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龙”是真实存在的!只是大部分人看不到

原文出处

作者:索达吉堪布

散居旁生尽管身在人间天境,但也感受着愚昧和被役使的痛苦。譬如龙王,常要遭受大鹏鸟威胁、热沙雨降临的危害,而且愚痴呆笨、心狠手辣、毒气冲天等,非常可怜。

《长阿含经》、《佛说海龙王经》等经中,都讲了龙的分类及其痛苦。汉地的古籍,如《山海经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淮南子》等中,也分别描述了龙的存在。

现在许多人认为,龙只是神话中的动物,或者它就是恐龙,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。包括藏地、汉地的知识分子和学者,也说因为没有看见过,所以龙完全是杜撰出来的。这种观点不合理,佛经中并没有说,所有人都能见到龙。即使在释迦牟尼佛时代,龙类众生到佛前闻法,大多数眷属也看不见,只是个别有神通或具特殊业感的众生才能看到。

不过,近几年来,世间上已发现了一些龙存在的依据:2004年,有个人乘飞机从拉萨返回内地时,在西藏上空的云海中,意外抓拍到了两条龙。从照片上看,虽然摄到的仅为局部,但龙的身形非常清晰,身上有鳞片覆盖,形状也跟藏地寺院柱子上画的一样。后来人们将其称为“西藏龙”

(按藏地的民间说法,龙变化多端,是种特殊的动物。当它愿意显现时,可以在山川大地上飞舞,身躯相当庞大;当它不愿意显现时,可藏身于牛蹄印里,像一条小小的毒蛇。所以,龙的身体可随意变大变小。)

还有,2007年成都清江花园物管保安部红外线监控室的镜头中,也清楚地摄到一条飞龙。当时的成都电视台,对此作过报导及分析。许多气象专家和科学家都说:无法解释这一现象,太神奇了!

2007年6月11日,贵州90年代出土的一具龙化石,经专家精心剥离,龙首上惊奇地出现一对“龙角”,与古代神话中的龙非常酷似,于是被称为“新中国龙”。据古生物专家介绍,该化石保存得十分完整,此龙应生活在两亿多年前,而且是一条母龙,腹内孕有两条小龙,骨架完好无损、清晰可辨。

这些依据,都足以证明龙的真实存在。现在有些学者单凭分别念,就对佛经中描述的动物或境相一律否认,这是不合适的。其实,经典中并没有说,这些人人都能见到,而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,个别众生才能亲眼目睹。当今这个时代,人们从不同角度也能证实龙的存在,因此,大家知道以后,应该了解龙所遭受的痛苦。

参考文献:

《正法念处经》云:“观龙世界雨热沙苦,以何业因,而受斯报?即以闻慧,知此众生,于人中时,愚痴之人,以嗔恚心,焚烧僧房,聚落城邑。如是恶人,身坏命终,堕于地狱,受无量苦。从地狱出,生于龙中,以前世时以火烧人村落僧房,以是因缘受畜生身,热沙所烧。

《山海经•大荒东经》云:“应龙处南极,杀蚩尤与夸父,不得复上,故下数旱,旱而为应龙之状,乃得大雨。

《史记•夏本纪》云:“龙一雌死,以食夏后。夏后使求,惧而迁去。

《淮南子》云:“夫蛟龙伏潜于川而卵剖于陵,其雄鸣上风,其雌鸣下风,而化者形,精之至也。人不见龙之飞,举而能高者,风雨奉之也。


二月二龙抬头与佛教的渊源

原文出处

农历二月二

农历二月二又叫“龙抬头日”,亦称“春龙节”,在南方叫“踏青节”

我国民间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谚语,表示春季来临,万物复苏,蛰龙开始活动,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。在北方,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,亦称春龙节。在南方叫踏青节,古称挑菜节。

大约从唐朝开始,中国人就有过“二月二”的习俗。

据《周易》和五行、天干地支理论,农历二月属卯月,对应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四卦大壮卦,下乾上震相叠。震为雷;乾为天。乾刚震动。天鸣雷,云雷滚,声势宏大,阳气盛壮,万物生长。九二“贞吉”,以中也,所述和农历二月的特征十分相似。

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,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,称为二十八宿。古人将这二十八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,每宫七宿,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。其中,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,由三十颗恒星组成。

在东方的七个宿分别叫做: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,它们构成一组,称之为东方苍龙。

当被称为“龙角”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,正值春天来临,所以,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。

而此时,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,由此产生了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说法。

二月二佛教传说

佛出生时传有九龙于空中吐水沐浴之说,在祗园前积成“浴佛池”,今遗址犹在也,后形成浴佛节,佛教徒以各种名香浸水灌洗佛像。

由此可见,佛教中早已有龙能飞腾并吐水的记载了。关于司雨,佛经中指出是海龙王之职责,并不是所有龙皆可去行雨。

在我国禅宗大师六祖慧能大师的《坛经》中,有这样一段:大圆镜智性清净,平等性智心无病,妙观察智见非功,成所作智同圆镜。五八六七果因转,但用名言无实性,若于转处不留情,繁兴永处那伽定。

这是什么意思呢?这一颂很深奥,涉及到了三身四智等等,此处先略解一下这个“那伽定”。那伽是印度语,译成汉语就是龙。有人说,既然有龙,我们为何看不见?因为那伽(龙)常在定中,那伽定就是龙的大定。龙的能大能小,亹粗能细,能飞能游,种种神通变化,都是由它的定力所来,所以叫“神龙”。因此,那伽定就是指变化多端之意。六祖慧能大师怎么能知这个定呢?因为他曾降伏恶龙,六祖对龙说,你若是神龙,应当不但能现大身,也能现小身,如不能,你就不是神龙。龙不知是计,就现了小身,六祖又说,你不敢到我的钵里来。龙虽有很大的神力,但无明火气特大,它一下子就跳到了钵里,但它想再出去,可就不可能了,终于被六祖降伏了。

慈云大师于《天竺别集》卷上称:“得一滴水,散六虚以为洪流”,这是龙行云布雨之说明,龙并不是吸海水以降雨,而是以其神力加持一滴水成无数。

龙的天敌是金翅鸟,《长阿含经》中谓龙有三种难避之苦,其中之一即为金翅鸟所食,唯几大龙王能免。龙是金翅鸟的食物,为躲避其捕杀,龙王曾向佛求救,佛赐他袈裟披身,金翅鸟便不敢动,因其亦信奉佛法,由此与龙共成佛教的护法神。

大鹏金翅鸟梵语名迦楼罗,与龙同为天龙八部之一,天龙八部是以天、龙为首的八部鬼神,为首的是天,其次便是龙。名金翅鸟之因,乃其翅膀是由众宝合成而故名,又名妙翅鸟。

佛典上载,金翅鸟常栖身于四天下的大树上,躯体极大,两翅一张开,有336万里。金翅鸟有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生,其最先来源是化生,后来才有了胎、卵、湿三种生。

据《业报差别经》上讲,金翅鸟的业因是“能修大布施,高心陵蔑人,由斯业行生,大力金翅鸟”。能修大布施而积累了大福德,高心陵蔑人是慢心重,以此转生成畜类。

金翅鸟亦具大通力,有如意宝珠为璎珞,变化万端,无事不办,因此诸龙皆惧,据闻它每日要吃一条大龙王和五百条小龙。食龙时,先将龙贮存在它的嗉中,然后再慢慢吞下,龙在嗉中欲死不能,欲活不得,痛苦不堪,不断发出悲苦声,故金翅鸟又名“大嗉顶鸟”“食吐悲苦声”

金翅鸟。因为它的翅膀是金色,闪闪发光,它专吃龙。一般飞禽专吃虫类,大鹏金翅鸟是大鸟,龙是大虫,所以金翅鸟专吃龙。它在空中巡视大海中应死的龙,发现龙时,用翅膀(展开有三百由旬)煽海水,成为两半,应死的龙,吓得发抖,遂失去神通,露出体形,等着被吞。可是大鹏金翅鸟将要死时,就没有威力,龙也不怕它,反而吐出毒气,将它毒走。金翅鸟无可奈何,飞返金刚山,被火所焚而死,留下焚不坏的心,成为如意珠。

龙王眼见自己的种族被金翅鸟所吞,快要到绝种的时候,来到佛所,乞佛慈悲,解救危机。佛送龙王一件袈裟,对它说:“将此袈裟拆成一缕一缕,每龙的角上挂一缕,这样金翅鸟就不能搏龙而食了。”

龙王回到龙宫(这一天,就阴历是二月二),按照佛所指示,每条龙有了护身的法宝。

从此大鹏金翅鸟再也找不到龙为食物,饿得难忍,也来佛所,对佛说:“世尊!您对龙慈悲,对我不慈悲,我没有龙可食,那么,我吃什么?”佛对它说:“你要晓得因果报应,你今生吃龙,龙来生吃你,互相吞食,无有了期。在佛法中要戒杀生,你从今以后,不要吃肉,要吃斋食。”金翅鸟问:“我吃什么斋食呢?请世尊指示!”佛说:“自今天开始,叫我弟子在午斋时,送一份米饭给你,足够你吃饱的,不要担心!”

所以一直到现在,佛子们在午斋时,送出七粒米,一粒米变成七粒米,七粒米变成四十九粒米,变化为无量米,足够金翅鸟所食。

二月二祈愿

俗话说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,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,“龙抬头”是万物生发、昂首挺胸,扬眉吐气的意思,

故自古以来,人们也把二月二这天,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、转来好运的日子。传说新年的好运势,也会从这一天开启。

这一天开始春根开始,人们会在这一天祈求风调雨顺,佛菩萨有求必应,对于人们美好的愿望自然也会关心的。

二月二,龙抬头,万象更新,春回大地,佛光普照,一年无烦恼。诚愿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!大众吉祥安康!


2007年成都清江花园物管保安部红外线监控室的镜头中,也清楚地摄到一条飞龙

曾有十条龙和一条大蟒神前后皈依宣化上人

天龙八部

《泰乐斯城》蓝龙回来地球了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