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 慧 的 能 量 

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

视不理想的情境为理想的,是最有效训练心智的修持,是转苦为乐的方法。

在此末法时期,有着许多无可避免的修行障碍。有某些问题,如疾病,是我们必须经历的。我们别无选择。在这种时候,必须转化困境,即不想要的障碍,为有利且必要的情况。如果不能在一切顺逆境中都这么做,就有退转佛法的危险。例如,在富裕时,有漏失佛法的危险。

有一修心的偈颂说:

富裕并不好;贫穷其实更好。如果贫穷且遭遇困苦,则你能成就佛法,乞丐身是修持佛法的目标。

许多传承的喇嘛,如密勒日巴尊者等,以苦行的生活成就正觉。听起来上面的教示,像是说必须做真正的乞丐般,但其实并非如此。重点是要斩断世俗攀缘——所有成就佛法的障碍之源。

另一偈颂如下:

受赞美并不好;被批评其实更好。舒适并不好;不舒适其实更好。若得到舒适,是在耗损前世所累积的善业;而经历困难却是上师的加持。

获得盛名或拥有高位时,同样也有退失佛法之危险。处于所谓如意之境,即所谓快乐人生时,也有退失佛法之危险。还有,因为担心失去这些拥有的如意情境,也在退失佛法的危险之中。而当你身处逆境时,也有退失佛法之危险。

这使得修持神圣的佛法非常困难。如果失去任何一点想要修持的佛法,人生将变得极度贫乏。无论遭遇顺境或逆境,都应该能够转化它们,使它们不能危害自己在佛法上的修持。困难帮助人成就正觉。

遇到问题时,想着:“这是上师加持。这样可以除去我的恶业,清净我的业障,并且帮助我在大乘转念上训练我的心智,使我能为众生成就正觉。困难给我机会发展我的心智”。

把一切受到的伤害当成问题,以反复思维它是怎样的一个问题,并因此而烦心,这样无法止息自己的苦。既然是思维方式使遭遇化为苦恼,那么就只有另一种思维方式——即认识及诠释自己的遭遇为乐就能息止苦和不快乐的心。

因此,每当问题出现时,应心生欢喜,视之为能帮助内心启发菩提道。遇到阻碍时,要心生欢喜,立即想着:“这看似障碍,但对我,事实上不是障碍。其实它能助长我启发内在菩提道的证悟。如此地训练自己,使得在逆境中也能心生欢喜。

遭遇不幸时,运用善巧的方法极为重要。换句话说,每一痛苦的经验都是可以观修的。不同的问题,运用不同的法门,如此善用妙法,所有的苦都可以与善融合。所有苦的经验都成为善了。

以接受问题来代替否定问题,会使自己的心情产生很大的不同,有助于暂时停止惧怕和忧虑。在这基础上,若能将问题与善结合,即利用问题与菩提道次第教法结合,并运用它来生起三主要道(即出离心、菩提心、及空性正见),那么对问题的体验事实上已成为佛法了。问题本身成了安乐的因。经历困难消除了特别是前世的恶业,而转化这经验成为善,则能导致安乐。

广泛反复地思维从痛苦中得到的巨大利益。把每一善巧的方法列出来。如此体验问题,其利益与修持前行法——如献曼达及做大礼拜,或观修菩提心——的利益是相同的。仔细思维问题带来的好处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这样才能一再增强欢喜逆境的念头。视不理想的境遇为理想是最有效的转念方法之一。这是转苦为乐的方法。

运用困难来训练舍离心。

困难其实只是教示的另一种形式,它给人最清晰的佛法介绍——即舍弃轮回,因为困难清楚的指出轮回的本质只是苦,因此人们较容易且很快的产生舍离心。

遇到困难时,如此思维:“只要在业与惑的控制下,不由自主的漂泊轮回生死中,我所受的这种种苦都并非不应该的。这是轮回的本质。”如是思维任何遭遇的困难——闭关失败、病痛,特别是人际关系的问题——恐惧及忧虑就会立即消失,或至少减轻。会较不烦躁,且更轻松。困难不再看似那么难以忍受或那么严重。

然后,思维着:“如果连这善趣有情的一般痛苦都令我无法忍受,又如何能忍受恶趣有情的苦呢?”比起受酷热及酷冷煎熬的地狱众生所受的苦,此世间的苦是如此之小,以至于像是莫大的乐趣了。即使是地狱中的点星之火,也比地球上所有的火总和还热上十万倍。“如果善趣中的小困难我都不能忍受,无疑我将无法忍受恶道的苦。”如此思维地狱众生的极苦,是非常有益的。

有困难时,想想其他的人间苦。想想比自己有着更多更大痛苦的人们。有些人不只有病在,而且有着某种非常难治或者根本是不治之症,如癌症或爱滋病。想想失业的人、无人看护的孕妇、被遗弃的先生或太太、与父母亲有问题的孩子、有人际关系问题的人、有酒瘾或毒瘾的人。就是一个家庭中也有许多的问题。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别的问题。

想想那些没遇着佛法,没有一点自由修持佛法以造乐因和断苦的人。

思维有着更大问题的其他众生时,自己的问题变得微小且可忍受——几乎是愉悦的了。把它们和恶趣中的问题相比,自己的问题则似乎是大乐趣了。如是思想,就不再厌恶逆境。那种感觉于焉遁形。

然后思维:“轮回是无边苦海。” 这“轮回”指的不是地方,而是指被烦恼及所染污的五蕴。因为你在心中未生起对治之法、道谛及息苦的灭谛,所以未能断除无明及业在心相续上留下的种子。因为心流中有了这些种子且由于没修持菩提道次第,遇上欲得之境时,就产生贪,遇上不理想之境时,就产生了瞋以及遇上平庸境时,就产生痴了。

这些无明会产生是因为,首先,尚未了悟无明的对治方法,所以无力断除它们的习气。其次,未能动用教法,未能观修菩提道次第来控制自己的心。当妄念生起时会激发业,使一连串的行为在心识上留下习气,产生来世的轮回,业及妄念不仅产生五蕴,而且,因为无明,又会继续累积更多恶业,使得五蕴生生世世轮转不已,直到断除了跳脱轮回的业与惑为止。

因此无须向外求,只须观自己的五蕴:“轮回是一个无边苦海”,如是思维,对轮回产生厌离,使自己越向解脱。将自身所受的痛苦与成就菩提道的次第相揉合。经常思维苦是轮回的本质,有助于发展舍离轮回的心。经由舍弃轮回,将心与善融合。遭遇问题时,如是思维会很好:“这没什么,这问题不过是儿戏”。不论遇到什么灾祸,即使是衣物、钱财等所有的财产被偷,心脏病发作,太太、先生、或朋友背弃你都要如是思维:“这不算什么,只不过是儿戏。从前我积聚太多恶业,现在当然会遭遇问题。因为我造了因,这些问题必定要发生。我必须受此恶业的果,这不是我不该承受的,这是公平的。既然这是轮回的本质,就没什么可沮丧的。我必然也会造了更重的恶业,相形之下,这对我犹如安乐了。还会有更严重的困难到来”。 只是思维有更严重的问题仍将会到来,会使现在的问题看似较轻微些,这是一种心理学。事实上,菩提道次第及大乘转念的一切教法,都是可以完全断除苦因,极深奥的心理学方法。修持菩提次第的教法不仅可以完全消除业和妄念,甚至可以清除遗留在心识中的微细种子,引导自已到达正等正觉的究竟安乐。菩提道次第是引导有情众生成就一切种智的最胜妙法心理学。

利用问题来训练皈依心

可以利用问题来训练自心皈依并依止佛法僧。

思维生生世世所经历的苦,唯一能给你完全保护恒不背叛的就只有三宝,所以应如是思维:“不论生命中会发生什么问题,我将只皈依三宝”。不仅恶趣中的苦,所有轮回的苦,皆源于苦因:无明和妄念。如我前面说,妄念激发业,在心识中留下种子,致使自己受轮回的蕴和苦。如此一而再,再而三的受生死之苦。自无始以来,造了那么多业,至今尚未受尽果报,业和妄念引生了蕴聚。

“我仍有不可胜数的业报要去承受——轮回——无边苦海。谁有力量,使我从真实的苦及苦因中解脱呢?唯有三宝。既然三宝有威力让我从轮回中完会解脱,一定也能让我从现今的痛苦中解脱。因此,生命纵使有再多困难,我将永不放弃皈依三宝。问题再多,我将永不舍弃佛、法、僧”。如此利用问题来锻炼自己的皈依心。

利用问题来消除骄慢

每遇到问题时,要利用困难来消除骄慢。就像我在前面所解释的,人总被业及妄念所控制而不得自在,总必须不断地经历三种苦:行苦、坏苦、苦苦。谨记着,并想着:“我将破除骄慢之心,那是销毁许多功德的敌人.我要破除罔雇众生的邪恶自喜心”。

在专心缘念自己的困难时,骄慢不会生起。就如《入菩萨行论》中所说的,为痛苦而烦恼可消除我慢心,并引伸对其他轮回众生的慈悲心。这种人也会谨慎的不造恶业,并被激厉向善。有一训练思维的教法提到: 受赞美并不好,受批评其实更好。
赞美,使人生起骄慢心,批评,帮助人去除过失。

换句话说,受批评的好处之一,是立即破除骄慢,不再错失,得以在人生中求进步,受到赞美时,易生起骄慢心。若任由骄慢心生起,来世将投生于无法自由修行佛法的恶趣,或生于贫困,或为低阶级,或为盲人,或为奴录。纵有极大抱负,将对自己的快乐或他人的快乐无能为力,不会成功。

重要的是,一旦有了我慢心,将无法发展自己的心智或美质,甚至无法学习佛法。就如噶当派的格西所说的:如果将水注于全圆的物品(如球或汽球)上,水是无法留驻的。同样的,若一个人心中充满骄慢,美质将无法留驻。噶当派的格西会教示,所有佛陀的教法都在于破除我慢。

调伏我慢心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牢记自己的过失。念念不忘自己的成功,骄慢心就会生起;但若注视自己的过失,骄慢就会从心中消失。例如,思维着自己的无知,思维对浩瀚佛法经论的认识是如何微薄。思维那些虽然知道却未能实践的菩提次第。有些课题并不自以为知道了;世俗的教育也所知有限。甚至不能理解自己蕴及感官的本质。如是思维有助于平息我慢心。

随喜的利益

避免骄慢、嫉妒、或瞋怒心生起的另一个重要修持是随喜。无论何时,听到别人成功,要随喜之。即使对俗世的成就,也应时时修持随喜。例如,听闻别人事业成功,应心生欢喜。听闻某人——无论是自己的敌人或友人——找到了友伴,也要心生欢喜,想着:“他们找到了所追求的快乐,这是多么美好”!要为他们欢喜,就如自己心愿得偿般。换句话说,要爱人如爱己。他人得到安乐时,要如同自己得到安乐般的心生欢喜。

如果只知珍爱自己,就无法感受到快乐,但若爱人如爱己,则欢喜自然生起。如果关心别人,当某人找寻到所追习之的安乐时,自己自然的也会感到欢喜,不需思索任何理由。无论什么人发生了什么好事,都会自然地心生快乐。 看见身材美好的健美先生时,心中想着:“这人因为前世修持忍辱及持戒,今世得到如此美好的身材,是多么美好啊”!看到某人非常富有时,思维:“这人前世布施众生及供养三宝,现在有如此好的果报,多美好啊”!若某人非常有智慧,或比自己更了解佛法,也应心生欢喜。若某人修了很多次闭关,自己却未有机会闭关,也要随喜。

把握所有这些随喜的机会,可以累积不可思议的功德。若他人心灵层次比自己低,那么为他所积的功德欢喜,可以得到两倍于他所得的功德。如果此人的心灵层次比自己高,则因此为他欢喜,能累积一半于他所得的功德。 仅以随喜,无需身及口的大力张罗和特别努力,就能累积无数的功德。刹那间就能累积如虚空般无量的功德。修持随喜心是累积功德最简单、最广博的方法。

发现别人的优点时,即时的随喜,可以止息嫉妒。心怀嫉妒,会有企图阻碍别人成功及安乐的危险。反之,若弃绝嫉妒,修持随喜,纵不能马上成功,也创造了将来成功的因。现在能因为他人修持佛及闭关或得到了悟而随喜,就造自己将来能有相同体验的因。 让骄慢及嫉妒之心生起,只会造成现在及未来成功的障碍。随喜是一种预防这种障碍的极善巧的心理学方法,也是日常生活中极重要的一部分。当别人成就了轮回中的成功,并找寻到所要适求的安乐时,如果能随喜即能解决许多障碍。

如果不修持随喜心,即自他相换,无论这宝贵的人身持有多久,无论多富有,多聪慧,或有多少世俗及佛法的教育,在生活中将得不到安乐及宁静。这是无法随喜的心,驱使人发狂及激发不理智的举动。那么,无论能活得多长久,也终归不令人向往。

持有暇满的人身及心中潜在佛性的心,才能为自己及其他众生带来不可思议的利益。但若不运用这些修行于日常生活中,自己本身就会阻碍所有这些利益的发生。

利用问题来净除恶业

问题的另一好处是能用来净除恶业。思维:“所有我的问题来自于我的恶业”。熟记下面四大纲要且运用于当前的难题上:

业是必然的,业增长扩大,
无因不招果,业永不失坏。

例如,面临人际关系不和谐,或失去伴侣时,谨记自己在此生的恶业,也谨记自己在前世造的恶业——例如,出于自私心,必会行邪淫或破坏了他人之间的和睦。

如是思维:“我曾造了恶业,所以注定尝到这种果报。我一再不停地遭遇这些问题,是因为业是会增长扩大的。如果在前世中,我已弃绝了邪淫及其他恶业,现在就不会经历到这些问题。我的人际关系不和睦,充满了争执及问题,是因为我过去没有戒除邪淫。如果我在前世安住于善及戒德行中,现在的生活就会快乐及和谐了。因为未曾造这些善业,所以,我现在无法得尝这种果报”。 纵然也许需要百劫后才受到果报,但所积的业是不会失坏的。在适当的机缘,业将成熟。所以,谨记着:“在过去,我未能以四对治力净除自己的恶业,及运用对治法——菩提道次第来修持。这意味着我未曾造任何善因,以避免经历过去业报。因为我未曾以作任何对治行为来制止恶报的发生,所以,我现在尝此果报”。如此运用前述四要点于现前的问题。 仔细思维,然后告诉自己:“这问题是个教训,它告诉我,如若不喜欢这样的问题,就应断绝这因,即不善业”。对于过去累积的一切恶业,第一要靠忏悔及以四对治力净业;第二要紧的是不再犯恶业。如此,难题即成无限有利的教训。

举例来说,密勒日巴在以巫术杀害了许多人与畜生后,觉得:“我是非常邪恶的人。我必须忏悔并净除这些业且修持佛法”。曾传授密勒日巴巫术的喇嘛,指示密勒日巴去见马尔巴大师。密勒日巴持着强烈的求法心,去拜见马尔巴,即世就成就了正觉。 还有许多类似的故事。有些人在遭遇了困难与痛苦的重创后,厌倦于红尘,于是拜访师父接受教诲,进而单独闭关,勤奋修持并成就菩提道三要道,达到密续极高的证悟,最后成就正觉。类似的故事层次发生在许多人身上如在家人、比丘及比丘尼。起初,他们并没有完全献身于法的意向,但因遭逢重大变故使他们产生完全会离的心。后来,他们成了虔敬的佛法修行者,不畏艰苦的修持,并成就了菩提道上极高的证悟。

不只要断弃造大恶业,尽可能的连最小的恶业也要断。你欲求的不只是大喜乐,连最轻微的安适也想要,甚至在梦中也是如此。除了不要大麻烦,你连最轻微的不适也不要;甚至是作梦也不要不愉快的梦。因此,你连最微细的恶业都应断除。

利用问题来激励向善

问题的另一好处是,经由问题你会变得乐善好施。“逆境促使人修善”。困难警惕人们,若不喜爱苦,就必须放弃恶行,清净过去的恶业,并试着去积功德。遇到困难时,因为自己实际上要的是无困难的安乐。思维:“如果想要没有困难的快乐就可变成一个教示,它们激励自己造善业,即快乐的因”。

如果生命中一点困难也没有,你会由于太舒适而转移意志,不会记得要修佛法。困难——例如被诬告或因病、或因失落而痛苦,使人舍离轮回并尝试修善。既然连最小的安适也喜欢,那么就不仅要积聚广大功德,也要积最微小的善业。如果在食、住、坐、卧四种行为中,都有机会积聚善业,就应把握每一机会。例如,每次吃喝时,藉著供养食物或饮料来给三宝以造善因。尽可能的秉持善念来关心爱护身边一切有情——不管是人或动物——试着供其所需,以帮助他们。力尽所能给予他们,使它们高兴,纵使只是几句温馨的言语或一些有利于他们心灵的谈话,也会减除他们的苦恼,使他们快乐。把握每一机会,每一身口意的行为来增加自己的善业。

利用问题来长养慈悲

问题也给自己机会训练悲心。除非疯了,否则任何人都会相信这是好事。即使是不相信转世或业的人,也会同意具有悲心是非常好的。

想想那些正和自己有类似问题的人,想想那些有着比自己更多或更大问题的人。纵使他们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相同,但对他们而言,那可能是更大的苦难。何况,或许他们同时也还有着许多其他的苦恼。

思维:“正如我要快乐,不要痛苦,其他的人也一样要快乐,而不要痛苦。这点我们是一样的。如果所有众生,都能离苦得乐,那该多好”。除了发起这种无限的悲心,更要以大悲心思维:“我要解脱众生的一切苦”。如此利用问题来训练大悲心。

在他人不尊敬自己时,谨记下面《入菩萨行论》的教示会非常有效:

宿业使我受此伤害,但我不也因为使他沦落地狱深渊而伤了此人?

寂天菩萨的意思是,自己之所以受到某人伤害,是因为在前世中会伤害他人,因而使彼此间有了牵连。这过去的业,驱使那人在这一世来伤害你。当那人不由自主造下伤害你的恶业,这恶业将使他堕入地狱。因此,是你害他造恶业,事实上,是你将他投入地狱。

若别人给你惹烦恼时,谨记这一教示,恼怒就不可能生起。反而,会不由自主、自然的生起悲心。因为是由悲心所驱使,只会想用身口意的行为来帮忙他人而不是报复。只想要抚慰他人的心,使他人不再继续造恶业,并帮助他们清净过去所聚积的恶业。 同样地,也可以用困难来修习慈心。有苦恼,暂时和究竟的快乐就没有了。别忘了其他许多和自己一样没有暂时和究竟快乐的人,他们和自己一样地想求安乐。思维:“若众生都享有安乐该多好!”不仅要生起无量的慈心,而且发大慈心:“我一定要让众生得安乐”。


返回《智慧的能量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