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三十七集) 2010/5/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02-039-0037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三十九面倒数第三行,从甲这个地方看起。
「甲,上辈往生,唯是菩萨。本经明三辈往生,每辈再分三品,则同于《观经》中之九品,唐善导大师以前之古德诸师,谓往生极乐上品上生者,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」。我们先看这一段,这是接着前面讲到,「唯此净土,奇特殊妙,独标一格」。这是讲所被根机,跟其它的经论不相同。自古以来许多祖师大德们他们说法不一样,说法虽多,归纳起来也不外乎这三大类。第一类的人讲,这上辈往生的,也就是上辈三品,上上品、上中品、上下品,这个全是菩萨;换句话说,不是普通人。念公下面给我们做个简单的说明,本经《无量寿经》里面说的三辈往生,每一辈又分三品,跟《观无量寿佛经》讲的九品就完全相同,三三得九。唐朝善导大师以前这些古德诸师,就是古时候这些祖师大德们,他们主张「往生极乐上品上生者,是四地到七地已来菩萨」,这四个阶位,四、五、六、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上上品生。「上中品是初地到四地」,也是四个位次,这是上中品的。「上下品是大乘种性以上到初地已来菩萨」,这里讲的大乘种性,种是种子,就是阿赖耶识里面,我们现在讲印象,它有能生的意思,就像植物的种子一样,种加上一个性,性是体性,性的意思是永恒不变。所以讲的性体,就是什么?就是《还源观》上讲的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在哲学里面讲万有的本体,决定离不开它的。也就我们做比喻里面讲,体就好像电视的屏幕,识能生能变,它有生灭,是屏幕上显现出来的影像。说种性这就是说能生、能现、能变全都包括了,都包括着,大乘教常讲心现识变,这种性的意思。
这种叫大乘种性,《璎珞经》里面讲有五种性、有六种性,五种性是从因上讲的,六种性是连因带果,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。第一个是「习种性」,我们中国谚语有所谓「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」,佛家常讲的习气,就是习种性。在大乘里面这习种性,当然你在大乘里面熏习很久,学习大乘经教,所谓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,熏修真有这个种性,真有这个种性它就起作用。起什么作用?《还源观》里面讲的五止六观,它就起这个作用,这个作用就能照见五蕴皆空,能破见思烦恼。如果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,见思烦恼断不掉的,断不掉就出不了三界,出不了六道轮回,出不了十法界。在《璎珞经》上所说的是大乘,大乘有别教、有圆教,圆教、别教这个境界相差很大。《华严》都是讲圆教,可是在一般所说的还是别教教义多,像《璎珞经》上所说的,那就是别教的教义,因为他在三贤位中。见思烦恼断了,断证功夫等于阿罗汉,他到什么境界?到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。在《华严》里面,他是十信位里面第七信,没有到初住,初住是证果不是因。十法界里面佛、菩萨、缘觉、声闻,在大乘教里面都是因位,都是在修因。由此可知,空观重要,「研习空观」。也正因为如此,所以《金刚经》在中国,算经典里面它的知名度应该排在第一,很多人知道有《金刚经》,其它的经他说不出来,没有不知道《金刚经》的。《金刚经》是破空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;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叫我们修行从哪里下手?从破四相,「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」。这个四相果然你看破,不再执着,无我相,不再把这个身看作我,真的把这个身看成像衣服一样,我所有的,这是事实真相。把身看作我,错了,出不了六道轮回,修什么样的德行、什么样的好事,行善积德果报都在人天,出不了六道,什么原因?把身当作我。
一定要晓得,身确实不是我,它是我所有的一部分,它不是我,为什么?身有生灭。纵然像中国传统医学里面所讲的,《黄帝内经》「灵枢」、「素问」,像这些里面所讲的,人的寿命应该有两百岁,两百岁还是要死。有长寿的,中国古典记载的,中国最长寿的人彭祖活了八百多岁,中国;在外国听说也有一个长寿的,活了九百多岁。但是最后这身体还是要灭掉,它不是永恒的。灵性是永恒的,灵性是什么?就是我们在此地讲的种性,这佛教名词,种性。唯识里面叫神识,神识是讲阿赖耶,真的,阿赖耶为什么说是我?因为阿赖耶有我的习气。习种性虽然断尽,它习气在,还有习气;习气要没有了就讲种性,习就没有了,就不叫习种性,就叫种性。或者种都不能有,种有的时候种隐,隐现不二,它不起现行,它不起作用。所以以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「看破放下」,这是属于看破,学习空观要常常作如是想。
我们六根接触到外面境界,这个境界是意念在起作用,意念极其微细,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,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成形」,形是什么?物质,变现出物质。「形皆有识」,每个物质里面都有受想行识。这个物质现在科学称为粒子,或者称它作光子,它是无常的,剎那生灭。佛法里面讲的生灭同时,生灭不二,就是讲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就是种性。常作如是观,所有物质现象都是它变现的,是它累积成这么一个幻相。为什么这个现象千差万别?我们今天讲有动物、有植物、有矿物、有虚空,这是波动的频率不相同。频率慢的就变成矿物、山河大地,频率再快一点就变成植物树木花草,再快一点就变成动物,更快的它就变成光、变成电,振动频率不相同,这个频率千差万别,是这么个现象。能不能得到?不可得。这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「一切法」,从我们身体算起,我们这身体能不能得到?不能得,「不可得」。所有一切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都不可得,你要认为你有可得,那是一个幻觉,那不是真的。你看讲「得」,这个抽象的概念,在大乘百法里面它排列在不相应行法,二十四个不相应头一个就是得,自己以为得到,其实是假的。不相应行法是有这么回事,它与心不相应,与色不相应,与心不相应就是与精神不相应,与色不相应是它与物质不相应,与心所有法也不相应,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,叫不相应行法。用现在的话就是纯属抽象概念,没有实体。我们往往执着这个东西,就变现出轮回的现象,你被它缠缚住,你就出不了这个范围。哪一天一下觉悟,错了,这是个幻觉,你把它放下,六道就不见了。所以身相是假的,与身相对立的才出现人相,我、人,与人对立的就众生相,与众生对立的产生一个时间的观念,寿者相,寿者相是时间,这些全都是属于抽象概念,你得看破!看破之后,执着放下了,不再执着,这个时候你立刻就还源,你的境界出现,是清净心现前,清净心是正觉。我们学佛求的是什么?三样东西我们都有,迷了,现在把它找回来,正觉找回来了,正等正觉,无上正等正觉。先把正觉找回来,正觉找回来,你对于一切法的想法、看法是正确的,决定没错误,跟佛、菩萨看法是一致的。
再进一步能够把分别也放下,分别是尘沙烦恼,分别放下就是「性种性」。性种性这是「十行位,不住于空」,空放下,「而能教化众生,分别一切法性」。这个能力不是外面求得的,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,这个能力现前,这个能力现前你就能教化众生。凡事一定有先后的顺序,你没有法子躐等,习种性是破见思烦恼的,就是破执着的,你不执着你才有能力教化那些执着的众生,你比他高一等,你才能教化他。你跟他是同等的,你没法子教他,你教他东西是自以为是,其实不然。由此可知,我们要教别人,先把自己教好,才有能力教别人。自己没有把自己教好,哪有能力教别人?四弘誓愿里给我们排的顺序,当然第一是要发心,要发大心,大心就是大菩提心,度众生的心。要度众生那一定要成佛,不能成佛怎么能度众生?要想成佛首先得断烦恼,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成就自己的德行,回归到自性,这断烦恼。烦恼断了之后才能学法门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法门得到,这叫开悟,悟了之后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全都现前。如果不见性,你学到哪一劫?学不完,永远学不完的;一见性全明白了,这个时候叫成佛道。成佛道,初住菩萨就成佛道,虽成佛道还有十法界里无始无明习气,习气断尽,连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了,真的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没有说实报庄严土除外,没讲这个话,实报土也是虚妄的。最后唯一真实出现了,常寂光,常寂光是自性的本体,这才到究竟圆满。
所以十行位的菩萨就能教化众生,别教,必须要遵守老师的教诲,老师是佛陀。要是不依佛陀的教诲,依自己意思去讲,那就会有偏差、有错误,那要负因果责任。像古人所说的「错下一个字转语,要堕五百世野狐身」,百丈大师这个公案给我们很大的警惕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深深能体会到,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放下,一定要看破。放下五种见惑,你才能证得十信位里面初信位的菩萨,他断证的功夫相当于小乘须陀洹。你就晓得,二信位是二果向,三信位是小乘的二果斯陀含,四信位是三果向,五信位是三果阿那含,六信位是四果向,七信位是阿罗汉四果,你就很清楚!八信位是辟支佛,九信位是菩萨,十信位是佛,十法界里的佛,从《华严经》看好清楚。无始无明破了,也就是不起心、不动念,十信位再往上提升就初住,圆教初住等于别教初地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是真的。十信位没见性,向上再提升他就见性;换句话说,他到见性的边缘,就差一点点。功夫再一提升他就见性,见性之后那才能普度众生,在一般讲阿罗汉就有资格在六道度众生,他度众生的时候他就是性种性,他不住于空,所以他是大乘。小乘阿罗汉他不度众生,不度众生他住在空里头,差别在此地。那个空是什么?偏真涅槃,阿罗汉所证得的。他证得,不住,不住生死、不住涅槃,这就是大乘,回小向大。
第三叫「道种性」,道种性是「十回向位,修中道妙观」,就是二边不住。二边不住还有个中道,又变成二边,空有是一边,中道是一边,所以佛后头又补充一句话,「二边不住,中道不存」,你才真的住中道。在中道里面连中道这个念头也没有,二边念头都没有,这才叫中道。你还有空、又有有、又有中道,那就搅和了,你的心怎么能清净?实在讲性种性住清净位,道种性住平等位。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「平等」,到圣种性的时候就觉悟,见性了。这是我们修行不仅是净宗,无论修哪个法门,勘验你的功夫就在此地。我们学佛到底修得怎么样,看什么?清净心,我们的心是不是比以前真的清净?清净心是没染污。顺境里面不受境界染污,就是什么?没有贪恋,在顺境里头,一丝毫贪恋的念头都没有;在逆境里面,一丝毫瞋恚的念头都没有。你的心像池塘的水一样,永远保持着风平浪静,没有染污。要晓得外面境界,顺境、逆境、恶缘、善缘统统是外面境界,顺境、逆境来测验你的心清不清净?善缘、恶缘看你的心平不平等?所以我们修行在哪里修?不能离开环境,离开环境你怎么能修成功?人事环境里面修平等,物质环境里面修清净,这叫真功夫。天天读诵经教、研习经教,那是什么?提醒你,怕你境界现前又胡涂、又迷惑,那就错了。每天订的课程,那是天天在测验自己,有没有被境界风动?物质环境里面有没有起心动念?起心动念那是染污,人事环境里面起心动念,平等就失掉,像池塘水它起了风浪,错了。
经教是课堂上课,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、处事待人接物,那是修行,那是真干,那是练功,要在那里练。光是课堂上课没有练功不行,不能成就,练功没有课堂标准也不行,那没标准,你练杂了,没个标准。所以解行两门不能够缺少,课堂是解,顺逆境界那是行,有解有行你才会有证。所以十回向位,这是「修中道妙观,因而通达一切佛法」,你看通达,通是障碍没有了,达是明了,真的明了,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;一个法门证得,所有法门全证得!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一即一切、一切即一。所以会学的人就在一门上下功夫,一定要学通,不通绝不放手。你还没有通,「我换个法门吧!」这个麻烦,这是最大的忌讳,天天换来换去,一辈子也不会通。如果一个法门你守定,你决定不变,我们在古大德传记里面看过,在《五灯会元》里面看过,一般的情形,三、五年他就得三昧。得三昧是什么?得清净、平等,他心清净、平等,我们一般讲他得定。得定不是打坐,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,不是盘腿面壁,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他保持心平气和,这是定。他能够不受外面境界干扰,在境界里面自己能做得了主,应该三、五年可以得到的。得到定,在其它法门你出不了六道轮回,如果是在念佛法门里面,你决定往生净土。在凡圣同居土里那一定是上辈就是上三品,很可能你晋升一级到方便有余土去。定上一段期间,咱们中国古人讲「七年小成,九年大成」,再加几年功夫他开悟了,开悟就是明心见性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辈往生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唐朝善导大师以前这些古大德们,他们说的话也有道理,不是没有道理。这就是讲道种性,总是要不断向上提升。
第四「圣种性」,圣种性是讲十地,前面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都叫贤位,叫三贤。三贤,给诸位说,三十个位次。十回向修满证得初地,初地以上这叫圣。在大乘教里面,我们常念「菩萨摩诃萨」,菩萨是三贤菩萨,三贤位;摩诃萨是十地位,十地称摩诃萨,是大菩萨,圣人。圣贤,十地是圣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是贤,三贤十圣。菩萨摩诃萨,这叫圣种性,这都是修来的。再往上提升等觉位,「等觉性」,这个地位的菩萨往后看,后面是妙觉还差一等,往前面看那他超越了,超越三贤十圣,这个位次是后补佛,等觉位是后补佛。第六,这是到极处,叫妙觉性。第六是「妙觉性,妙极觉满。此中性虽通于六位,而种局在于因。故前之四位,正名为种。」等觉虽然还是在因位,但是它比前面殊胜太多,它不称因,它称为觉,十地之前都是在因位,等觉不叫因,等觉叫觉,这是觉位。「不谓为种也」,种是种子,种子只到十地位,等觉不称种,这个意思是什么?不生不灭。用《华严》教义我们能够体会到,十地菩萨无始无明习气还有很微细的作用,到等觉,无明习气没断干净,它不起作用,真不起作用,所以它不叫种。起作用还是种,种子起作用;它不起作用,但是它还是有,所以它叫觉不叫种。到妙觉位,那个觉圆满,称为妙觉,妙就是究竟圆满的佛果。这是说什么叫大乘种性,大乘种性也就是说别教十住以上,就是别教初住以上一直到十地,圣种性,都称之为大乘种性。「大乘种性以上到初地已来这些菩萨」,他们生什么?上辈下生,上辈下品是这些人。「中品上生是小乘三果」,为什么不称小乘四果?小乘四果是上辈下生,上下品。所以中辈上生是小乘三果,这古大德所说的,这都是圣人,见思烦恼断了。下面念公给我们说,「若如是解,则九品之中,上品唯是菩萨圣众所生,中上品是小圣所生,从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绝分」。好像凡夫没分,不是这么一个意思吗?这是善导大师以前,祖师大德有这个讲法。
我们看下一段,「乙」这一段,「本为凡夫,兼为圣人」。这些人主张的跟前面不一样,这是「善导大师于所著《观经四帖疏》」,这《观经》的批注,这个四帖,帖就是卷,它这批注一共是四卷,所以称之为四帖疏,就是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疏。在传说当中,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我到日本前后访问了六次,接触日本净宗的这些大德很多,我向他们请教:善导大师听说是阿弥陀佛应化再来,你们日本人怎么看法?「日本人都相信。」日本一些寺庙都有善导大师的塑像,木雕的、泥塑的、彩画画的,到处都能看到。他们对祖师非常崇拜,对祖师那种崇拜超过对菩萨,所以他们有祖庭,祖师殿。很多净土宗寺庙都是用善导命名,善导寺,你一看善导寺就晓得这净土宗的,对善导大师非常崇敬。善导大师在《观经》批注里面,「破前说曰」,前说是善导大师以前,就是前面所讲的专为菩萨,善导大师不以为然。「如来说此十六观法,但为常没众生,不干大小圣也」。这话说得好,我们听起来放心,上上品往生我们也有分,不是菩萨。这十六种观法,就是《观无量寿佛经》讲的修净土十六种观法。但为,可以说专门是为了常没众生,常没是什么?六道里头出头没,是为六道众生。不干大小圣,与大圣、小圣,大圣是菩萨,小圣是三果,与他们不相干。专门为六道众生说的,这话是善导大师讲的,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这个话就是阿弥陀佛亲口告诉我们。底下「意谓佛说《观经》中之九品往生,只为沉溺之众生」。常没就是常常堕到三恶道去,真像是在大海游泳一样,头伸出来时间短,呼一口新鲜空气,一头栽下去了,那时间长,只要在六道,真的就像这个情形。所以六道众生到人天来时间很短,到三途时间就长了,常住在苦地。「而非专为菩萨与阿罗汉也」,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专为菩萨的,也不是专为阿罗汉的,是专为六道生死凡夫,这要认识清楚。
「又云」,这也是善导大师讲的,「又看此《观经》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,总是佛去世后,五浊凡夫,但以遇缘有异,致令九品差别」,这个话讲得太好了。善导大师给我们说的话,意思简单的讲:西方极乐世界三辈九品,怎么形成的?总在遇缘不同。如果缘非常殊胜,这个人就非常可能上辈往生,要遇到缘不胜可能就是下辈往生,这很显然。譬如说过去的社会交通不方便,信息没有,法师们讲经都在寺庙,哪些人缘比较殊胜?读书的人。教书的这些私塾的老师,他们在逢年过节放假时间长一点,会到寺庙里面听法师讲经,有这样殊胜的缘分。他能听到净土经典,能接受这些出家人教导他修行,他这个缘殊胜,他明理,知道方法认真修行,往往他的品位就提升。一般人不认识字的人多,不可能到寺庙去听经,听别人说阿弥陀佛好,西方极乐世界好,你只要专念就能往生。他也行,他就专念,就老实念,念到三年五载,功夫成就了他也往生,那品位就不高,大概都是生凡圣同居土。这就是遇缘不同!
我们这一生来说,我们遇缘实在讲太殊胜了,无比的殊胜,空前的殊胜,为什么?我们能遇到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本子,这是无比的殊胜。过去人要学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学那个五种原译本,这个我们在《大藏经》上能看到,现在我们把《无量寿经》九个本子统统印在一起,大家一看就明了。这个本子太好了,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,世尊的讲解,真的叫一句不漏,这本子多难得。又有缘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批注,这都是无比稀有的因缘,我们遇缘多殊胜!同时我们还遇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、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,这许多大经大论,让我们对大乘,对净宗往生的典籍有了认识,有了深刻的认识,我们懂得方法,依照这些方法修行,这一生上辈上生拿不到,上辈下生有分,上辈下生就可以,为什么?也是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。上辈生实报土,中辈生方便土,下辈生同居土,我们是真有把握。现在就是肯不肯放下?不再执着,这个不再执着要记住,放下身见、放下边见,边见就是对立,学随缘、学和谐,不跟人对立,这是什么?所有一切烦恼都伏住。放下成见、自以为是这些错误的见解,统统都放下,放下怎么样?你的清净心现前,清净心就生正觉,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提升,生方便有余土。如果再能够放下,分别心都放下,你得到平等心,平等心是中上品;再进一步,那就是不起心、不动念,生实报庄严土。念佛的功夫不提升,那怎么行?
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什么?学吃亏,这点比什么都重要。不肯吃亏、不肯上当,那是什么?那是执着。这个念头不能放下的话,那我们往生是同居土,没有办法到方便土、到实报土。你要想往上提升的时候,万缘放下,人家骗我、坑我,好事,我很感激,绝不在意,不把它放在心上,自己的清净心、平等心就这么修成的。绝对不被外面境界动摇,心就平等。绝对不为外面这个境界去起七情五欲,七情五欲是染污,喜怒哀乐爱恶欲,外面境界现前,你起了这个心,被染污了。在境界里面有高下的心,那就是不平等;没有高下心,一律平等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看任何一个众生都跟看佛一样,修平等心。这样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天天练,时时刻刻、在在处处都在练功。念头才动,无论是高下的念头,是七情五欲的念头,那个念头才动,「阿弥陀佛」。古大德所说的,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念头是什么?念头是无始无明习气,它怎么不起?它要不起你不就成佛了吗?你就不叫凡夫了,凡夫肯定起念头。起念头不怕,念头一起马上就觉悟,第二个念头就换成阿弥陀佛,用一句阿弥陀佛取而代之,这是真念佛,这会念。不会念的人那不行,不会念他还是有分别、有执着,那就是我们讲的夹杂。怀疑、夹杂,不会念!会念的人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,用这一句佛号把自己所有一切念头全都换过来,不起念则已,起念就是阿弥陀佛,这叫相应,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这是真功夫。
所以这一段文里,《观经》讲的定善,它讲的善有定善、有散善,定善是定课,散善在日常生活当中修,及三辈上下文义,总是佛去世后,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,五浊恶世的六道凡夫,但以遇缘有异,致令九品差别。「何者,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」。我们这一生没遇到真正的圣人菩萨,佛菩萨没有遇到,遇大凡夫,大凡夫我们可以称他为大善人,善知识。他们因缘殊胜,遇到好的老师、好的同参道友,正知正见,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可以做我们的老师。「中品三人」,中品就是上中下,中上、中中、中下,「遇小凡夫」。在我们这世间也是好的善知识,善友,也能帮助我们成就,生方便有余土。「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」,恶凡夫是什么?烦恼习气很重,他也是学佛的,他自己能不能往生没关系,他教我修这个法门,我就听话,我就认真干,决定往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由此可知,能不能在这一生成就,关键在哪里?关键在自己不在别人。智者大师他老人家说得好,他说「能说不能行,国之师也」,能说不能行是恶凡夫,他可以做我们的老师,我们只要听话,国之师也。「能说又能行,国之宝也」,那是什么?那是大凡夫,是国宝。他自己能教你,他自己做不到,你要真正有恭敬心,不在乎他行持不善,不在乎这些,他讲的东西对,讲的东西善,我们依教奉行,我们能成就。所以中国有一句谚语说,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」,这就是老师他会教,他自己做不到;教出来的学生,学生真干,学生成就超过老师。老师没有什么成就,学生真成就,道理就在此地!学生为什么成就?尊师重道,他把这个做到了。老师善不善不放在心上,只要他教的跟经论相应就行,他没有把经论讲错,指点我们的方向、路子都正确,这就很难得。
自己做到、做不到,或者是自己相信、不相信,那是另一回事情,与我们不相干,我们这样修学才会有真成就。学到之后,自己功夫得力,这个学是不能中断的,活到老学到老,学不了。学到一个阶段之后,那就像善财童子一样五十三参,五十三参什么意思?人人都是我的老师。善人是我的老师,他所表现的、他所谈吐的善法,我听了之后要对照自己,我有没有?如果没有,要认真学着去做;如果有,好!要继续保持,不要失掉,我就学到。恶人他造恶那种样子我看到,是我的老师,反面教材,我看到、听到,想想我有没有?有,要改;没有,要勉励自己不要犯这个过失。善人正面教我,不善的人反面教我,全是老师,他这一生成佛,他对这些老师感恩。十法界依正庄严,哪一个不是老师?一切人是老师,再告诉你,一切动物也是老师,花草树木也是老师,山河大地也是老师。所以善财童子能够在一生当中证得妙觉位,他怎么学的?他会学!就这么回事情。我们今天遇到一个好老师,对他怀疑,自己得不到利益;遇到不好的老师,嫌弃他,这个人不是好人,咱们不要亲近他,远离他。好人那里没学到,坏人那里也没学到,你这一辈子能有什么成就?一定要像善财童子那样的存心,我们就成功。善财童子存的什么心?一切众生都是佛。他行善,他在那里表演,做给我看的;他做坏事,他也是在那里表演,做给我看的,统统是来教我的。他表现的善与恶,是表现给我看的,不是他真的善、真的恶,他是老师,我是学生,他来教我的,表演得很逼真,让我能感动,让我在这里面能够领悟、能学习,这么回事情。
所以普贤十愿,第一愿「礼敬诸佛」,这里头没有差别的。诸佛有过去佛、现在佛,我们在《大藏经》里面看到《佛名经》,这里面一万多尊佛的名号,有过去的、有未来的、有现在的。最重要的,《佛名经》里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?是未来的。未来佛在哪里?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。所以三世诸佛最重要是讲未来的,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既有佛性,一定会成佛的。我们现在得罪一切众生,就是得罪未来佛,你怎么能成就?你不能成就。《华严》讲得更圆满,「情与无情同圆种智」,不但有情,有情是讲动物,是未来佛,花草树木也是未来佛,山河大地也是未来佛。为什么?同圆种智,圆是圆满,种智,就是诸佛如来证得究竟果位的一切种智。你看情与无情共同圆满一切种智,不就是连山河大地都成佛了吗?《还源观》里面给我们讲三种周遍,举什么例子?举一微尘,一微尘是什么?现在讲的基本粒子夸克,肉眼看不见,最小的物质现象,这一微尘「周遍法界」。你要晓得,那么小的这些微尘是什么?它波动。物质现象怎么来的?波动形成的。所以无论是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都是波动形成的,它那个波动周遍法界。要多久才能周遍法界?立刻,当下就周遍法界,在那个境界里头没有时间、没有空间,所以它的速度快。我们现在讲的光、讲电磁波比不上,差太远了,光波从太阳到地球这近距离还得八分钟。那个一微尘的波动立刻就周遍法界,十方诸佛如来、阿罗汉都能够收到信息,他们心细,我们是粗心大意没有法子接收到。不是他没有感,他真的有感,我们没有法子应,这里头有障碍。这些圣人,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这些人,他们已经恢复到清净心、平等心,所以他们能接收到。这是第一个,周遍。
第二告诉我们「出生无尽」,出生无尽是讲变化,变化无量无边,没有数量、没有边际。它这个变化是凭借什么起这些作用?给诸位说,意念,识!识在佛法里面讲受想行识,这都叫识,受想行识剎那剎那不一样,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随着微细的念头在产生变化。这是许许多多预言里面讲的,化解灾难的原理。我在这本书里面看到,它举了个例子,是一个肿瘤,一个妇女得了肿瘤很严重,三个大夫,还有个护士,同时在的还有个摄影的,一个录像摄影的人员,好像有五个人在这病房里面,真的叫放下万缘,同一个意念、同一个念头,看着这个肿瘤。因为在摄像机里面,他可能是用X光把它照出来,大家都看到,看到有肿瘤,给它一个意念,「走了,肿瘤走了,肿瘤走了」,口里念着这个,心里想着这个它走了,二分四十秒肿瘤真的不见了,这人完全恢复正常。这种医疗的方法,科学怎么解释?没法解释,用意念把它化解。这在佛法有根据,佛法能解释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得病也是想出来的,那个瘤愈来愈大也是想出来的,你不想它它就不会,你常常想着它,它就出现,天天想着它,它愈来愈大。现在叫你换个念头,「它走了,它不见了」,二分四十秒,也没有动手术,也没有用药物,就没有了。提出一个报告,科学怎么解释?现在科学真的也有,量子力学,量子力学跟《还源观》里面,讲微细的波动产生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,它讲到这里,这个就是理论依据。
所以他破解这些预言,预言是不是真的?是真的。为什么?现在地球上居住的人集体的意识,他想什么?现在人都在想灾难。灾难从哪里来?是从不正当的意念里产生的,起心动念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,这造成灾难。现在灾难现前,大家又在想灾难,那灾难就愈来愈扩张,愈来愈严重,这都从心想生。懂得这个原理,如果居住地球上的人回心转意,我们不想贪瞋痴,我们就想戒定慧,我们不想灾难,我们想和睦相处,想互相尊重、互相敬爱、互相关怀、互助合作,这灾难马上就没有了,就像肿瘤一样它就不见了。所以法没有一法是定法,全是活的,都是一个波动现象。所以预言家看到那些灾难,他也不敢说它不会改变,为什么?剎那剎那念头在变,你念头在变,它马上就变。他一点都没说错,你前一念恶变出灾难,后一念善,灾难就没有了,就这么个道理,集体意识力量比什么都大。所以在古代许多宗教懂得,佛教对这个更深刻,了解更透彻,我们大家在同一个时间来做祈祷,或者佛法里讲念佛、念佛菩萨名号,同一个时间,全世界人,我们把时间对准同一个时间,念阿弥陀佛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,念上半个小时,心里想着:菩萨帮助我们。这灾难化解了,真的就没有了,不是假的。我们怎样去做?现在可以用电视,用电视向全世界播放,全世界时区不一样,时差不一样,但是我们把时差调整,调在这一个时间,同一个时间。澳洲这里八点钟,台湾那边六点钟,这就我们在同一个时段,全世界每一个地区,我们都调成同一个时段,大家在一起念,这个力量不可思议!真能改变。灾难化解,改变了,要把你的善心永远保持,我们这世界就变成极乐世界、就变成华藏世界,这不是难事。
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美好?没有别的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,极乐世界的居民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所以它美好。那个世界人没有恶念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实报土里面的居民都没有起心动念,它怎么不好!佛给我们介绍上善之人,那是什么?凡圣同居土,凡圣同居土里面的居民没有一个恶念的,道理在此地。我们明白了,我们能够遵守佛菩萨的教诲,信仰宗教的人遵守自己宗教神圣的教诲,念念都是善念,没有一个恶念,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天堂、就是天园、就是极乐世界。不是做不到,觉悟就做到,转变都在一念之间,没有先后。这些道理很深,大乘经里面都有,贤首国师从《华严经》里面把它归纳成六条,简单明了,把宇宙万物的事实真相写出来。我们在之前学过两遍,对我们的修学,帮助我们看破放下大有利益,帮助我们调节身心健康,远离疾病、远离衰老,这有大帮助,再扩大帮助我们化解社会的动乱、自然灾害。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想象得到,过去汤恩比博士说的话有道理,是真的不是假的,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,要用中国孔孟学说、大乘佛法。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简单,他对于事实真相通达明了,我们认真学习就能化解我们现前许许多多的问题。
我们再看下面文,「复云:今以一一出文显证,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,生信无疑,乘佛愿力,悉得生也」。这都是善导大师讲的,引经据典来给我们做证明,目的是希望现前善恶凡夫,无论你是行善、是作恶没有关系,都能够同沾九品。换句话说,只要你有信愿行都能往生,都能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生信无疑,这最重要的你要生起信心,引经据典无非是帮助你生信,断疑生信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乘佛愿力,悉得生也,我们要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,本愿威神加持,无论是行善、作恶统统能生,这我们要有信心。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错误的心态,不可以嫌弃恶人,不可以轻视作恶的人,不可以。真正是个修行人,功夫得力的人,看到人作恶,生怜悯心,不是厌弃、不是排斥、不是指责,那个错误!要生同情心、怜悯心,他为什么会作恶?无知,没人教他。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,中国老祖宗教得好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这是他的天性、是他的自性。之所以变成不善,那是习性,没人教,学坏了,尤其是现代社会,没有真正一个好的人教他,他不可能不学坏。里面有烦恼习气,《百法》里面告诉我们,六道凡夫善心所只有十一个,恶的心所有二十六个,也就是说你本身恶习气就多于善的习气,而且恶的习气力量很强,善的习气力量很薄弱。外面的诱惑,现在善的诱惑几乎没有了,恶的诱惑非常强大,在这个社会能不作恶吗?不可能的事情!
在这个社会上不作恶,那就是再来人,不是再来人是决定不可能的。所以我们想到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几句话,慈悲到了极处,这是对于那些作恶的人讲的,我们什么心态去看他?先人无知,没人教他,他父母没教他,祖父母没教他,至少是三代没有人教他!「先人不善(无知),不识道德,无有语者,殊无怪也」,不能怪他,今天整个社会会变成这个样子,我们听了佛这几句话,心平气和,好好去想想,不能怪任何一个人,也不能怪政府,也不能怪制度,为什么?这个原因由来已久。往上推溯至少一百年,这一百年当中疏忽了圣贤教育。这里面最大的一个诱惑就是科学,我们相信科学,把老祖宗东西疏忽了,把神圣的圣贤的东西疏忽了,只偏重在科学技术。现在遭遇这些问题,怎么办?这世间有聪明人,不是没有聪明人,聪明人回过头来去找老祖宗,正确的,找古圣先贤,去找宗教。可是你要晓得,宗教、古圣先贤在此地也被人搞乱了,所以大家疑惑,不能生起清净的信心,这什么原因?习气造成这种障碍。我们能够对这个有信心,是学来的,我们相信老师,这是一个很好的因,相信老师的教诲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。
我学佛五十九年锲而不舍,没有一天不读经,没有一天不讲经。在讲堂是讲,不在讲堂,在日常生活当中,遇到一个人就对一个人讲,遇到两个人就对两个人讲,没有一天空过。一天要讲多少时间?至少八个小时,到现在还是如此。来见我的人很多,我对哪个人不讲话?一开口全是讲经。都是把佛菩萨、圣贤这些大道理,我学了,我说我学习的心得跟大家共享,现在人说与大众分享,一天没有少过八个小时。这个世间染污尽量避免,染污最严重的电视、媒体、报章杂志,我对这个东西至少四十五年不接触,我不看。我没有权叫你不播映这些节目,我没有这个权力,但是我有权不看你的,为什么?不受染污。这些报章杂志我不看,我看佛经、我看圣贤书,养成这个习惯。这里头有最丰富的营养滋养法身慧命,同样也滋养我们的身命,你心清净,心生欢喜,你身上每个细胞、每个分子、每个原子、电子都是健康的,都是正常的,人怎么会不快乐!所以接受圣贤教诲,我们就懂得怎么过日子,怎样享受幸福美满的人生。
底下这一段文,「又于《行卷偈》前,开示大无量寿经之机曰:其机者,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」。这些话全是善导大师讲的,善导大师在《行卷》,这本书我没看过,黄念老在这本书末后,他引用经论目录里头有,有《行卷偈》。善导大师开示《大乘无量寿经》的根机,就是什么样的根机能契合这部经论,能依照这部经论修行得到殊胜的果证。他说其机则一切善恶、大小(大乘、小乘)、凡夫、愚人,统统都包括在这里面。所以这部经,释迦牟尼佛在《法灭尽经》里面说,这在还有九千年之后,佛法的经典全都没有了,在这个世间消失,最后还留一部经就是这部,就这《无量寿经》。为什么?它能够契合一切善恶根机,修善、修恶统统都能往生,大乘、小乘、凡夫、愚人没有一个不契机的,真的是「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」,这句话讲得太好了。我们今天遇到的缘是无比殊胜,真的能把这个机缘掌握到,不空过,肯定生实报庄严土。古人讲我们发心是求上上品,上上品得不到还能得到中上品,这话说得很有道理,目标要定在上上品。绝不能够说是我做坏事没有关系,我下下品往生就可以,这就不可靠了。总得要做有把握的事情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带业往生是带旧业不带新业,这是古来祖师大德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的。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,但是这个道理我们能懂,我们能接受,如理如法的修学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