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一八八集)  2010/11/7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9-0188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二百二十面第三行:

「四、天台宗立六种善恶」,这是经文里面讲到「天人善恶」,念老为我们举了四个例子,前面三个我们学过了,这是第四个。这桩事情对于我们修学关系非常重要,因为很多好心的修行人,最后得不到善果。原因对于善恶的界限没搞清楚,究竟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,往往把恶当作善,所以果报现前后悔莫及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我们今天看第四这最后的一段,天台宗讲六种善恶,比前面讲得详细。「一,人天之善」,人天的善在佛法里面讲,「五戒十善之事善也」,修五戒十善,「然人天之报尽,还堕于三恶道,故亦为恶」。在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跟我们讲的五伦,五伦是关系,现在人不懂!所以造恶的机会就多了,行善的机会就少了,为什么?关系不懂。这是不能怪别人,在这个时代伦常的教育没有了,你怎么能怪他?所以今天的灾难不是偶然的。五常仁义礼智信相当于佛家的五戒,四维八德相当于佛家的十善,儒家所说的,它的精神超过小乘。所以修学要看他是怎么个修法,他用的是什么心,关键在这个地方。纯是利益别人的心,没有自私自利,这是善;夹杂着自私自利在里面,纵然是做很多善事,那也是恶。为什么?他的用心在损人利己,这利己肯定就损人,一定的道理。

纵然是(用天台家的意思讲)五戒十善、五常八德修得很好,来生人天的福报,来生享人天福报,享福的时候就很容易造业。这一点诸位冷静去观察,你看富贵人跟贫穷的人,贫穷人很苦,特别是到边区,交通闭塞不方便的一些地方,你看那个地方的居民非常苦,但是他没有机会造恶业。那来生呢?来生他们非常可能还是人身,他还是得人身。这个富贵地方、城市地区的人,他是享福,福享尽往往他到三途去了。上天造化很公平,你从这个地方看,那些穷人没吃亏,你看他还得人身;这个富贵人虽然享尽福,他到三途去了。天台家讲这个意思深!我们要想想看,这里头重要的意义,你必须要知道,六道里头人世间的寿命最短,寿命长的一百岁,一百岁的人毕竟是少数,不多见!可是你要是堕三恶道,那个时间就长了。

堕在畜生道,经典里面记载,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些个小故事,我们举一个常常学经教的人都知道,蚂蚁。祇树给孤独园当年有工程的时候,大概就是盖,那时候盖房子都很简单,寮房,精舍里盖寮房。释迦牟尼佛就看到一窝蚂蚁,就笑起来,旁边同学看到世尊,你怎么看蚂蚁笑起来?就问佛,为什么笑牠?佛说你看这一窝蚂蚁,七尊佛出世了,牠还没有离开蚂蚁身。我们不说别的,一尊佛就讲是三个阿僧祇劫,三七是二十一个阿僧祇劫,牠还没有脱离蚂蚁身。是不是蚂蚁寿命有那么长?不是的,牠愚痴,牠不知道换身体,牠死了之后觉得是蚂蚁,牠还在那个窝里做蚂蚁,生生世世就在那个窝里转世为蚂蚁,愚痴到这种程度。不容易脱离,愈是小动物愈难脱离身。你说大的动物像牛羊猪狗,这些容易脱离,那些小动物很难脱离,为什么?牠非常执着。鬼的寿命,这一般讲饿鬼道里头,一天是人间的一个月。所以人间初一、十五去祭鬼神,就是早餐、午餐,就这个情形。寿命至少,短命的也一千岁,一天是人间一个月,也是一个月三十天,一年三百六十天,十二个月。一千岁,那人间多少年?不容易!地狱就更不必说了,地狱里最短的寿命,我们到后面会讲到,最短的,人间二千七百年他们是一天,我们号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,在地狱里头不到两天。寿命短的也是万岁,长的是万万岁,你麻烦不麻烦?所以佛讲得很详细、很清楚,不是妄语,不是吓唬人,事实真相如此,你了解之后,那个地方去不得。

天上,天上诸位晓得,四王天,四王天的一天是人间五十年,是五百岁;忉利天加一倍,忉利天一天是人间一百年,寿命是一千岁。就是人间短,这么短短的时间,何必要造罪业?造罪业你堕三恶道。造善业的时候,大概多半都是生欲界天,为什么?你的烦恼习气没断,七情五欲没断,肯定是欲界天。欲界天不错,福报比人间是大,可是也是享得尽的,福享尽之后,你怎么办?你阿赖耶识里面所藏的恶业种子会起现行,那个种子起现行就到恶道去了。所以天台大师讲人天报尽,这讲来世报尽,还堕于三途,讲这不是好事情。这是我们现在在人天不能不觉悟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。得人身、闻佛法了,你为什么不在这一生当中去作佛去?你搞生死轮回干什么?特别是你遇到这个法门,这部经是凡夫一生成佛的保证书。你没有得到那情有可原,你没福分,你的一生没遇到。遇到的人是有大福报的人,大因缘的人,你还能干坏事吗?你干坏事你能对得起佛陀吗?两尊佛!阿弥陀佛发愿成就大家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恳切的介绍。你对不起佛陀,对不起祖师大德,对不起你自己父母祖宗,对不起你自己,你怎么能干坏事?什么是坏事?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都是坏事,只要过分了就不是好事情。古人养生对于这些事情,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是适可而止,不能增长贪心。贪心是饿鬼道,瞋恚是地狱道。在这一生当中,闻到佛法之后就要痛下决心,要断贪瞋痴慢疑。

用什么方法断?最好的方法亲近善知识,听闻经教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讲经四十九年,用意就是在此地。楞严会上文殊菩萨拣选根性,说得很清楚,「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」。娑婆世界众生六根是耳根最利,所以听经最容易摄心。现在这个高科技好,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,有这个方便太多了。古人教导我们的「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」,你到哪里去找一个善知识,每天给你讲经讲十遍,不可能的,古今中外找不到。今天用光盘就行了,我一片光盘一天听十遍,这善知识就给我讲十遍。每天一个光盘,一个光盘的容量是一个小时,你听十遍,天天换一片,天天听十遍,这种修学的方法,我们估计三年他就得三昧。听《无量寿经》是念佛三昧,听上个七、八年开悟了,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成就了,凡夫一生成佛。除这个法门之外,那要断烦恼,那个难了,真难,不是假难。这是什么?我们听经、念佛把烦恼伏住了,不让烦恼有机会起作用。我每天听十个小时经,这十个小时不会起烦恼;听完经之后,再去念十个小时的佛号,那又不会起烦恼。剩下几个小时你就好好休息,你累了,好办法!佛菩萨有智慧,为我们做这个设计,我们只要依教奉行肯定有效。凡夫在一切种性里面是最低的,也是最可怜,但是有机缘能成佛。

「二、二乘之善」,声闻、缘觉,「能离三界之苦,故名善。然但能自度,不能度他,故亦为恶」。这是讲阿罗汉与辟支佛,这两种人都属于小乘,阿罗汉的根性差一点,辟支佛比他聪明,阿罗汉能断见思烦恼,不能断习气,辟支佛能断习气。所以阿罗汉好好的修,把习气断掉他就变成辟支佛,就是升了一级,这两种人难得。三界就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欲界天以下,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都是欲界,上去呢?色界、无色界,这是六道,我们就晓得,三界就是六道轮回。阿罗汉、辟支佛能离六道轮回,他能脱离,见思烦恼断了。见思烦恼品类也很复杂,佛教初学把它归纳为五大类。见惑,见是见解,惑是迷惑;换句话说,就是你对人、对事、对物看错了,就这个意思,你看错了。思是思想,你对于一切万法你想错了。见惑的五大类,头一个是身见,你不知道身不是自己,你以为身是自己,错了,身不是自己,身不是我。身是什么?我所有的,就像衣服一样,衣服不是我,衣服是我所有的。我所有的,跟我不一样,把我所有的认为是我,错了,大错特错!你看众生造业,几乎百分之九十都是为我,冤不冤枉?不是我。

第二类是边见,边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立。有人有我、有是有非、有真有妄、有邪有正是对立,凡是对立的都叫边见,二边,这个观念错误的。为什么错误?我们大乘经里学了几十年,虽然没有证得,听多了,听得耳熟。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,你看它本来是一体,你为什么把它分成两边搞对立?对立是什么?对立是所有一切烦恼的根源,因为有对立才有矛盾,有矛盾才有冲突。所以在前几年我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,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「消弭冲突,促进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」。这个议题好,联合国从七0年代开起开了三十多年,世界愈开愈乱,什么原因?它根本不能消除,根本对立,这个问题怎么能解决?所以找到我,我们到那边做报告,就是要从对立化解,别人跟我对立,我不跟他对立,问题就化解了。我们做了很多次报告,把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来的长治久安,跟他们讲解,他们听了欢喜,最后告诉我,他说「这是理想,做不到。」做不到问题就不能解决,问题演变会愈来复杂,演变到最后这世界末日。也许我们还都能看得到,可是我们怎么应付这些灾变?学佛遵守佛陀的教诲,虽有灾变,我们可以免除,一定要遵守断恶修善。已经造作的罪业,你要晓得回头,回头是岸,不能再继续造了,再继续造这灾难就有你的名字。灾难当中上天收人他先有名单,你的名字在里头你就逃不掉。你要是回头,断恶修善,你名字就除掉,这些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
思惑,这错误的思想,贪瞋痴慢疑全是错误的,自性里头没有,找不到贪瞋痴慢疑,贪瞋痴慢疑是错误的思想,记住。错误的思想那就是造三恶业,三恶道的业,何必干这个?前面讲人天善,修善,人天两道去消你的福报,你修那么多福报。你造那么多罪业,堕落三途是消你的罪报,所以六道是消业的。可是制造业因这些都在人道,其它的道都是在受果报,造恶因少,也有,没有人道这么严重。所以人的寿命虽然短,它是六道的一个枢纽,六道里头怎么样交换,怎么样轮回,这是个枢纽不能不知道。我们要是遇不到佛法,对这个事情就不知道,迷惑,造业,受报,你说多可怜!遇到佛法把这个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赶快回头,弃恶扬善,那你是聪明,我们不再搞这个了。灾难来了,很多人担心,瘟疫来了,非常严重的瘟疫,沾上三、四个小时就完了,求医都来不及。有没有方法应对?有。大乘经教里,佛常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,科学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。这个病毒细菌是怎么回事情?从哪里来的?从贪瞋痴慢疑里头变出来的。如果贪瞋痴慢疑要是断掉,这细菌就没有了。他有贪瞋痴慢疑,他带这个细菌;你没有贪瞋痴慢疑,这个细菌在你身上都不起作用。为什么?你没有贪瞋痴慢疑,牠跟你不相应,这就是我们讲你有免疫力,牠不起作用。牠是贪瞋痴慢疑,你也心里有贪瞋痴慢疑,这一拍即合,就这么回事情!

所以连科学家都告诉我们,应付二0一二的灾难,教给我们断恶修善。跟佛讲的一样,教我们改邪归正,端正心念,你看跟佛法讲的完全一样,他们从科学上研究出来的。我们要把不好的这些毛病、习气统统给它除掉,问题自然化解,还用得着什么医药吗?不需要了。没有这个本事,当然断贪瞋痴慢疑不是普通人了,至少也是阿罗汉以上,因为贪瞋痴慢疑是思惑,阿罗汉断掉了。我们没有断,把它降低,把它减轻,对财色名食睡适可而止,这就是保护自己。很多同学知道我下午不吃东西,你们知道为什么吗?我不是持午,也不是持戒。因为我听说有粮食危机,我就先做准备,我就少吃一餐,粮食危机一爆发,我一天吃一餐就够了。有方法对应,养成一个习惯,我一天一点点就够了。我们了解事实真相,能量,饮食是能量的补充,你不能没有,可是你要晓得能量消耗到哪里去了。

我在初学佛的时候跟李老师多年,曾经有一次跟他老人家讨论这问题,我提出来求他印证。那个时候,因为老师一天吃一餐,我也学他,学到第八个月我才告诉他。我一天吃一餐曾经吃过五年,有一段时间,我有经验。我向老师报告,说能量的消耗,应该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,劳心劳力消耗能量很有限。老师赞同我的话,他说确实是这样的。所以一般人妄想太多,他要不吃那么多,他能量补充不够,像个耗油的车,我们是省油的车,不一样!我们没有什么妄念,天天起心动念是阿弥陀佛,其它念头都没有。你看学佛几十年了,学佛六十年,至少我五十年没看电视,那时候还是黑白电视,我都不看了。没有听广播,也没有看报纸,也没有看杂志,天下事人家问我,每天天下太平,没事!人家说这里有这事,那有那事,我说我没听说。「知事多时烦恼多」,不知道不就没事吗?心地很清净,一天到晚阿弥陀佛。每天读读佛经,跟佛菩萨做朋友,知道的信息全是佛菩萨的信息,世间拉杂的信息我都不知道。你们可以发信息,我不接收,我有权可以不接收。佛菩萨发的这个信息我天天都接收,所以妄念少了,消耗能量就少,一点点就够用了。这是在应付粮食危机,那我们这个方法比什么都妙。不需要跟人家争,我们处处让,你想多自在!所以我们预先都有准备。确确实实只要有一点水,一个星期不吃饭,一点问题都没有,这心是定的,什么灾难来不在乎。

所以小乘不容易,能把这两种迷惑,见惑跟思惑断掉,不再造业了,超越六道轮回。在这个地方同时我们要觉悟到,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?就是见思烦恼。见思烦恼是六道的因,六道轮回是见思烦恼的果报,我们想不想再搞六道?不想搞六道,你得把这个两样东西放下,放下,轮回就没有了,这是比人天高明多了,人天不出六道轮回,这个超越六道轮回。可是这些人他能自度,不能度他,说老实话,不是不能度他,他分别没断,他说度众生太麻烦,跟他讲又不听,还要怀疑:算了,随你去吧!没有菩萨那个慈悲心。菩萨,你不听也找你;二乘人,不听,他绝对不会找你的。你有问题求他他会教你,也很慈悲,你不找他他不会找你,他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无事,这种心态。这个心态是二乘人。

「三,小乘菩萨之善,慈悲兼济故是善。然未断一毫之烦恼,故名为恶」。小乘菩萨,说实在的话,小乘菩萨不如阿罗汉、不如辟支佛,为什么?人家超越六道,他们超越不了六道。就是说见思烦恼没有断,他修六波罗蜜,学菩萨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见思烦恼没断。他所修的,我们知道,他的善因善果都在天上,为什么不说人间?人间没有那么大的福报。可是天福享尽可能还堕恶道,所以不能说他是善。「四,通教三乘之善」,三乘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通教三乘。「三乘同断见思之烦恼,是为善」。通教这三乘人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见思烦恼都断了,换句话说,他超越六道轮回,他在哪里?他在四圣法界。四圣法界有三处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这三处是他们的果报,没出十法界。「但堕于二边」,二边是分别,执着没有了,他有分别。所以「不见别教中道之理,未断一分之无明,故亦为恶」。有分别一定就是二边,不知道中道,这是通教,通教前面通于小乘,后面通大乘。换句话说,他的分别跟无明没断,无明是起心动念,执着是断了,执着的习气也断了,但是分别、分别习气、无明没断,所以这也是恶。

「五,别教菩萨」,别教是大乘,不同前面的小乘,这是真正大乘。「见中道之理」,见中道之理,给诸位说,分别就断了。分别多半是所知障,古大德有两句话说得好,「知事少时烦恼少,识人多处是非多」。所以我们就想到,在中国古圣先贤教人,在佛法里头佛菩萨教人,为什么教你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,为什么不教你同时涉猎很多门?怕的是什么?着相。你能够不着相那可以,你一着相就变成所知障,变成障碍了,不但障碍你开智慧,障碍你得三昧。这种障碍一发生,你一生所做的功夫,就像现在世间的学术。人世间做学问的人,他用的是什么心?第六意识的分别、第七识的执着,他用这个心。所以他不会见性,他不会开悟,可能得一点小定,不是大定,这个道理要懂。大乘佛法里头不是这样教法的,你就知道,大乘教学、圣贤的教学目的是什么?目的是帮助你开智慧,连儒家、道家讲悟性,如何帮助你提升悟性,它的方法在此地。但是悟性必须要有根,根有两种,一种是前世的善根,带到这一生来的,他心很定。往往这种人你看见他非常老实,他很少妄念,心地纯正,没有什么歪心眼,不会害人,看他是笨笨的,很老实,好像很愚的人,那个愚不可及,遇到缘他智慧就开了。像中国惠能大师那样的人,你看砍柴的樵夫,这个行业现在没有了。每天上山砍柴到城里去卖,卖了柴,拿着这个钱买一点米、买一点油盐回家过日子,很辛苦。三天不上山砍柴,家里就没饭吃,辛苦一天大概就是维持一天生活,这非常辛苦。人老实,所以这是宿世的善根。

另外一种是这一生栽培的,从小栽培,先栽培德行,这个非常重要。德行从哪里学的?跟父母学来的,特别是母亲,所以母亲是子女第一任的老师。从什么时候教?小孩一出生,睁眼睛的时候就得要教了。不是你有意去教他,他在那里看,睁开眼睛他会看,他耳朵就会听,他看大人言行举止,他就记在心里,他就在模仿、就在学习。所以中国古谚语有所谓「三岁看八十」,三岁他已经看了一千天,学了一千天,根就扎得很牢,他都学会了。所以父母在儿女的面前,要知道他看到的是什么,听到的是什么,他接触到的是什么,决定要把伦理道德做出来,做出来给他看的。也就是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做出来给他看,这叫扎根教育。现在没有了,现在谁懂?这个古书里头有记载,没人懂了。这一千天比什么都重要,这一千天教好了,这小孩以后好教,省心,不费力气。大概六、七岁上学,上学是老师给他做榜样,老师接着去教。有人念书早的大概在四、五岁,还有在三岁,教他什么?教他识字、教他认字、教他背书。重要的典籍想要让他学习的,在古时候四书五经是必读的,这是根,不要讲解就是念书。

为什么?让小孩修戒定慧。那个根扎好之后,像《弟子规》《感应篇》那个根,都是在三岁之前,这一千天里头要学会的。这完全是身教,做母亲的人做示范,做出来给他看;三岁以后就可以教他,教他背这些书籍。小时候记忆力好,天天背书,一遍一遍的背,为什么?他要是不背书,他就胡思乱想,他就会学坏;让他没有时间去想别的问题,这就是戒律。设计的这些方法,不准他有时间去想,他所想的就是他所念的书,把这个东西记住。很聪明的人至少一天要念一百遍,根性稍微差一点的两百遍、三百遍,勤能补拙就这个道理。整个小学都是做背诵的工作,年岁稍微大一点,八、九岁的时候背古文,那是什么?学写文章了。大概在十岁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,诗词文章就行了,他都会写了。会写文言文,他就直接跟古圣先贤的管道就通了,懂文言文就通了,什么东西拿来他自己会看。在中国从前教学真高明!现在没法子比,现在人不学,就吃了大亏。古圣先贤几千万年,那种智慧、经验、快捷方式摆在你面前,你不知道,你没有能力去看它,与你就没分。如果你真的文言文通了,你这一生就有五千年的经验,这还得了吗?古圣先贤那个智慧统统变成你自己的。

所以现在我们讲学习,我们这一生没福报,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定居,一生都过游牧生活没法子定居。所以我很羡慕一生有个小道场,那是非常幸福,他可以做很多好的事业,培养底下一代的人才。因为培养人才,至少要十年定在一个地方,他才会有成就,所以「十载寒窗,一举成名」。古大德住一个山上,十年不下山,不出山门他心是定的,定生慧。常常往外面跑,法缘很殊胜,烦恼很多,心定不下来,烦恼障、所知障统统具足,这对于他修定、修慧产生大障碍,所以修学难就难在这个地方。我们自己明白了,真想成就完全在自己,自己可不可能?可能。你能找一个比较轻松一点的职业,钱赚得少没有关系,只要能活得下去,有时间去读书,有能力不跟外头人往来,保持你的清净心,让你的学习不中断。像刘素云居士那样,十年成功了。这个十年熬不过、忍不住,那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扎根还是这个老方法,儒释道的三个根,加上沙弥律仪,四个根,沙弥律仪在家可以学。要把文言文的钥匙拿到,熟读一百篇古文,钥匙就拿到。然后儒释道三家,要知道只可以一门深入,就是一部经不断去重复,肯定有好处,不断重复你心是定的,你得三昧。不能同时涉猎很多,涉猎很多三昧没有了,你妄念伏不住。妄念伏不住,智慧不开,你所得到的知识,你没有智能。如果是一门深入,你所得到的是智慧,智慧一开,那就恭喜你,你就万事通,全通了,不但佛法全通,世法也全通。为什么?一切法不离自性,开智慧是见性,明心见性,这是成佛之道。在佛门里头,上中下三根都要走这条路,只有上上根人他特殊,那种根性的人很少。上上根人是什么?妄想分别执着,他一下就把它放下,他有那个本事,那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像惠能大师二十四岁成佛了,释迦牟尼佛三十岁成佛,孔子三十而立就成圣,这都是属于上上根人,不是普通根性。普通根性一定要靠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,才能成就。

所以听经,一般人听经听不下去,听了几堂课兴趣就没有了,这是什么?业障现前,他有障碍。障碍从哪里生的?第一个,他对于经教不认识,兴趣不浓。第二个,烦恼习气很重,妄念很多,不能专心,所以听经、读经得不到法喜。怎么改进?印光大师说得好,诚敬,真诚、恭敬。所以头一个,你要认识古圣先贤,你对他生起恭敬心,你对他生起感恩的心,然后你再去读经、听经,就不一样,你真听出味道。听出味道生欢喜心,那你就欲罢不能,你每天不吃饭可以,每天不读经不可以,这日子过不下去。你到这种程度,这个经教对你产生浓厚的摄受力,你自己才能跟道相应。所以这个要培养,培养的方法一定从《弟子规》上去学,你把《弟子规》《感应篇》学到了,恭敬心就生起来了。头一个要感恩父母,要孝顺父母,这是原点。所以中国的教育,原点是父子有亲,亲爱,那个亲爱是天性,不是人教出来的。可是没有人教,慢慢长大就忘掉,这个亲爱就没有了。古人懂得,这个亲爱是非常非常可贵,一定好好教,教他在一生当中保持不会变质,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。第二个是把这个亲爱发扬光大,爱兄弟姊妹、爱你的家族、爱邻里乡党,爱社会、爱国家、爱人类。所以中国传统教育是爱的教育。大乘佛法的教育是慈悲的教育,慈悲就是爱,为什么不说爱?因为爱里头有情。慈悲里面呢?慈悲里头没有情,有智慧;换句话说,理智的爱叫慈悲。带着感情的爱,那就是咱们世间所讲的爱。佛法不说这个爱字,说慈悲,这意思要懂得,一桩事情,用心不一样,一个是用智,一个是用情。从这个地方,你才能生出感恩的心,感恩的心你才能吸收古圣先贤的教诲。为什么?他们都从感恩的心流露出来,你也是感恩的心,跟他心心相印,那就很容易了。你不是一个感恩的心,你跟他心不一样,怎么听也听不进去,也不能够产生法喜,这些道理总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
所以别教菩萨这个善就厉害,他见到中道之理。中道,在我们中国人,八德里有一个忠,「孝悌忠信、仁爱和平」。你看忠的写法是会意,上面是「中」,下面是「心」,就是心放在中。中是什么?不偏不邪,不偏不邪这叫中。要有偏有邪那就不是中;换句话说,中是真心,有偏有邪是妄心。有善恶呢?有善有恶也不是中,都是偏到邪上。偏到善是邪,偏到另外一边还是邪,善恶都是邪,善恶两面都没有那是中,叫大公中正。得用真心,不能用妄心。中心是什么?我们这个经上讲的,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这都是中。把中分为上中下三品,下品是清净心,中品是平等心,上品的那是大觉大悟,大彻大悟,觉心这是中。教学的目标都在此地,教你用真心,真心是善。所以别教菩萨,这真是大乘菩萨,见中道之理,理就是性,这善。

「然犹为隔历之中道,不能见圆教圆融之妙中,所行带方便,不称于理,亦是恶」。这说什么?简单的给诸位说,别教菩萨见到中道的理,见到了不会用,在生活上他不会用。理懂得了,用的时候,你看用的是方便、随缘,随缘方便,随缘方便把中道的理可忘掉了。这怎么回事情?我们得讲白一点,大家就明了了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虽然随缘方便,他着相,依然有分别执着的习气在,分别执着很淡薄了,习气还在。所以自性,理是自性,自性里头没有习气,连起心动念的习气都没有。所以他还有习气,还是恶,这是他的恶。不容易!我们要搞不清楚的话,都以为我们自己心也很善、行也很善,将来果报一定很善。如果来世果报要堕地狱,你就喊冤枉,你说阎罗王,冤枉,我一生都做好事,心善、行善,怎么你会把我弄到地狱来?你要懂得这个就不冤枉了。什么叫真善?下面圆教大乘就说出来,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,没有丝毫念头为自己,这真善。为什么?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我,有我就错了。可是我们还有人,有人不善,为什么?人我是一不是二,你还分我、分人,你还有分别,那就不善。为一切众生全心全力服务,绝不求众生感恩,还要求果报、还要求感恩,不善。别教里还有这种微薄的念头,圆教没有,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,我们不搞清楚怎么行?

最后讲到,「六,圆教菩萨之善。圆妙之理,是至极之善。」这是性德,圆满的性德,性德是什么?性德是圆满的佛法。如果从简单提纲挈领的来说,古大德说得很好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下头有一句「自净其意」,就圆满了。如果没有后面这一条的话,那是小乘、是通教;有这一条,我们才晓得那是圆教。自净其意,那个净就是清净平等觉,断恶修善跟清净平等觉相应,跟《金刚经》上讲破四相、破四见相应。你断恶修善「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」,不但不着相,念头都没有。念头是什么?《金刚经》后半部讲,「无我见、无人见、无众生见、无寿者见」,念头都没有,真善!所以说至极之善,还有一点人我的念头就不善。「然此有二义」,这个圆妙之理,这里头有两个意思,你看第一个,「顺实相之圆理为善,背之为恶。」实相之圆理,圆满的理,我们刚才讲的《金刚经》后半部讲离四见。如果说四相离了,四见还没有放下,就不善,那就是违佛教之理,也是背之为恶。你看看这是。第二是「达此圆理为善」,达是通达,是证得了;「着之为恶」,你着相,你以为「我证得了」,那就是恶。自性里面一法不立,你还有一法「我证得了」,我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那就不善。为什么?你有能证、你有所证,这是什么知见?从前面来讲是二乘、通教,小乘、通教可以,别教都不执着了,何况是圆教?怎么还有痕迹(就是起心动念)?分别执着都没有了,他还起心动念,这不善。为什么不善?出不了十法界。不起心、不动念这是善,这是圆教善,为什么?他出离十法界,他到实报庄严土去了,那是善。如果他还有起心动念,他是十法界的佛法界,没有出离十法界,所以那叫恶。

「上以达圆理为善,着圆理为恶」,着就是起心动念,「乃天台宗独特之发挥,其义甚精。」这句话是黄念老的赞叹,天台这个话说得非常精彩!我们再问,念老这个评论精彩,他有没有着相?他要着相他就不善。如果他是说而无说、无说而说,那就善,横说竖说没有动念头,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那善,微妙处在此地。我们修学大乘,当然最好是能到这个境界,日常生活当中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,里面干干净净,没有起心动念,你就是圆教大乘,你就是法身菩萨到这个世间来应化的,为什么?没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哪来的什么灾难!哪来的什么疾病!全都没有,为什么?他回归自性。自性不但不是物质,它也不是精神,什么都没有,一法不立,它也一法不舍,它遇到缘它起作用,能生万法。虽生万法,绝没有起心动念,这一点不能不知道。所以我们要认真努力,用这句佛号把我们的分别执着打掉,把我们起心动念打掉,这个方法妙极了。真正能把分别执着打掉,给诸位说,现前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灾难都没有了。灾难是有,与你毫不相关,你不受这个灾难,为什么?境随心转。你的心是真心,真心里头没有灾难。

妄心里头有灾难,妄心里头还有染净,妄心里头净的心没有灾难,清净心,染污的心有灾难。染污的心里面还有善恶的心,善恶心的灾难,善心灾难轻,恶心灾难重,这就统统都搞明白、搞清楚。我们的标准最低限度,要在染净里头取净,不要染,那就跟经题相应,清净。心地清净,病毒不会传染,地球什么样的灾变对你没妨碍。你居这块土地上,这块土地海水上升把它淹没,给诸位说,有佛菩萨、天龙八部把这个土地托上来,这都是真的,感应不可思议!如果你心里一慌,一慌张、一害怕,完了,那水沉下去了,掉下去了,为什么?护法神跑掉了,你是假的不是真的。真的清净心不动摇,你里头还有恐惧、还有害怕,你心不清净。真正要明理,真正要如教修行。这个天人善恶,这善恶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我们再看接着底下一句,「国土粗妙」,天人是讲正报,国土是讲依报。人要好,没有一样不好,这一点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讲得很多。所以中国人对于法制不是很重视,最重视的是什么?是人的教育。人要把他教好了,法跟制度差一点,不完备,这个好人也能做出好事;如果法制定得再精密,人不是好人,他一样干坏事。所以古德有个比喻,他说法,治国之本像一棵树一样,一棵树这是本,这主干,这叫本。人呢?人是根,人者源也,根源。如果光有法没有根,这棵树风一吹就倒掉,没根。所以中国人你说智慧,他重视根。所以自古以来只要把人教好,法是次要的,不是主要的,人教好了,法可以不要了。胡小林做到了,你看胡小林以前经营公司经营得好累,那个法订得密密麻麻,一条一条的。学了《弟子规》之后,整个公司员工大家一起学,都依《弟子规》为准则。他说公司里面这些章程,以前订的法全部作废,不要了。人的良心唤起来,人人都为公司,都把公司的利益摆在自己的利益之上,他做成功了。所以这个老板很轻松,天天在家里念经,现在我听说在家孝顺父母,他也不上班,公司业务是蒸蒸日上。他能尽孝道,一家欢喜!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,才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感恩,没晓得这么好。现在这个社会,一切都要做出榜样给人看,否则的话,你怎么讲人家不相信。做出来,大家看到了,相信了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而且很快,胡小林学传统文化才不过三年多一点,有这么样好的成就,很难得,这就叫真干。所以境随心转。

粗妙这两个字前面已经注了,就不再多说了。「粗者不精,妙者胜妙。义寂师曰:净土之中有粗妙异。粗即变化,妙即受用。义为:净土之中有粗与妙之不同。粗者,有衰有变。妙者,乃自受用或他受用之实报土。」这是说法藏比丘,随同老师世间自在王佛参观考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状况,看到诸佛剎土里面净土(这不是讲秽土)有粗有妙。粗有变化,粗是哪些?四圣法界有变化。诸位要知道,四圣跟六道相比,四圣是净土,六道是秽土。也就是说《华严经》上我们读到,在「华藏世界品」「世界成就品」,这里经文上有,确实有不少诸佛的剎土没有六道轮回,但是它有四圣法界,它有四圣、没有六道,这都算是净土,四圣这是粗,它还是有变化。妙,妙是没有变化,妙是哪里?妙是实报土。所以这个妙讲自受用或他受用的实报土,就是这尊佛的国土它有实报庄严土、它有四圣法界。说明看得多,了解得透彻,在这个里面取人之长、舍人之短。

西方极乐世界以后成就了,有没有净土?有没有秽土?阿弥陀佛全有,没舍弃,但是秽土里面的恶道他不取。你看西方极乐世界有人天,它没有三恶道,秽土里面的恶他不取,秽土里头的善他取。当然方便有余土就是四圣法界,他有,他取了,取了什么?四圣法界会变,他的四圣法界里头胜妙不变。不但四圣法界里头不变,连秽土里头人天也不变,这个了不起!他的愿文里头说了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是天人、蜎飞蠕动,乃至阎摩罗道,阎摩罗就是地狱道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」。你看地狱众生只要一念回头,断恶修善,改邪归正,念佛也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。当然是生凡圣同居土下三品往生的,可是怎么样?统统是阿惟越致菩萨。级别是有,你看有人天、有声闻缘觉、有菩萨、有十法界里面的佛,但是到那边去一律平等,全是阿惟越致,平等了。阿惟越致最低的位次,是《华严经》圆教初住,最高的是等觉。我们常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全都是有这种待遇,这个不可思议,这是难信之法!

恶道众生带的业重,人天带的业比较轻,带极重的罪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也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你知道了你才会有信心,我这一生决定能生净土,我这一生决定能证得阿惟越致,你有信心。净宗法门能不能成就,全在信愿之有无,这蕅益大师讲的,你是不是真信?你是不是真想去?真信,这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,你是真信。真愿,别的念头都没有了,一心一意求生西方,这就真的。这个世间还有些拉杂事情没放下,这信不真,还想做这个、做那个,你的愿不切。然后我们再想想,古人念佛,像《净土圣贤录》所说的,《往生传》里面所讲的,里面一半以上,那些往生的人念佛多久?三年。早年,应该是四十多年前有人问我,出家人,他对于这个有怀疑,他说:这些念佛人三年往生,是不是正好他寿命到了?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多人念佛三年就往生。我当时的回答说,我说「如果说都是寿命到了,这个话很难讲,讲不通,哪有那么巧?你说少数有几个那可以,可以这样解释,超过一半以上不可能,那什么原因?他寿命不要了,这个例子很多。」还有寿命不要了,我念佛功夫到这个境界可以去了,我现在就要去,不想在这里再住,他就走了,他求佛来接引,佛就真来了,为什么?障碍没有了。我们这里呼,佛那里就有应,他怎么会不来!

如果有这个程度,功夫成了不想去,不想去有原因,不是对这个世间有贪恋,对这个世间有贪恋你去不了,你跟佛没有感应。而是什么?而是你有任务,那就是你的愿,你发愿多带一些有缘人去,这个可以,这个佛也很欢喜。你还有这个身体在,利用这个身体,那不为自己了,像前面所说的,没有丝毫为自己的念头,全是为有缘众生,要这么说法。跟我有缘的众生,他对我能相信,能信、能愿,我劝他念佛他肯听,多带一批人过去,这行,那住世间长久没定,还有缘他就还可以多住世,没有缘他就走了,来去自在,没有一点障碍。古人能做得到,现在人也可以做到;他们能做到,我们也能做到。问题就是我们肯不肯干?真要干,第一个不能怀疑,怀疑就变成障碍,怀疑是思惑,贪瞋痴慢疑是重烦恼。有丝毫怀疑,你的功夫就全毁掉,你不能成就。所以要破疑,那就学经教,《无量寿经》多听,古人说得好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。你能把《无量寿经》黄念祖老居士批注从头到尾念一千遍,你的疑就断掉,真信切愿就现前。

为什么?这个书念上一千遍,你就得念佛三昧,你心定了,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,这两句你就做到。其它还有那么多经,我还没有学,怎么办?不要紧,到极乐世界再去学,这个帐要算清楚。我在这个地方学,我要浪费多少时间,还不能成就,学了怎么?记不得。念前面不知道后面,念到后头前面忘掉了,白白的浪费时间。就一样,一样搞通了,看看佛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?佛说过「一经通一切经通」,如果这一部经真的搞通,得三昧开智能了,其它一切经,你拿到面前看全通了,佛说的话真的,不是假的。又何况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时间短,人寿命短,我就搞一样。我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到什么时候学?到极乐世界。所以四弘誓愿前面两愿在这里圆满,后面两愿到极乐世界圆满,我是这么分法的。前面两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我要在这里完成;后面两愿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到极乐世界去圆满。四句在这个地方一次圆满,我们做不到,没有这个能力,这边寿命短。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无量寿,有的是时间,有最好的修学环境,有最好的老师,有最好的同参道友,样样顺心,一点障碍都没有。你要统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如何选择,你自己不就知道了吗?

对这个世间,不但没有不善的行为,一丝毫不善的念头都没有,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。以前做的那些恶事,今天明白了,统统放下,再也不敢干了。不但不敢干,连念头都没有了,不再想这个事情,彻底放下,回心转意重新做人。连科学家都告诉我们,改邪归正,强调的是端正心念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我们看到古人这个例子,三年成功,长的,《弥陀经》上给我们讲几天?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,这个法门就成功了,这么快!三年,一般业障很重的人三年成功,业障轻的人七天就成功了。从这个地方,我们就能够认识这个法门多殊胜,这个经多妙!这部经,能不能代替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?当然可以代替。不但代替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,它代替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所说的一切经教。为什么?佛说经教就是一个目的,叫你赶快成佛。这部经是道地道地、确确实实帮助你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。我们才真正认识这部经,认识这个法门,你也真正认识阿弥陀佛,也真正认识本师释迦牟尼佛,感恩的心生起来了。对佛感恩、对法门感恩、对经典感恩,对我们自己这一生有幸遇到了感恩,用感恩的心圆满成就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