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一0二集) 2010/8/8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:02-039-010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一百一十八面倒数第五行,从「又《甄解》」这个地方读起。
「又《甄解》据从果向因义,释云:如来一切功德宝藏,佛果功德也。此之功德大宝海,说言佛法藏,即是佛所得一乘也」,这是《甄解》里头。我们中国人说,诸佛如来倒驾慈航,也就是说他成佛了,为了度众生方便起见,不用佛身,为什么?佛是老师的地位,学生对老师一定要尊重,这尊师重道。如果学生业障很重,习气很多,不知道孝顺父母,也不知道尊敬师长,这个时候佛怎样度他?佛肯定是不用佛的身分,用菩萨的身分。菩萨的身分那就太多了,《普门品》里面跟我们介绍的,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除佛身分之外,其它的都是善巧方便。应以什么身得度,他就现什么身,一丝毫拘束都没有,真的是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才能够利益众生。从这个地方也让我们体会到,诸佛菩萨的真实慈悲,他确确实实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完全顺着众生的喜爱,随顺众生的烦恼习气。所以佛菩萨要度畜生一定现畜生身,要度饿鬼一定现饿鬼身,不是同类身很不容易接触,所以他一定现同类身。这就是从果向因,就这个意思,来解释佛法藏。
如来一切功德宝藏,这是说自性的。我们自性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,宝藏是比喻,宝,世间人如果获得宝藏,他就拥有财富,不会受贫穷之苦,取这个意思。宝有作用,帮助我们得到殊胜的利益,自性里头本具的功德也是这个意思。自性功德开发出来,那就是福慧圆满,不但智慧圆满,福报也圆满,所以称之为宝藏。下面这一句说,佛果功德也,菩萨证到究竟的果位,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果地上所具足的功德,这就是自性功德圆圆满满的统统起作用了。此之功德大宝海,说言佛法藏,这个果地上功德就称之为佛法藏。佛法,佛法之宝藏。即是佛所得一乘也,他所证得的一乘法,圆满的一乘,一乘是佛乘,大乘是菩萨乘,小乘是声闻、缘觉,这个地方是讲到究竟圆满。
「《甄解》之说,显会中诸菩萨皆是大权示现」。日本道隐禅师《无量寿经》的批注叫《甄解》,他这一句的解释,显示出世尊当年在灵山这一会,参加法会的菩萨们一万二千人,皆是大权示现,都是诸佛菩萨来的,都是法身大士示现的,「从果向因」。这些人「已入如来一乘果海」,如来是自性,自性本自具足的智慧德相,在这个地方就称之为如来一乘果海,都证得究竟圆满了。「但不舍因行」,因是没证果,像我们现在都在因地。这个因地,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都是因,妙觉才是果位。这些妙觉位的诸佛如来不舍因行,帮助释迦牟尼佛来做为一个修学学生的好榜样,他们来给我们做榜样的,这在大众当中称之为影响众。「故来会赞助释尊」,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一切众生,这样来的。这个「入佛法藏」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下面讲「究竟彼岸」,「究竟者,至极之义」。达到登峰造极,没有比这个更上的,这是顶尖。「彼岸」,就是回归自性,自性是彼岸。在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,这是彼岸,明心见性;大乘教里头常说的妄尽还源,还源就是彼岸,还源是回归到自性;在净土宗,回归到常寂光,那就是彼岸。「《智度论》云」,《大智度论》里面说的。「波罗」,梵语是波罗,《心经》上讲的波罗蜜,这个地方把那个蜜的尾音省掉,就是波罗蜜。「秦言彼岸」,鸠摩罗什大师当时在中国,他居住的地方是秦国,所以称为秦言,秦国。这个地方现在在河西走廊,甘肃这一带,当时的秦国。这就是中国话,波罗蜜翻成中国话就是彼岸。「又云」,这再加以解释,「以生死为此岸,涅槃为彼岸」。生死是六道,六道轮回有分段生死,这是此岸;涅槃是彼岸,涅槃是不生不灭,证得涅槃就不生不灭了。
涅槃有很多意思,这里引用《涅槃经》来说,「《涅槃经》云:彼岸者,喻如来也」。这个如来就是明心见性,大彻大悟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我们读过,圆教初住菩萨以上都称之为如来,他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那就是见性了,就称之为如来。所以如来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可以称如来,地位有高下不等,究竟的果位是妙觉位。这个地方两个意思都能讲得通。「是以净影师释究竟涅槃」,他说这么几句话,「彰果毕竟,涅槃彼岸,到名究竟」。彰是显明,菩萨修证的果位达到究竟圆满了,所以说毕竟,修行果位达到毕竟的位。毕是我们讲毕业了,完毕了,所有的课程学完了;竟也是圆满的意思。涅槃彼岸到了,这叫究竟。这个意思是妙觉位,如果把它引申,也能够说他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都是真正的修证到究竟彼岸了。下面是黄老给我们做了个小注,「疏谓彰明已得至极之觉果,到达涅槃彼岸,名为究竟」。这个补充的意思,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达到究竟圆满,证得最高的一个果位妙觉位,这就是至极之觉果,就是妙觉位,都是圆满的佛果。「按《甄解》意,则为证入佛之一乘大功德宝海,契佛所得涅槃」。净影跟道隐法师所说的是一桩事情,所说的是同一个境界。
「是诸大士,圆证果德已,从果向因,遵普贤德,普现十方。来法会中,同宏净法」。这是说明十方这些诸大士来参加法会,是以菩萨的身分来的。可是这些菩萨都是已经成佛了,从果向因,我们中国人讲倒驾慈航,还是遵普贤德,普现十方。这个意思,用意就在此地,遵普贤德,普现十方。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得,就知道普贤德不可思议!普现十方就是体现普贤愿最后的一愿,普皆回向。拿什么回向?要拿自己修行的成果,以无尽的善巧方便,帮助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觉悟、圆成佛道,那叫真的回向。回向不是口头上的,是要用真实功德,他体现这个意思。所以他到法会来,同宏净法,净法就是净土宗,就是净土宗这个法门,跟释迦牟尼佛一起共同来弘扬这个法门。
下面彭际清居士说,「行权方便,入佛法藏,究竟彼岸」。行权方便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从早到晚起心动念、生活工作、待人接物,要活生生的示现。示现什么?示现入佛法藏,究竟彼岸。这个也得要简单解释一下,入佛法藏,在日常生活当中像佛,释迦牟尼佛从早到晚,他怎么样生活,我们要能体会到,你才能学得到。释迦佛的一生只为一桩事情,除这一桩事情,什么事都没有,这桩事情就是教化众生,就这一桩事情。那我们就晓得了,此地是行权方便,善巧方便教化众生,这叫度脱一切。教化众生的目标在哪里?这个要知道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教化的大功就告成了。所以世尊,真的,圆圆满满做到中国古圣先贤讲的一句话,「身行言教」。身表现的是什么?戒律,把世尊言行举止记录下来就是戒律。从十善业道开始,到菩萨大戒圆满,都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是身行。经典,这是当时世尊教诲一切大众的,一切大众根性不相同,有上上乘根性,佛给他讲一乘法,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;有大乘根性的人,佛跟他讲般若、方等这些大乘经;有小乘根性的人,佛给他讲四阿含;还有人天根性的人,连声闻、缘觉的边都沾不上,人天根性。我们今天全是人天根性,为什么?小乘初果须陀洹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,我们做不到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,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教诲,哪一部分是我们可以学得到的,不能躐等。
《十善业道经》是第一部经,入门的经典,人天法,这个诸位要知道。你看净业三福第一条是人天法,没入门的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这是什么人?不是菩萨,也不是罗汉,连须陀洹也攀不上,这是欲界天跟人世间要学的。人学好了才能够学佛,学佛的条件是把人学好。经本上一打开,佛常常喊着「善男子善女人」,我们真正把这个善字做到,这个善就是十善业道,十善业道真正做到,你才能入佛门。入佛门首先接受三皈五戒,那我们现在也受了三皈,也受了五戒,还有很多同修都受了菩萨戒,是真的吗?我们心里要有数,不是真的,为什么?没有做到。天台大师讲的六即,我们是名字即佛,就是有名无实,有受过三皈的名,没有三皈的实质,全是假的,这不能不知道。假的为什么还要去受?祖师大德告诉我们,假的可以受,受了之后,常常你记得我已经皈依三宝,我已经受了五戒,我要认真学习,它会常常提醒你。没有受,你不会有这个概念;受了之后,常常提醒,有这个好处,比不受好。可是受了,千万不要以为我已经是三宝弟子,我受了,受了三皈五戒,这叫大妄语,这有罪过的,你没做到。受了之后要认真努力去做,一定要把它做到,这才好。所以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。
我初学佛的时候认识章嘉大师,没有皈依,我跟他三年,好像第三年才皈依,前两年都没有皈依。以后有很多人,「你常常跟他老人家在一起,你不皈依怎么可以?」好像说不过去了,在大师面前皈依,受三皈。这是大师非常慈悲,没皈依,也肯热心的教诲,每个星期给我两个小时,很不容易。可是我们虽然没有形式上皈依,实质上是真有,听话!老师怎么教,我们都能接受,都肯依教奉行,这就是真的皈依,形式没有,真的皈依是有。这都叫「行权方便,入佛法藏」,一定要入,一定要跟佛学。佛教我们两句话,永远记住,永远要去做,「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」,不怕吃苦,这个比什么都重要。能吃苦,你在一切境界当中不会动摇,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。凡是学佛终究失败了、堕落了、被环境所转了,实在话就是不能吃苦,受不了外面境界名闻利养的诱惑,这才失败。所以佛这两条教训多么重要!
我们十善业从哪里学起?最近这些年来,我们常常提醒同学,也提醒自己,落实《弟子规》、落实《感应篇》,就是真正在学《十善业道》。如果要问,《十善业道》怎么个学法?你就告诉他,认真学《弟子规》、学《感应篇》,就是学《十善业道》。这两样东西成就了,《十善业道》你就圆满。佛法里真的有个特别法门,这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净宗法门。我们只要有这个基础就能往生,也就是说,有儒释道这三个根,这三个根真的扎下去了,我们依照《无量寿经》的理论方法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肯定成就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究竟彼岸了。所以这句话在此地说的不是假话。入佛法藏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一定要把儒释道三个根做出来,你就入佛法藏。入得浅,不怕,有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这个加持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你每天把《无量寿经》从头到尾念一遍,就是阿弥陀佛加持你一次;你天天念,天天加持你。天天听讲,里面道理都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得到圆满的加持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
「三句义中,全摄净土法门。菩萨一切所行,不离方便。以方便故,取于净土,得常见佛」。净宗的方便,首先把人做好,人做不好,极乐世界没法子,没分,把人做好。可是我们也真的看到,这不是假的,一生造恶,临命终时遇到善友劝他回头是岸,念佛求生净土,居然他也成就了,这什么原因?让许多人怀疑。这里头有大道理在,什么大道理?一生造恶,临终忏悔,他知道错了,这一回头,罪业就消掉。佛经上有个比喻,千年暗室,这个房子没有亮光,多久?一千年了,你点一盏灯就照明,黑暗就没有了。黑暗好比是罪业,千年是造罪业的时间很长,你这一念回头,就是你点了一盏灯,黑暗就没有了。这个话告诉我们,罪、福都不是真的,从心想生,它是生灭法,不是真的。只要是生灭法,《金刚经》上讲得好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有为法就是生灭法。好像作梦一样,作恶梦,造罪业是作恶梦,造业受苦,有个人把你叫醒,醒过来之后,梦就全没有了。你在六道的时候,很长的时间造作罪业,感受是三途苦报,现在有个善知识把你唤醒,你一下觉悟了,六道真苦,我要到极乐世界去,这个念头一转,业就消掉,它不再障碍你。
这个业消多少,那就看你的信心。坚定的信心,一丝毫不怀疑,业就消尽了。有些怎么?我这个造业太多!造业时间太久,这能行吗?只要有这么一个念头,他的业只能消几分之几,还有大多数他消不掉,还是会障碍他。我们要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,就不再怀疑,知道什么样的罪业,这一句阿弥陀佛真消得掉,得把阿弥陀佛抱紧,决定不能放松。心里有阿弥陀佛,口里有阿弥陀佛,身体造作也像阿弥陀佛,这还能不往生吗?这就是此地讲的,「菩萨一切所行,不离方便」,跟释迦牟尼佛应化在这个世间没有两样。以方便故,这是善巧方便。取于净土,此方即是净土,净土即是此方。得常见佛,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能跟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讲的相应,那就是像一般宗教里面所说的,我与神同在,那我们也就是我与阿弥陀佛同在。这个同在的意思,佛法里讲得亲切,中峰国师说,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,这不就是我跟阿弥陀佛同在吗?
「以见佛故,闻法修行,入佛法藏,圆满觉心,究竟彼岸」,这是一生究竟圆满成佛。入佛法藏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圆满觉心,无不通达明了。究竟彼岸是念念与自性相应,佛在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我们念念当中与自性的智慧德相相应,这就是究竟彼岸。所以经要熟读,意思要明了,把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。「若无方便,无量行门终不成就」。真实智慧,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,所以放下是修行人第一功夫。放下执着、放下分别,放下起心动念这一条不容易做到,从分别执着上我们能做到,虽然不能像菩萨那样的圆满,我们开始干!时时刻刻都能够警觉到,这一点很重要。特别在现前这个环境当中,我们每天从电视、网络、媒体上所看到的,全世界许许多多无法想象的这些灾难,这些灾难对修行人来说有好处,让我们警觉到这个世界真苦,这个世界不能住。每天在经上看到世尊给我们介绍的极乐世界,这世界多好!两个世界一对比,我们求生极乐世界的愿望油然而生,这是好处。这个世界上没有灾难,咱们就不想去了,念阿弥陀佛还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。所以这一次大灾难,这种现象也度了很多很多人,许多人有善根,善根不成熟,看到这个灾难,善根成熟了,他真想去,他真放下了。所以蕅益大师有两句话讲得很好,境缘无好丑,好丑在人心。你怎么个看法,就是环境没有好坏,人事也没有好坏,你怎么看法。你要是用正常的心态去看,没有一样不好;不正常的心态,什么环境都不好,确实境随心转。希望我们学佛的同学都能够心转境界,这就好。
下面老居士引用《大般若经》上的话来说,「如《大般若经》云:是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,从此处没,生余佛土。从一佛国,至一佛国。在在生处,常得值遇诸佛世尊。供养恭敬,尊重赞叹。乃至无上正等菩提,终不离佛」。这是教导我们,我们这三个根扎稳了,怎么样来修净土。修净土也要心不离佛,行不离佛,那很快就成就。这个地方举这个例子告诉我们,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,般若波罗蜜多,般若是智慧,波罗蜜多就是彼岸,也就是涅槃彼岸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菩萨有这个能力,在日常的生活当中,他用智能,他不用知识,般若是智能。知识跟智能不一样,智慧的基础是清净心,知识的基础是意识心,意识心里有念头,清净心里没有念头,所以它不一样。至少要把见思烦恼放下,还不能叫般若,见思烦恼放下,心清净,证阿罗汉果。
大乘教里面看阿罗汉,三德秘藏他只有一个解脱,解脱还不圆满,叫半个解脱,法身没有证得,般若没有证得,也就是说,阿罗汉没有般若智慧。必须再向上提升一个等级,到菩萨,菩萨有般若智慧。法身菩萨他证得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这才叫相应。菩萨,在我们这个经题上,清净是阿罗汉证得的,平等是菩萨证得的,觉是佛所证得的,就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平等不容易,清净而后才有平等。我们现在社会上大众的心不清净,不清净就不可能有平等。为什么?二次大战之后,这世界上的人都期望着有和平出现,一直到现在和平没有出现,社会是一年比一年动乱,灾难是一年比一年多,这什么原因?人心不清净。换句话说,现前社会最重要的是怎样帮助人获得清净心,这个清净心是一般人梦寐所希求的。希求身心清净,为什么得不到?欲望太多了,欲望不能够放下一些。所以中国古人讲「知足常乐」,人要知足,清净心就能够恢复;人要不知足,你的心永远不会清净,像水一样它起波浪,它不会平。知足,他慢慢就降温,大浪变成小浪,小浪就变成微浪,就能恢复清净,所以知足才行。
你看看,弥勒菩萨不是要到人间来成佛吗?他现在在哪里?在兜率天。兜率是什么意思?知足。弥勒菩萨要下来成佛,先在兜率天去修知足,知足的功夫修圆满了,才能够作佛,普度众生,这不知足怎么行?他为什么要住兜率天,他不住他化自在天?为什么不住忉利天?表法的意思,补处佛、补处的菩萨一定是通过知足天下降来作佛,全是教学的味道。由此可知,佛是法王,世间的国王、帝王也要通过知足,他坐上皇帝位子才真正能够利国利民,他知足;那要不知足就变成暴君,老百姓就得受苦。皇上知足,老百姓享福,一个道理!再往下降一等,现在的社会讲企业,企业的老板知足,这个企业是模范的企业。老板知足,赚了钱一定是救济贫民,做社会福利事业,那他生意愈做愈大,愈做愈旺盛,愈施愈多!愈多就愈多做。你说这个菩萨的表法用意多深!知足是真正能修福、能积德;不知足的人没福,不知足的人败德,他不会修德。
经上这几句话显示菩萨的神通妙用,从此处没,生余佛土。像弥勒菩萨机缘成熟,时节因缘成熟了,他从兜率天下降,降生到这个地球上来,俗话说来投胎。兜率天宫没了,这个世界出生,他有能力。这个世界很大!地球上的众生要度,其它星球上要不要度?当然要度,他的教区,他教化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。每一个星球上都有众生,为什么?星球是依报,依报是随着正报转的,没有正报就没有依报,依正同时发生的,所以每一个星球上都有众生在那里居住。有些众生跟我们空间维次不一样,我们看不到他,他也看不到我们。高维次的,维次比我们高的,我们看不见他,他看得见我们。所以不能说,我们这个宇宙飞船到其它星球上去探险,发现没有人,一片荒凉,那是什么?我们肉眼看不到,真有!我们这个地球上人鬼杂居,很多人没有看到鬼,我不相信,但是也有不少人真看到鬼,他真相信,各人的缘分不一样。
我遇到一些演艺人员告诉我们,他们真看到,在拍戏的时候,晚上拍外景,在这些坟地里面,搭起道具在那里演,鬼也来参加,真的遇到了。戏拍完之后,大家也感觉得很饿,看到旁边有卖小吃的小店,大家都到小店里面去吃东西。吃完之后开车回去,到第二天都泻肚子,都吃坏东西,呕吐,吐了什么?乱七八糟的东西,怎么回事?再打电话几个朋友说,你是,我也是的,他也是的,好,咱们开车去找那个小店。车开到那里,坟地,什么也没有,遇到鬼了,鬼开的店,到那里面去吃的。不是一个人说的,七、八个人都这么说。人鬼杂居!你能说月亮上没有人吗?你能说火星上没有人吗?有!在佛法里面说,只要有土地就有人居,十法界依正庄严,境随心转,这个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所以菩萨他能够此处没,生余佛土,从一佛国至一佛国,在在生处,常得值遇诸佛世尊。这是讲法会里面这些菩萨,他们只要见到哪个菩萨在哪一方成佛了,都欢喜,我们去随喜,这里没了,那个地方出来了,这是一个说法。而实际上,他们的能力太大,此地没有离开,那一边也能现身,分身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就有这个本事,阿弥陀佛讲经教学,他在那里听,没动,他在那里听;他方世界,佛在那里弘法,他也去,分身去了,能分无量无边身,同时参加一切诸佛如来的法会,他有这个本事。到西方极乐世界要成就,为什么那么快?他亲近诸佛如来的时间多,这得福报;听佛说法听得多,长智慧,真正是福慧双修,比我们厉害多了。我们一尊佛都遇不到,在这一个道场听经,就不能到隔壁讲堂去听经。他可以同时分身,同时都学到,人家有这个能力,所接触到的都是诸佛如来,超过等觉、十地,天天亲近这样的大善知识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
他们遇到诸佛世尊,你看,供养恭敬,尊重赞叹,这是修福,闻法,接受教诲是修慧。乃至无上正等菩提,这是他们修学最高的目标,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勇猛精进,终不离佛。我们现前能不能做到?能做到。我们业障重,烦恼多,虽然没有见到佛的报身,我们见到佛像,我们见到佛经。只要佛像不离开,佛经不离开,天天礼拜,身拜佛,口念佛,心里面想佛,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,「忆佛念佛」,忆是心里想佛,「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」。佛在不在身边?在,我们业障重,看不见,我们心有感,佛就有应,佛就在我们身边,从来没离开过,这是佛的大慈大悲。诸佛如来发过愿,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怎么会把我们漏掉?不可能。常常念着佛对我们的恩德,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,佛在经典上这么多好的宝贵教训,认真学习就对了。
「当知欲不离佛,须以念佛为因,如《华严》十地,始终不离念佛」,这句话我们要把它记住。《华严》十地是从初地到十地这些法身大士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特别举出十地,就包括下面十回向、十行、十住,没有一个不念佛的。净业三福里头最后一条,那是入佛法藏,第二条没有入,第三条入了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」。这个因果不是普通因果;普通因果,为什么大乘菩萨才学?我们都懂普通因果,不能杀生,杀生是因,果报,果报将来你被他杀;不能偷盗,偷盗将来你要还债,还债还要附上利息,不是好事情。杀生要偿命,偷盗要还钱,因果通三世,不是一世的。所以人晓得三世因果,心就定了,自然就知足。吃亏上当不怕,真的,古人讲的话没错,「吃亏是福」,好事,不是坏事。我吃亏,他占了便宜,来生他要还给我,他要回报。我今天欢欢喜喜的吃亏,他将来欢欢喜喜的供养,欢欢喜喜的还债,那有什么不好?所以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断掉了,伤害别人的事情不再干,为什么?觉悟了、明白了,知道事实真相。这些因果我们知道,菩萨不知道?当然知道。那什么因果菩萨不知道?真的,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许许多多菩萨不知道,只有普贤菩萨知道。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,他们统统知道,念阿弥陀佛是因,到极乐世界成佛是果。阿弥陀佛这句名号,前面我们多次做了报告,本来是自性的德号。这个名号的意思,全是梵语,翻成中国字的意思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无量觉。无量觉是自性,是我们的自性,念阿弥陀佛是念我们的自性。西方极乐世界法藏菩萨成佛了,他就用无量觉做他的名号,所以念这个名号,既念了法藏成佛,又念了自性的圆满大觉,自他不二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净业三福末后这一条「深信因果」就是说的这桩事情,深信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念佛成佛,决定真实不虚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
接着底下,「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前面三句是自利,末后一句是利他,自己成就了,一定要帮助别人,全心全力帮助别人。什么时候干?小有成就就干。所以权教菩萨,这范围就很广了,从初发心到十信位都是权教菩萨,小菩萨,没见性。见了性,明心见性叫大菩萨,没有见性的都叫权教菩萨。干不干?干,我知道多少,我就讲多少,跟大众分享,劝别人就是劝自己。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给我们表演的,就是做榜样,我们看清楚了,就得学这个样子就对了。他老人家四十九年教学的生活,就是佛教正常的活动。四十九年没做过经忏佛事,没有做过法会,也没有做过一天的佛七,也没有聚集大众在一块念一支香的佛,没有。一生干什么?一生就是教学,一天到晚都不中断,他一举一动、一言一笑都是表法,都在教学。无论对多人,还是度一个人、二个人,没有不教的,那种热情,他的诚意真心,感动一切众生。我们肉眼看不到的,这经上都写到,欲界天色界天天人、八部鬼神、饿鬼、地狱、畜生。地狱怎么也来了?地狱里来参加法会是菩萨,在地狱里现地狱身教化众生,听到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,他也来了。不是真正造罪业堕地狱的,那种人他出不来,他没有这个大的福报。地狱里有很多菩萨,他们来去自由,他到地狱是度地狱众生,所以现地狱相。没有一个是离开佛的。所以这里教我们,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,我们能不念佛吗?所以普贤菩萨那么轻易的劝导这些菩萨,一起到极乐世界,组团到极乐世界去拜阿弥陀佛。极乐世界也真的很热闹,十方世界这些诸佛菩萨去朝见的络绎不绝。
这段话是彭际清居士讲的,「按彭氏之说,菩萨度生须有方便,最胜方便是教人念佛」。这句话非常重要,我们要把它记住,一生不要离开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见人,「阿弥陀佛」,这是什么?这就是教他念佛,不管他信不信。他不信的,他听进去了,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,佛的种子种在他的八识田中,遇到人都是这样的。学佛的同学接电话,拿起电话,「阿弥陀佛」,好!养成念念不离佛,念念不离阿弥陀佛。「念佛生佛国,见佛闻法,终不离佛,故能入佛法藏,究竟彼岸」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只有自己念佛,劝人念佛,现在不能入佛法藏,其实入佛法藏的因种下去了,生到极乐世界就是入佛法藏。彭际清这一段话,「深得经旨」,这是黄老居士对他的赞叹。我们还有时间,看下面一段经文,这段文比较长。
【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。舍兜率。降王宫。弃位出家。苦行学道。作斯示现。顺世间故。以定慧力。降伏魔怨。得微妙法,成最正觉。天人归仰。请转法轮。常以法音。觉诸世闻。破烦恼城。坏诸欲堑。洗濯垢污。显明清白。调众生。宣妙理。贮功德。示福田。以诸法药救疗三苦。升灌顶阶。授菩提记。为教菩萨。作阿阇黎。常习相应无边诸行。成熟菩萨无边善根。无量诸佛咸共护念。】
我们看黄老居士的批注,「上段末二句,入佛法藏,究竟彼岸。再赞大士之实德。今文及下文两段,则再赞菩萨普于十方示现八相成道之殊胜权德」。入佛法藏,究竟彼岸,菩萨成就圆满的智慧德相,这是性德里头本来具足的,证得之后一定他起作用。这个时候起作用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这一点我们要知道。就像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,明心见性,见性是什么样子?他说了五句,文字不多,实际上只有二十个字,已经把这桩事情讲清楚了、讲明白了,真难得!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,示现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他也说出了。他是用了二七日中,也就是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,说出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所以《华严经》是世尊成佛在定中讲的,人间没有流传,没人知道。定中讲完之后,大龙菩萨把佛所说的这一部经收藏起来,放在龙宫,数量太大了,搬到我们地球上来装不下。多大分量?六百年之后,龙树菩萨很难得,跟大龙菩萨的缘很深,大龙菩萨把他接到龙宫去参观,他看到了,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,一四天下微尘品,我们地球怎么能装得下?释迦牟尼佛二七日中做的报告。
可是诸位要知道,六祖惠能大师明心见性,跟释迦牟尼佛是同样一个境界。世尊在印度,应以佛身而得度者,他现佛身;惠能大师在中国,中国这个地方不现佛身,没有那么好的根性,应以比丘身得度者,他老人家一生现比丘身。其实同一个境界,没有两样,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。他说的这二十个字,展开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;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要是收缩起来,就这二十个字,不增不减。人家要问,《大方广佛华严》讲的是什么?你把六祖这五句话说了,就说完了。第一句讲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第二句说「本不生灭」,就是涅槃,不生不灭。第三句「本自具足」,就是佛在《华严》上讲的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它本自具足,自性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,一切都是无量,自性本来具足。第四句话说「本无动摇」,这是大乘经上常讲的自性本定。末后一句「能生万法」,无量无边诸佛剎土,十法界依正庄严,都是自性生的,能生能现,一切万法是所生所现。说明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万法同一个自性,同一个自性是同一个体。老子所说,「天地与我同根,万法与我一体」,就这个意思。中国人讲伦理,这是佛经上的伦理。
伦理是讲关系,我跟人有什么关系。佛法里面的关系讲得博大精深,讲得圆满。我们不但与人的关系讲清楚了,跟所有动物的关系、植物的关系,就是花草树木的关系,山河大地的关系,跟整个虚空法界的关系,讲得这么清楚,一体!这个认知比什么都重要。慈悲是自性里头第一德,性德的精髓就是慈悲。我们不知道这些关系,不知道跟自己什么关系,所以慈悲心生不起来;关系搞清楚,慈悲心就生出来了。慈悲是真诚的爱心,永恒不变的爱心,不是假的。佛氏门中不舍一人,为什么?一体。见性的人都知道,没有见性的人不晓得,见性就都知道了。所以成佛之后,众生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。应里面最殊胜的就是大权示现,八相成道。这段经文上所讲的,你看,「舍兜率」到「成最正觉,天人归仰」,一直到示现灭度,这是八相成道,这是佛菩萨到世间来一生的事业。示现给我们看就是教我们学习,身行言教。
下面为我们解释这段经文,「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」。为什么愿于无量世界?佛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发过这个愿,四弘誓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。我们学佛同学,无论在家出家都发过,烦恼业障太重,常常把这个愿忘掉,遇到苦难众生,愿忘得干干净净,帮助他的念头起不来。家亲眷属遇到有困难会想起来,一般众生有苦难想不起来。愿真发了,到你大彻大悟,你成为法身菩萨,你证得佛果,这个愿就兑现了,圆圆满满兑现。众生不一定求你,只要他有苦难,苦难的信息传到了你,你接收到,你就会有应。我们在《还源观》上看到三种周遍,这就晓得,这信息的传递是多么的快速。贤首国师举的例子是一微尘,一微尘在佛法里面叫极微之微,大概相当于现在量子力学所发现的量子,比基本粒子还小,这量子。基本粒子,科学家认为这是物质的基础,现在进一步的去研究,量子,就是小光子,它是形成物质的一个东西,比基本粒子更小。它有三种特性,这佛经上说出来了,科学家还没讲得这么清楚,没说出来。这个小光子的波动,立刻周遍法界,没有速度能够超过它的,光的速度、电磁波的速度跟它相比差太远了,它在一动的时候就周遍法界,所以信息传递太快了。无论他是有心无心、有意无意,这样的信息八地菩萨以上统统能收到。你看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的佛菩萨他们都能收到,收到之后哪有不应的道理?收到一定回应。响应的速度几乎跟感的速度是同时,为什么?他那个也是立刻周遍法界。所以见性,见性的好处就在此地,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一个都不漏,清清楚楚、明明了瞭,他起作用回应你。回应不必用思考,没有思考,自自然然回应,对你有一定的帮助。这个响应明显的是八相成道,他响应。
所以这个愿是本愿,因地上发的愿,现在完全兑现,有能力「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」,只说这一句。一句包含其它的,你看连现身成佛度化众生都可能,那现菩萨、现声闻、现缘觉,现个国王大臣、童男童女,乃至于现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,没有一样不能示现的。他到底怎么示现?自己没有意思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《楞严经》上说的。所以还是众生的念头,众生什么样的念头,他就什么方法来感应,就这么个道理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懂得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才知道诸佛菩萨跟我们的感应是事实,不是假的。而且感应速度非常快,我们有时候不能感觉,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业障太重,业障比较轻一点的他能感觉到。我们世间有所谓特异功能的人,他能见到,他能听到,诸佛菩萨透过这些信息,他听到了,有些现象被他看到了,不是没有。我们走过许许多多地方,看见许许多多奇怪的人,是不是真的?有可能,佛经上都能找到这些理论的依据。
「愿」,下面解释愿,「誓愿也」,四弘誓愿。「《法窟》曰:于出世道悕求为愿。悕者,念也,愿也」,故悕求同于希望的希,我们心里有所求,愿里面有所求,有所希求。「又世界者,世指时间,界指空间」。世界,佛经上常说,现代的科学家讲时空,科学讲的时空就是佛经上讲的世界。「《首楞严经》曰: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。汝今当知,东西南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下为界。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为世」,这是佛在楞严会上对世界做个解释。「等正觉,见《唐译》,是为新译」。《魏译》的本子叫「等觉」,这是旧译,等正觉跟等觉是一个意思。玄奘大师他们这些翻译的人,翻成等正觉;《魏译》是旧译,玄奘大师以前古译的都译为等觉。等觉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「等觉是菩萨之极位」,菩萨到这个位次就圆满,上面没有了,上面是妙觉,妙觉是佛的果位,「将得妙觉之佛果。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,故谓之等觉」。也就是等觉菩萨他跟佛相去一个阶级,再提升就是妙觉位。菩萨的位次,在《华严经》上五十一个等级,最下面的是十信位。十信位也很了不起,从我们人间修行到十法界,这都是十信位。华严宗的祖师很细心的把这些位次怎么证得的,详细的为我们说明,总的原则来讲,全是放下。
所以我学佛,最初老师教给我,我问他,入佛有没有秘诀?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能契入?老师教我看破放下。看破帮助你放下,放下再帮助你看破,就是这两样东西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相辅相成,秘诀就在此地。老师没有欺骗我,头一天就把这个秘诀告诉我了。我们要想向上提升,不放下不行。老师讲,譬如菩萨五十一个阶级,五十一层的高楼,你第一层不放下,你上不了第二层;第二层不放下,你上不了第三层,统统叫你放下。一直都放下了,你就到登峰造极,你就成功。我们凡夫的麻烦就是放不下,所以放不下永远不能提升。你看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提升到初信位?见惑放不下。放下就是须陀洹,就是《华严经》上初信位的菩萨。放下身见,放下边见,放下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这五种错误的见解放下,你就证得了。秘诀不是别的,秘诀是放下。学佛,真正学佛不是别的,真正学佛就是学放下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