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三十四集)  2010/5/9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02-039-0034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,第三十六面倒数第三行。

「又四种念佛,难易悬殊。深浅似异,实则事理不二,浅深相即。若是圆人看来,称名暗合道妙,初步即是到家。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」。到这里是一小段。这一段,念老为我们细说修行的功夫,修是修正,行是思想行为。行里面包括三种,起心动念,这是意的行为;言语,是口的行为;身体一切动作,这是身的行为,行为再多,总不外乎身口意这三类。如果我们的思想言行发生错误,佛家,特别是大乘,标准是自性,也就是法性,与自性法性相应的,这是正确的,正当的行为;与性德相违背的,那就是错误的行为。正当的行为是健康的,对自己来讲是身心健康,我们常讲家庭和睦、事业顺利、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,这是从近处来看,修正行为所得的好处;要从远大的来看,我们的心行会影响我们周边的环境,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会影响花草树木,会影响山河大地,会影响到整个宇宙。为什么?大乘佛法里头有两句话非常重要,那是最高的原则,是诸佛如来亲证的,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真理,诸佛如来亲证的。这就是讲,「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」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讲经教学,无论是在此界他方,我们今天讲的不同空间维次教化一切众生,总离不开这两句话。这两句话如果我们参透了,真明白了,我们自己的问题解决了,宇宙之间问题也解决了,真不可思议!

佛说他证得,并不是他独有,哪些人有?佛说一切众生个个都有。众生,不是说很多很多人,我们要这样去体会,这个范围就太窄小。佛经上讲众生的本义,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就叫众生。我们想一想,无论是什么现象,能有一种现象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吗?找不到。我们这个动物,人是动物,佛讲的,什么东西和合?四大五蕴。四大是讲物质,五蕴是讲整体,五蕴里面的色就是四大,色细说就是四大,受想行识是精神,整个宇宙不外乎物质与精神。物质里面有精神,精神里面有物质,这是佛法的高等科学、高等哲学。宇宙从哪里来的?生命从哪里来的?我从哪里来的?大乘经典里面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是从心现识变的。这个心就是性,性当作体讲,所以心性有时候是一个意思,有时候是两个意思,看用在什么地方,也可以把心性连起来一起讲。心性是真性,心性里面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,就像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,宇宙万有的本体,在大乘教里面称为心性,它不是精神,它也不是物质,但是它能变现出物质,也能变现出精神;换句话说,精神跟物质现象,这两种现象都是从它显现出来的,都是从它而生的。只有它是永恒的,不生不灭,它没有生当然就没有灭,它什么都没有,不能说它无;它能生万法,不能说万法是有。

现代的科学家,我们也很佩服他们,他们讲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,除这三样东西之外,什么都没有,这三样是什么?能量、物质、信息,这近代科学家讲的。这跟大乘阿赖耶里面三细相很相同,阿赖耶的业相就是能量,阿赖耶的见相就是信息,阿赖耶的境界相就是物质。唯识学家他讲的,宇宙之间唯识,唯有这三样东西,除这三样东西之外,什么也没有,一切境界都是这三样东西变现出来的。很难得!这三样东西从哪来的?科学没有说到,佛法讲到了,这三样东西是自性变现的,自性是本体。怎么会变出来的?这个变是个波动现象,这也被现在科学家发现了,宇宙之间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波动现象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?是波动频率不一样,所以它变现的物质就不相同。佛在三千年前把宇宙真相宣布了,他怎么知道的?他比科学家知道得还清楚、还要详细,什么原因?科学家是从数学、数理推论到的,然后用科学的工具、方法把它证实,让我们知道。佛没有用数学,也没有科学工具,他怎么知道的?知道得那么清楚,超过科学家太多太多了,什么原因?佛菩萨是亲眼看到的,这个厉害,亲眼看到的。为什么我们看不到,他能看得到?他用清净心看到的,他用平等心看到的,他用圆满觉悟心看到的。所以佛说我们都有这个能力,只是现在怎么样?我们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这叫烦恼,把我们的本能障碍住了。

所以佛家的修行修什么?禅定,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修禅定,如果离开禅定,这就不是佛法。我们念佛法门是不是修禅定?是的,全都是修禅定,只是方法不一样,定功的浅深不相同。譬如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不要很深的定就看到,尤其是欲界,欲界六层天,包括下面的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这叫欲界。欲界,有小小的定功就见到,这个小小的定功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初信位的菩萨,好像佛教小学一年级,小乘须陀洹果,他就有能力见到。虽然见到,他出不去,这什么原因?他定功不够,他才得一点小小的清净心,恢复两种能力。佛讲我们的本能有六种,叫六通,六种神通,人人都有,一点都不稀奇,只要你把障碍去掉,这个能力就恢复。去掉什么障碍?这个障碍的确不是很大的,小乘须陀洹所证得的,初果,他把五类的见惑,就是错误的见解放下了。这是修行,修正!修正就是正确的看法。正确看法第一个,身不是我,这对一般人很难!身不是我。身是什么?身像衣服一样,我所有的,是我的一个工具,它不是我。你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不再执着身是我了。第二个把边见放下,边见是什么?我们讲对立,这是所有一切烦恼的根源。我们再不跟人对立,无论是亲人、是仇人,冤亲债主,不对立,自他不二,不对立了。再把成见放下,成见是什么?自以为是,这个观念要放下,错误的。再放下一切错误的观念,你能把这部分修正过来,这是修行,修正过来,你就证须陀洹果,你的六种能力就恢复两种。这两种第一个是天眼,第二个是天耳,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能看到,什么原因?你突破了一部分空间维次。我们一般人只能看到三维空间,你能看到四维、看到五维、看到六维,自然就不一样了。为什么?空间维次从哪里来的?是从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。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减轻,放下一部分,它就突破一部分。

空间维次,科学家告诉我们,从理论讲它是没有数量的,无量无边,所以只要你能够突破。科学家不知道空间维次怎么来的,佛知道,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变现出来的。如果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,空间维次全部打破了,全部打破之后你的能力就大,你睁开眼睛,你能看到遍法界虚空界,不需要用望远镜,这些科学仪器统统不需要用,你能看到其它的星球,看到星球就好像看到我们面对面一样,那么清楚。其它星球里面,距离我们无限的遥远,他们在那里什么音声,我这里听得清楚,他有这种能力。本能,我们在《还源观》上讲到的,它有三种周遍,第一个,念头一起,周遍法界,第二个出生无尽,第三个含容空有。这种能力还得了吗?不可思议!不需要用任何仪器。所以佛没有别的,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,或者讲统统断掉了,他的能力完全恢复。所以他所讲的都是现量境界,就是亲眼所看、亲耳所听,那当然真实,不是推测,不是妄想。而且佛告诉我们,我们也有这个能力,只要我们肯放下,我们就恢复了。所以这是科学,科学实验,你试试看,你放下放下看看,你一放下,这个能力真的恢复,这不就证明是真的不是假的吗?所以凡夫日常生活,生活在哪里?心浮气躁。心浮气躁是怎么造成的?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,只要有这些东西,你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相完全不能现前。所现前的是什么?现前是扭曲的现象,烦恼现前,灾难现前,就这么回事情。这是修行最高指导原则,要知道!

净宗修行就是四种念佛,四种念佛有难有易,所以难易差别很大,浅深好像不一样,其实理事不二,浅深相即,浅中有深,深中有浅,这都是事实真相。而这个事实真相,在此地虽然是讲我们念佛功夫,其实八万四千法门,乃至于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统统用得上,就是这个道理。若是圆人看来,称名暗合道妙。称名就是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。道妙是什么?道妙是性德。称名很浅,人人都会念,三岁小孩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,道妙是什么?道妙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称名,老实念这一句佛号,念到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你就成佛了,你就得到最高、最圆满的成就。为什么我们这些人念了一辈子,念了几十年,还离不开烦恼?为什么?那是因为你不会念,你不了解念佛的道理,你不懂得念佛的方法,所以你合不了道妙。如果你会念,你懂得道理、懂得理论、懂得方法,那念佛这个受用就不可思议。

这部经典上就是告诉我们这些事情,这些事情只要你一通,整个佛法就通了;不但佛法通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,为什么?不离自性。只要明心见性,你就全通了,你全都明白了。释迦牟尼佛三十岁的时候,他自己感觉他学了十二年,他十九岁出来参学,到三十岁学了十二年,古印度这些宗教、哲学他全都学习了,四禅八定他也修成功了,感觉得再没地方学了,所以在恒河边上,找一棵大树底下入定,把十二年所学的也放下。这放下就是放下所知障,他学的东西是所知障。这一放下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世间人称他为成佛,成佛就是成就圆满的觉悟。从这一天开始,他就教学。六道怎么来的,宇宙怎么来的,万物怎么来的,生命怎么来的,我从哪里来的,全搞清楚了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,开始教学。七十九岁往生的,整整教了四十九年,所以经论记载「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」

诸位要晓得,佛教是佛陀的教育,不是宗教,他没有建立一个造物主,没有建立一个形像,他跟中国孔子一样有教无类,用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来看,给他定位,他是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,当之无愧!他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,他教学不收学费,不分族群、不分国家,也不分宗教信仰,你肯跟他学,他就认真教你,这个我们在经典上看到。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教人改变宗教信仰,你查遍《大藏经》,没有这个说法,他尊重宗教,也就等于尊重社会,尊重国家,绝不搞破坏,绝不说你那个教不对,你要信我才对,释迦牟尼佛不是,它是教育。所以任何宗教都可以接受佛陀的教育,把你自己的德行学问向上提升,这是对的。无论信什么宗教,跟教育不冲突,你看现在大学里头,信仰的宗教不一样,不都在一个教室上课吗?佛法教育教什么?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现在这个命题是在哪一个学科里头?在哲学里头、在科学里头。

佛法是什么?我初学佛的时候,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,「佛法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学」,方老师看出来了。我们已经学了快六十年,我二十六岁开始学的,今年五十九年,明年就满六十年,深深体会到这里头有高等科学。对社会大众有没有好处?有,有什么好处?它有伦理的教育。伦理的教育讲什么?讲关系,人与人的关系,人与动物的关系,人与植物的关系,人与山河大地的关系,人与大自然的关系,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的关系,这个伦理讲得圆满。我们中国人讲伦理只讲到人,没有讲到我们跟动物、跟植物的关系,他讲到。关系讲到最后,总结论是什么?是一体,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性,是一体,这在哲学上讲圆满了。所以方老师的话没错,一点都不错,一体。既是一体,我们就必须要尊重,不但对人要尊重,你看《弟子规》上讲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这是中国儒家的伦理只讲到人。我们对于花草树木要尊重,要爱它,所以佛法里面讲花神、树神、草木神,就这个意思。对山河大地要爱,小到一粒微尘都不敢轻视,这是什么?尊重自性,表现在这个地方。自然现象要尊重,天晴、下雨、打雷、刮风都要尊重,那是什么?自然现象。我们一个尊重的心、敬畏的心、爱戴的心,真的风调雨顺,没有灾变发生。你看他讲伦理,再讲道德、讲因果,人要是把这三样东西学好,这个社会安定,天下太平,所谓的长治久安。这套东西可以贡献给治世的帝王,他们能够得到利益,能够用来治国、平天下。有少数人希望提升自己境界,希望成就自己圆满的学问德行,那就向上提升,这里面肯定有满足你的需求,让你证得究竟的果报。

其实中国人老祖宗也非常了不起,我觉得也是佛菩萨在古老中国来应化的,三十二应里讲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应以圣贤身得度,在中国就成为圣贤。所以《弟子规》里有两句话跟大乘相应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这是小乘人相应;有两句话,「泛爱众,而亲仁」,这两句话是大乘。什么是那个众?众是众生,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那就包括整个宇宙,泛爱众这个意思跟大乘法一样,不但爱人,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、宇宙现象统统爱,为什么?它都是众缘和合的。众字范围包得广,人不行,人是十法界里只有一道,那个众就是全部都包括了,所谓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个众字包括了。你看这心量多大,真的叫心包太虚、量周沙界,真诚的爱心,清净的爱心,平等的爱心。基于这个爱心,提高自己的境界,就是扩展自己的慈悲,境界愈高,你的慈悲心愈广愈大,没有一样不能包容。所以圆教菩萨看起来暗合道妙,初步即是到家,这是大乘圆教。

「故持名念佛又何异于念佛实相」,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。为什么?这一句佛号是梵语,阿弥陀佛,如果完全翻成中文的意思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不是不能翻,为什么不翻?叫尊重不翻。整个翻出来是无量觉,没有一样不觉。我们现在怎么样?我们现在是一切迷,一样也不觉,天天念这一句提醒自己。什么是觉?放下障碍就觉了,不执着、不再有成见,你就开始觉悟了。真的不执着了,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,身也不执着了,恭喜你,你证得阿罗汉果,你成了正觉。再放下分别,不但不执着,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分别了,为什么?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;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今天科学家跟我们说,一切现象都是波动,根本就不是事实存在,了无所得。科学家发现这个事实真相,只要他放下,他也成佛,他也成菩萨。不一定是学佛才能成佛,学科学也能成佛,学哲学也能成佛,学其它宗教也能成佛,成佛的条件是放下。无论学什么,你只要能把执着放下,在佛家讲,你就成正觉,你证阿罗汉果;你分别放下了,你就成菩萨,你成正等正觉;你不起心、不动念,你就成佛,你成无上正等正觉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这些事实真相,除了教学之外,帮助我们觉悟,帮助我们回归自性。他要什么?他什么都不要,他也不要名,也不要利,也不需要别人尊重,心地确实一尘不染。他给我们示现的,他所教导我们的,都是我们自己本来有的,我们本来跟他是一样的,向他学习就能够找到我们本来面目。所以这一段的意思是告诉我们,持名虽然是很浅、很容易,但是真正功夫得力、功夫到家,就变成实相,就契入实相。

下面引用《弥陀疏钞》里面一段话说,这是莲池大师讲的,「实相云者」,什么叫实相?「非必灭除诸相」,这句话很重要,不是要把这些相灭掉,不是这个意思,「盖即相而无相也」,这才叫真正契入实相。这个问题不好懂,我们在学习当中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,为什么举这个例子?现代人家家都有电视,在你整个生活当中,你每天一定看电视,而且看电视的时间都很长,所以电视变成你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。你要会看,会看就成佛了,就怕你不会看。我们把电视的屏幕比作能生能现的自性,为什么?它永恒不变;这个屏幕上现出的画面,这就是能生万法,对不对?这个万法是千变万化。我们频道不打开,关掉,关掉电源,那就是它的本来面目,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;频道一打开,色相立刻现前,那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。它怎么现前的?依靠屏幕现前的,它要没有屏幕,它就现不出来。屏幕是真的,它不生灭,它什么都没有;这色相现出来了,它什么都有,剎那剎那在生灭。虽现的是有,但是它剎那生灭,这个常识大家都懂,所以你不能说它真有;屏幕什么都没有,不能说它真无,它能现。屏幕跟频道里面的色相它是变成一体,它有没有办法分开?分不开,其实它是两回事情,两回事情融在一体,不能够分割。你要晓得,色相就是屏幕,有即是无。那个有是幻有,屏幕永恒不变,确实没有改变屏幕一丝毫,它还是干干净净的,还是一丝毫不染污,这叫即相而无相。你看到画面同时看到永恒不变的屏幕,这就叫即相而无相,离相是这个意思。不是叫屏幕电源关掉之后,那个叫离相,不是的,那个离相的意思很浅,三岁小孩都懂,没有了。即相离相,这个境界高,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明了。这个现象存不存在?这个现象不存在,剎那就灭了。

尤其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前这些色相,它变动的速度,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识就是受想行识,他告诉我们,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有受想行识。前天一个同学拿光盘给我看,是美国科学家发现的,发现什么?水有记忆。日本江本博士的实验,水能看,见;能听,闻;懂得人的意思,觉知,有见闻觉知。觉悟的时候是见闻觉知,迷了的时候,见闻觉知就变质了,变成什么?变成受想行识。你看水有没有受想行识?有,你贴个爱,它喜欢,你贴个恨,它讨厌,它马上就有反应,它有受,它接受了;我们的意念,它懂得,所以它会想;行是什么?行是执着;现在发现它会记忆,记忆就是识,你看受想行识都有,都具足了。这个事情可麻烦,我们用来解释现在地球的灾难,住在地球上这些人起心动念对不起地球,你破坏它,你要晓得,这些所有物质现象它都有记忆,它都有分别,它都有执着,你对不起它,它也对不起你了,它轻轻摇晃一下,你就觉得受不了,摇晃一下就地震,海水摇晃一下就是海啸。所以佛给我们讲的那个大道理一定要记住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我们的心态善良,我们的心态慈悲,会感得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样样都美好。

极乐世界跟我们世界做个比较,为什么人家世界那么好?没有别的,那个世界居民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,不就这么回事情吗?我们今天回来想想,看看地球,正恰相反,我们地球上是上恶之人俱会一处,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,这还得了!神圣的教诲抛弃了,说它是迷信;圣贤人的教诲那过去了,不合乎时代,不合乎科学,都不要了,毫无忌惮,任意去作恶。伦理道德不能规范你,法律也不能规范你,政府也管不了你,皇帝对你也无可奈何,最后怎么办?最后是山河大地它生气,它来报复你,你有什么办法。所以我们细读这些大乘经教,对这些因因果果事情全都搞清楚、都明白了,众生的共业,没有办法,我们跟他讲,他也不听。但是我们天天还在此地讲,叫佛度有缘人,我们用电视、用网络,到这个时候他打开这个频道来收看的,这是有缘人。真的明白了,回心向善,再不敢作恶了,别人对我不好,我也不在意了,原谅他了,不能跟他作对。跟他作对,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,不是好事情,不如一笔勾消,这个多自在。毁谤我的人,侮辱我的人,陷害我的人,统统一笔勾消。他们都是菩萨,他们都是我的恩人,为什么?替我消业障,好事!提升我自己的境界。顺境、善缘,不起贪恋;逆境、恶缘,不生瞋恚,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,这就上升,不断上升。所以他们是菩萨,示现这个境界帮助我提升。

如果你受不了,顺境里头起了贪心,恶境里头瞋恚,那些人就是魔,为什么?他把你送到地狱去。外头是不是真有佛、有魔?没有!我们一念正确的态度去对他,他都是佛;要是反常的态度,怨恨对待他,他们都是魔。所以境界里头无佛亦无魔,全是我们自己善恶的念头,我们善念起来了,全是佛;恶念起来了,全是魔。魔不在外头,在你心里头!天天接近佛法,天天学习佛法,整个宇宙全是佛,一个魔也没看到。如果离开佛法,你跟这个社会去学,现在电视里杀盗淫妄、暴力色情,你跟他们学,那你六根接触全是魔,要懂这个道理。真搞明白之后,我们的心态恢复正常,山河大地、一切众生无不是佛菩萨、阿罗汉。极乐世界在哪里?就在此地。当我们自己功夫还不够,没有这么深的定力,没有这么好的智慧来转变我们的境界,那怎么办?少接触,负面的少接触,正面的多接触。「泛爱众,而亲仁」,佛菩萨是仁慈的,宗教里面神圣是仁慈的,那些神职人员是仁慈的,跟他们多亲近,向他们学习,那就好。在现前这个世间,我们还是过一种非常幸福圆满的人生,这就是佛家常讲的,共业里头有别业,别业里头有共业。如何化解劫难?对自己来说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。对自己,老实念佛,用持名念佛,暗合道妙;对社会一般大众,决定要修六和敬,自己学谦卑,学恭敬别人。

下面莲池大师很感慨的说了一句话,「经云: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」。这个话是真的,这是什么?圣贤治世。你看在中国,五千多年的历史,记录古圣先贤用什么方法治世?总纲领就四个字,你看多简单,教学为先。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,建立一个政权,治理社会人民,什么最重要?教学。在中国古代,中国社会组成的特色是家,这是全世界没有的,所以中国,家齐,国就治了。家里面什么是第一?也是教育为第一,还是教学。教学从哪里开始?这个大概世界其它国家很少,在中国很普遍,胎教开始。母亲怀孕,知道自己起心动念、言语动作会影响胎儿,所以她行住坐卧都端庄,常常保持清净的慈悲心,这个对胎儿的影响很大。小孩一出生就知道,他睁开眼睛他在看,他已经在那里听,虽然不会说话,他已经开始在学习。所以,所有一切负面的行为决定不能在婴儿前面,要让婴儿所看到的、所听到的、所接触到的都是善的。所以《弟子规》不是教小孩念的,是父母在他出生的时候,在家庭里做出来让他看。他天天看,看到三岁,他学了三年,这叫扎根教育。中国古谚语有一句话说,「三岁看八十」,三岁扎下这个善根,这个好的根,他到八十岁不会变。

所以中国人重视家教。因为他是大家庭,人丁不旺,也差不多有一百多人左右;人丁稍微兴旺的,就是一般家庭,三百人左右;人丁真兴旺的是五百人左右,它这么大一个团体,大家庭,兄弟不分家的。诸位看《红楼梦》《红楼梦》就是一个家庭。所以小孩从小就要防止他有私心,从小要学大公无私,他要有私心,这个家就会毁掉。所以养成他一个观念,你生下来,你这一生为什么?为我的家,不是为我自己,为家,荣宗耀祖,光大门楣。所以他一生,他奋斗,他有个目标,我是为家的。命里有财富,再多的财富都要归公。自己生活费用,你们在《红楼梦》上看到,每个月发分子,零用钱,衣食住行等于说都是家来负责,给你制作。家负责育幼、负责教育、负责养老,所以家是你一生唯一的依靠。你在社会上无论做什么事情,做失败的时候,你的家是你最好、最得力的后盾,它支持你,它帮助你。所以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要,《弟子规》里就显示出来,在家里真的是大公无私。所以他将来长大成人,踏进社会,他的德行能够符合古圣先贤的标准。他常常能为别人着想,他不会为自己着想,这是从小养成的,这是教育。所以家庭里面培养这些子弟都是好人,善人、君子,他怎么会做坏事情。在社会做坏事情,家庭蒙羞,头一个人家说,父母没把你教好,父母感到羞辱,祖宗感到羞辱,这个家族怎么出这样一个人出来?出一个贤人,出一个好人,大家赞叹,家教好,祖宗有德。你看,这么教出来的。所以家齐,国就治了。

在古代,所谓三百六十行,哪个行业最舒服?做官的。做官的俸禄(就是收入)不少,地位也很崇高,得人尊敬,又没有事情干,没有案子办!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所以皇帝垂拱而治,也没事干。没事干怎么样?读书!写文章、诗词。你们看看《四库全书》集部,那是些文学作品,几乎一半都是那些做官人写的。现在,他哪有时间?从前没事,所以常常,你看到深山里面去访道,找这些道长,找这些法师,跟他们交友,跟他们往来,吸收儒释道高深的文化。一切行业里头,工作最轻的、最舒服的,也最被人尊敬的,就这个行业,所以「学而优则仕」。现在不是的,现在这个行业,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做官的,都教他自己的儿女不要干这一行,鼓励他们去经商,从事其它的行业。世界变了,怎么变的?把教育摆在最后了。从前的国家是把教育摆在第一,在中国汉朝以后,中国是两个系统的教育,一个是儒的教育,一个是佛的教育。佛教育,皇帝自己抓,皇上管;儒的教育,宰相管。所以宰相底下有个部,就是教育部,那时候不叫教育部,叫礼部,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,他管,是向全国推行儒家教育。佛教育是皇上管,所以佛的教育推广比儒就方便多了。人民崇敬皇上,所以佛教育很快就普遍到全国,连小村庄里都有庙,都有个佛寺。两种教育,佛是用《十善业道》,儒家是用《弟子规》,道家是用《感应篇》,这是属于伦理道德因果教育。所以社会能保持长治久安,人民个个学会谦虚礼让,不争!这也是汤恩比所说的,解决现代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,需要孔孟学说、大乘佛法。他是一个历史哲学家,专门研究文化史的,他知道中国五千年的经验、五千年的智慧、五千年的方法、五千年的成就,值得今天做参考。治世语言与实相相应。

中国传统文化,就是儒释道三家。从总体上来讲,中国文化是孝悌的文化。在儒家,从孝悌延伸了四个科目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很好记!这是总纲领,千经万论都离不开这个宗旨,这个宗旨是什么?与实相相应。所以它是永恒不变的,在这几千年当中改朝换代多少次,教育的理念、教育的政策、教育的方法从来没有变过,都能够遵守。只有民国成立之后,逐渐的疏远了,学西方的。西方现在自己出问题了,我们怎么办?他们对于现在自己发生的这些社会问题、这些自然灾害已经束手无策,所以有人向东方来寻宝,找中国古圣先贤的东西,到印度去找佛法、找婆罗门,来寻求解决社会问题,怎样拯救地球,怎样化解灾难。

经上说这句话,下面这是莲池大师的感叹,「云何万德洪名,不及治世一语」。这一句佛号里头,含意太深太广了,它是大乘教里的总纲领,就跟我们儒家讲的孝悌一样,这个万德洪名就相当于儒家讲的孝悌,总纲领。阿弥陀佛这句是不是总纲领?是的,你看阿弥陀佛展开就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展开是《无量寿经》《无量寿经》展开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展开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阿弥陀佛是个源头。确实,今天净宗同学能把阿弥陀佛讲得清楚的人并不多。

我们再看下面,「又《圆中钞》曰」,幽溪大师的《弥陀经》批注。「四明云」,天台家的四明尊者,「圆极之果,所有名字,一一不虚,究竟成就,盖其所召,皆极真故」。阿弥陀佛证得究竟圆满,我们念这一句佛号,目的在哪里?希望我们跟阿弥陀佛一样的证得圆满,这就对了。能行吗?行,只要你用这一句阿弥陀佛,把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取而代之,就成功了。念头才一动,阿弥陀佛,全归在阿弥陀佛上,不要让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冒出来。用这句佛号把它压住,把它控制住,久而久之没有了,不知不觉你就成阿罗汉、成菩萨、成佛了。念念无量觉,觉而不迷,就这个意思,你得会念。一有执着,我迷了,阿弥陀佛,回归无量觉。一有分别,我迷了,这一起心动念,我迷了,用什么方法破迷开悟?一句阿弥陀佛,真管用,真有效!不要被别人骗了,现在这个世间骗人的人太多太多了,妖魔鬼怪到处都是,你不跟佛走,你跟谁走?千万不能跟鬼神走,千万不能跟邪魔走。首先你要有慧眼,你要把人把事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才不会上当。所以所有名字,这就是六字洪名,一一不虚,究竟成就,盖其所召,所召就是感应,皆极真故,它与自性相应,它跟别的不相应,跟自性相应,跟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相相应。

「故《大经》云」,这个大经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本经,「世谛但有名,无实义」。这个世谛是讲什么?讲十法界,不止六道,为什么?它跟自性不相应。「第一义谛,有名有实义」。六字洪名是第一义谛,无量觉这是名,自性确实是无量觉,而且无量觉没有生灭,世尊在《华严》上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有名有实义。「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」。佛是谁?是自己,不是别人,本来是佛。现在是不是佛?现在是佛,只是你现在在自性里头有一层障碍,妄想分别执着,你有这个东西障碍着你。我们用世间话来说,你是个胡涂佛,你有障碍,有障碍的佛;障碍去掉之后,你就是大觉智慧佛。你看这三重障碍,去掉一重,执着,去掉一重执着,你就成正觉,佛家的名词叫阿罗汉;放下分别,你是正等正觉,菩萨,称你作菩萨;放下无明,无明是起心动念,极其微细,放下这个你是无上正等正觉,你完全回归自性,你是究竟圆满佛。你应该成佛,你本来是佛。佛法里面讲信心,这是第一重要的信心,你对这个不相信,那你修行,功夫永远不会得力。

所以佛教跟其它宗教不一样,这是真的。你看佛家讲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不是一个国家,那个地方没政府,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个皇上,没有;极乐世界有个大臣,也没有;极乐世界有个县市长,也没有。极乐世界是什么?极乐世界是个学校,住在那边的人只有两种人,一个老师,一个学生,它是学校。所以极乐世界我们应当把它看成一个地区,它不是一个国家;宗教里面讲的是国家,它有上帝,它有政府组织,它不一样。所以那是个学校,十方诸佛如来共同在那里办了一个学校,阿弥陀佛是校长,观音、势至、文殊、普贤都是那里的教授,所以到那边是求学的、是成就的。你真的成佛了,你不能老住极乐世界,那不可以的,学校不可以当家住。成就之后,你要跟佛陀一样,遍法界虚空界里面去教化众生,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,这一定要搞清楚。你看一般宗教升到天堂、升到天国,他在那里安居,他就落户了。西方极乐世界不是的,学成功之后,赶快离开学校,你去搞你的教学事业,不一样!所以诸佛菩萨对于天国非常尊重,见到天王、上帝也礼拜、恭敬、赞叹,这我们在经典上都看到的。

我们再看底下,「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,故一称嘉名,万德齐彰。弥陀万德慧日,既已俱体齐彰,众生黑暗罪瑕,自然当念消乎尘劫」,这是讲灭罪。罪有没有?真有,怎么样灭?念头一转就灭掉了,觉就灭了,罪是从迷才感的,觉悟就没有了。佛在经上举个比喻好,很好懂,罪业像黑暗,叫千年暗室,我这个罪业重!时间久了,点一盏灯,黑暗就没有了。那一盏灯是什么?觉悟,智慧开了,智慧光明一照,黑暗就没有了。所以造作一切罪业不怕,怕你不觉。你要不觉,感得的果报就是地狱三途,这个东西现前;真正觉悟,这就没有了。所以这个经上给我们讲的,一念十念,五逆十恶,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生到那边皆是阿惟越致菩萨,一生决定证得究竟圆满。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什么道理?这个道理还是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」,这就是原理。

此地底下讲的,「罪性本空,虚而不实」,觉悟它就没有,不觉它就有。佛陀教育没有别的,帮助我们觉悟,帮助我们恢复正常,没有别的。佛实实在在没有东西教人,智慧是你自己有的,德能也是自己有的,相好还是自己有的,都是自性里头的,就像惠能大师开悟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一样都不缺。佛拿什么教你?只是劝你回头,告诉你,你真的一样不缺,你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,只是迷失了自性,智慧变成烦恼,德能变成造业,相好变成六道三途,变质了。所以要懂得要回头,要真正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、做好人。它这底下几句话说,「罪性本空,虚而不实者既销,则称名功德,福等虚空者自生」。灾消了,福就来了,为什么?福是你本有的,自性里头无量的相好,这是福报。因为你迷失自性,罪业把你障碍住了,罪业消除,福报不就现前了吗?就这么个道理。消罪业最好的方法,无过于念佛。所以经上有这么一句话,「念一声佛号,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」,真的吗?真的,一点不错。那我们念,是不是真消掉?你不会念,怎样才会念?用真诚心念,用清净心念,用平等心念,用慈悲心念。否则的话,你念这句佛号,里面夹杂着怀疑、夹杂着妄想、夹杂着杂念,这佛号不纯,所以它不起作用。一定要纯,不能有丝毫夹杂。从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,他用比喻说,譬如醍醐,醍醐是天人最佳的饮料。他说这个醍醐,一杯醍醐里头,滴一滴毒药在里面,整个醍醐都变成毒药。用醍醐比喻我们的性德,毒药是烦恼习气,只要有那么一点点,你的智慧全变成烦恼,你的德能全变成烦躁,你造业了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

「据上钞义,一称名号,功德尚然,况本经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者乎」。这是根据《圆中钞》所讲的意思,一称名号,功德尚且如此,一称嘉名,万德齐彰。一称,这个一字,我们要重视,关键就在这个字,一是什么?一心。这一心是什么?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,那才叫一,纯一。如果我们有怀疑,真的吗?真有这么多好处吗?这就不行了,掺杂着妄念在里头,这就不灵了。一称是一心称念,万德齐彰,这是我们前面也念到过的,叫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这一念跟阿弥陀佛相不相应?肯定相应,你不要怀疑,为什么?《还源观》上给我们讲的,极其微细的那个一念才动,它的速度就周遍法界,绝对不是光的速度、电磁波的速度,没有办法跟它比的。太阳的光照射到地球,还要八分钟才能达到;我们这心里动个念头立刻周遍法界,光怎么能比?所以念头才生,遍法界虚空界的佛菩萨全部已经接收到了。你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你怕不怕?不要以为动一个恶念没人知道,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全都知道了,你能瞒谁?只能瞒六道里面这些愚痴众生,他不知道。甚至于鬼神,鬼神有五通,小的事情,很近的事情,他也能知道得很清楚。二、三个月以后的事情,他晓得;二、三年,那就未必了,他那个神通不大。所以有时候你看他吉凶祸福讲得很灵,很灵验,那是什么?那是很近的事情;讲远,远就靠不住。

所以念佛确确实实能灭罪,不管它明显不明显,灭罪是肯定的。我们的罪灭不掉就是那一边灭,这一边又生,所以永远灭不掉,道理在此地;那一边灭,这一边不生,就灭掉了,一定要晓得。像《地藏经》上所说的,「阎浮提众生,起心动念无不是罪」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没有别的办法,老祖宗教给我们的,「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」,问题解决了。你真有耐心,真有恒心,守住一门,定!心定在这一部经上,把这部经好好的去念十年,心定了,没有别的杂念,效果就出来了。这个经,我们看看古来大德为我们所开导的,真正是佛门第一经。真正可以代表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间来,住世八十年,讲经说法教学四十九年,第一部经是什么?这就是第一经。这一部经能代表一切,只要你肯相信它,你真正受持,放下万缘,一心读诵、称念,你的成就就非常非常的快速。确确实实快速的成就,那就是你业障消除了,你智慧现前。

底下这一段,「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」,这是暗合般若。《般若经》上讲的,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无知是什么?是根本智,它是根本,它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。我们这个世间人,现在求的是什么?就是要求有知。那不是般若,那求的是什么?知识,知识有知,有所不知,它不是圆满的。无知是什么?无知是清净心,清净心生智慧。有知是什么?妄想杂念,佛法里面讲所知障。所知障生什么?生知识,不是智能。清净心生智慧,分别执着心生烦恼,不一样。所以知识跟智能是两桩事情,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,没有后遗症;知识能解决一些问题,可是后遗症一大堆。现在这个社会,普遍在追求知识,智能没人求。求智慧的人,身心清净,你看他的现相,淡泊名利,他的心是定的,他的言语是定的,他的行动是定的。佛经上形容他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,他永远是静观法界,他看得清楚、看得明白。所以在中国古代,这些达官贵人遇到难题了,不能解决,找谁去?找道长,找和尚,向他们请教,他们真的能帮助他解决问题。这符合中国一个谚语,「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」,他们这些人旁观,旁观是什么?没有利害得失,他看得清楚。你为什么看不清楚?你有利害得失在里头,你的思考里头夹杂这些东西,夹杂利害得失,所以你就看不清楚了。那些人利害得失与他完全不相干,所以他是纯客观的看法。你看不清楚,你主观,主观就是你有成见;他没有成见,所以他看得清楚,道理就在此地。所以这不是迷信,也没有什么玄妙,很简单。持名暗合道妙,就是甚深般若,根本智。

「念得纯熟,万缘齐放,能所顿空,即是无住」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无住生心」,清净心现前,万缘放下了,心里面只有一句佛号,除了佛号之外,什么都没有,这是无住。「于此之时,一句佛号,朗然明白,相续不断,即是生心」。他所生的心,念念是阿弥陀佛,这一句阿弥陀佛,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。「此本众生行不到处,兹以念佛故,暗合道妙」。你说一般凡夫怎么能跟阿弥陀佛接通?现在讲热线,这个热线怎么跟阿弥陀佛接通?这一句佛号念到纯熟就通了。它所以不通,是因为你有怀疑、有夹杂、有中断。大势至菩萨讲的这个念佛方法,一点都不错,「都摄六根」。都摄六根就是放下万缘,眼所见的放下,不放在心上,耳所闻的也不放在心上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不要向心里面放,这叫都摄六根。不是叫你不看、不听,不是这个意思。我们凡夫见闻觉知都放在心里头,一放在心里头,心里头立刻就起了分别执着,心就被染污了。要学的是什么?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也就是说,决定不要用心意识,那就跟菩萨没有两样。心是阿赖耶,心是什么?记住了,落印象了,末那是执着,意识是分别,不用心意识就是不分别、不执着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叫离心意识。离心意识是菩萨,菩萨做到了。佛法里叫参,叫参究,不叫研究,研究里头是有心意识,就是有分别执着,参究没有分别执着,所以它是属于直觉。这叫无住生心。

「暗合道妙,不行而行,无到而到。句句是佛知见,念念放般若光。密教谓声字皆实相」,声是音声,字是文字,音声、文字无非实相,只要不落心意识都是实相。「故念佛名即是念实相。持名念佛,无异实相念佛」。修行人要会念,宗门大德所说的「会么?」会,确实持名就是实相,实相就用持名,用持名可以达到实相,实相跟持名无二无别。这一段讲得非常好,还没讲完,可是我们时间到了。底下这一段还是接着上面这一段来的,因为这是修行方法里头非常重要的开示,我们认真学习,不但对于现前生活有利益,咱们可以用得上,对于境界的提升,或将来我们期望到极乐世界,到这个地区亲近阿弥陀佛,大有帮助。好,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