有诸佛如来加持,龙天善神拥护,你们的成就会远远超过我,这是我们欢喜看到的。世界要不能够和谐,众生太苦了,世出世间的善法都没有办法建立,我们要多在这些方面去想想,会激发自己的道心,从这个地方会产生智慧,会产生勇气。从自己做起,从自己这个道场做起。我们这个道场,外面看起来不错,里面一团散沙,不团结。自己要认真去想想,佛门对得起大家,在家的弟子们无条件的供养,目的是希望你们安心办道,将来开悟证果教化众生。如果我们做不到,那就是古人的一句话,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,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」。祖师大德这句话,是不是对我说的?真的要直下承当,要用这句话勉励自己。学佛了,我们只有两条路,一条是成佛,一条是三途,我们走哪一条路,心里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底下,「策进者,勉之使进」,勉励,勉励他,帮助他进步。「即常云之促进」,跟现在所说促进的意思相同。古人多半用策进两个字,现在人用促进。「令众生悟佛知见,入佛知见也」,这是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。悟是开悟,入是证果,第一个目标是帮助人开悟,真正觉悟了,最后的目标是帮助你证果。净宗的证果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而且怎么样?决定要往生,决定得生。不能往生,我们就有罪,第一个对不起自己。你这一生因缘具足,你为什么不能往生?那就是善根福德不足。善根是什么?是信愿,我没有正信,没有强烈的愿望。福德是真干,我们自己懈怠懒散,没有真干。这个里面因素很多,也很复杂。现代的年轻人好高骛远,求好的心切,求快的心切,殊不知适得其反,古人讲欲速则不达。不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,看到别人怎么做,也想到我自己应该这么做法。别人路走错了,自己跟进也走错了,这一回头来不及了。

我们学院这十年,如果同学们每个人都是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,那现在十年个个都有成就,学院就有十几二十个一流的老师。我曾经说过,如果有十几个一流的老师,学院就可以正式招生,可以办学了。政府对我们的期望,是希望我们办学。我们自己也希望,但是没有老师。办学容易,谁来教?所以这是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,我们希望底下一个十年不要空过。这个十年,惨痛的教训要认真记取,下个十年,不能像这样过法,这样过法,佛教就灭亡,灭在我们的手上。其实事并不那么困难,用什么方法能救自己,能救净宗学院,能救佛法?底下这两句,「恭敬三宝,奉事师长」,这两句是经文。这两句如果我们真的放在心上,真的能做到,向后的十年就成功了。我们要把自己的真诚心找回来,我们现在的心是虚伪的,不真不诚。我们不知道恭敬,贡高我慢,自以为是。个个人都自以为是,都不能尊重别人,所以一盘散沙。你自以为是,你也做不出来。真有德行,真有智慧,真有学问,你得做出样子来给人看看。真有一个人能做,就能感化一切。

你们希望我在这里常住,我能不能在这里常住,我自己做不了主,随缘度日!哪里有缘哪里去。什么叫做缘?哪个地方有人真干。你们这里同学不真干,别的地方如果有人真干,我到真干那个地方去了。这桩事情不是感情的事情,感情会坏事,这个事情是理智的事情,不是感情。这个地方修学的环境好,这世界各地还有真正修行的人,把这些真正修行的人,我们都找在一起来共修,好事情!我们尊重,我们供养,我们护持,我们宣扬正法。我还能做一点点这样的事情,希望同学们互相勉励。佛菩萨在期盼着,盼望我们回头是岸,盼望我们放下自私自利,为正法、为苦难众生做出贡献,做出贡献就是成就自己。要从这两句开始,这两句如果没有德行,是做不到的。

「自谦曰恭,尊人之德曰敬」,这个要真学。我们都知道谦虚恭敬是好事、是美德,而且这是性德。自性本来就是谦虚的,本来就是恭敬的,只是我们把性德忘掉了,迷了。怎么迷的?迷在七情五欲里面,迷在自私自利里面。自己的性德,它是真的,它永远不会失掉的。佛菩萨的教学,帮我们破迷开悟,人一觉悟,这些七情五欲、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全就没有了。为什么?那是假的,迷的时候有,觉悟的时候没有了。孝亲尊师这是性德,悟的时候自然就流露,是真诚的,不是虚假的。这个心态能受教,就是接受教育,能理解教学,能将自己所学的完全运用在生活当中,这就是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大乘法里面常讲的「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」,方东美先生早年教给我的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你不学,你得不到。你学了之后,才真正知道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
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,下一堂课从「恭敬三宝,奉事师长」开始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