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二五0集)  2011/1/23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02-039-0250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三百零四面,从经文看起,倒数第五行:

【我作佛时。他方世界诸菩萨众。闻我名者。证离生法。获陀罗尼。】

这是第四十六「获陀罗尼愿」

【清净欢喜。得平等住。修菩萨行。具足德本。应时不获一二三忍。】

这一小节是第四十七愿「闻名得忍」

【于诸佛法。不能现证不退转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
末后这句是「现证不退」。我们看黄念老的批注,这是最后一愿,第二十四章。「右章具三愿」,这章里头三愿。「获陀罗尼以上,为第四十六获陀罗尼愿。一二三忍以上,为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。此下为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。第四十六愿,离生者,离生死也。三乘行人,入于见道。因见谛理,断见思惑,永离三界之生,是云正性离生。」这个离生,批注里面讲得很清楚,离生死也,这个生死是六道轮回。三乘行人,小乘是阿罗汉、声闻,中乘是辟支佛,大乘是权教菩萨,他们入于见道,道就是事实真相。不是完全见道,也就是初步的了解。为什么?他能把见思烦恼断了,也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,见是见解,惑是迷惑,因为你见解有迷惑,所以你对于所见到的完全是误会,没有见到事实真相,这是烦恼里头最严重的。学佛就得从这个地方断起,就是断烦恼从这里断起。除了见惑之外还有思惑,思是你想错了。六道众生的通病,你想错了、你看错了。思惑有八十一品,三界八十一品。见惑虽然猛利,但是还好断,思惑不好断。古人有个比喻,断思惑犹如藕断丝连,藕切断了,丝还连上的。所以思惑比见惑难断。

佛为了便利教学起见,把它归纳为五大类,见惑五类,思惑也有五类。见惑,我们常常提到的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这个五大类。思惑是贪瞋痴慢疑,这个疑是对于圣教的怀疑,对圣人怀疑,对圣人的教诲怀疑,这一怀疑你就学不到了。圣贤的教诲要用什么样的心态你才能学到?一定要恭敬心,没有恭敬心是学不到的。这样看起来,我们才真正体会到,所谓了生死、出三界,脱离六道轮回,真不容易!为什么佛这样说法?因为六道轮回是见思烦恼造成的,有见思烦恼就有六道轮回,有因就有果。如果见思烦恼断了,六道轮回就不见了。六道轮回确确实实不是真的,像作梦一样,你在梦中有这个境界,醒了,醒了这个境界就没有了。如果见思烦恼断了,你就醒过来了,你才知道六道根本不存在,完全是假的。醒过来之后的境界就是四圣法界。我们用极乐世界的话来说,六道轮回是凡圣同居土,四圣法界是方便有余土,这大家就很好懂。所以凡圣同居土不见了,醒过来,方便有余土出现,你完全进入不同的空间维次,但是这个还不是真的。

这是怎么造成的?佛告诉我们,尘沙烦恼跟无明烦恼造成的。尘沙烦恼,尘沙是比喻烦恼太多太多了。怎么来的?从分别来的。我们的分别心,用这种心对这个宇宙万物,起作用的时候就分别了,分别无量无边,把它比喻作尘沙。这个烦恼虽然比见思烦恼轻,还是障道,障碍你明心见性,所以要断。断了之后,在四圣法界里面你就证得菩萨。菩萨虽然尘沙烦恼断了,他还有无明烦恼,无始无明。无始无明要是断掉,四圣法界不见了。所以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四圣法界不见了,出现是什么境界?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我们说诸佛如来,要是说是我们自己的实报庄严土,一样讲得通,确实是如此。所以佛说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都不是真的。

实报土我们现在也清楚、也明白了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居住的地方。这四十一个阶级,天台大师都称作佛,他是真佛,不是假佛,也就是说这四十一个阶级的人,他们是用真心,不是用妄心。六道全是用妄心,他不是用真心,用阿赖耶,四圣法界不用阿赖耶。那么,四圣法界是真的吗?四圣法界跟下面六道来说,它是真的,六道是假的。四圣法界是假的,不是真的,如果要跟常寂光来相比,它还是假的。《华严经》,这是圆教,从初住到等觉,四十一个阶级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这是四十个,上面有个等觉,他们住报土,再向上提升一级,妙觉位,实报土也不见了。可见得佛说的这句话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实报土也不例外,他没有说实报土除外,实报土也不例外。往上去常寂光,常寂光没有相,能现一切相,连实报土也是常寂光现的,那是完全回归自性,达到究竟圆满。所以《华严》称为妙觉佛果,无上正等正觉,用这些名词来称赞他。

我们今天真正是道地道地的凡夫,我们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。我们学佛可以说是在佛教的幼儿园念书,没有上一年级。一年级这个见惑要断掉,这是一年级,二年级以上就断思惑了,思惑难断,二年级、三年级、四年级、五年级、六年级,这五个级别才把思惑断掉。如果我们用小乘的说法就很清楚。你看我们今天的位置,用小乘来说,我们是初果向,没有证得初果,是向着初果,是这个方向,是这个目标,没有达到。如果要是达到的话,那你就叫证得初果,就是小乘初果。证得初果之后,再向上提升,叫二果向,这是第三个,二信位的菩萨,三信位的菩萨就证二果,四信位的菩萨是三果向,五信位的菩萨是三果,证三果,七信位才是阿罗汉,脱离六道轮回了。所以小乘阿罗汉等于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十信菩萨的七信菩萨,第七个果位。到第八以上,八信位是辟支佛,九信位是菩萨,十信位是佛,这三个阶级是断尘沙烦恼跟无明烦恼。无明烦恼断了,这是入实报土,但是习气没断。这让我们能够理解,实报土里面的菩萨,真的他是证平等法门。平等,为什么佛还说有四十一个阶级?这四十一个阶级我们今天理解,不能说它有,也不能说它没有。你要说它没有,这里面这些菩萨无始无明习气厚薄不相同;你要说它有,他已经把起心动念放下了。起心动念放下,他还有什么,有习气,不是真的有烦恼,只习气而已。所以实报土不能说有,不能说无,它只有心现,没有识变。所以那个世界是永恒的,没有变化的,就是人没有生老病死,他们居住的世界没有春夏秋冬,春生夏长在那个世界完全见不到,那个世界里面你所看到都是永恒的,所以叫一真法界。

这些东西我们粗略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要紧的就是这里一个字「离」。我们怎么样离开?要离开六道轮回,要离开十法界,要离开实报庄严土,才能回归常寂光,常寂光是永恒不变。六祖惠能大师大彻大悟那是什么?那是讲的常寂光净土。「本自清净,本不生灭」,实报土里头清净,但是有生灭。「本自具足」,常寂光本自具足,实报土不是本自具足,它那个具足是心现的,它是所现,实报土是所现,常寂光是能现,不一样。「本无动摇,能生万法」,全是讲的自性,常寂光。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的时候,把他所见到的一些境界说出来,讲了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那是什么?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。他讲的详细,能大师给我们讲的简单,能大师的五句就是《华严经》的浓缩,能大师五句的展开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我们今天怎么个离法?这里教给我们离,离就是放下。

生,这个生是六道里面的生死轮回,大乘教里面一般讲的就是「断见思惑,永离三界之生,是云正性离生」。自性里头没有六道轮回,自性里头没有的统统要离,自性里面没有身,不能说没有我,自性里头有常乐我净,那是永恒不灭的,这是性德。「我」是什么意思?主宰的意思,第二是自在的意思。我们这个身里头没有我,身我做不了主,我要做得了主的话,我的身相貌好,我们人人都想!身体健康,永远不生病,做不到,你做不了主。人人都想长生不老,还是年年老化,这就是你做不了主,你不自在。你有八苦,有生老病死苦、有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,你怎么会自在!这是佛告诉我们的,点醒我们,你要觉悟,身不是我。什么是我?我并没有离开这个身体。

就像楞严会上,波斯匿王担心自己老了,老了要死,怎么办?怎么能够不死?佛告诉他,你这个身体有生灭,有生灭就有生死,可是我们身体里头同时存在一个没有生灭的东西,没有生灭它就没有生死,身体里头有两样东西,用现在的话讲,一个是精神、一个是物质,物质有生死,精神没有生死。精神在哪里?他就问他,举一个例子,眼,眼睛会见,这个见性没有生死,它没老。释迦牟尼佛举个例子,问他,你什么时候看见恒河水,最初第一次看见的?三岁,母亲带着他经过恒河,看到恒河的水,见到恒河水。我现在只讲见,不讲别的。你十年之后见恒河那个见有没有变化?没有变化。外面恒河有变化,外面境界有变化,我说见没有变化。三十岁的时候,再过十年,三十岁你的见性跟二十岁有没有变化?没有变化。佛问他,你今年多大年岁?六十二岁,六十二岁的见跟你三岁那个见有没有变化?没有变化。没有变化,它不会生灭。我们今天讲老了,我的眼花了,那是你的物质,你的眼有了问题,不是见有问题。为什么?你戴个眼镜不就又恢复年轻一样的视力吗?是我们生理上的问题,不是见性问题,见性没有问题,如果见性也老花了,戴眼镜也不行。所以说是你的见性,你的闻性,你见闻觉知六根根性没有变化,没有变化的,佛就说那个不生不灭。有变化的是你的身体,你的肉体,你的肉体有变化,肉体有生灭,你的灵性不生不灭。波斯匿王听懂了,非常开心,感谢佛,知道自己什么?自己不死!没有生死,原来生死是身体,不是我,身体不是我,我是灵性。我们世间一般人讲灵魂,灵魂跟灵性是一不是二,但是有差别。差别在哪里?灵魂迷惑,就是没有智慧,它愚痴;灵性有智慧,灵性不迷。我们修行,身体是其次,灵性最重要。如何把这个迷惑颠倒的灵魂,把它修成灵性,让它放下愚痴,放下贪瞋痴慢疑,回归到清净平等觉,灵性是清净平等觉,灵魂是贪瞋痴慢疑,功夫要在这个地方下,这叫做真功夫。

所以我们今天,第一个,佛慈悲,慈悲到极处,他都做出好样子给我们看,这个身体在世间需要的是什么?饮食、衣服、遮蔽风雨的地方,就可以了,就够了。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,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。这个示现告诉我们什么?身体在这个世间它所需要的很有限,你只能保持它最低的这个极限,这身体就不会坏。这个叫做什么?中国古人叫知足常乐,真正做到了,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。世间人争来争去的是什么?还不就是这些资生之具,他要贪图享受,还不就是这些。像释迦牟尼佛那种生活谁要?谁都不愿意过那个生活,绝对不会有人跟释迦牟尼佛争这个生活的资源,不可能。他表演这个东西给我们看,我们没有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功夫,那叫真功夫,他心地真的是清净。我们从他这一生行谊当中看,他的身体确实是金刚不坏身,每天露宿在外面,他养成习惯了。这是学习古印度宗教跟哲学里面那些大德的苦行,把物质生活降低到最低的水平,他得自在,他心永远是定的,他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没有傲慢,不怀疑,他没有了,这个叫得大自在!这是大自在的生活。我们应当要向他学习,饮食、衣着、居住环境适可而止,不需要讲求华丽、奢侈,那是错误的,那就是罪过,我们的心才能回归到清净。

永离三界,贪瞋痴慢疑,你就能超越!你对这个世间有留恋,你就离不开它。这一点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警觉,什么都不可以留恋,只要有丝毫留恋,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你学佛了,对世间你能够放下,可是佛法放不下。我在美国见到一位法师,他爱好收藏古董,他收藏什么?佛像、古代的古物,这些香炉、法器,他喜欢收藏这个东西,非常名贵。他有个房子,那房子都是宝,藏宝的,每一样东西价值都非常高。我在旧金山讲经,他邀请我到他精舍里面供斋,请我吃饭,打开他的宝藏让我去参观,真的是宝。那个门是很不容易开的,不是他很尊重的人,他不会让他看的。还算不错,让我去看了一下。麻烦在哪里?这个东西他念念不忘,心里真有,如果死了之后他到哪里去?我们就晓得,死了之后一定不离开他那个藏宝的房间。那个房间有什么?房间有老鼠、有蟑螂、有蚂蚁,他就投胎到那里去了,永远守住他这些东西。你说这麻不麻烦!他要不肯放下,他就没有办法离开。还有一种爱好,我也是属于这一类的,喜欢经书,现在呢?现在我放下了,我喜欢收藏经书。喜欢收藏经书,念念不忘这些东西,将来死了以后怎么?那书里头有蛀虫,蛀虫就是喜欢经书的,这多可怕!想到这个地方,不放下不行。所以这些书我就送给图书馆、送给寺院庵堂,让藏经楼他们去藏,我不要了。

我们这一生要永离三界之身,我们现在知道,只要一部《无量寿经》就行了,一句阿弥陀佛,其它的不要了,什么都放下。学莲池大师,「三藏十二部,让给别人悟,八万四千行,饶与他人行」,我只一部《阿弥陀经》,一句阿弥陀佛,莲池大师,这叫做离生法。我们要晓得,现前所拥有的财富,在家同修有产业,无论多少,你自己要晓得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拥有是因为你有福报,你要想这个福报愈积累愈大,那这个福报送给没有福报的人去享,照顾别人,福报大家享,不要独享。大家享,你的这个福报就不得了,一世比一世大,大到这个世间不能容,就把你挤到天上去,享天福,大梵天王。如果比大梵天王福报更大,又把你挤上去,挤到摩酰首罗天王,你步步高升。摩酰首罗天王要是把他的福报统统舍掉,他就成佛。这需要智慧,没有智慧的人他想不到,没有智慧的人他也做不到。

真的明了之后,一定要舍。佛经上常称「二足尊」,足是满足,圆满了。二是什么?福报圆满,第二个是智慧圆满。我们「皈依佛,二足尊」,在拥有福报、智慧里面,佛是排名第一,没有能跟佛相比。佛的福报完全是给大家享,他自己不享,所以他的福报就没有人能跟他相比。佛的智慧圆满,为什么?完全是利益一切众生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佛的福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你看看,这还得了!智慧帮助人破迷开悟,福报帮助人离苦得乐,他的福报是圆满的。我们有福报是自利,有智慧也是自利,不肯利他,这不行,这是与自性相违背。你要问为什么一定要利他?因为自他是一不是二。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就好像我们一个人的身体,我们这一个人,一个人就好像我们身体里面的一个细胞,我们身体的一个细胞,跟整个身体无数的细胞,是一还是二?这个细胞说,我都自利,我不肯帮助别人,你这个身体细胞不错、很好,其它都败坏,你能活得了吗?只有佛与法身菩萨才真正肯定,为什么?他们证得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。所以利他是真正的自利,自利是真正的自害。

这个道理,这个事实真相,只有佛大乘经里面讲得透彻。我们学习过贤首大师的《妄尽还源观》《还源观》上讲得多清楚,跟现在最先进的物理学家所发现的愈来愈接近,科学家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都证明了,可见得佛讲的不是假的。如果我们也能够肯定,也能够体悟,体会感悟,我们一定是自动自发舍己为人。今天这个世界灾难很多!哪个地方灾难最重,我们到那里去。为什么?如果你是一心为众生,你的心态好,你的磁场好,你到那个地方去,会把那个地方不善的那些磁场、恶劣的磁场,把它减轻一部分。好比那个地方是大浪,波涛大浪,你这个地方是平静的水,你这个水冲进大浪的时候,大浪降低了,你虽然也随波逐流,但是你把大浪降低了。这就说明真正修行人到造作罪恶的那个地方,会把他的恶报减轻。要有决心,纵然在灾难当中死去也在所不惜。为什么?死去,晓得身体在这个灾难当中死去,灵性更提升、更高了。

所以经教里头说,菩萨舍身喂虎,看到老虎找不到东西吃,很可怜,饥饿,菩萨见到了,愿意把身体喂老虎。他舍身喂虎他得的是什么?他提升了,菩萨的等级提升了,初住菩萨一下就提升到二住、三住、四住,往上提升了,不吃亏。我们凡夫看到,这个菩萨愚痴,你看自己身命舍掉了,喂一只老虎。割肉喂鹰那就更是小事。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,这个功德大!他为了教化众生,几十个人接受他的教化,种了善根,将来必定得度。虽然遭遇歌利王这种灾难,他大幅度提升,超前成佛了,这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之前菩萨道的故事。所以中国古人说一句话,名言,「吃亏是福」,你肯不肯吃亏?你肯吃亏一定有大福报。懂得因果的人知道,人能不能占到别人便宜?不可能。人有没有吃亏?没有,也不可能,决定没有。你吃亏后头有大福在等着你,肯定你得到;你占便宜,杀人要偿命,欠债要还钱,还要加利息,还要堕三途受苦报,这都是真的,而且这事情就在眼前,并不是很遥远,就在眼前,一口气不来果报就现前。所以真正通达明了,何必要干这些傻事?

人一生在世间光明磊落,没有一念伤害众生的这种念头,你多自在。念念是在想着一切众生真正的福祉。真正的福祉是大乘教育。法身菩萨应化在世间,无论什么身分,不离大乘,自己做出大乘的榜样,也认真努力在教导大乘。这是利益当中的真实利益,福祉当中的真实福祉。谁知道?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知道,所以他们真干。我们要学就是学放下、学看破,念念不忘,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,最后归到念佛,没有一个不往生,没有一个不成佛,而且一生成就。如果不念佛,成就是多生多劫,念佛决定一生成就。存心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这是大乘。

下面引用的,《万善同归集》云:齐登解脱之门,咸阐离生之道。」阐扬就是开展,展开。着意在一个齐、一个咸,不是自己一个人,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登解脱之门,我们讲入解脱之门。我想入,一切众生都要入。解是什么?解除烦恼。脱是什么?脱离生死,脱离苦报。咸也是的。佛在做。阐扬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弘法、弘扬,阐是弘扬的意思,脱离轮回、脱离苦难这一条道路、这一种方法。这个道就是方法、道路。离开六道里面是分段生死,十法界里面是变易生死,两种生死都离,你就证得解脱,这个解脱就是实报庄严土。西方极乐世界特殊,这是我们决定要去的地方,为什么?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得弥陀四十八愿的加持,生到那里你就得到如同实报土菩萨同等的待遇。哪些同等?智慧、道力、神通,一切的一切都跟实报土菩萨没有两样,包括自行化他,无量法门你统统都得到。在其它诸佛剎土里不是这样情形,你在同居土里头你要脱离六道,在方便土里头你要脱离十法界,那不是一桩容易事情。

「十方菩萨,以闻名故,皆证此离生之法。」这离生之法是什么?就是这个经上讲的「一向专念,求生净土」,这就是离生之法。你看底下讲,「并得陀罗尼。」一向专念,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专念阿弥陀佛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但永远离六道轮回,也永远离十法界。这个方法只有净土有,除净土法门之外没有。并得陀罗尼,陀罗尼是印度话,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总持,「总一切法,持一切义」。前面有解释,这不再说了。这个地方给我们介绍的陀罗尼有四种,这前面没说过,第一个是「法陀罗尼,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。」这种陀罗尼,当年世尊在世阿难有这个,阿难尊者的记忆力非常之好,听一遍一生永远不会忘记,不简单!我们不行,我在年轻的时候,就是二十多岁,跟李老师学经教,我的能力只有七天,我听老师讲经,听一遍,七天之内大概没有问题,让我复讲,我能够完全讲得出来,照他的话不增不减,也可能会漏掉一、二句,漏的不会太多,七天。时间长了就不行,慢慢都忘掉了。阿难厉害,一遍听了之后一生都不会忘记,这叫真正得陀罗尼。我们年轻的时候记忆力还算不错,但是那不是陀罗尼;如果陀罗尼的话,就是永远不会忘掉。

第二,「义陀罗尼,于诸法之义总持不忘。」前面是教学,这个地方是悟入,意思完全通达、明了。所以学教、弘教这两桩事情非常重要,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能像佛菩萨那样教化众生、广学多闻。广学多闻不是为自己,这一点同学们一定要记住。为自己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自己得三昧,大开圆解,大彻大悟,这为自己。为众生那就要广学多闻,为什么?众生根性不一样,你不能用一个方法教一切众生,他不能接受的。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说了很多很多法门,这为众生!慢慢的引导众生,最后把众生引导到净土来,他就成就了。这个方法我们要懂,我们要学。度化一个众生不是一生能做得好的,生生世世,急不得,要恒顺众生、随喜功德,众生就欢喜了,才能成就。

所以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结法缘,要跟一切众生结法缘,你跟他没有缘他不会接触你,你跟他有缘他就很欢喜接触你。接触你才能得到法益,他要不接触他怎么能得到?结缘这个事情重要!结缘就要懂得布施,布施里有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三种布施要懂得善巧方便,巧妙的去运用。三种布施跟众生结缘,引导众生回归大乘,最后回归净土。这个心大公无私,没有一点私心,真正是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,离究竟苦,得究竟乐,这是佛与法身菩萨的事业。干这个事业辛不辛苦?不辛苦。为什么不辛苦?他无我,三轮体空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哪来的苦!着相就苦了,不着相就乐了。不但不着相,连念头都没生,你看《金刚经》后半部讲的,「无我见,无人见,无众生见,无寿者见」,那个见是念头,念头都没有,所以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法喜充满!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那个悦就是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

总持第三个意思就是「咒陀罗尼,又咒陀罗尼,有五名,据《秘藏记》意」《秘藏记》里面的意思。「五名者」,第一个叫「陀罗尼」,第二个叫「明」,第三个叫「咒」,第四个叫「密语」,第五个叫「真言」,都是一桩事情,也就是说陀罗尼有五种名称,这在密宗里面统统都讲到。下面说,「陀罗尼者,佛放光时,光中所说也。是故陀罗尼与明,其义不异。」明是光,光中所说。有没有这个情形?有,我还见到。我见过有二、三个人,他能听到音声,是外面来的传话,所传的是经、是咒,他能听得到,有很多偈颂,也有很多信息,有这种能力的人不多。在佛法里面,也许就是讲的天耳通,用现在的话说,他有能力听到不同空间维次的音声。与佛有缘,能听到佛菩萨传法的音声。这个事情我遇到两个人,他们都来问我这个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,可不可靠?我告诉他们,如果你听到这个传音,与经教里面所说的原理原则不相违背,那是真的,应当依教奉行,如果说是跟经典里面所说的是相违背的,我们还是相信经,我们不要听他的,要把握这个原则。经典是我们真正的标准,唯一的标准。

中国人所翻译的佛经,我们对它要有信心,决定不能怀疑。佛讲的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,这个疑应该就是指这桩事情,如果对于翻译产生怀疑,我们就一无所获,损失太大了。因为我最初学佛,我怀疑,我向三位老师都请教过,我请教方老师,我说佛经这么好,梵文从东汉到隋唐,传到中国来的分量非常之大,有中国的这些出家人到印度去取经带回来的,也有印度许许多多的这些高僧大德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过来的,还有少量是商人他们经商的时候,也把这些经书传到中国,分量很多。翻译并不是完全翻译过来的,到中国来之后,经过筛选,换句话说,适合于中国国情的,适合于我们本土文化需要的,我们首先翻它。翻译工程很大,是经过筛选的。这么多的好东西,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,全部都失传了,没有了,这什么道理?我们现在人懂得好东西保存,古人也懂得,一代一代传下去,为什么会失传?方老师告诉我,他说:你不知道,古时候的中国人跟现在的中国人不一样。我说:怎么不一样?现在中国人对自己没有信心,什么都是外国好,中国古人这个信心,对于自己传统的信心,那是无与伦比的,自信心。所以佛经翻译出中文之后,这个翻译的人肯定,大家也肯定,决定是原味,翻得这么好,没有变质,而且中文文字比梵文更为华美,换句话说,翻成中文之后,中文经典可以取代梵文原文经典,不需要再去看梵文了。你说这种豪气,这种气魄,哪像现在中国人。这是我们值得参考的,我相信老师不骗我。

我向李老师请教,李老师告诉我,中国是得天独厚,从事翻经的这些法师,里面很多是佛菩萨再来的;方老师是个哲学家,没有讲到佛菩萨再来。李老师告诉我,最低程度是三果以上,阿那含以上,这样的境界,他们来从事于翻译工作,换句话说,这些人有修有证。现在到哪里去找证果的人?只有真正证入佛菩萨境界的,他翻的才不会错误。章嘉大师更是就义陀罗尼上让我们认识大乘、认识佛法。经教的义理从自性当中流露的,所以它不是人间的文字、不是人间的语言,它是从自性流露。所以经文文字不深,字字句句意味无穷,这些义理、法味无穷!随着你自己修学的功夫层次。一部经,初学的时候读这个经,看出意思不多,很欢喜;十年之后从头再看,意思不一样,提升了;你再十年,可能又提升了。所以这个经书你读一辈子读不厌,为什么?遍遍有新意思出来。你的心愈清净,你发现就愈多;如果心浮气躁,你是一无所得。所以学习的心态决定你的成就,那就是印光法师所讲的,一分诚敬,你看到一分的意思,二分诚敬,你看到二分意思,十分诚敬,你就看到十分意思,经的文字一个字没有改动,你看出它意思浅深广狭决定不一样。义理浅深广狭有没有范围?没有,没有边际。所以真的见性,大开圆解,一部经里头见无量义,十方世界诸佛如来所说一切经教的意思,你能够在一句一字里头看出来。

所以佛在经上才讲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《华严经》上的话。佛法一定要有人讲,什么人讲?真正有真修、有真证的人讲。找不到证果的人,我们也得找个真正修行人,他有他修行的心得体会,我们会得利益。如果他能读,读得很多,他能讲,讲得很多,他都没有做到,那就不必找他,我们找自己就行了,何必找他?用现代话来说,他是把佛教的经典当作一种学术去研究,叫佛学。诸位一定要记住,佛学跟学佛是两回事情。学佛才能解佛的真实义,不学佛,研究佛经不学佛,他所得到的是佛学常识,这里面的义理他没有办法理解。开经偈讲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如来真实义从哪里来的?从清净、平等、觉里头流出来的。他的心不清净、不平等,迷而不觉,他怎么能解如来真实义?你要想解如来真实义,你一定修清净心,清净心里头没有杂念、没有烦恼,他生智慧,智慧能解如来真实义,知识不行。知识跟智能是两桩事情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
不但佛法要用诚敬,世间圣贤所传的,像中国传统文化、《四库全书》,同样一个道理,一分诚敬你得一分的契入,我们讲真实义,你才懂得作者的真实义,两分诚敬你得两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所以世出世间法要从恭敬当中求,没有恭敬心求不到。不是老师不肯教,是因为学生没有恭敬心。学生真有那么一点点恭敬心,老师不会把你舍弃,为什么?他想道一代一代传下去,他想找传法的人。什么是传法人?具足恭敬心的人,这个人有条件传法,没有诚敬他就没有资格传法,就这么个道理。不是勉强的,勉强不得。我这一生生于忧患,年轻的时候苦不堪言,经历中日八年战争,八年流亡生活,住得短的时间大概一个星期,住得长一点的大概三个月,就走路。八年在中国走了十个省,没有交通工具,完全靠两条腿走路,算起来至少也走二、三万里路。过的是这种生活,无家可归,同学们结伴。到抗战末期的时候,国家收容这些流亡学生,建立国立中学,生活才比较安定,衣食住行国家给予。所以非常非常的痛苦。但是从小父母教的尊师重道,对学习有这么一点恭敬心,这一点恭敬心在台湾就起了作用。我亲近方东美先生、章嘉大师、李炳南老居士,承蒙他们认真的教诲,凭什么?就是那一点恭敬心。除这一点诚意之外,我是一无所有,物质上我没有一分钱对老师供养过,而老师对我特别照顾。要用一般的讲法,我的长处没有别的,就是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这么简单的条件,在今天就不容易找到。找到这样条件的人,这种人就能传法。

所以这是我们讲,这也算是一种特异功能,眼能看到我们一般人见不到的,这是特异功能,天眼;耳听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音声,他能听到,这也是属于特异功能。一切异常的现象都要用佛经做标准来衡量,可不可以采取,可不可以学习,一定要根据经教,这就不会错。所以「陀罗尼与明」,明是佛放光,光中所说,你看到了,你听到了,这跟明的意思相同。「持陀罗尼人,能发神通,除灾患,与此方咒禁法相似,故曰咒。」这讲咒语,咒语在密宗里头非常之多,大乘里头有。像莲池大师《弥陀经疏钞》《疏钞》最后他把往生咒附进去。大师告诉我们,经是如来显说,咒是如来密说。章嘉大师告诉我,咒语里面有许多不是人间的言语,是六道的言语。鬼神有神通,他能听得懂人间言语,他自己也有言语,我们听不懂,佛听得懂,佛知道,所以经讲完之后,佛说的那个咒语,就是给这些鬼神,用他们的言语,把经里重要的意思提出来说给他听,所以我们不懂。了解这个意思,咒是显之密说,显是咒之显说,显密不二。这是佛的慈悲,佛讲经。

我们人间讲经也不例外,有没有鬼神来听?肯定有。怎么知道?有一些感应很敏锐的人他们能觉察到,有人能看到,有人能感觉到。我们从理上来讲那是讲得通的。虽然这个宇宙之间有许多不同空间维次,维次是有,维次也通,不是不通,全都是贯通的。所以有缘的人他就能突破,这个有缘就是具足条件的人,不具足条件他就受它的障碍,具足条件障碍就没有了。这个条件里头最重要的是清净心、是真诚心,清净心能够突破空间维次,至诚心也能突破。一个念佛的人,一心念佛,念上几年心清净了,妄念没有了,所谓是烦恼轻、智慧长,他这个能力就现前,他也能见到、也能听到,也能够接触到。这样的人我们见过,是真的不是假的,往往他们也传一些信息给我看。所以念咒的人,修这个法门的,能发神通,比显教里面容易发神通。为什么?密咒什么意思他不知道,他容易摄心。我们念经会想经里的意思,打妄想,所以心不能专注。密是容易专注,它有这个好处,能够摄心。定跟智慧能除灾患,我们讲消灾免难。

在中国民间道教很兴盛,道教里有符咒,画符、念咒,有很多小的病痛符咒能治,很灵。灵的秘诀《了凡四训》里有说,怎样才灵?画这一道符,这个笔下去到一道符画完成,没有一个妄念,这个符就灵。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念这个咒也是的,这个咒念完之后,里面没有一个妄念,没有一个妄想,这咒就灵。所以咒愈长力量就愈大,为什么?你的定功愈长时间愈长,它效果就大。最短的咒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也是咒语,没翻译。阿弥陀佛,如果说,一声的力量小,十声的力量大,一百声的力量就更大。用十念法,管用!里面杂着妄想就不管用,你就把它破坏了。所以说原理是一个。真正懂得原理,念经管不管用?当然管用。念经里面要是没有一个妄念,这个经能除灾患。这就是世尊所说的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。我们用经、用咒、用符这些做工具,目的呢?目的是制心一处,真能解决问题。所以密咒与此方、与中国道教的这些画符念咒的方法相似,这称为咒。「凡夫二乘不能知」,所以叫密语。咒,凡夫不知道,声闻、缘觉他也不知道,谁知道?佛知道、法身菩萨知道,权教菩萨也未必真知道,法身菩萨知道,所以称为密语。「真言者,如来之言,真实无虚,故曰真言。」佛经里面这些咒语是佛传的,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真实不虚,所以称真言。密宗在日本称为真言宗,中国称密宗,日本称真言宗就是密宗。这是陀罗尼第三个意思,咒的意思。

第四个意思,「忍陀罗尼。于法之实相安住,谓之忍。持忍名为忍陀罗尼。」忍,这个字里面的含义有承认的意思、有认可的意思、有同意的意思。佛在大乘教里面所说的一切法的真相,我们听了之后,不怀疑,能承认,能肯定,这就叫做忍。能持忍,持是保持,这就叫忍陀罗尼。这种意义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支持点还是智慧,没有智慧你不相信。譬如这个咒很难叫人相信,咒语的作用很广,能帮助人得定,能帮助人持戒,能帮助人开智慧,而且能帮助人治病。你看《大藏经》上许许多多治病的咒语,可惜现在什么?现在不灵了。佛实实在在了不起!他对于一个人生理上的结构,他太清楚了,真的明了,他的眼睛比透视镜还厉害,你身体里有疾病,出了问题,他都看到。用什么方法把你问题解决?用咒语。咒语是音声,换句话说,用音声来把你有问题那个部位把它震动,把它震开,好像经脉一样,他帮你恢复到正常,你病不就好了吗?

我们中国方法用针灸、用推拿、用按摩,同样一个道理,他用音声,这最高明的方法。他教你念咒,你就跟他的方法去念。所以这些咒语记录下来,现在没有人会念。音要正确,音不正确的话就错了,所以现在没有人能够念了。一定要口传,文字没有办法。尤其文字,古时候的文字跟现在不一样,它里头还有拼音的,叫二合,二个字拼成一个音,三个字拼成一个音,你看咒语里常常有这种情形,所以一定要口传。世尊当年在世遇到有病的人,就教他念什么,他念病就好了。这很符合科学道理,它不是迷信,真有道理在,没有神秘,完全是用音声震动,调解你里面有问题的地方,推拿还得动手,它不要动手,最高明的治疗方法。佛经里面很多,现在全用不上。我们知道佛教里面有一些文字记载,唐朝时候还管用,还有很多人用佛经里面的咒语方法治病,唐以后逐渐就失传,念的音不一样,达不到这个效果。所以现在这些治病的咒语,我们只看到,这是个纪念,知道世尊当年在世应用这些方法,帮助很多这些病苦的人,属于无畏布施。陀罗尼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下面说,「十方闻名大士,皆得如上陀罗尼,安住于诸法实相,故云获陀罗尼愿。」这是总结十方世界,不是极乐世界的菩萨,十方世界包括我们在内。我们今天闻名,一心求生净土,这是距离净土接近了,还没有发心想求生极乐世界的,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,他得陀罗尼。这个四种陀罗尼,任何一种都叫得陀罗尼。得到之后一定要能够安住于诸法实相,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四种陀罗尼都跟诸法实相有关系,如果我们对诸法实相不了解,总持就得不到。「总一切法,持一切义」,这就是说,把整个佛法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总纲领掌握到了,你的心再不动摇,你肯定了。我们现在说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第一个总持法门是什么?给诸位说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《无量寿经》里面第一总持陀罗尼是什么?就是四十八愿。四十八愿总持陀罗尼是什么?就是一句名号。掌握这一句名号你就得总持法门,你就获陀罗尼。弥陀发这个愿,是希望你把整个佛法的纲领掌握到,总结起来就是一心称念。用本经的经文就是八个字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菩提心是什么心?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这十个字就是菩提心。我们起心动念不离这十个字,与这十个字统统都相应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,求生净土,决定得生,这就是你获得陀罗尼了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