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般若: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、实相般若
《佛学常见辞汇》三般若
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、实相般若。一切经论中文字,皆名“文字般若”;若依文字,解其义理,起观照行,则名“观照般若”;若依观照,窥见心性,彻证实相,则名“实相般若”。文字是工具,观照是手段,实相是目的,此三般若,是整套的,一贯的。
《佛学常见辞汇》文字般若
凡是佛所说的一切教法,或是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,不论是声教或是文字所印刷的经典,都称之为“文字般若”。
《佛学大辞典》三般若
(名数)般若者,圆常之大觉也。一觉有三德:
- 一实相般若,为般若之理体,本来为众生所具,离一切虚妄之相,般若之实性也。是为所证之理体。
- 二观照般若,观照实相之实智也。
- 三方便般若,分别诸法之权智也。见金光明玄义上。
【又】一实相般若(如上),二观照般若(如上),三文字般若,诠上二般若之言教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般若经是也。见肇论,法藏般若心经略疏。
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:“明此经者题云般若,即以为宗。观如来品别明三种,实相观照及以文字。慈恩三藏更加二种,境界眷属,通前五法,般若性故,般若相故,般若因故,般若境故,般若伴故。”
《三藏法数(明.一如)》三般若
﹝出金光明经玄义﹞梵语般若,华言智慧。此三般若体是圆常大觉也。即此一觉,有三种德,故名三般若。
- [一、实相般若],谓本觉之体,非寂非照,离虚妄相,名为实相,即一切种智也。(非寂非照者,寂谓寂静,照谓照明,寂照皆言非者,用遮二边,以显中道实相之德也。一切种智者,谓知一切诸佛之道,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。)
- [二、观照般若],谓观照之德,非照而照,了法无相,名为观照,即一切智也。(非照而照者,照谓照明,谓理本非照,因观而照,以显观照之德也。一切智者,谓能知一切内法内名,一切外法外名也。)
- [三、方便般若],方便,犹善巧也。谓方便之德,非寂而寂,善巧分别诸法,名为方便,即道种智也。(非寂而寂者,寂谓寂静,以寂静故,了一切法皆从因缘而生,性本空寂,以显方便之德也。道种智者,谓能用诸佛一切道法,发起一切众生善种故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