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用而不知:融入精神血液当中的佛教文化词汇

原文出处:究竟彼岸(公众号)

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在儒释道三家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当中,佛的教育发展相对较好。正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所说:“佛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血液当中”,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最重要载体。

而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佛教文化,也日益建立起这一文化自觉,主动投身于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进步中。

“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,但传入中国后,经过长期演化,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,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,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、哲学观念、文学艺术、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。

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,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,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等地。”

这段有关佛教中国化的教科书式的精确叙述,并非来自某位教授的讲稿,而是源于中国最高领导者首次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。他主要论述了3个问题。

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,一直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有益的作用,让人们生活的更加幸福美满,必将会对中国文化的复兴产生积极、长久的推动力。

在生活中,许多耳熟能详的日常用语,仿佛空气一样,时刻融合伴随着我们,滋养着生命,虽然十分重要,却很少有人察觉,原来他们都从佛教的经典论著中来。

比如不忘初心这句话就出自大乘佛教经典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意思就是告诉我们,做任何事情只要秉持最初的信念,持之以恒,最后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就。

据民初与现在编著的《佛学大词典》的收录,在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多至35000余条。两千年前佛教传入中国以后,随着语言的变化发展,许许多多佛教词汇的概念意义得以引申发展,成为了中国人的一般日常用语,已经深深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各行各业的工作当中。

我们简单地收集了少量的词汇,供大家学习欣赏,参考借鉴。

1. 智慧:

“智慧”一词是梵语“般若”(音bo-re)的意译,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,达到把握真理、如实认识事物本源的能力。

2. 皆大欢喜:

出自《无量寿经》《金刚经》等诸多经典:“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。”指人人都高兴满意。

3. 缘份:

是中国文化和佛教的一个抽象概念,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,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机会和可能,由于以往因缘致有当今的机遇。

4. 冷暖自知:

本指水的冷暖,饮者自知。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,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,只有自己知道。唐·善无畏《大日经疏》卷十二:“如饮水者,冷热自知。”

5. 不可思议:

出自《维摩诘所说经·不思议品》“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。”“不可思议”指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,现多指无法想象、难以理解。

6. 大彻大悟:

彻底的觉悟,达到“不生不灭”的地步,属于大菩萨的境界。现在连我们凡人也可以使用这个词了。

7. 三生有幸:

三生,佛教指前生、今生、来生;有幸,形容极大的幸运。三生都很幸运,形容运气、机遇极好。

8. 前因后果:

因是能生,果为所生。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。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是自然运行的三种铁律。

9. 作茧自缚:

自因自果。苦果、逆境,都是自己的恶业所招致,不必怨天尤人。

10. 自作自受:

自己造下的业因,由自己承担后果。

11. 早知今日,悔不当初:

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。众生在尝到苦果之后才“悔不当初”,而菩萨深明“因果”之理,终无懊悔。故曰:“众生畏果,菩萨畏因。”

12. 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:

比喻做了什么事,得到什么样的结果。出自《涅盘经》“种瓜得瓜,种李得李。”

13. 生老病死:

佛教认为,人生所必经的四种痛苦,也称为(果报)四相。

14. 愁眉苦脸:

“愁眉”是古代一种化妆术。“苦脸”源于佛教。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,并称人的脸形天生就是一个“苦”字:双眉是草字头,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“十”字,嘴下面是“口”,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“苦”字。

15. 烦恼:

指能扰乱心性的因素。人的根本烦恼就是贪、嗔、痴三毒。

16. 尘缘:

指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。因六尘是心的所缘,能染污心性,故称尘缘。

17. 差别、平等:

在佛学上,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。“差别”指事物的差异、不同,针对平等而言,是妄念的反映。舍离差别之见,才能达到开悟境界。如众生平等,怨亲不二,即是无差别境界。而所谓“平等”,并不是抺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,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。

18. 盲人摸象:

《涅槃经》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。比喻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,就妄下结论。

19. 镜花水月:

镜中花、水中月,常用来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。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四载:“三界六道,唯自心现。水月镜像,岂有生灭?”

20. 爱河:

爱欲浸染人心,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,故喻为爱河。苏轼有诗云:“欲平苦海浪,先干爱河水。”

21. 欲火:

形容情欲炽盛如火。《楞严经》卷八详示,其业因、业相、业果皆如猛火。

22. 婆心:

“老婆心”之略,源出禅门。有些禅师诲人不倦,絮絮叨叨,犹如老婆子饶舌,丛林中称为“老婆心”“老婆禅”。今演为“苦口婆心”

23. 解脱:

佛教指脱离妄想烦恼的束缚,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,获得自在无碍。

24. 别具只眼:

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。“只眼”,慧眼,第三只眼——天眼,顶门具眼也。

25. 一丝不挂:

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。出自《楞严经》“一丝不挂,竿木随身。”现在指人不穿衣服。

26. 一刀两断:

语本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二:“一刀两断,未称宗师。”意思是,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,但未能圆融一体,和光同尘,也称不上“宗师”。现比喻干净利落。

27. 一厢情愿:

源自佛教《百喻经》。说一个愚人到都城里游玩,爱上公主,相思成疾,几至命危。现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。

28. 一笔勾销:

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莲池大师写了七首《一笔勾歌诀》“五色金章一笔勾”“鱼水夫妻一笔勾”,合称“七笔勾”。日常生活中,闹矛盾又重归于好的朋友会说:“过去的事情就一笔勾销吧”

“一笔勾销”原来在佛教中指破除一切尘缘,所有世俗牵挂都一下子断除了。现在通常用来指把帐目上的数字一笔抹去,或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。

29. 割爱:

爱是贪欲的别名,位列三毒之首。有爱便有嗔,爱嗔相激,增长惑乱。而世俗的爱,只是虚妄、不净、自私的贪爱,只有断爱、离爱、割爱,才能获得觉悟。

30. 自欺欺人:

佛经中以犯妄语者为自欺欺人,五戒之不妄语。

31. 臭皮囊:

皮革制成的袋子,比喻人身。“臭皮囊”这句俗语源于《四十二章经》“天神献玉女于佛,欲以试佛意、观佛道。佛言:革囊众秽,尔来何为!以可诳俗,难动六通。去,吾不用尔。天神愈敬佛,因问道意。佛为解释,即得须陀洹(小乘初果)。”佛把天仙美女视为盛满污秽之物的皮袋子,这叫做“不净观”,专用以破除淫欲。

32. 世界:

指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。佛教《楞严经》云:“何名为众生世界?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,汝今当知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、上下为界,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为世。”

佛家语中“世”即是时间,“界”是空间,“世界”所指的就是整个宏观宇宙。“世界”成为常用语后,所指的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。

33. 当下:

佛教用语,人能活着和感觉到的只有当下。当下就是现在的这一刻。

34. 晨钟暮鼓:

为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。唐宋以来,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用以悬挂钟鼓。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。

35. 觉悟:

“觉”,梵语为bodhi,鸠摩罗什译作“道”,玄奘译作“觉”。佛家以开悟智慧会得真理为“觉悟”。现在指政治上的认识水平。

36.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:

语本《景德传灯录》“百尺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入未为真;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”

37. 空中楼阁:

比喻修行者应筑好根基,循序渐进。

38. 醍醐灌顶:

“醍醐”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,喻无上法味(最高教义)。“灌顶”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: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,流注新王之顶,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。

密宗沿用此法作为僧人升任阿阇黎(规范师)时的仪式。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输智慧、佛性,除却疑虑,从而心地清凉。

39. 心心相印:

心者,佛心;印者,契合、符合。禅宗谓不立文字,不依言语,直以心印心,故曰“心印”。现指心与心互相契合,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。

40. 伸手不见五指:

我们现在用来形容光线暗。其实,它本是佛教用语,出于《续灯录》卷七:“伸手不见掌。”

这句禅语的意思是:悟道的人见一切事物,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,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。

41. 当头棒喝:

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,开口即错,动念即乖。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,不少禅师用棒,或用喝,作为施教的一种方式。

42. 天花乱坠:

佛教传说佛祖讲经,感动天神,天上纷纷落下花来。现形容言谈虚妄、动听而不切实际。

43. 天龙八部:

原为佛教用语,指佛经中常见的“护法神”。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,故称。后被金庸用作书名。

44. 小品:

本属佛教用语。鸠摩罗什翻译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,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《大品般若》,较略的十卷本称作《小品般若》。可见,“小品”“大品”相对,指佛经的节本。因其篇幅短小,语言简约,便于诵读和传播,故备受人们的青睐。

45. 刹那:

梵语“Ksana”的音译。佛典中“刹那”“时之极微者”,即非常短的时间。“刹那无常”“刹那生灭”“刹那三世”等也是佛教用语。现在人们还常用“一刹那”“刹那间”等词。

46. 现身说法:

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,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,是为现身说法。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,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。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。

47. 心无挂碍:

挂碍即牵挂。原为佛教用语,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。玄奘所译的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中有:“心无挂碍: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。”

48. 群魔乱舞:

据说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入定的时候,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、搔扰。佛陀不为所动并降服众魔,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。

与魔王的斗争,事实上就是与“自我”、与“心”的斗争。战胜自我,这是全世界最难的事,而佛陀做到了。

49. 底下:

《往生十因》载:“薄地凡夫,底下异生”。俗话说,“大树底下好乘凉”

“底下”原来在佛教中指地位比较低的人。现在通常用来指在某物的下方,或者指某事物的表面之下。

50. 一心:

《摩诃止观》曰:“一心具十法界”。最近的新闻常会提到,对抗疫情,我们万众一心。

“一心”原来在佛教中指清净不动的真实本心。现在通常用来指全心全意地做某事,或指许多人齐心协力,多心如同一心。

51. 实际:

《金刚三昧经》“佛言,实际之法,法无有际,无际之心,则入实际。”在日常口语中,人们常常以“实际上……”一词来开头。

“实际”原来在佛教中指远离虚妄,证得圆满涅槃,也可以表示佛法真实的理体。现在通常用来指真实的情况或者真实存在的事物,与“空洞”“表面”“虚假”等相对。

52. 一尘不染:

“尘”在佛教中原指外界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。立冬大雪纷飞,许多人感叹在白雪中万事万物看上去纯洁得“一尘不染”

“一尘不染”原来指佛教徒在修行时,排除了物欲,不被六尘所沾染,保持心地洁净。现在通常用来形容环境或物体非常洁净,或者是用来比喻做官清廉,或人品纯洁高尚,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。

53. 花花世界:

《华严经》载:“佛土生五色茎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”网络上曾流行一句歌词:“花花世界,不必当真”

“花花世界”原来指佛国净土中,每一片花瓣都蕴藏着一个世界,形容佛法殊胜奥妙。现在通常用来形容繁华之地,也泛指尘世间,时常带有贬义,暗指花天酒地的场所。

54. 志愿:

《华严经·入法界品》载:弥勒菩萨称赞善财童子道:“此长者子,勇猛精进,志愿无杂,深心坚固,恒不退转,具胜希望,如救头然(燃),无有厌足,乐善知识,亲近供养,处处寻求,承事请法。”电影《长津湖》讲述了中国志愿军的英勇事迹,令人十分感动。

“志愿”原来在佛教中是一个同义复词,指的是佛教所说的发愿,如誓愿普度众生、志求解脱,乃至成就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。现在通常用来指志向与愿望,也用作动词指愿意做某事。

55. 抖擞:

《法苑珠林》载:“西云头陀,此云抖擞,能行此法,即能抖擞烦恼,去离贪著,如衣抖擞,能去灰尘。”清代龚自珍有一句名诗: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材”

“抖擞”原来在佛教中指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。修苦行的僧人,能断除对饮食、衣服、住处等贪著烦恼,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。现在通常用来指奋发、振作的样子,也指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。

56. 江湖:

《传灯录·石头章》记载:当时,很多禅僧来往于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和湖南石头希迁禅师门下参学,由此称这些禅僧为江湖。金庸笔下,刀光剑影,侠客江湖。

“江湖”原来泛指江西、湖南地区禅僧极多,禅风盛极。现在通常用来指河流湖泊或泛指四方各地,有时也特指武侠小说中的世界。

57. 海阔天空:

唐代大历年间,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:“大海从鱼跃,长空任鸟飞。”俗话说,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

“海阔天空”原出于禅僧元览的题诗,表达了禅宗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的禅机,后来改为“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。”

现在通常用来形容心胸无拘无束或地方十分开阔,也比喻言淡漫无边际。

58. 心猿意马:

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,不能专注一境。意则犹如奔马,追逐外物。在《西游记》中,未成佛的孙悟空被称为“心猿”,而小白龙马被称为“意马”

在佛教中,无常多变的妄心被称作心猿意马,也被视为修道的障碍。现在通常用来比喻心思不专,变化不定,难以专注用心。

59. 家贼难防:

《五灯会元·梁山缘观禅师》“问:家贼难防时如何?师曰:识得不为冤。”常言道,“日防夜防,家贼难防”

“家贼难防”本为禅语,佛教以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“六尘”“外六贼”,以眼、耳、舌、鼻、身、意等“六根”“内六贼”。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,谓六根的贪欲。现在通常用来指家属或内部的人作弊营私,难以防范。

60. 习气:

《唯识二十论》载:“言习气者,是现行气分薰习所成,故名习气。”

“习气”在佛教中原指世俗中的烦恼经过很长时间而形成的种种积习,由于人们常常抱有不真实的思想和不正当的行为,久而久之形成的污染本性的习惯、习性、余习等。

现在通常用来指一个人习惯、习性,常带有贬义,表示不良的习惯或作风。

61. 味同嚼蜡:

《楞严经》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。于横陈时,味同嚼蜡。”遇到滋味寡淡的食物,人们会感到吃起来“味同嚼蜡”

“味同嚼蜡”原来在佛教中指修行人清心寡欲,淡于世味,不再流连于世俗的气息。现在通常用来形容食物没有味道,或者指文章或言语十分乏味,毫无生气和感染力。

62. 一弹指:

《僧祇律》上载:“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名一弹指,二十弹指名一罗预,二十罗预名一须臾,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。”人们常常会感觉时光流逝如“弹指一挥”

“弹指”原来在佛教中是一个时间量词,出自于印度梵语。它也是捻弹手指做声的动作,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,用以表示欢喜、赞叹、警告、许诺、觉悟、召唤、敬礼、诅咒等。现在通常用来形容时间十分短暂或者流逝很快。

63. 平等:

《金刚经·净心行善分》“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故名无上正等菩提。”在工作、生活的场所周围,常常会看到“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”的标语。

“平等”原是梵语的意译,亦译作“舍”,意思是没有差别,指一切现象都是空幻虚无的,一切佛法都是引导人成佛的,没有差别。现在通常用来指政治、社会或经济地位处于同一水平,没有等级的差别或专断的特权。

64. 痴心妄想:

痴,佛教又称为“无明”,是贪、嗔、痴三毒之一,为一切烦恼之源。“痴心妄想”常被用来责备一个人总是爱空想。

“痴心”在佛教中指不能明辨是非善恶的污染之心,也是受到三毒浸染不能达到清净的妄念之心。现在通常用“痴心妄想”来指根本办不到的、不切实际的想法,通常带有贬义,形容想法愚蠢荒唐。

65. 心花怒放:

《圆觉经》“若善男子,于彼善友,不起恶念,即能成就正觉,心花发明,照十方刹。”一个人特别高兴的时候,人们会说他“心花怒放”

“心花”原是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,视心为花。现在通常用“心花怒放”形容一个人十分高兴,像心里盛开花儿一样。

66. 道具:

《华严经·入法界品·宝髻长者章》记载:”修无分别功德道具。”在一部电影结束的字幕里,人们通常会看到一长串道具组的成员名单。

“道具”原来在佛教中指修行所必备的物资器具,通常有三衣六物(三种僧衣和铁钵、铺在地上打坐用的长布及滤水囊三种用具)、十八物(古代大乘比丘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)等,亦泛指僧尼携带在身边的物品。现在通常用来特指演出戏剧或拍摄电影时所用的器物。

67. 梦想:

《楞严经》中载:“彼诸善男子,修三摩地想蕴尽者,是人平生梦想消灭,寐寤恒一。”

“梦想”的意思是在梦中的念想,原来在佛教中指虚幻空无的世界,身处世界中的人所持有的都是颠倒梦想。现在通常用来指一个人的理想,也用作贬义词,指做白日梦。

源于佛教的成语,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百分之九十以上。在现代的生活中,我们一说话,就可能用到与佛教相关、来源于佛教的词语。

这些包罗万象的各种词语,已经深入到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,已经融入中国人的骨髓当中。随着不断的变化,一些词语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含义,与时俱进,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语。

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,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,在我们日常用语中,大约有30%的词汇来自佛教经典,难以一一例举。

有些词汇,看起来很现代,其实也跟佛教经典有关系。比如未来这个词,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,实际上这个词也是来源于佛教经典。

比如这些我们日常随手拈来,张口就来的口头语,都是源自佛教经典的词汇:

大会、未来、食堂、醒悟、圆满、正见、邪见、智信、迷信、魔难、轮回、次第、平等、庄严、意识、现在、如实、实际、真谛、单位、无常、净土、慈悲、相对、如是、上乘、化身、忏悔、爱河、浩劫、流通、欲火、宿命、弹指、随缘、悲观、面壁、相应、宗旨、正宗、报应、执着、野狐禅、口头禅、开眼界、门外汉、大无畏……

还有这些词汇也是源自佛教经论:

功德无量、本来面目、电光石火、叶落归根、四大皆空、头头是道、对牛弹琴、无风起浪、三头六臂、十八罗汉、十恶不赦、七手八脚、顽石点头、恶口伤人、羚羊挂角、称心如意、借花献佛、劫后余生、顺水推舟、看风使帆、空中楼阁、森罗万象、雁塔题名、单刀直入、一心不乱、抛砖引玉、作贼心虚、有口皆碑、在劫难逃、菩萨心肠、大千世界、头头是道、芸芸众生、想入非非、三心二意、在劫难逃、执迷不悟、恍然大悟、妙不可言、不可思议、空前绝后、走火入魔、无量无边、正见邪见、万劫不复……

药医不死病、十八层地狱、一报还一报、伸手不见五指、八字没见一撇、无事不登三宝殿、挂羊头,卖狗肉、上品,中品,下品、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、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、苦海无边、回头是岸……

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……

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。来自佛教的语言文字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。在大部分的时间里,人们都没有远离佛教文化,也无法离开。

佛教义理的智慧德能,已经一代代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精神血液当中。虽然大多数日用而不知,但其能量,我们过去、现在受益着,以后仍然会获得巨大的受益。

如果离开了鲜明特色的佛教文化词汇,我们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。虽然不懂佛法的深刻义理,但一代代人的生活,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佛法的熏陶与滋养。

还有许多词汇,我们天天在用,您不妨留意一下,看看还有哪些。儒释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能提供强大的动能,帮助大家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,实在应该认真学习,学以致用,汲取丰富的营养。


相关链接:华藏世界

生死书 回到顶部