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二七一集)  2011/2/8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02-039-0271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二十八面,第二行当中,「一切皆成佛也」,从这里看起:

念老说,「此一句子,剖出三藏十二部心髓,道破宗门一千七百公案玄旨,直显密宗大圆胜慧大圆满之密意。此即一法句,此即清净句,亦可称为禅宗所谓之末后句,万德齐彰,一法不立,言思莫及,唯当默契。」这末后一段说得非常之好。前面两句我们在上一堂课学过了,接着是「直显密宗大圆胜慧大圆满之密意」。三藏十二部之心髓是显教,这是教下,一千七百公案是禅宗,这是宗门、教下,接着这是密宗大圆满的密意。这三句,宗教显密,确实是大圆满,宗教显密的大圆满就是「一切皆成佛」这一句,这一句确确实实不是普通的一句话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修因、证果,成佛道、度众生,为的是什么?就是这一句,「一切皆成佛」。宗门大德所说,你会么!我们一般人说,你看出来了吗?在哪里?就在眼前,就在此处,就在此时,一切确实皆成佛。为什么?本来是佛。为什么说他本来是佛?在经上讲得很清楚,「是心是佛」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说的。一切法是心现的,心是佛,那一切法怎么不是佛!问题出在哪里?都出在迷悟之不同,凡夫迷了,不识货、不认识,佛菩萨觉悟了,原来当相即是、当体即是。经教里常常用比喻来说法,譬如金与金器,这个器是金做成的,所以「器器皆金」,器器就是一切,皆金就是成佛,他本来就是佛。我们曾经学过,知道有这么回事情,佛跟凡夫实际上是一念之差,一念觉就是佛,一念迷就是凡夫,一念之差。

什么是一念?弥勒菩萨所说的,一弹指有「三十二亿百千念」。我们现在科学是以秒为单位计算时间,如果一秒钟可以弹指五次,那一秒钟里头多少念?有一千六百兆。一千六百兆,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形是物质现象,识是精神现象,告诉我们,一切物质现象里面都有精神现象。物质现象是色,精神现象是受想行识,合起来叫五蕴。五蕴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,精神跟物质不能分家,有精神肯定有物质,有物质肯定有精神。物质从哪里来?精神变现的,没有精神哪来的物质?精神从哪里来的?一念不觉来的。如果念念都觉,那就是《心经》上所讲的,「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世出世间法全是五蕴成就的,包括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,没有例外,也是五蕴,不过这一土的五蕴它不变,心现的,没有变化。十法界依正庄严剎那剎那在变化,那是什么原因?因为十法界的众生,有情众生,他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那就是剎那生灭。这个剎那生灭我们要知道,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,你说这个频率多快。谁看见?大乘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八地菩萨看见了。看见的人不少,八地看到,九地、十地、十一地、妙觉,这五个级别的菩萨都看到了,八地以上。八地以下没证得,就是没看见,八地以上看见了。现在科学家的研究达到这个边缘,也就是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,不知道三细相怎么来的,这永远是个谜了。必须要放下无始无明烦恼的习气,你才真正见到;无明习气放不下,你永远见不到。所以,这一句太不可思议了。

「此即一法句」,这是《往生论》说的,天亲菩萨讲的,「此即清净句,亦可称为禅宗所谓之末后句」。大彻大悟,最后的一句,以后就没有了,禅宗的末后句,「一切皆成佛」。实在说,大乘八个宗都是以这个为末后句。前面「三藏十二部心髓」,那不就是三藏十二部的末后句吗?「一千七百公案玄旨」,不就是禅宗的末后句吗?密宗大圆满的密意,不就是密宗的最后句吗?你就晓得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只要证得这一句他就圆满成佛,他就入妙觉位,不是等觉了。「万德齐彰,一法不立」,万德齐彰是什么?惠能大师开悟最后说的一句,「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」,那就是万德齐彰。虽然万德齐彰,其中真的一法不立,这是大乘经上讲的中道第一义。十法界依正庄严,有没有?有。真有吗?相有理无,相是幻有,体是真空,真空不碍妙有,妙有也不碍真空,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,屏幕。一法不立是什么?是屏幕的本身,它确实一法不立,但是万德齐彰,你只要按一下频道,音声、色相全出来了。色相有没有妨害屏幕?没有;屏幕有没有妨害色相?也没有。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出万德齐彰,一法不立,你从这个地方开悟了。你能把你开悟的应用在你日常生活当中,你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,真相就像屏幕跟色相这个关系,不即不离,你不能说它是,你也不能说它不是。谁知道?佛知道。这个屏幕现在我们眼前,就是一切皆成佛,成佛是什么?这两句话就是成佛,万德齐彰、一法不立就是成佛。这是事实真相,这不是哪个创造、哪个发明的,它本来就是,问题是你得真懂、真明了;真明了,所有现象现前你如如不动。屏幕是真性,它能现、能生,妄想分别执着能变,不管怎么变也出不了屏幕的范围,不管怎么变也没有妨害屏幕。所以真的是一切皆成佛,一点都不假。你是佛,他也是佛,桌椅板凳都是佛,花草树木也是佛,山河大地也是佛,一毛一尘的微点,我们前面念过的,一尘一毛的微点都是佛。佛是什么?佛是真性,一法不立,一法不立、一法不舍。

「言思莫及,唯当默契」,言语说不出;说不出,如来方便说出。思惟达不到,这个东西你不能想,你想全叫妄想。「唯当默契」,默契就是放下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你就默了,寂默,梵语称为涅槃。这个「默」字就是涅槃,这个时候就契入,你跟一切皆成佛融合成一体。你自己完全明白了,遍法界虚空界跟自性是一体,就是你见到了自性清净圆明体。起二用,示三遍,这个时候明白是一不是二,一体就是二用,二用就是三遍,三遍就是四德,决定是分不开的。我们再看下面一段:

【斯愿若克果。大千应感动。虚空诸天神。当雨珍妙华。】

这是法藏菩萨他在那里祈祷,求感应、求证明。他说我的愿要是「克果」,克果就是我们世俗讲满愿,我的愿完全兑现。《会疏》云:克谓克成,果谓果遂」。一切皆成佛,谓一切众生皆乘弥陀四十八愿,一生圆满证得佛果,就这个意思,「即常云成就之义」,这是成佛的意思。「感,指感应。感属于众生,应属佛菩萨。」这首偈的意思,四句偈的意思,「本愿若能成就」,本愿是四十八愿,若能成就,「大千世界一切圣众,应受感动,当现瑞象,梵天、帝释诸天之天神」,梵天是大梵天王,帝释是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,佛法里面讲的是忉利天主,帝释就是忉利天主,诸天的天神,我们知道天有二十八层天。这些天神,「当从空降下珍奇殊妙之天花,以为证明」,这是求感应,有这些瑞象,大家看了自然就相信。「如《净影疏》云:斯愿一偈」,这首偈子,「请证要瑞」,要是要求,请证,要求瑞象,「若定克果」,假如一定成就这个果德,大千世界应当震动,空中应当降下妙花。这个空雨不念「雨」,念去声,念「遇」,当作动词讲,就是从空中落下来。这是法藏菩萨祈求感应。下面经文说:

【佛告阿难。法藏比丘。说此颂已。】

就是说前面这首偈。

【应时普地六种震动。天雨妙华。以散其上。自然音乐空中赞言。决定必成无上正觉。】

不但法藏求的瑞象立刻就现前,而且空中还有声音赞叹他。「决定」,那么肯定的话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,「决定必成无上正觉」,证明法藏比丘必定成佛。念公批注,「说偈才毕」,才说完,「立即现瑞」,说明感应太快,立刻感应就现前,「故曰应时」,应是感应,你看偈才说完,感应就现前。「大地震动,是器世间之瑞应」,这个震动,大地震动不是地震,地震会带来灾难,这个瑞应的是祥瑞,给众生带来欢喜、带来信心,那怎么会有灾难!这是什么?器世间的瑞应。「雨花、奏乐、赞言,是情世间之瑞应」,在空中散花、天乐、赞叹,这是诸天天神,法藏比丘有感,天神他应。如你所愿的,他们去做到了,来给你做证明,「证明法藏大愿决定成就」。法藏在西方极乐成佛到现在已经十劫,这一段是极乐世界的历史。

「普地,指全世界之大地。」六种震动,经里面有三种说法,这也是佛学常识。第一种说法,「指六时之动为六动」。这个六时都是讲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入胎的时候大地有震动,释迦牟尼佛出世、出胎的时候有震动,佛成道的时候有震动,佛开始讲经教学的时候有震动,就是转法轮时,开始教学的时候。第五,「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」,大地也震动。世尊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魔王来劝请,劝请什么?请释迦牟尼佛入般涅槃,「你老人家在这个世间很辛苦,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度人已经圆满了,你可以走了」,佛就答应了。佛没有妄语,答应决定兑现。众生不知道请法,众生如果请佛住世的话,那佛还可以多住些年。没有人请他住世,魔趁这个机会,魔王波旬趁着这个机会来请佛入般涅槃,这个时候大地震动。第六,佛入灭的时候,大地震动。这是六时震动,这是经上都有的。

第二个说法,「以能动六方曰六动」,能动六方。《大品般若经》一曰: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,入师子游戏三昧。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国土,六种震动。」这个六种震动菩萨知道,凡夫不知道。「东涌西没」,在东方,涌是出现,西方没了,「西涌东没,南涌北没,北涌南没,边涌中没,中涌边没」。这是以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、边这个六方之动,这叫六种震动。这是什么意思?佛为我们示现大自在,所以他能够教化遍法界虚空界的众生,涌就是现身,哪个地方有感,哪里就有应。那我们能想象得到,佛在没成佛之前也是凡夫,修成的,在六道、在十法界,经历时间之长我们没法子计算,经历是无量劫,跟他有缘的众生就太多太多了。人要是出名了,没见过面的人,他知道有这个人,他就跟你有缘,无需要接触,他跟你缘就结上了。人间尚且如此,何况佛菩萨,又何况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大概是遍法界虚空界名气第一大的,没有超过他的。为什么?十方诸佛都替他宣传,他老人家的知名度遍法界虚空界,没有不知道阿弥陀佛的;换句话说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的有缘人,佛不度无缘众生,那他不能不度。所以,现这个瑞相告诉我们,这是大自在的相,东方现身,西方这个身就没有了;南方现身,北方就没有了;中央现身,边地就没有了。为我们显示出大自在,这叫「六相之动,名为六动」

再看《华严经》上讲,《晋华严经》,这个晋是晋朝翻译的。前面给诸位报告过,《华严经》在中国有三次翻译,第一次是东晋时候,这一部《华严经》《六十华严》,简称为《晋经》,晋朝翻译的经。第二次翻译是在唐朝时候翻译的,武则天执政,武则天做皇帝,实叉难陀到中国来带的梵本,翻出来之后八十卷,就称为《八十华严》,也称为《唐经》。武则天做皇帝没多久把国号改了,改为周,所以这部经也叫《大周经》,诸位将来看到这个名词就晓得,《大周经》就是《八十华严》。第三次翻译是唐代宗贞元年间翻译的,《四十华严》,就是《华严经》末后的一品,「入法界品」。所以一共有三次翻译。这个地方是晋经,《六十华严》「以动、起、涌、震、吼、觉为六动」。这几个字有简单的解释,动是摇荡,摇晃,这是动,起是升高,就是上下的动;动是讲左右的动,左右前后的动,起是上下的动。涌是凹凸的动,凸起来了,洼下去了。震是有声音,地震有声音,吼是有大的声音,小的声音叫震,大的声音叫吼。觉是觉他,令物觉悟,能令一切众生在这个震动当中觉悟。

上面三种说法,第一种「表震动之时」,释迦牟尼佛一生行谊,八相成道,有这种瑞应,后面两个是讲「震动之相」「至于普令震动之因缘,《智度论》八曰:佛何以故震动」,震动不是一个地球,「三千大千世界」。那么我们要问,是不是真的三千大千世界都在震动?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是真的。你看,地球在太空当中运行,有自转,有公转,绕着太阳转是公转;本身转,本身转一圈,二十四个小时,就是一昼夜,面对太阳的这一半是白天,背着太阳的是夜晚,它在动。除这种动之外,这经上讲的六种动,动、起、涌、震、吼、觉全都有。所以地球在太空当中运行是个非常不规则的,它有晃动。南北极的轴心也是不稳定的,大概隔个几万年,它就有很大的偏差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大概从上古,应该是几万年前,到我们现在,南北极的偏差已经差五度了。这个幅度就很大,所以现在地球上的气候产生很大的变化。地球在太空当中是个很不规则的运动,我们会联想到,太阳系在空中也如此,乃至于更大的银河系。星球之诞生跟死亡,死亡就是爆炸,这个现象天文学家已经很清楚了,夜晚观测星空,用高倍的望远镜能看到。星系也不例外,也有成住坏空。银河是个大星系,在佛法里面讲,佛的教化区是个更大的星系。

黄念老跟我谈过,他用科学的概念解释三千大千世界。佛在经上讲的大千世界的单位世界,一个世界,单位世界,以须弥山为中心,佛经上讲的须弥山。太阳系是围绕须弥山的腰,就是须弥山的当中在旋转,这是讲的单位世界。我们过去一般的概念,都是把太阳系看成一个单位世界,老居士这个说法我们想想,他讲得有道理。现在科学家证明,太阳是绕银河旋转的,绕银河一周那是太阳年,我们地球绕太阳一周,这是地球年,这个时差就很大很大!银河对齐就是太阳年,五万多年,太阳绕银河一周。他说银河系才是佛经上讲的单位世界。一千个单位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,这就是说一千个银河系,小千世界有一千个银河系;再以小千世界为单位,一千个小千是一个中千,一千个中千是一个大千。一个大千世界,一尊佛的教区,多少个银河系?十亿个,你看,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。这个数字不能讲是精确,只是概略,大概是这个样子。一个世界,佛的教区十亿个银河系。从这个星球出现,东面出现,西面示现入灭,这很正常的。这里头透的信息,佛不生不灭。佛到世间来应化,众生缘成熟,他就来了;众生缘没有了,他就灭了。感应,完全是感应,有感就现形;感要是失掉,他就没有了、不见了。这个信息也很重要,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,他怎么出现的?怎么入般涅槃的?其实都叫游戏神通。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他的出现是「当处出生」,他的入灭是「随处灭尽」。这是大乘教里面常常提醒我们的,「不离当下」,这句话很重要。不离一念,有感,一念现前;感失掉,也一念灭尽。

《智度论》这个问答也很好,你看问的是「佛何以故震动三千大千世界」。我们今天从科学的理论上了解,所有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都是震动的,它不动,现象就没有了。所以动是能量,宇宙之间的能量。下面我们看《大智度论》里面的解答,「欲令众生知一切皆空无常故」。佛八相成道里头有六种震动,为什么?示现,提醒大家,这个宇宙是无常的,不是真的,假的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世尊二十二年讲《般若经》《般若经》讲什么?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现在从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里面观察宇宙,常常看到新的星出现,原来在这块空间当中没有星,现在突然有个星出现;以前这个空间有一颗星,现在看它爆炸,没有了,爆炸之后就不见了。这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?星球有生灭,无常。星球有生灭,那住在星球上这些众生、这些生物有没有生灭?当然有生灭。这是物理学家观察到的、看到的宇宙现象,我们称它为自然现象。

底下用比喻说,「复次如人欲染衣,先去尘土。佛亦如是,先令三千世界众生见佛神力,敬心柔软,然后说法。」这个意思好,太难得了。为什么?如果我们对于佛菩萨没有恭敬心,佛即使出世,你也得不到一点利益。你见了佛,你也听佛说话了,你也得不到利益。为什么?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。佛所表演的、佛所宣说的是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,是性德的流露。真诚心是性德,恭敬心是性德,性德与性德起感应道交,他能接受,就是他能有悟处。如果没有真诚恭敬,佛菩萨来给他讲,他听不懂,他没有悟处,他像听神话一样、像看小说一样,完全不能体会佛菩萨的真实义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,先有这些瑞相,叫你见到佛的神力,看到宇宙这些现象,一般人都认为这是神,人做不出来,所以对神产生敬仰。古今中外没有例外的。

可是到最近这二、三百年起了变化,什么变化?科学发达了,科学代替了神话、粉碎了神话,没有人再相信这个世间会有神,神那是迷信,那是不合科学的。这些奇特的自然现象,过去以为这是神在这示现,现在人不以为然,那是一种自然现象,不相信了,相信科学。科学又没有办法代替神,过去人对神的那种敬仰,今天对科学家产生不了那种虔诚崇拜的心,产生不出来。科学家也没有办法代替佛菩萨,为什么?他不能见性。佛说得很清楚,这些人很聪明,他们可以看到整个宇宙,他们可以发现阿赖耶,就是不能见性。见性才成佛,才成法身菩萨,这他永远不可能的。神圣、佛菩萨的教诲在众生世间失去了信心,麻烦可就大了!众生追求欲望不择手段,完全违背了性德,那就造成整个社会的灾难。秩序没有了,和谐没有了,孝悌忠信没有了,礼义廉耻没有了,仁爱和平没有了,这个社会灾难就要来了,灾难到最严重的时候,这个星球就爆炸了。

是不是真的?我们知道是真的。为什么是真的?境随心转。贪婪,无止境的贪婪,这个星球上的陆地会被洪水淹没,贪婪感得的是水灾,贪心是水。如果这个地球上的居民,不要说是多数,三分之一的少数,瞋恨心发展到极端,这个地球就爆炸了。瞋心带来的是火灾,地心是火,温度非常之高,瞋恚心能叫它爆炸,比核武战争可怕多了。核武战争能毁灭人类,能绝灭地球上的物种,但地球还在,这个星球爆炸,星球没有了,比核武战争严重。愚痴感得的风灾,傲慢感得的是地震。佛教导我们,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这两句话是真正爱自己,是真正爱众生,爱这个世界,爱护这个地球。我们听了有什么感受?「别人都不爱,我一个人爱它也枉然」,那你是完全想错了。你一个人有爱心,你一个人得福,有受用,两个人有爱心,两个人得受用。《楞严经》上讲得好,果报有同分的业因,还有别业的果报,跟别人不共。跟别人共同的这是共业,共业里头有别业,别业里头有共业。所以,纵然在一个灾难里面,共业,好像都受了灾难,都在灾难当中死亡,别业是各人去处不一样。

学佛头一个要认识,生命是永恒的,一切众生,记住,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永恒的,连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都不例外,身体不一样那是缘聚缘散。身体,形状的身体,有形的,有生有灭;灵性不是物质,灵性没有生灭,我们一般人讲灵魂,灵魂没有生灭。身不是自己,灵魂是自己。可是佛法讲灵魂也不是自己,为什么?灵魂迷惑,没觉悟,觉悟了就是真正的自己,觉悟了我们不叫它作灵魂,叫它作灵性,灵性没有生灭。灵性的活动空间太大了,遍法界虚空界是它活动的空间;灵魂空间小,灵魂不超过六道轮回,它的活动空间就六道轮回的范围,可是灵性超越了。佛帮助我们破迷开悟,那就是把灵魂转变成灵性。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才知道佛菩萨以及十法界里的众生对我们有多大的恩德。知恩你才会报恩,怎么报恩?我们依照佛陀教诲去修行,一定有一天我们也跟诸佛如来一样,真正见到一切皆成佛,我们就成就,这叫真报恩。

「今者普地六种震动」,这是经上说的,这一次法藏比丘发的这个愿,真的普地震动,这是感应,「正应法藏大士大千应感动之誓」,大千世界感动了。「复表今发愿,正是将转无上大法轮也」,为一切众生,为一切有情众生演说成佛的第一法门,成佛的第一经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念佛法门。「天雨妙华,自然音乐」,这两句在唐译本为「天华鼓乐满虚空」。唐译是《大宝积经.无量寿会》,唐译的本子,王龙舒居士第一次会集《无量寿经》,这个本子,就是唐译的本子他没有看到。所以在五种原译本,现在《大藏经》里面的五种原译本,王龙舒居士只看到四种。说明古时候印刷术没有发明,经本都是手写的,所以数量很少。以王龙舒这种大德的居士,在社会有地位、有财富,五种本子都不能够完全看到。我们今天的人,比起古人这个福报就大了,我们今天《无量寿经》九种不同的版本我们全都看到了。除了五种原译本之外,第一个会集的王龙舒,第二个会集的魏默深,第三个会集的夏莲居。还有一个节校本,是清朝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节本,他所采取的是康僧铠的本子,做的节校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总共有九种本子,我们都能看到。

《嘉祥疏》云」《嘉祥疏》也是用的康僧铠的本子,「地动表皆行因。雨华明必得果。自然音乐,证妙乐之土,说法化物也。」下面有解释,「意为:所现诸瑞象中,地动表得果皆由行愿之因,是皆行因之意」。瑞象有多种,表法不一样,地动表行因,就是表法藏菩萨五劫修行,五劫修行感得的是地动,大地六种震动。空中雨花,「有花则有果,以表大愿必然得果」,植物先开花后结果,花好果一定好,这是因与果的感应。「自然音乐,必得妙乐之土」,极乐世界。跟一切诸佛剎土它不一样,为什么?我们前面读过四十八愿,极乐世界是弥陀四十八愿成就的,愿愿都圆满了,感应到这个报土。我们要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要具备什么条件?具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。有些人四十八愿记不住,他怎么能往生?四十八愿只要记住一愿就能往生。为什么?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任何一愿都含摄其它四十七愿,它是一个整体,它不能分割,你得一个就全得了。

所以在中国,这一千多年来,从东晋远公大师提倡念佛法门,建立第一个念佛堂,这么个道场,在庐山,他们依据的经典就是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。在那个时候,《阿弥陀经》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都还没有翻译出来,远公大师见到的就这一部经。依照这部经上所说的修行,一百二十三个志同道合,个个往生,无比的殊胜。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就行了。菩提心,蕅益大师讲得好,真信、切愿,我真相信有极乐世界,真相信有阿弥陀佛,不是假的,决定求生净土,没有二念,这就叫无上菩提心。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、没有牵挂,一心系念极乐世界。用持名念佛的方法,叫一向专念,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一句阿弥陀佛。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」,现前是指你还没有往生之前,你在定中见到,你在梦中见到,也很可能你突然之间看到佛了,这是属于现前。现前里面最重要的是临命终时佛来接引,那是你现前见佛。往生的人没断气,他见到了,别人见不到,他告诉大家,「佛来了,来接引我,我跟他去了」,向大家告别,他走了。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,他没有这个本事在临终的时候骗人,不可能。这是现前见佛。生到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那是当来见佛。

今天我们念佛,功夫能不能得力,关键在你能不能放下,你放下它就得力,你要是不能放下,它就起了障碍,这个不可以疏忽。特别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这个时代多灾多难,在全世界历史里面找不到,我们碰到了。对于念佛人来讲,我们遇到今天这个环境是好事,不是坏事,为什么?让我们真正感触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。你看看这世界上每天多少人自杀,这些自杀的人可怜,没有遇到佛法。他要遇到净宗,要知道这个法门,他对这个世界没有留恋,决定得生,他念佛决定成就。你看各人缘不一样,他一生当中就是没有遇到缘,这些对这个世界产生厌离之心,遇到佛法就成功了。我们遇到佛法,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,去不了。可是记住,如果真的灾难现前,你要抓紧机会,不能再贪恋,有一丝毫贪恋就去不成,又去搞轮回了;一丝毫贪恋都没有,我们这一生就走了。

「最后,空中赞言,决定必成无上正觉。《会疏》曰:克果无疑,故云决定。决定中之决定,故言必成」,必定成就,比决定的意思还要深一层。无上正觉就是佛果,「无有此上,故名无上」,这在《华严经》是妙觉位。一切成正觉是成妙觉,不是四十一位法身菩萨,是成妙觉佛果,你说这还了得吗!我们读了这些经文能没有感动吗?首先感动的是自己庆幸,这个法门真的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」,我们遇到了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我们在这一生遇到了,遇到了你就有机会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必成无上正觉。这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怎样报佛恩?依教修行,做出榜样来给大家看,大家相信了。往生的时候召开往生大会,让大家来看,你不生病,人很健康,说走就走了,表演给大家看。这种榜样很多!

谛闲老和尚给我们讲的锅漏匠,真正报佛恩,老和尚对他非常佩服,赞叹。这个人是老和尚童年时候的玩伴,他们是同生长在一个村庄,小孩天天在一起玩的。长大之后遇缘不同,谛闲法师出家了,通宗通教,讲经教学。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名,没大出名,小有名气,在浙江这一带小有名气。他这个玩伴没念过书,人也很笨,生活非常非常苦,对这个人世间厌倦了,找到他求他帮忙,度他出家。谛闲法师真的想到这真是麻烦大了,这个人不能不照顾,那出家,不认识字,学经教不可能。在寺庙里头,寺庙里头最低限度早晚五堂功课,你要不会做,你在寺庙里头不能住,人家瞧不起你。谛闲老和尚的身分又不是住持,他在寺庙里当知客,他没法子留他。他最后不得已,给他剃了头,送到乡下小庙,这小庙是废弃的寺庙,没人住,一个破庙,就让他到那边去住,一个人。附近找一个老太太,佛教徒,是谛闲老和尚的皈依弟子,老和尚嘱咐她照顾这个出家人,锅漏匠,给他做两餐饭,给他洗衣服。让他安心,就教他一句话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你就念这一句佛号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着念。这个玩伴真听话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他成就了,他干多久?三年。

往生的前一天,他跟照顾他的这个老居士讲:老居士,明天我要到城里面去看看朋友,在这个小庙住了三年,从来没出门,明天我去看看朋友。真的,看看朋友是什么?辞行,后天要往生了,去辞行。晚上回来了,很欢喜,告诉老太婆见了哪些朋友,到城里去了,又告诉老太婆,明天妳不必替我烧饭了。老太婆很奇怪,心里想着,可能明天城里又有朋友请他吃饭,他又要去。到第二天,到中午了,老太婆到破庙里去看看,法师是不是又出去了?到寺庙里面去叫没人答应,突然看到他在佛像面前站着,手上拿着念珠,叫他不答应,走近一看,他死了,站着死的。这老太婆就吓到了,从来没有看过人死是站着死的,就找附近学佛的这些人,大家都来看。看这怎么办?赶紧替谛闲老和尚送信,到观宗寺去,走路,没有交通工具,要走一天才能走到,大概总有五、六十里路,这一去一来三天。三天,谛闲老和尚赶来了,替他处理后事,看到他还站在那里,很赞叹、很佩服。「没想到,你成就了,大陆上各地名山宝剎的方丈、住持比不上你,弘宗演教的这些法师也比不上你,你真行!」做出样子给人看,没有念过书,也不认识字,什么都不会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《弥陀经》都不会念,一句阿弥陀佛有这样殊胜的成就。谛老常常讲经举他这个例子,鼓励我们大家念佛,真的,不是假的。

像这样念佛,三年预知时至,成就的人很多很多,我们亲眼看到就好几个,听说的那就太多了。这些人就是大乘教里面讲三转法轮,他叫作证转,他来给我们做证明的。他的成功就是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。对谛闲法师尊敬,谛闲法师教给他的他完全相信、完全接受,一成不改,就这一句名号念到底,他念得很自在。老和尚这方法好,念累了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,不分昼夜。早饭自己搞,午饭跟晚饭这老太婆来照顾他,一天到晚就这一句佛号,时间不长,三年成就。证明了《净土圣贤录》所讲的、《往生传》上所讲的不是假的,只要肯干,人人成就。《净土圣贤录》里头记载的宋朝莹珂法师,念佛三天成功,不是三年,三天。我们在美国遇到周广大居士,不能称居士,开个面包店,没有宗教信仰,临命终时遇到我们净宗同修,劝导他念佛求生净土。他那个时候是癌症末期,没法子救了,给他开导,他明白了、他觉悟了,劝他的家人不要再找什么医药,统统念佛,帮助他求生净土。三天三夜,他真的走了,走的时候全身柔软,瑞相稀有。证明《弥陀经》「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」,三天。一点都不怀疑,恳切的愿望、愿心就求生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真慈悲,就接他走了。

所以这末后一句,必成无上正觉,即是佛果,无有此上,故名无上。我们这一生当中遇到,如果要不成就,那实在是大错特错!无比稀有的缘分,多少菩萨希求而不可得的,我们得到了,我们要不成就的话,岂不是笑话!怎么能对得起释迦牟尼佛?怎么能对得起阿弥陀佛?怎么能对得起夏莲居居士、黄念老居士?都是做榜样给我们看,真的成就了。念老走的时候,最后半年表演给我们看,一天十四万声佛号,他到极乐世界去了。夏莲老也在极乐世界。千万不要以为到极乐世界很陌生,没有人,那你就错了。到极乐世界,过去今生你的亲朋好友念佛往生的全在那边,才发现原来这么热闹,他们先去了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