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帝的由来
上帝 == 大梵天,只是初禅顶天而已,并非最高层的天
【关于梵天王为大千世界主,或娑婆世界主的问题】据《立世阿毗昙论》卷十、《长阿含经》卷二十二、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二等载,劫初时,梵王在其宫殿中独住满十小劫后,生起欲爱心、不安心,希望有其它众生与其同住。当他生起这种希望的时候,二禅天即有众生业尽舍寿,退生到初禅天与梵王同住。退生下来的众生见到梵王先已于此中住,并且以往坏劫时这些众生上升的时候,也曾见到梵王在此处端然独住,(坏劫时,大梵王在其以下之一切有情,以及器世间坏尽后,方才生至胜遍光天。)这时退生下来又见梵王在此独住,于是便生起这样的执着,认为梵王神力自在,其余众生皆从梵王而生,梵王是众生之第一父。不仅如此,梵王自己也生起相同的邪执,认为自己是众生之父,一切世间皆是自己所化生。这是因为先前梵王起希望愿有众生与其同住,立即就有众生从二禅天下生与其同住,所以梵王便认为这些众生是自己化生的,自己有自在力。其实这只是一个因缘聚会的巧合罢了。据此,最先生于梵天的众生即为梵天王,即大梵天,后生于梵天的众生为梵辅天及梵众天。佛典中称其为大千世界主只是随顺外道及世间邪执的固有说法而已。大梵只是初禅顶天而已,并非最高层的天。
——《六道轮回相状概论》
中国自古就有“上帝”,早西方五百至一千多年
《诗经》典籍里,上帝一词的出现多达二十几处:如“有皇上帝,伊谁云憎?”“上帝甚蹈,无自暱焉。”“上帝既命,侯于周服。”“殷之未丧师,克配上帝。”“昭事上帝,聿怀多福。”“皇矣上帝,临下有赫。”“上帝板板,下民卒瘅。”“上帝是依,无灾无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